当前,地方师范院校纷纷进行办学方向的战略调整,向应用型综合性发展,大量开设非师范专业,非师范类学生规模在高师院校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例。因而,解决师范和非师范生就业问题,尤其需要在人才培养的环节中重新审视和定位就业指导的功能[2]。大庆师范学院采取分类教育指导的办法,在师范生和非师范生的就业能力培养中始终坚持“一个理念、两套体系”的模式。
(一)一个理念:全面关怀学生个人成长,全程指导职业发展
充分发挥育学、心理学和思想教育等学科优势,积极借鉴国内外先进,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发展教育”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并将“全程化”、“个性化”国际职业教育的先进理念融入其中,打破原先仅针对毕业生开展职业规划教育工作的界限,提出“全程指导职业发展”的新理念,把“学生成长”和“职业发展”纳入就业工作范畴。整合学校各方资源,建立保障机构,将全程指导职业发展的理念落到实处。
(二)两套体系:职业技能成长体系和职业素质养成体系
1.建立职业技能成长体系。坚持专业理论教学,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服务,为培养学生具有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服务,为实践教学服务,为职业技能成长服务。加大课内课外教学资源的整合与优化,分层次、有重点、有目标、优化学生职业技能成长体系,实践能力培养贯穿相关专业四年学程不断线,将学校教育、职业技能实训、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将企事业用人单位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引入教学体系,做到职业技能训练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结合实验教学、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学科竞赛等实践教学环节,构建实训与实习相结合、通用职业能力与专业职业能力培养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覆盖学生学习全程的职业技能成长体系。
2.建立职业素质养成体系。在入学之初,侧重于通过开展职业启蒙教育,结合专业特点,协助学生形成职业理想,开展初步职业规划,在大学学习过程中重在加强职业测评和职业素养提升、职业素养拓展训练,帮助学生提高专业素养和能力,在高年级阶段重在实施岗位成才,在求职技巧的训练、就业政策及就业信息指导的基础上,通过校内外的招聘会、创新创业平台、岗位实训,教授学生必要的职业能力和素质,关注学生的心理和思想教育,帮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成长。
以大学生职业发展规划与就业指导公共必修课程为基础,在一、二、三年级分“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素养与技能提升”、“职业素质拓展训练”和“就业指导”四个模块以公共必修课的形式开展职前指导。除了必修课程外,多维合力多种途径作为有效补充,长期开展一对一就业咨询、大中小型招聘会指导、就业主题沙龙、职业专家讲座、创业者论坛和创业讲座等主题活动。四模块贯穿于整个大学四年,聘请校外职业培训专家、企业高管和企业培训师多名,教师年龄结构和职称结构合理,每个教学模块成立一个教研组,确定负责人,加强课堂教学研究建设。各个模块教学大纲确定基本调子,就是结合实践讲,结合就业指导讲,结合职场讲,结合思想实际讲,结合就业形势讲,结合就业观念讲。采取面试观摩课、企业家讲座课等灵活多样的授课形式。职业技能培养结合各个专业技能训练,各专业设立职业技能训练中心,按照统筹规划的原则,师范类专业设立“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中心”,其他专业各自设立职业技能训练中心。
第一阶段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必修课程。着重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生涯观念,进行科学自我认知、职业认知,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做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不断完善修复的过程,需要指导教师连续跟踪指导,每学期进行课后指导,构建跟踪指导考核指标体系进行考核。考虑到各院系书记和辅导员主抓就业工作,可选拔教学能力强的学生管理工作者来讲授“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并直接进行包片包点的全程跟踪指导。
第二阶段开设“大学生职业素养提升”和“职业素质拓展训练”必修课程。指导一年级、二年级学生围绕职业生涯规划逐步提升职业素质和能力,分为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两部分进行训练培养。
第三阶段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必修课程。融合职业规划指导、专业技能提升和招聘模拟、应聘实战演练,切实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结合大小型校园招聘会实行就业指导课教师包干制,分专业加强个性化就业指导。培养学生科学的求职方法和择业理念,努力实现理论与实训相结合、模拟演练与企业招聘相结合。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