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学期我们学习了《生物学课程与教学论》,老师在第一节课的时候就给我们介绍了几本关于生物学方面的书,作为一个生物专业的师范生,经常阅读有关生物学科的书籍是十分必要的,除了专业书籍外,看一些杂志报刊也是十分必要的。这些报刊会有关于生物学科方面的最新成果,或是其他一些老师专家对于生物教学方面的一些新的见解,这对于我们专业知识的积累,以及以后出去的教学工作等都是很重要的。在老师介绍的书中,《中学生物学》是其中的一本。最近,我在图书馆翻阅了《中学生物学》第29卷第10期,其中介绍了许多关于生物学方面的知识,看完之后我有很大的收获。在这一期报刊中有几篇文章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第一篇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文章是《高中生物学科易混淆名词之辨析》。文章作者陆新华辨析了高中生物学科中几个比较容易混淆的名词,如:蛋白质与蛋白,着丝点与着丝粒,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逆转录和反转录等,看完这些名词辨析,我们会发现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也经常会忽略对那些概念比较接近的名词的辨析,有些名词虽然我们知道两者之间有所不同,但要我们仔细辨析我们一时之间会说不出来,甚至有时会把两者混为一谈。
在看这篇文章之前,我一直认为着丝点和着丝粒是同一个概念。在高中生物教材中讲解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均用“着丝点”,而在细胞生物学教材中讲解染色体结构或细胞分裂时,又常出现“着丝粒”,我一直以为两者为同一结构,之前也没有仔细去探究两者是否不同,但看了这篇文章后才分辨清了两者之间的区别。染色体主缢痕处的特殊分化区域由富含重复碱基序列的DNA异染色质区组成,称为着丝粒,将染色体分成二臂。在细胞分裂前期和中期,把两个姐妹染色单体连在一起,到后期两个染色单体的着丝粒分开。着丝粒是一种高度有序的整合结构,在结构和组成上都是非均一的,包括三种不同的结构域。着丝点就位于着丝粒的其中一个结构域—着丝点结构域中,是着丝粒两侧各有一个蛋白质构成的三层的盘状或球状结构。着丝点与染色体的移动有关,在细胞分裂的前、中、后期,纺锤体忽的纺锤丝(或星射线)直接附着在着丝点上而不是附着在染色体的着丝粒上,没有着丝点,染色体不能由纺锤丝牵引移动。因此,着丝点和着丝粒并非同一结构,它们的动能也不同,但它们的位置关系是固定。由于着丝点与着丝粒联系密切,结构成分互穿插,功能方面联系紧密,两者常合称为着丝粒-动粒复合体。
生物学科是一门科学、严谨的学科,专有名词很多都有其特定的涵义及范围。但在平时我们常把相近的名词混为一谈,甚至有人完全分辨不清,曲解其意,如果教师的教学中出现这些问题将会对学生知识体系的构成会带来相当大的阻碍。这篇文章也给我们敲了个警钟,作为一个生物专业的师范生,不能很好的分辨这些名词,甚至有时把两个名词混为一谈,说明我们的专业知识学得不扎实,我们应该在平时的时候就多注意这些意思相近的名词之间的辨析,只有我们把专业知识学扎实,注意把我们学过的知识中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分辨清,在以后的教学中才不会误导学生,才能更好的为学生讲解,而且我们应注意在以后为学生讲解到这些容易混淆的概念时我们应特别强调。对自己的学生负责这是作为一个老师必须具备的素质。
另外一篇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文章是《让前概念为生物教学服务—“细胞的能量‘通货’—ATP”一节教学的思考》。该文章中提到一个教师在教学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就是有些知识明明在课堂上已经强调多次了,可是还是有部分学生记不清楚,经常弄错。这里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一个原因往往会被教师忽略的,就是学生的前概念在作祟。文章结合《细胞的能量“通货”—ATP》这节课的教学从前概念的产生,如何发现学生的前概念及如何正确处理学生的前概念等方面讲述如何让前概念为生物教学服务。
看了这篇文章有利于我们现在学习的教学设计,在做教学设计的时候除了要考虑到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更好的记住新知识外,我们也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前概念,对重点的新概念要重点的与之前学生可能接触过的错误的前概念区分,这也是我们这是以后真正去给学生上课应该注意的问题之一。
这篇文章也引起了我的思考,对于学生的一些错误的前概念我们避免不了,学生在进入高中的时候,已经在小学的科学课、初中的生物课接触、学习到了许多生物学科的知识,而且学生也会从互联网,平时生活学习到相关的生物知识,这些知识数量很多,有部分学过的知识是因为当时知识水平不够而没有深入学习,只学习浅表,而有一些信息是错误的,这就使学生在进入高中学习生物的时候会有这些前概念的干扰。作为老师应利用各种方法,如课堂提问,及时了解及发现学生是否有错误的前概念,使学生在学习中不受到干扰、误导,影响学习效果。
生物学科中的很多知识其实与其他的\'学科之间都是有联系的,如文章作者举例说明的细胞的能量“通货”—ATP,在其中涉及的化学键在化学学科中有学习到,而在政治学科中也有对“通货”的学习,老师可以利用学科交叉,以及之前学习过的知识帮助学生辨析前概念。这就要求教师终身学习,在学习专业的知识外,也要相应的了解相关的其他学科的知识,使自身的知识面更广,利用更多的知识来丰富课堂的教学。
虽然有时候一些错误的前概念会对教师的教学以及学生的学习带来困扰,但只要正确处理,前概念也能为生物教学服务。这就需要老师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注意前后知识的内在联系,在学习前一个概念时能为后面概念的学习作铺垫,学习后面概念时能以先前学过的概念为例,巩固前后概念间的联系,从而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在这过程中还有一个需要我们注意的,就是作为教师,为了学生能更好的理解一些概念,通常会举例,打比方等,这时要特别注意自己举的例子是否合适,要避免因为教师不经意的失误也可能成为干扰学生以后学习的前概念。
作为一个生物专业的师范生,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教学方面的知识,我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看这些相关的杂志报刊书籍能使我了解到更多的新的知识,与时俱进,汲取其中对自身有用的知识充实自己,为自己以后的学习工作打下基础。
真核生物细胞膜内、细胞核以外的部分。细胞质基质中含有细胞器和后含物。为一种透明的液态胶状物质。
各位尊敬的评委老师:
大家早上/下午好!
我叫**,是**大学环境科学专业的应届毕业生。
今天能在这里参加教师资格试讲面试,有机会向各位评委老师请教学习,我感到十分的荣幸,我从小就对老师万分的钦佩,梦想长大后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人名教师,但我深知要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还要有出众的能力,为了完成自己的理想,我严格要求自己,并努力学习,以期待着将来可以走上这三尺讲台。
可遗憾的是在2012年的\'高考中,我并没有顺利的考上师范大学,那时的我很失落很迷茫,一心渴望当老师的梦想就这样破灭了,进入大学后在大学的学习生活中我了解到可以报考教师资格证,得知这一消息让我兴奋不已,内心想成为一名教师的梦想再次被点亮,我又找回了奋斗目标,并为之努力拼搏!
试讲的科目各有特色,我却独爱生物,因为生物学(Biology是一门研究生命系统各个层次的种类、结构、功能、行为、发育和起源进化以及生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等的科学。它是农学、林学、医学和环境科学的基础。它是21世纪的主导科目。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个人生活质量的提高,都要靠生物学的发展和应用。对人类来说,生物太重要了,人们的生活处处离不开生物。
所以我想成为一名生物老师,与学生一同学习,为学生解惑答疑。今天站在这里,恳请给位考官能够给我一次成为教师的机会,或许我不是最优秀的,但是我知道经过磨练,我一定是最有潜力的,如果我能有幸成为一名人民教师,我将全力以赴,以自己的爱心,热心和敬业之心去实现我儿时的梦想,我将用我的激情,热情和感恩之情去延续今生的奋斗目标!
我的介绍完毕。谢谢!
1:细胞周期:一次细胞分裂中期到下一次分裂中期的全部历程。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两个阶段。
2:分裂间期:前一次分裂结束到下一次分裂开始的一段时间。包括:复制前期、复制期和复制后期。
3:细胞分裂的三种形式: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无丝分裂。
4:有丝分裂:
特点:1)多数发生在植物体细胞中。
2)两个过程:一是核分裂,二是胞质分裂。
3)分裂后形成两个新的完整的细胞,与原细胞相同。主要作用是生长发
育和新陈代谢 。
5:减数分裂:
特点:1)与有性生殖有关,多数发生在性细胞中,分裂后产生生殖细胞。
2)细胞连续分裂两次;DNA复制一次。
3)一个母细胞分裂两次产生4个子细胞。
4)染色体数目减半。
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上的特化过程。
微 管:由微管蛋白组装成的长管状细胞器。
生理功能:细胞形状的维持有关。
微 丝:又称肌动蛋白。
生理功能:与微管共同构成细胞内的支架。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