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中唐太宗与胡演对于一国之功臣私收赠礼一事的处理方式截然不同,相比之下,唐太宗的想法让我透过这件事看到了何为”一国之君”的胸怀与气度。
对于本不可赦免的罪行,胡演只关注了事物本身,还以为唐太宗在众人面前赠绢的行为有些不可理喻,而唐太宗的方式却结合了事与人,不光能够变相处罚顺德的罚过,还能不损失一个能为国家贡献力量的可用之才,同时在大殿褒奖的重要程度可想而知,这样还能暗示群臣规范行为,一心为国谋未来。相比之下,胡演的考量就颇显片面了。但如此一番精妙的打算,除了过人的政治天赋与谋略,还有非同凡人的`气度与胸怀。
常言道:”成大事者,必有非同凡响之胸襟。”评判一个人是否能成大器的标准,早已不再局限于成绩的高低,而是从局部放大到宏观,亦或者可以说是从一个表现出的局部迁移到内在的局部,这个内在的考察标准大概可以引申到对于胸怀和气度的评估。
什么是胸怀与气度呢?我认为可以通过一个人对于大事小情、百态市民的认识与包容程度观之。就拿书中的唐太宗而言,一般人就套模板一样的解决方式显得不够明智,而唐太宗变相的处罚不光没有伤了朝廷的体面,还反鉴了顺德。并且从唐太宗的处理方式中可以看出,身为一国之君的他气度非凡,就算顺德无悔过之心,也不纠缠于是否要将取他性命,只是如同过眼云烟一般看待,但心中自有答案。这或许是一国之君特有的气度,亦或者说是因为这非凡的气度才促使他成为了国君。气度与人生高度的因果相互,但注定能成大器的人,必有过人的气度,而气度非凡的人也必然高度超人。
气度,是与生俱来的,也是后天习成的。唐太宗非凡的气度与他自小的经历和教育不可无关系。作为正在成长的我们,也应该明白要为自己的人生定下一个高度预期,并在成人的路上开拓自我。胸怀与气度不光是为了追求所谓的社会价值和地位高度,更应该为了一个更通透、更洒脱的人生高度。
开拓胸怀,提升气度是长成一个”人”的必修课,自内而外的通透与博大多才促成了”大器”。非凡气度与开阔胸襟的习成,注定会让人生走向一个不凡的高度!
右骁卫大将军长孙顺德接受他人赠送的丝绢,事情被发觉后,唐太宗说:“顺德是对国家有功的,我和他共同享有官府仓库的财物,他为什么会贪婪到这地步呢?”但考虑他有功绩,就不惩罚他,只是在大殿中当众赠送丝绢几十匹。大理少卿胡演说:“顺德违法接受财物,所犯的罪行不可赦免,怎么还送他丝绢?”唐太宗说:“他是有人性的,获得丝绢的侮辱,超过了接受刑罚。如果不知道惭愧,就如同一只禽兽了,***了他又有什么益处呢?”
唐太宗的文治武功在封建帝王中是一流的,他手下的文武大臣也都是一时人杰,这其中最有名的就算魏征了。
唐太宗和魏征的关系大家都知道,魏征敢于直言,唐太宗虚怀纳谏。魏征死后,太宗数日不朝,还把魏征比作镜子。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实际上还有一个不普及的情节更为感人。
魏征病重时,唐太宗带着小女儿来到魏征床前,他拉着魏征的手说:“这就是你的儿媳妇,你看一眼吧。”千古君臣,做到这个份儿上,已属极致。
可是……这地球上的事,写文章的事,一说“可是”二字,就知道下面要说到不好的.东西了。
魏征亡后,有人闻知太宗又是画像又是写诗又是“照镜子”的,免不了心生妒意,开始他们只是指责魏征推荐的杜正伦、侯君集罢官谋反事,太宗已上火,后来又有人说魏征每次和皇帝谏争胜利后都把这些过程说给史官禇遂良听了。唐太宗大怒,他命人去推倒自己亲笔给魏征写的墓碑,衡山公主和魏征子叔玉的婚事也取消了。
虽然后来唐太宗在征高丽不利时又想起了魏征的好处,又去把那块碑立了起来,婚事终究还是未提。
相比之下,魏征还算幸运,大唐的另一位功臣徐茂公①与唐太宗相处则更危险,他差点儿掉了脑袋。
有一次,李世民留徐茂公喝酒,喝着喝着,李世民冷不丁地说了一句“朕思属幼孤,无易公者,公昔不遗李密,岂负朕哉?”意思是“看你这么忠心,我要托孤,将来皇太子就全靠你辅佐了。”徐茂公当时是“啮指流血”表示了感谢。之后“大醉”。帝“亲解衣覆之”。
这戏,演的真叫一个好。以后,如果你李世民把托孤当醉语,我徐茂公就以醉语忘之,如果你李世民当真要托孤,我徐茂公也可当真,全力辅之。
而后面的事就不是演戏了。
唐太宗病重期间,将没有任何过错的徐茂公贬为叠州都督。徐茂公毫无怨言,令到之日马上去上任,连家都没回。
这是为什么呢?
还是李世民自己作了解释,他对太子李治说:“他徐茂公的才智很高,但你与他没有恩情,怕是不会服你。我今天贬了他,如果他马上走了,我之后,你就用他当宰相,可以信任他。如果他接了命令却徘徊不去……”太子问:“那怎么办?”李世民道:“当***之耳。”
看看,这就是一个圣明帝王对一个有功之臣的表情。破敌百万,功劳无数,只落得一个“当***之耳”。
所以,跟当权者适当地聊聊“天气怎么样?”,“中午吃什么?”是可以的,别聊政治,一聊政治,他们的表情都是这样。
“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常常被人们误解成一个人只有采取毒辣的方法,才能获得成功。其实不然,这句话的本来面目应是“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所谓的“毒”其实为“度”,指得是宽厚。
***曾说:“意志坚如铁,度量大似海。”连任两届的美国总统林肯总是对政敌十分宽容,于是有人批评林肯总统对待政敌的态度:“你为什么试图让他们变成朋友呢?你应该想办法打击他们,消灭他们才对。”“我们难道不是在消灭政敌吗?当我们成为朋友时,政敌就不存在了。”林肯总统温和地说。这就是林肯总统消灭政敌的方法,将敌人变成朋友。
我想,也正是因为林肯对政敌宽容的气度,才使得他成为美国最伟大的总统之一,也正是因为这种气度,才使得他名垂古今。
惟宽可以容人,惟厚可以载物。三国时期的蜀国,在诸葛亮去世后任用蒋琬主持朝政。他的属下有个叫杨戏的,性格孤僻,讷于言语。蒋琬与他说话,他也是只应不答。有人看不惯,在蒋琬面前嘀咕说:“杨戏这人对您如此怠慢,太不象话了!”蒋琬坦然一笑,说:“人嘛,都有各自的脾气秉性。让杨戏当面说赞扬我的话,那可不是他的本性;让他当着众人的面说我的不是,他会觉得我下不来台。所以,他只好不做声了。其实,这正是他为人的可贵之处。”假使蒋琬没有如此宽宏的气度,他绝不会受到世人的赞扬,也绝不会留下“宰相肚里能撑船”这句千古流传的。
哲学家康德说:"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三国时期的`著名将领袁绍,外表宽容,实际上内心多疑,不决断战略,不重用人才,许攸便因此投奔曹操,最终由于袁绍的气度狭小,导致了官渡之战的惨败。官渡之战时,袁绍的兵力多于曹操,又出身于名门,本应胜卷在握,但正是缺少了宽容的气度,才使得他最终的失败。
韩信胯下之辱,有名垂千古的战绩;孔子恕人,有万世师表之称;勾践卧薪尝胆,才能复兴越国;蔺相如不计前嫌,才能有将相和时期强大的赵国……古今中外,每一位成功人士的背后,总有宽容的气度在支撑他们走向最后。
宽容的气度,是种品质,是成功不可或缺的条件。正如纪伯伦所说:“一个伟大的人有两颗心:一颗心流血,一颗心宽容。”
⒍做人做事都需要豁达大度。
⒎⑴吕蒙正毫不计较百官的嘲笑,以才识学问赢得了众大臣的敬佩。⑵七旬的老人宽宏大量,受到了晚辈们的尊敬。
⒏我行我素,不能广纳雅言正反论证,对比鲜明,突出中心论点,增强说服力。
⒐⑴气度宽宏,能给生活带来甜蜜和美满。⑵气度宽宏,有利于国家建设事业的发展。
⒑略。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