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天天都会缠着爸爸去一家商店买山楂糖。说是商店,其实就是一间十平方米的小平房,开了扇窗户,在窗内挂着一些袋装小食品,窗台上摆着两罐花花绿绿的糖。为了让小朋友也能看得清它们,还特意在窗下搭了个小台子,让小孩子站在上面张望。那时的我就总是站在台子上,睁大眼睛看罐里的糖哪颗最大最馋人,挑好了再向坐在里面的阿姨交几角钱,满意地离去,身后总伴着“小姑娘,下次还来啊”这句话。
我只记得那个小店只在墙上用红漆写了歪歪的“商店”两个字,只记得里面总卖我最爱吃的山楂糖和别的小食品,当然还有酱油、醋等。商店很简陋,但它仍是一个我最爱去的地方,里面的阿姨总会笑着再多送我一颗糖,让我觉得她那么和蔼大方,使我对她和小店的记忆也带着甜味。
后来也不知过了多久,原来的小平房拆了,阿姨的商店也不在了,这让我心里失落了一阵子,不过很快我就发现她在靠街面的.地方租了房子,不久就又开起了商店,并且给她的商店取名为“仁和商店”。我真是发自内心的高兴,在商店里跑进跑出,觉得能置身于商店内真是很奇妙,那些食品离我那么近,我可以只隔着柜台的玻璃挑选食品,再也不用费劲地踮着脚了!我兴奋地到处参观着,觉得这商店真大,可以让我在里面走几个来回看各种小玩意儿,还有那些精美的文具和玩具。阿姨还是那么亲切,热情地招呼每一位顾客,她总是把价钱的零头舍去,让人心里又舒服又满意。随着年龄的增长与知识的积累,我不再那么傻乎乎了,路边各式的商店越来越多,越来越吸引我的眼球,相比之下给人亲切感的仁和商店反而有一种陈旧落寞的感觉。很长一段时间,我不再青睐它,忘记了它的存在,它像一张陈年旧画,让人视而不见。近几年,“仁和”才逐渐引起我的注意。先是停业装修,经营不久又扩建整修,刷新换匾,其间又不断地整修完善,成了现在的“仁和超市”。这里大到被罩,小到各种小食品、文具,各类商品琳琅满目,而且最大的特点就是价格低廉,让购物者都心甘情愿地掏钱。最重要的是超市还保持着热情周到的服务态度,吸引了不少老顾客前来光顾,于是就常常出现开篇的那种情景。
仁和超市的不断进步,不仅方便了我们,更让我对生活充满了美好的期望。
我的外公外婆生于三十年代。解放前,为了生计,外公十四岁就当童工,因为穷没有鞋穿,干活时被滚烫的铁屑烧伤过脚。外婆没钱买鞋,就拿黑布用钉子钉在木板上,做成木屐穿。这种鞋穿起来可累了。
我的爸爸妈妈生在六十年代。妈妈小时候连做梦都想有双白力士球鞋穿。那时候的学生,能有双白力士球鞋就是最幸福、最神气的事了。后来伯父送了双白力士球鞋给妈妈,妈妈爱惜极了,只在上台表演或开运动会才舍得穿。爸爸小时候穿的是军鞋,鞋子是用橡胶和帆布做的,看上去很土气,但特别结实。到了八十年代,爸妈才有了皮鞋穿。
我生在九十年代。我的鞋哪双不是色彩鲜艳,样式新奇呀!我有红色的.休闲鞋,上面绣满了奥特曼大战怪兽;我有白色的旅游鞋,后跟上带着灯,穿上它,脚上的灯会一闪一闪,提醒行人注意我的存在;我还有黄色的“狐狸嘴”棉皮鞋,鞋面看上去就像一个“狐狸嘴”,上面还有一对蝴蝶结,鞋的两侧有镶花,穿上它又漂亮又暖和。啊,对了,我还有一双令人羡慕的蓝色溜冰鞋,鞋面上两根长长的黑带子用来绑脚,鞋底由两块钢板连着,这样整个鞋子不仅可以伸长,而且还可以缩短呢!更神奇的是,鞋子底下的四个轮子,可以横着排,也可以竖着摆┅┅我的鞋子还多着呢。
三代人,三代鞋,三代人的三代鞋不仅见证了我们一家人的生活变迁,同时,也见证了吉安人民的生活变迁。
啊!家乡吉安,愿你的明天越来越美好!
一会儿功夫,车就驶过了市区,渐渐来到郊区。只见这里一片片田野长得郁郁葱葱,一幢幢别墅错落有致,它们飞快地从我眼前一闪而过,真像一幅连绵不断的风景画!我的眼睛贪婪地欣赏着这美丽的农庄。
看着看着,我不由地想起几年前到外婆家的情景。拥挤的中巴车,总是一路颠簸,车子一摇一摆,好像在跳舞一样,我也情不自禁地跟着一起“舞蹈”,当然,我肚子里可怜的米饭也不例外,在胃里又蹦又跳,好像翻江倒海,哪还有心思欣赏外面的风景。每次到站都让我感到筋疲力尽。可这还不够,前面还有一段更难的路要走,汽车是开不过去的,所以只好叫上一辆三轮车。三轮车在沙子路上一蹦一跳,有时把我这个人高高抛起,似乎想把我甩出车外;有时一不小心车就陷进泥坑走不了了,于是我们只好下车帮助把它从泥坑里“拔出来”。唉……这条路呀!让我想起来就后怕。
正当我沉浸在回忆里,头一抬,我们的`车已经安全地到达了目的地。原来宽阔的村级公路已经修到了外婆的家门口。外婆笑容满面地把我们迎进屋,她早就做了一桌好菜等着我们呢。我一看,惊呆了,满桌丰盛的饭菜,热气腾腾,散发着阵阵香味,还有一盘我最爱吃的海蟹。表哥得意地说:“怎么样,城里有的,乡下全有了,下次,我要开着轿车来接你们呢!”“哈哈!”愉快的笑声在屋子里回荡。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