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貌焦虑小作文

容貌焦虑小作文

首页话题更新时间:2023-11-28 08:35:27
容貌焦虑小作文

容貌焦虑小作文【一】

这本书内容紧扣题目,似乎为了节省读者从文字中总结的精力,他将作品分为两大部分:

焦虑起因——渴求身份,势力倾向,过度期望,精英崇拜,制约因素;

解决部分——哲学,艺术,政治,基督教,波西米亚。

在第一部分“焦虑起因”中,他提出人类在对于自我价值的判断上存在不确定性,我们对自己的认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别人的看法。从历史与现在的对比中,他提出在过去等级制度森严的社会里,个体无法改变自己的身份,这种制度虽极端不公,但底层却也因此不会将自己与他人的成就进行比较,也不会感到自己缺乏社会身份“也没有如今底层人们那种强烈的一无所有和一无是处的焦虑”。

他引用一个公式:

自尊=实际的成就/对自己的期待

西方社会风气在于鼓励人们追求更多。民主的社会以及大众传媒的发展助长了人们对于自我期望过高的事实。“我们所期待的远超我们祖先的想象,但我们付出的代价则是永远都挥之不去的焦虑——我们永远都不能安于现状,永远都有尚未企及的.梦想。”

古代的故事里,穷人被认为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富人不值得尊敬,世间的地位不代表任何道德意义。但是随着社会物质的发展,富人成为经济学里的英雄,他们的***和贪求恰恰促进了社会的利益。再往后,则人们开始认为社会等级反应了社会成员的自身素质。

“贫穷本身就是一种痛苦,而在精英崇拜的社会里,贫穷更是一种羞辱。”

第二部分“解决部分”中,作者将目光对准了五个方向。

哲学让人观照自我,而非过度关注他人的看法。哲学家们在独立的研究中提出“我们应该遵循自己内心的良知,而不是遵循来自外部的赞扬或谴责。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我们在一个随机形成的人群中看起来是什么形象,而在于我们自己知道是什么形象。”

艺术则往往对等级制度提出质疑,用道德标准来衡量人物而非地位。悲剧引导人们探索失败的根源,也因此使得人们更容易理解和原谅他人。而漫画等幽默艺术则“努力揭示一些对身份的焦虑,进而对此进行控制”。

对于政治的探究重在明晰对意识形态的理解,“通过对意识形态进行分析,使它丧失理所应当的合理性,进而使它丧失其影响力——从而在面对意识形态时,我们不再迷惑不解和沮丧不堪”。

基督教一方面指引人们重视道德,另一方面也让人认识自身渺小,痛苦往往与抱负宏大密不可分,而一旦认识自身微不足道,那么心情便可获得宁静。

波西米亚则是另外一种以惹恼资产阶级为特点的追求精神第一的生活方式。

作者说:

“生活就是用一种焦虑代替另一种焦虑,用一种***代替另一种***的过程——这样说,并非要我们永远都不要去努力克服焦虑,或不要努力去满足某种***,而是要求我们在努力追求的过程中要明白一个道理:我们的任何一个目标向我们提供的一劳永逸的保证,按照目标本身的意思,是不可能实现的。”

最后,作者非常善良、温和地劝诫大众,即便身份的焦虑确会存在,这一点取决于我们对于身份的固有需求,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生活有多种选择,不必认为世界上只有唯一的方式才能证明成功。

容貌焦虑小作文【二】

《身份的焦虑》这本书中分析并审视了人们对身份的焦虑的根源,同时,作者借助哲学、艺术、宗教的力量帮助我们找到克服焦虑的方法。

作者给我们分析我们焦虑的原因,主要有五方面的因素:渴求身份、势力倾向、过度期望、精英崇拜和制约因素。这五个因素中个人觉得对身份的渴求和精英崇拜占大部分原因。

书中给我们提供一系列克服焦虑的方法。

(1)哲学。学习哲学给我们勇气和战胜痛苦的力量。

(2)艺术。艺术有助于引导我们更正确、更审慎、更理智地理解世界。一部艺术作品,应该有助于我们理解和欣赏那些在无人凭吊的坟墓中,安息的每一个平凡的人的价值。

(3)政治和宗教。通过对死亡的思考会让我们减轻焦虑,带给我们精神上的慰藉。

(4)旅行。通过旅行我们在参观历史遗迹和宏大的自然景观让我们减缓焦虑。

(6)学习波西米亚人,寻找有灵魂的自己。

阅读这本书会让我们更近一步了解自己。告诉我们完全可以摆脱世俗的身份的焦虑,用自己的思考来理解这个世界,理解当下的社会群体,理解我们身边的人和事。

容貌焦虑小作文【三】

于是它毅然决然地离开了自己的家,带着仅有的七个金币,去寻找梦中的七座金山,虽然它并不知道七座金山到底在哪里。

海马是竖着身子游动的,游得很缓慢。它在大海里艰难地游动,心里一直在想:也许那七座金山会突然出现在眼前。然而金山并没有出现。出现在眼前的是一条鳗鱼。鳗鱼问:"海马兄弟,看你匆匆忙忙的,你干什么去?”海马骄傲地说:"我去寻找属于我自己的七座金山。只是……我游得太慢了。""那你真是太幸运了。对于如何提高你的速度,我恰好有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鳗鱼说,"只要你给我四个金币,我就给你一个鳍,有了这个鳍,你游起来就会快得多。"海马戴上了用四个金币换来的鳍,发现自己游动的速度果然提高了一倍。海马欢快地游着,心里想,也许金山马上就出现在眼前了。

然而金山并没有出现,出现在海马眼前的,是一个水母。水母问:"小海马,看你急匆匆的样子,它想要到哪里去?"海马骄傲地说:"我去寻找属于我自己的七座金山。只是……我游得太慢了?”“那你真是太幸运了。对于如何提高你的速度,我有一个完善的解决方案。”水母说,"你看,这是一个喷汽式快速滑行艇,你只要给我三个金币,我就把它给你。它可以在大海上飞快地行驶,你想到哪里就能到哪里。"海马用剩下的三个金币买下这个小艇。它发现,这个神奇的小艇使它的速度一下子提高了五倍。它想,用不了多久,金山就会马上出现在眼前了。

然而金山还是没有出现,出现在海马眼前的,是一条大鲨鱼。大鲨鱼对它说:"你太幸运了。对于如何提高你的速度,我恰好有一套彻底的解决方案。我本身就是一条在大海里飞快行驶的大船,你要搭乘我这艘大船,你就会节省大量的时间,大鲨鱼说完,就张开了大嘴。"那太好了。谢谢你,鲨鱼先生!"小海马一边说一边钻进了鲨鱼的口里,向鲨鱼的肚子深处欢快地游去……

在一个盛行速度崇拜的时代,有不少管理者把诸多的管理问题归结为速度的问题,又把速度问题简化提速的问题。他们像那条海马一样,对"慢"的`焦虑成为他们的基本焦虑。

"我去寻找属于我自己的七座金山。只是……我游得太慢了?"于是,他们把企业的发展战略简化为"买入"战略——用金钱来购买速度。

然而,在只有强烈的发财愿望而毫无目标管理可言,企业的经营尚处"漫游状态"时,快或慢是没有分别的。因为此时我们找不到一个参照系来判定多快才算快,多慢才算慢。

正像我们在海马故事中看到的,为快而快的发展模式最终可能使企业被"速度之魔"耗尽资源并且欢快地走向灭亡。

混乱的战略、模糊的目标,极可能使企业陷入一种可怕的"商业浪漫主义"之中。作为商业浪漫主义的典型形态,漫游式经营暗中注定"通向盈利之?"其实是"通向毁灭之路"。

一个人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没有"正业",他就会滋生出很多零碎的爱好和荒诞无稽的"浪漫情怀"。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同样如此。在一个市场化程度不高、客户成熟度低的商业环境中,可能有以浪漫的管理手法获得成功的企业,可能会有诗人、哲学家式的企业家。然而随着市场逐渐成熟,客户的鉴别力和权力意识的增强,此类企业和企业家会逐渐绝迹。八十年代在中国翻云覆雨的商界名流几年来纷纷落马,就是一个旁证。

由此我们想到了马克思曾经讲过的哲学家和船夫的故事。一个哲学家与一个船夫之间正在进行一场对话。 "你懂哲学吗?""不懂。""那你至少失去了一半的生命。""你懂数学吗?""不懂。""那你失去了百分之八十的生命。" 突然,一个巨浪把船打翻了,哲学家和船夫都掉到了水里。看着哲学家在水中胡乱挣扎,船夫问哲学家:"你会游泳吗?" "不……会……" "那你就失去了百分之百的生命。"

容貌焦虑小作文【四】

解惑的一本书。几年前我就买到了纸质版本,磕磕巴巴看了个开头。几年之后疑惑依然存在,这本书重新读起来便也是合时宜的。阿兰德波顿是英国作家,毕业于剑桥大学,他的文章介于哲学与散文之间,既讲究学术性(从他引经据典进行论证的模式可以看出)又不失幽默风趣,读起来不费劲。

这本书内容紧扣题目,似乎为了节省读者从文字中总结的精力,他将作品分为两大部分:

焦虑起因——渴求身份,势力倾向,过度期望,精英崇拜,制约因素;

解决部分——哲学,艺术,政治,基督教,波西米亚。

在第一部分“焦虑起因”中,他提出人类在对于自我价值的判断上存在不确定性,我们对自己的认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别人的看法。从历史与现在的对比中,他提出在过去等级制度森严的社会里,个体无法改变自己的身份,这种制度虽极端不公,但底层却也因此不会将自己与他人的成就进行比较,也不会感到自己缺乏社会身份“也没有如今底层人们那种强烈的一无所有和一无是处的.焦虑”。

他引用一个公式:

自尊=实际的成就/对自己的期待

西方社会风气在于鼓励人们追求更多。民主的社会以及大众传媒的发展助长了人们对于自我期望过高的事实。“我们所期待的远超我们祖先的想象,但我们付出的代价则是永远都挥之不去的焦虑——我们永远都不能安于现状,永远都有尚未企及的梦想。”

古代的故事里,穷人被认为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富人不值得尊敬,世间的地位不代表任何道德意义。但是随着社会物质的发展,富人成为经济学里的英雄,他们的***和贪求恰恰促进了社会的利益。再往后,则人们开始认为社会等级反应了社会成员的自身素质。

“贫穷本身就是一种痛苦,而在精英崇拜的社会里,贫穷更是一种羞辱。”

第二部分“解决部分”中,作者将目光对准了五个方向。

哲学让人观照自我,而非过度关注他人的看法。哲学家们在独立的研究中提出“我们应该遵循自己内心的良知,而不是遵循来自外部的赞扬或谴责。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我们在一个随机形成的人群中看起来是什么形象,而在于我们自己知道是什么形象。”艺术则往往对等级制度提出质疑,用道德标准来衡量人物而非地位。悲剧引导人们探索失败的根源,也因此使得人们更容易理解和原谅他人。而漫画等幽默艺术则“努力揭示一些对身份的焦虑,进而对此进行控制”。

对于政治的探究重在明晰对意识形态的理解,“通过对意识形态进行分析,使它丧失理所应当的合理性,进而使它丧失其影响力——从而在面对意识形态时,我们不再迷惑不解和沮丧不堪”。

基督教一方面指引人们重视道德,另一方面也让人认识自身渺小,痛苦往往与抱负宏大密不可分,而一旦认识自身微不足道,那么心情便可获得宁静。

波西米亚则是另外一种以惹恼资产阶级为特点的追求精神第一的生活方式。

作者说:

“生活就是用一种焦虑代替另一种焦虑,用一种***代替另一种***的过程——这样说,并非要我们永远都不要去努力克服焦虑,或不要努力去满足某种***,而是要求我们在努力追求的过程中要明白一个道理:我们的任何一个目标向我们提供的一劳永逸的保证,按照目标本身的意思,是不可能实现的。”

最后,作者非常善良、温和地劝诫大众,即便身份的焦虑确会存在,这一点取决于我们对于身份的固有需求,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生活有多种选择,不必认为世界上只有唯一的方式才能证明成功。

容貌焦虑小作文【五】

第一次看见别人给我推荐这本书,是在网易蜗牛app上,随手丢进书桌就没再管了。

近几天书荒,一时间不知道读什么,就翻翻app的书桌。放到以前,我是不会翻开诸如“成功的一百个方法”这类“非实用书籍”的。现在想来,只想调侃自己一番,一个实用主义的人,以前只会关注《母猪繁殖技术》之类的书吧。

“他人对我们的关注之所以如此重要,主要原因便在于人类对自身价值的判断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不确定性——我们对自己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人对我们的看法。”––《身份的焦虑》

近来是有了些焦虑,身边的朋友不是读研读博就是直接工作。就我这个游手好闲的还在国外念着最后一年本科,并且打算任性归国。也许再过四五年我也不会知道今天的选择是对是错,可又有谁能知道。

我开始渴望从别人那里获得认同,我对自己的身份产生怀疑,别人说一句:“啊没事,你回国发展机会更多”,我可能会窃喜很久。

别人一句:“天呐你不读研简直没人要。”也许会毁了一天的心情。

想想和原来初心满满的自己实在差了许多,那个说着不在意别人看法的我也开始患上了身份的焦虑,那个追求自我快乐的我也开始变得虚荣起来。

“身份的`焦虑是一种担忧。担忧我们处在无法与社会设定的成功典范保持一致的危险中,从而被夺去尊严和尊重,这种担忧的破坏力足以摧毁我们生活的松紧度;以及担忧我们当下所处的社会等级过于平庸,或者会堕至更低的等级。”––《身份的焦虑》

他人的夸奖当然使我们开心,这是人之常情,然而人不能活在他人的夸奖之中。他人的羞辱也自然使我们愤怒,可人又不能活在他人的羞辱之中。可以兼听,不被牵引,就是我要改变的吧。想想确实没什么,每个人的境遇,选择,目标各不相同,我只要不忘初心就够了,又何必束缚在这身份的比较中,为了别人而活呢。

希望今后继续如此,为了自己的生活而活。

读完这本书我真的不知道自己读出了什么,这拗口的文字实在没让我记住几个。就像在河边洗着竹篮,半天也是一场空。可至少还干净了不少,大概就是心灵得到了净化吧。

容貌焦虑小作文【六】

布鲁姆为了形象地描述诗歌的影响和焦虑的内在联系,他借用了弗洛伊德心理分析学的“家庭罗曼史”模式。强者诗人之“自我”的形成是一个无意识的,不可逆转的.过程。在这一过程里面,前驱诗人的形象无时无刻不存在于后来诗人的自我之中。而这两者的关系就好像弗洛伊德“家庭罗曼史”之父子相争关系。而这样的结果就是后来诗人心理上形成了对影响焦虑的情结。因为诗歌的技巧和模式早已在千百年前就被前人挖掘殆尽,后来诗人想要崭露头角,就得在原来的基础上创新。然后,一般情况下,我们所看到的一些创新的诗歌看似是新的,而事实上却是一些后来的诗人把前人次要的,不明显的特点在“自我”的身上强化,从而造成了一定的错觉,似乎我们看到的就是某些诗人创新的诗歌。布鲁姆在这本书当中也认为这样的一些诗歌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创造,而是在前人基础上的模仿而已,也因此而论述前人诗歌对后来诗歌的影响,而这样的影响势必会造成一定的焦虑。

在《影响的焦虑》这本书当中,布鲁姆出于对“影响”的焦虑,他有意识地使用很多象征性的深奥的意象,下了功夫从东西方文化故纸堆当中去寻找并使用一些晦涩的术语。并且,他在书中还提到这样一种说法,他说:“我提出的影响的焦虑一说,并非想要进行一场弗洛伊德式的父子相争,尽管本书中一两处酣畅了一些。”其实,从这本书的言语当中,我们读者也可以从中看得出,布鲁姆主张对弗洛伊德做莎士比亚式解读,因为从弗洛伊德“家庭罗曼史”父子相争当中,就可以看得出,并且在书当中,作者自己也阐释道“我主张对弗洛伊德莎士比亚式解读,而不是对莎士比亚或者是其他人弗洛伊德式解读。这便是布鲁姆的对诗歌的”误读“诗论。并且,在书中,作者还将这样的”误读“诗论称为是“实用的辩证诗学”。

在这本书当中,有这样的一段话让人记忆深刻,但是也感觉很生涩难懂。布鲁姆有这样的一个结论,他认为每一首诗歌都是对一首亲本诗的误释。一首诗不是对焦虑的克服而是那焦虑本身。诗人的误释或诗尤甚至是批评家的误释或者批评,仅仅是程度上的差别并不是类别之差。

此外,在这本书当中,作者还联系一些实际的文学诗歌对其进行了自己独具一番风格的理解。总而言之,对于诗歌的一些观点在这本书当中很是特别。布鲁姆将自己独特的见解和一些专业的术语融合在一起,深层次地阐释了自己的观点。读完这本书,恕我浅薄,很多地方的确还需要反反复复斟酌。或许是理论性太强,又加上自己对于诗歌的了解欠缺,所以,读这本书真的很费劲啊。

容貌焦虑小作文【七】

经典书籍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从一开始就被广泛的宣传推荐,还有流传了很久才能沉淀出味道,我认为更神奇的是书中的很多道理放在任何时代都是通行的,经历过时代的印证的。就像英伦才子阿兰·德波顿的这本《身份的焦虑》,虽然成书于2007年,但他像是从现在穿越到过去的一样,书中写的很多问题比方说焦虑的起因是因为渴求身份、势力趋向等等,也许是从人类文明开始以后就一直存在的问题,在当代显得更为明显,更像是为当代都市人群量身打造的一本心灵鸡汤,而且绝对是用心煲出来的高汤。现在网上经常的爆文不是成功就是财富上榜,或者是明星等公众人物的消息,让我们有了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权利、名利及精英阶层的向往,不断的想改变现状和现阶层,让自己不断的增加各种烦恼,焦虑也就是这样一直伴随我们左右。现在社会给了我们最多的是希望和过多的期望。对未来的良好预期说明社会经济的变好,人们生活水平会有提高,但纵观历史各种危机的爆发都是因为过度的期望造成的,股灾、经济危机等很多连续性、系统性的风险爆发都严重的打击着每一个人的心灵。赤裸裸的将人们脆弱的心灵鞭笞着,刚刚缓过神来又陷入了担惊受怕之中。

我不鄙视贫穷但我讨厌贫穷,我鄙视那些因为自己的懒惰而贫穷的人,把自己的懒惰当做是波西米亚人的行为方式而洋洋得意。现在的社会仇富心态严重,为什么要仇富呢?不能说富人就一定是资本家,富人就一定是道德良好的一个几乎完人形象,但富人在成为富人之前的那段努力过程难道不值得肯定吗?贫穷一定会好吗?我们生活在社会中必然会跟社会有关系,这是一个市场化的经济,贫穷会让我们处处受制约,梭罗式的田园生活是最终的目的而不是结果。现在有这样的一种观点而且一直都存在的,富人=道德良好、思想高尚,穷人=道德败坏、猥琐不堪或者是领导都是道德良好的等等,这是完全不能划等号的两个概念,我有时候也会犯这样的思维错误,但是现实中大部分人还都没有这样清楚的认知。也就是同样的人同样的事情,屌丝和富二代做起来完全是两个结果。各种的不平等不公平让我们更加的焦虑不堪,想着升职、加薪想着成功而无所不用其极。我看了之前的历史书籍和本书作者对死亡的思考,可以说是给思想和灵魂进行了一次升华,人终究是要迈向死亡的,在临时之前每个人都是脆弱的,不论他之前多么的辉煌。太多的人都是在临时前才明白了自己想要什么,最终空留遗憾,多思考死亡的启示可以引领我们去追求我们真正重要的东西,但是有个疑问如果没有经历过种种的困难、焦虑、压力等,我们知道自己真正重要的东西吗?这是一个过程,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是山的境界,到了一定的境界才可以做到大彻大悟。

退一步海阔天空。

“虚空的虚空,凡事都是虚空”《传道书》中的内容,和佛教的四大皆空等概念类似,争了一辈子的事情到头来也许就是一场空。书中写到“不管我们生活在如何遭人遗弃和忽略的情况中,也不管他人多么势力强大,多么受人尊敬,一旦想到每一个人都将最终化为世界上最平等的物质——尘土,我们便会顿感释然。”是的,和死亡比起来一切都显得不那么重要,纵观历史的长河才会发现我们只是其中的一粒小分子,但是我们也得活出这一世的精彩,我们要活出我们的人生精彩,除非一个人生下来就直接死亡,那他将会是最幸福的人。不经历那么多没有那么多灿烂的时光,只是庸碌的一生,徒增叹息而已。作者的思想更倾向于波西米亚式的、乌托邦式的生活,有种遁世、隐世的味道,如果这段时间很迷茫,执念过重的话可以看看,真的可以让自己放松很多,让自己仔细思考发生的事情,心境会有不一样的提升。但是如果现在正处在蓬勃发展期的话,我还是建议晚点再看,心智不坚定者很容易泄劲的,也许还会看破世事看破红尘而坠入空门。

我还是认为人生需要经历很多事情,有了丰富的经历才会想明白自己到底需要什么,什么才是最重要的,也就是“我是谁、我来自哪里、我将要去何方”这个世纪难题。和众多走在奋斗路上的小伙伴们共勉,打拼时用尽全力,思考时看开点。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