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消防的故事作文

关于消防的故事作文

首页话题更新时间:2023-11-24 01:40:24
关于消防的故事作文

关于消防的故事作文【一】

转眼间,童年的大门已徐徐向我关闭。回忆往事,有苦有乐,有开心,有生气……但有一件事让我记忆犹新,历历在目。

星期下午,因为晚上有客人来,所以妈妈带我到农贸市场,市场上人山人海,由于我还要买钢笔。情急之下,我们来到了路边一个卖菜的小摊上买菜。摊主是一位老爷爷,一看就知道是位饱经风霜的地道老农民。

妈妈上前问了价钱,便开始与他谈判。可那卖菜的人斤斤计较,怎么也不肯降低半角钱。我在旁边不耐烦的催着妈妈,妈妈也着急了,便匆忙称上菜付上钱,急急火火地走了。谁知到了半路上,妈妈才发现钥匙不见了,怎么办?待会还有客人要来呢!想到这里,妈妈脸上露出了失望的表情。“肯定是忘在那摊子上了,丢了东西,谁会还给你,更别说那斤斤计较的老头了。你自认倒霉吧!”

经过一翻激烈的思想斗争,妈妈还是决定回去碰碰运气,于是我们又朝市场的方向奔去。

到那里时已经是傍晚时分了,市场上人不多了。在昏暗的灯光下,我们看到了那位老大爷还在那儿,眼睛向四处望着,像是在等人。我和妈妈走上去,老爷爷认出了我们,他用那长满老茧的手把钥匙递给妈妈,妈妈向他会心地点了头,我们三个都开心地笑了。

望着眼前着朴实的老大爷,我还能说些什么呢?一股愧疚感由然而生。祝愿老人一生平安!

关于消防的故事作文【二】

一个名叫若石的人在冥山北面建造了一幢房屋。这幢房屋四周山林茂密,没有别的人家,所以若石一家住在那里,生活过得安逸清静。

然而没过多久,他发现一只老虎总是蹲在不远的山崖上朝他的住所张望,因此他的生活像平静的湖面落下了一块大石头那样,顿时起了波澜。若石全家因为老虎的出现而人心惶惶、坐立不安。作为应急的措施,他一面带领全家老小日夜监视老虎的动向;一面用日出鸣锣、日落燃火和夜间摇铃的方法驱赶老虎。为了增强防范能力,减少精力消耗,若石一家把篱笆改成高高的土墙;在墙的四周树起一道用荆棘筑成的屏障;在山谷里挖掘了可供防守用的洞穴。这些周全的举措、巩固的设施使老虎望而却步。

整整一年过去了,老虎没有从若石家里得到任何好处。一天,若石听山里人说发现了一只死老虎。他跑去一看,认出它就是经常出没在自己住宅周围的那只虎,所以非常高兴。若石以为威胁自己的那只虎死了,等于根除了心腹大患。于是,他放松了对野兽的监视;撤除了打虎的装备。家里的院墙损坏了也不去修复;荆棘围成的篱笆破烂了也不去整补。他每天过着高枕无忧的生活。没过多久,一只貙(chu在追逐麋鹿的时候从若石的屋后经过。

它听见若石家里有牛、羊、猪的叫声就止了步。这只貙闯进院子,躲在若石的屋角边窥视了一会儿,见四周没有人,于是跑进牲畜棚里乱咬乱抓起来。若石闻讯后赶去观察,发现一个像山猫的家伙正在咬吃一只山羊。他不知道那就是性情凶猛的貙,所以用大声的喝斥去赶它。可是貙并不害怕,它仍然咬着羊不放。若石见这个家伙不肯走,拾起一块石头向它砸去。谁知那只貙突然丢开了羊,转过身先举起两只前腿像人一样直立起来,接着猛然扑向若石,用利爪把他抓死了。一些有学问的君子议论说:“若石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自然会落到这种下场。”

关于消防的故事作文【三】

有一次,我和妈妈从老家回来,坐在六路公共汽车上。妈妈坐在后排,我坐在离车门较近的座位上,玩妈妈手机上的游戏。

我玩得正兴致勃勃,突然车停了,上来一位老爷爷和一位老奶奶。可是,车上的人很多,已经没有座位了,老爷爷和老奶奶只好站在离我不远的地方,车一开动他们就摇摇晃晃地站不稳。

车又停了,车灯也亮了,又上来几个人,车上更拥挤了。这时,一个小伙子站起来分开别人对老爷爷说:“您老人家来坐这个座位吧,我就要下了。”老爷爷让老奶奶坐,老奶奶让老爷爷坐,两个人推让着。这时,原来坐在小伙子旁边的一个姑娘站起来说:“您二老坐在一起吧!”两个老人说了声“谢谢”才落座了。

小伙子一直站在我身边,我听见他在低声咳嗽。过了好几站,他才下车,借着路灯,我看见他进了武警医院。这时,老爷爷说:“这小伙子可能是有病了,可他把座位却让给了我们。真是个好人啊!”

我听了心里酸酸的,很惭愧,我是一个少先队员,为什么就没有给老人让座啊?下车后,我把这件事对妈妈说了,妈妈也赞扬了那个小伙子,说我应该学习尊老爱幼、助人为乐的.好品德。

那天夜里,我想起了爸爸说过的古人的话: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意思是说不要因为坏事小就做,也不要因为好事小就不做。让座的事情虽然很小,可也能反映一个人的品德修养啊!今后,我要向那位大哥哥学习,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多做好人好事。

关于消防的故事作文【四】

火,如果利用得当,它能给人类带来许多好处,如:人们用它来烧熟食物,取暖,照明等,但如果疏忽大意,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给你的家庭、小区、社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下面请看发生在我身边由于缺乏消防常识而引起火灾的故事:

一个夏天的晚上,我经不住蚊子“热情”的叮咬,便点了一盘蚊香放在床旁。当我睡得正香的时候,掉下来的床单不知不觉中已被蚊香点着了,浓烈的烟味把我呛醒,我看到了眼前的\'这一幕,顿时惊慌失措,只好大声叫妈妈,妈妈听到惊慌的叫声,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赶到我房间时,看到床单和被子都在燃烧,赶紧提水救火。最后,经过我俩的齐心协力,终于把火扑灭,避免了一场火灾,好险哪!

可是,就在去年,大湖邮电所楼上的一住户家里真的发生了火灾。当人们发现时已浓烟滚滚,火光冲天,幸亏消防战士及时赶到,才把大火浇灭。怎么会起火呢?原来这家主人在用电炒锅炒菜时忽然停电了,忘了关闭电源便出门了,来电后电炒锅过高的温度引燃了桌子而导致这场火灾。若不是消防战士来得及时,整栋楼房都将逃不脱厄运!知道了起火的原因,望着“家徒四壁”的家,主人真是后悔不己啊!

通过这两件事,我想告诉大家,火灾的发生往往是由于人们的疏忽大意酿成的。因此,我建议大家一定要安全用电、用火等,做到警钟长鸣。如果突发火灾,不要慌张,要冷静镇定,及时拨打求救电话并做好自我保护。只有这样,才能大大减少火灾的发生,将火灾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让我们远离无情的火灾吧!

关于消防的故事作文【五】

时间如流水一般匆匆而逝,很多的记忆已随日子的消失而褪色。但有一件事,让我历历在目,感动不已——那一份深沉的母爱。

那天早晨,我背着书包正要上学,妈妈递给我一把伞,说:“女儿,天气预报今天有雨,还是带上伞好。”我抬头看看天空,万里晴空,怎么会下雨呢?我丢下伞,一溜烟跑出门去。

正当中午放学的时候,忽然电闪雷鸣,顷刻间暴雨骤然而下。带了雨具的同学都回家了,其他人也一个个被家长接走了。我爸爸在外地工作,中午从不回家。刚好,妈妈这几天正发着高烧打着点滴。我想不会有人来接我了。我一个人在教室里呆呆地坐着,又急又饿,望着窗外哗哗直下的大雨,我不由得哭了起来。

这时,大雨中出现了一个我熟悉的身影。哦,是妈妈!狂风夹着大雨好象要把妈妈吞没似的。妈妈挣扎着向我艰难地走来。

“孩子,快过来,穿好雨衣。”妈妈边说边脱下身上的雨衣披在我身上。此时,雨越下越大。妈妈的头发,脸上,身上都被雨水淋透了。望着“落汤鸡”似的妈妈,望着她那青白着的脸,我不禁又哭了起来……

一把伞撑起一片天,妈妈爱的伞给我快乐和幸福。事情虽然过去了很久,但它时时感动着我,教我好好做人,好好读书……

关于消防的故事作文【六】

有一天,它偷走了小兔商店里的三个气球,因为小松鼠很轻,所以风一吹就把小松鼠和气球吹走了很远很远。

小松鼠来到了一个非常热的地方。这时候它遇到了一只非常奇怪的.动物,长着一身厚厚的毛。小松鼠问它:“这是哪儿?你是谁?”

那个动物回答:“这里是沙漠,我是骆驼。”

“骆驼大哥,你能把我送回我的家———东北大兴安岭吗?”骆驼没有回答,只是飞快地走着。一会儿,它们就到了一片平原。骆驼说:“我只能走到这了。”小松鼠送给它一个气球。

小松鼠又走了很长一段路,它突然看见了小鹿掉在了一个大坑,小松鼠扔下了一条绳子,把小鹿的兄弟姐妹都叫来,他们一起抓着绳子,把小鹿的救上来。小鹿为了感谢它,把它放在了背上,背着它一路奔跑。背到了一个悬崖边,小鹿把它放了下来,小松鼠也给它一个气球。

突然下面传来了一阵哭声,小松鼠一看,原来是一只小鹰,小松鼠扔下最后一个气球,小鹰飘上来了,老鹰知道这件事后,把小松鼠送回了东北。

终于回到了家,小松鼠不好意思地对小兔说:“对不起,我偷了气球没有还你,还给了别人。”小松鼠就把它的历险经历说了一遍。小兔说:“没关系,因为你没把气球扔了,用它帮助了别人,我原谅你了。”

关于消防的故事作文【七】

“消防安全”人人都知道。虽然知道,但在日常生活中真正注意到它的人,却十分少。近年来,棉花厂火灾,森林大火,还有生活中许许多多的小火灾,时有发生。我就亲身经历过一件。

秋日的一个晚上,皓月当空,万里无云。在这个好天气里,伙伴邀我去放孔明灯。来到广场一看,哟,有这么多的人都在放孔明灯呀!我们也兴奋地选了一块空地,点起灯芯。孔明灯慢慢地涨了起来,“呼”一声,孔明灯摇摇晃晃地飞了上去。还没飞多远,一阵风吹过,孔明灯就像一个喝醉酒的人,跌跌撞撞地坠落在路边的花圃里。破损的灯立刻燃起了熊熊大火。风很大,风助火势,火很快烧到了小草上,把小草烧得“咝咝”作响。我们慌乱起来。

有的伙伴惊窜逃跑,有的伙伴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有的奔去喊大人剩下几个胆大的,有的用石头砸,有的用脚踩,个个忙得满头大汗。在伙伴们的努力下,“火恶魔”终于低下了头,火熄灭了!

“真危险呀!”我感慨万千,“想不到一只小小的孔明灯,就能惹出大祸来。”看来,我们只有在生活中,处处小心,才能有效地预防火灾。让悲剧不再重演!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