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未来的老婆:
你好。曲指算算,现在已经是咱们吵架后的第三天十二个小时又三十九分了。在这漫长的时间里,我认真的反省了自己从而充分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遵从您的旨意,我放弃了给您打电话道歉的办法,因为您说那样不深刻。所以我发自内心的给您写份。请领导审阅!
首先象亲爱的小天使交代本人在这段时间内每天的行踪和所作所为:除去学习,吃饭,睡觉之外,没有吸烟,没有喝酒,没有同舍友打牌,也没有去机房打cs,更没有跟任何不相***女生接触(英语老师除外,除在第一天和第三天为给你发邮件而去了两次网吧外,再没有踏入网吧半步。以上事实准确无误,请您审查。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接触(有两年零六个月了吧,你给我的印象是:温柔,漂亮,体贴,大方,是个举世无双的好女孩,而我却好吃懒做,态度轻狂,很多地方要你包含,宽容。我的行为更是让人不可接受。下面我将先从三个大的方面对自己的罪恶行经进行剖析。
(一关于养狗的问题:
你说以后咱们在一起的时候一定要养只狗,而且是那种大个的德国黑贝。因为你觉得那种狗英俊。而我从小就怕狗这件事已是世人皆知,关于我嘴角上的那块疤就是小时侯强行跟狗接吻而留下的“战利品”。但我不应该以此为理由反对你养狗,更不应该在你温柔的指出我的缺点“没黑贝帅”时跟你发火。你想养狗说明你有爱心,你指出我的缺点是想让我改正。我不但没有到你对“小”动物的爱心和对我的一片好心,反而坚决地反对你,阻止你,真是可恶之极。只是我家住的是楼房,并且不是一楼而是六楼,怎么办?
(二关于我该不该喜欢张信哲的问题。
在发生上次争吵之前,我因为忙于完成实验报告而委托你买盘张信哲的最新专辑及海报。你说张信哲娘娘腔,不像男的像女的,为了不让我失去男子汉的气质和风度,建议我不要喜欢他。其实冷静的想想,你说的很有道理。张信哲除了歌唱的好之外,实在想不出他还有什么可圈可点的地方。所以,对于张信哲,除了听听他的歌之外,别的我一概不予理睬。
(三对于这次咱们吵架的根源——我吸烟的问题。(喝酒的问题也附带着检讨
去年我们系外出实习一个月,回来后刚下汽车,你就把我抱的紧紧的,我感觉很幸福,毕竟“久别胜新婚嘛”但你马上又松开我问是不是实习时吸烟了。我说没有,你就大生其气。亲爱的,你的鼻子简直比你那英俊的黑贝还要灵。其实是吸了。但我在回来之前已经把外套洗了并喷了两次空气清洁剂。出于对我的健康及对你的拳头的畏惧,我决定以后除了上厕所,别的时间一概不吸了,好吗?只是请您大发慈悲,不要规定每天中上厕所的次数,好不好?
上次我喝醉酒半夜两点多往你宿舍打电话从而让你被舍友骂是我的错。我在真诚的向你道歉,我保证以后不再喝多了酒而在半夜给你去电话了。(白天可以不可以?并且做到少喝酒,多吃菜,好不好?(其实那次我醒了之后就想痛扁我们辅导员一顿,若不是他把奖学金给我,我那天又怎么会被他们拉去喝酒呢?
由于我认识错误的能力不够,水平不高,我所认识的大错误就以上三条,如果有遗漏,请领导及时补充。以下是对一些小错误的检讨,请你过目:
(1我明知你不会织毛衣却坚持让织是我的错。女朋友的手是用来拉着散步的。再说,现在衣服店里面好毛衣多的是,自己买一件不就得了?可我却害的你还得偷偷给我买一件哄我高兴。但你知道吗?其实真不能怨我一眼就能看出那是你买的,因为你忘了把商标撕掉!
(2你看了《我的野蛮女友》后模仿 女主角 对我拳打脚踢,我应该更谦让一点才对。谁叫人是由猴子变来的,而模仿又是猴子的本能?
(32月14号一起肯德基时你吃不了的鸡肉卷让我吃,我真不应该不吃。我是你的男朋友,我不吃谁吃?难道让哪个小子和我女朋友间接接吻?再说,那么美味的东西,浪费了多可惜?只是那天也许是你怕你的胃工作量大,所以把大部分的工作交给了你的牙齿和舌头。而我面对这么美味的食物,也就不管什么胃负担了,象猪八戒吃人参果似的早早的就把胃装满了。但当时我怎么没想到我的食道还空着?
(4上周我们宿舍跟隔壁宿舍的人们在机房打cs,战兴正浓,你让我去陪你买衣服。我没去,结果你整整一天不理我。对不起,那天是我不好。cs我已经练的炉火纯青了,不应该再复习了。但你知道吗?如果那天我走了,我们宿舍不但不能吃隔壁请的那顿大餐,反而要请那八头“牲口级”的饭桶大吃一顿。
(5你买了条新牛仔裤,兴高采烈的穿来问我怎么样,我说很好。你问我你穿着是否合适,我说还行。你又说是你们宿舍小蓓帮你挑的,我一不留神说了句她真没眼光。结果你莫名其妙的就生气了。以后在这方面不要考察我的分辨能力,是谁挑的就是谁挑的,也让我回答时轻松些。(其实那天我少说了两个字,我是想说她真没你有眼光。
(6上次你问我比较起“赵薇”和“林心如”我更喜欢谁。我说林心如,你凤颜大怒,我忙改口说赵薇,你更加生气了,说我火上浇油。现在我明白了,比较起她们两个来,我更喜欢我的小公主——培培。不过,我也想问问你:赵本山和郑伊健你更喜欢谁?
dear gf:我已经充分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并痛下决心一定要改正。我知道你一向是宽宏大量的,希望你能再给我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如果我的检讨中有不足之处,请明示。
祝你身体健康,心情愉快。
吻你!
(按您的要求,本检讨一示两份,一份供您生气时撕毁使用,一份作为证据永久保存。
在探讨此问题之前,首先要交代一个背景,即当时官员的家庭结构问题。一般而言,当时官员的家庭构成往往不仅包括夫妻子女,而且还包括前来投靠的亲戚。学者陈弱水最近发表了一篇题为《试探唐代妇女与本家的关系》的论文。文中指出唐代妇女在丈夫死后回本家(即娘家)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我们知道,妇女回娘家住往往还要带着孩子,这样就造成了一个个比较大的家庭,使娘家的父亲或兄弟在生活中需要负担的人口变的多起来,再加上当时似乎有个惯例,亲戚投奔拿俸禄的官员,或者说拿俸禄的官员养活前来投靠的亲戚(甚至朋友)都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于是家庭成员增多了,家庭规模变大了,家庭负担也就随之变得重了起来。我们举几个例子。比如贞元元和间的名臣阳城与兄弟住在一起,又“有寡妹依城以居,有生(甥)年四十余,痴不能如人,常与弟负之以游”,则阳城不仅养活了自己的弟弟,还养活着妹妹及妹妹的儿子。
又如殿中侍御史李虚中“昆弟六人,先君(指李虚中)而殁者四人。其一人尝为郑之荥泽尉,信道士长生不死之说,既去官,绝不营人事。故四门之寡妻孤孩,与荥泽之妻子衣食百须,皆由君(指李虚中)出”。李虚中没办法,为了养家,只好去“佐河南水陆运使。换两使,经七年不去,所以为供给教养者”。这是说以一人俸禄养五家人口,可知负担之重。从中还可知,若担任像水陆运使这类财政官员的属官,收入比较可观。第三个例子是亲王长史李仁钧。他在汴州当官时对朋友很好,后来到了洛阳,“则又不忍其(指旧时朋友)三族之寒饥,聚而馆之,疏远毕至”。这就不仅是养家实际还包括抚养朋友的子女及亲戚,以致弄得“禄不足以养”,迫使自己的儿子李础不得不“从事于外”,以减轻父亲养家的困难。类似的例子真是多到不胜枚举。因此这样一种亲戚朋友投靠有俸禄者,以及有俸禄者有义务养活他们的习俗或惯例,影响了当时许多人的生活水平,韩愈就是其中之一。
就总的生活水平而言韩愈应该属于不太富裕的阶层。特别是元和八年(813年)他四十六岁之前,除短时期外,生活一直比较艰辛。众所周知,韩愈三岁丧父,养于兄韩会处。差不多十二岁时兄死,由嫂子抚养成人,这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也正是由于家庭生活困难,为了养家,韩愈遂西上长安,所谓“家贫不足以自活,应举觅官”就是这个意思。这样,在贞元二年(786年)韩愈十九岁时,他开始了自己的生活。从这时直至二十九岁时入汴为董晋的观察推官止,十年间他中进士考宏词,四处求官不得,生活艰难,“终朝苦寒饥”。那么这一段他既然没有得到官,其生活来源又是什么呢?关于这一点,由于史料缺乏,我们只能作一点推测:估计就像他后来经常资助朋友和找上门来的士子们一样,他也只能靠投靠权贵来求得一些帮助。从三次《上宰相书》中我们可见那求人的诚恳和迫切。后人往往以此讥笑韩愈,其实从韩愈当时的生活境况及当时的社会风气看,这都是完全正常的。韩愈求人资助留下来的唯一实例是他求到了北平王马燧头上。韩愈后来追述说:“余初冠,应进士贡在京师,穷不自存,以故人(指韩愈兄韩弇)稚弟,拜北平王于马前。王问而怜之……轸其寒饥,赐食与衣。”唐代士子应进士举,在京师的生活总的说来比较艰难。他们长时间得不到官,没有俸禄,只好求人度日。
韩愈自贞元十二年(796年)为汴州董晋的观察推官,十五年(799年)为徐州张建封的节度推官,到十六年(800年)冬回京参选,这段日子过得比较舒服。前引所谓“于汴徐二州,仆皆为从事,日月有所入,比之前时,丰约百倍”,讲的就是这段生活。他在《此日足可惜赠张籍》诗中也说在徐州“箧中有馀衣,盎中有馀粮。闭门读书史,窗户忽已凉”,心情悠闲,远非求官时的燥急可比。这里我们还想指出一点,即在唐后期,同是地方官,做节度使观察使的幕府官员如推官巡官之类,收入是比较丰厚的。卫中行的哥哥到岭南去炼黄金,“药贵不可得,以干容帅。帅且曰:若能从事于我,可一日具。许之”。只因为入了容管经略使的幕府,就有钱炼黄金了,可见幕府官员收入之丰。因此当时的许多著名处士,让他当县尉、参军他不干,却纷纷进入了节度使观察使的幕府,像洛阳名士石洪、温造,江淮“四夔”之一的卢东美等就都是如此。明白这一点很重要,由此可知唐后期士人纷纷投靠幕府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也知道,幕府官员俸禄的高下,大约是由府主自己决定的。
韩愈自贞元十六年(800年)冬在京师待选,十八年(802年)为四门博士,十九年(803年)贬为连州阳山令,二十一年(顺宗永贞元年,805年)为江陵府法曹参军,元和元年(806年)再拜国子博士,二年(807年)分司东都,直至元和七年(812年)三为国子博士,这一段时间的生活也不富裕。在待选期间,韩愈已经收留了侄子韩老成一家,加上乳母奴婢,“家累三十口”。所以虽然很快得到了四门博士一官,但养家实为困难。不得已,他又恢复了求人资助的行为,曾经给山南东道节度使于頔写信,写下了“愈今者惟朝夕刍米仆赁之资是急,不过费阁下一朝之享而足也”的词句。在连州为阳山令是“酸寒何足道”;在江陵府为法曹参军时是“掾俸之酸寒”。分司东都,日子依然不好过。这不仅因为国子博士的俸禄不高,而且因为韩愈这时又收留了堂兄韩俞死后留给他的子女。因此他“不知孤遗多,举族仰薄宦。有时未朝餐,得米日已晏”,以致于在送贾岛归范阳时,竟无东西可赠,自嘲说“欲以金帛酬,举室常顑颔”。待到三为国子博士,生活仍不见好转,以至学生都嘲笑他是“冬暖而儿号寒,年丰而妻啼饥”,可见国子博士虽月有俸钱四十贯,但用它来应付一个大家庭的日常生活,是捉襟见肘的。
从元和八年(813年)韩愈为比部郎中后,直至晚年为兵部、吏部侍郎,虽中间曾被贬为潮州刺史量移袁州刺史,但其生活水平已经有了比较大的提高。韩愈留下的诗文中,对这十年的生活再也没有提到过贫寒。究其原因,这十年韩愈除了有较丰厚的俸禄外,还能靠写碑铭获得许多额外收入。当时的流氓文人刘义曾“持(韩)愈金数斤去,曰:此谀墓中人所得耳,不若与刘君为寿”。话虽有些无赖,所言恐怕也是事实。我们看韩愈留下的二通有关文字,即《谢许受王用男人事物状》和《谢许受韩弘物状》,从中可知韩愈因写碑文,在前者那里得到“马一匹并鞍衔、白玉腰带一条”,在后者那里得到“绢五百匹”。当时物价,绢一匹“直钱八百”,则五百匹就是四十万即四百贯钱。“四百贯”钱是个什么概念呢?当时一斤盐仅卖四十文,一斗米五十文。四百贯钱可以买一万斤盐,八百石米。当时的成年男子一年所需口粮是七石二斗,则八百石米可供一百人吃一年。又,元和九年(814年)孟郊死,孟郊的朋友韩愈等人凑了一百贯为他营葬,“尚有馀资”,再加上郑余庆派人“所送二百七十千”,则“足以益业,为遗孀永久之赖”,即三百贯钱左右就可以使人过一辈子了。看来四百贯钱不是一个小数,而韩愈一次就得钱四百贯,由此可知韩愈的“润笔费”之多。当然,由于“争为碑志”是当时的社会风气,以致有“贫不可堪,何不求碑志见救”的说法,因此靠写碑志挣钱补贴家用似乎也无可厚非。元和十四、十五年(819、820年)韩愈在做潮州刺史和袁州刺史时,虽然心情不好,生活却并不坏。刺史的俸钱,据《唐会要》卷九一《内外官料钱上》,在元和十四年(819年),紧州为一百八十贯,中州为一百五十贯。潮州为下州,估计月俸应在一百贯上下。按说这已经不少了,但观察使仍“虑有阙乏,每月别给钱五十千,以送使钱充”。由此可知节度使观察使手中掌握的这一笔“送使钱”,可以自由支配,其中一项开支就是能够酌情给手下的属官加俸。这五十贯加上后,韩愈的俸钱就达一百五十贯左右,是国子博士俸钱的四倍。因此他在潮州时,可以“出己俸百千(即一百贯)以为举本,收其赢馀”用作州学学生的饮食费用。同样,在袁州刺史任上,韩愈也曾“以私钱十万”助修湘君夫人神庙。从这种出手之大方,亦可见韩愈生活水平的提高。
纵观韩愈从官近四十年的生活状况,我们可以简单地说,在贞元长庆年间,韩愈以及与他相似的阶层的官员,如果没有田产只靠俸禄生活,又如果负担着一个大家庭的生活的话,不论他是正七品下的法曹参军事、正七品上的四门博士,还是正五品上的国子博士,其生活水平都不很高,甚至是比较艰难的。差不多是同一阶层的官员如县丞崔斯立,是“秩卑俸薄食口众”;国子助教薛公达,是“禄又不足以活身”;县尉毕坰,“既卒,家无一钱”;太原府参军苗藩,养“四室之孤男女凡二十人”,死时“遗资无十金,无田无宫以为归”。如此等等,生活都很艰辛。相反,如果是做了节度使观察使的幕府从事(特别是盐铁使、水陆运使的佐官),或者升到朝官中郎中侍郎、地方官刺史一级,生活状况就比较好了。要是再有些额外收入如润笔钱之类,生活就会更好。当然,如果成了宰相功臣如裴度、马燧,或节度使观察使如韩弘、于頔,其生活就说得上是奢侈是豪富了。他们的生活水平又远在一般官员之上。明白唐代官员中不同阶层的不同生活水平,对于研究唐代社会生活是非常重要的。
阅读本书的另一个好处,是能够解决很多长久困扰我们的谜团。比方说为什么今天的我们买东西要说买“东西”,而不是买“南北”?再比方说当年我们读《卖炭翁》,为什么“牛困人饥日已高”,偏偏不进门吃饭,而是在“市南门外泥中歇”?还比方说李白《静夜思》的床,究竟是胡床还是唐代以后的卧床?
也只有了解到唐代长安城格局,我们才会发现《舌尖上的中国3》中所说,回坊最早建立于唐代的说法有多么不可信。
书中以小见大,把彼时的许多细节拆开来讲,让我们认识到历史车轮不断向前之下,那些被忽略的知识,甚至改变的常识。也只有重新梳理对尘封往事的认知,才有机会更好的理解过去,理解隋唐,理解大唐气息下的点点滴滴。
书中引用了王梵志等人的诗作,借故事来反推当时人的想法。比方说新嫁娘3日之后调试羹汤要先让小姑子尝尝,别让婆婆不开心,比方说买药去哪里,如何配,如何利用宗教迷信麻醉并靠神佛保佑等等。从中我们不难发现历史局限之下,普通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