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我在与小朋友们做游戏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我们当时在玩打电话游戏,我的右手呈六的手势来模拟电话的外形,但10后们却是摊开手掌,五指并拢,放在耳旁来打电话。我不禁好奇的走上前去询问:你们这是什么手机呀?答案五花八门,却都是智能手机。我问他们家里有没有固定电话,他们异口同声地说:没听说过!在那一刻我意识到,科技的快速发展正在悄无声息地拉大年长者和年幼者之间的认知差异。
在现实生活中诸如此类的例子数不胜数:通讯方式的快速发展,让人们忘记如何写信;支付方式的快速发展,让人们忘记使用纸币;网购的快速发展,让人们忘记到商城购物;娱乐方式的快速发展,让人们难以体会真挚单纯的快乐……你会发现,网购的大多是年轻人,使用纸币的大多是老年人,打游戏的多是年轻人,看京剧的多是老年人,这种年龄之间的沟壑正在被科技的快速发展而越扯越深。
曾几何时,京剧、剪纸、书法,国画等国粹,是老少皆宜、妇孺皆知的传统艺术,但现如今,这些关键词都成为了贴上了中老年人的标签。标签效应是可怕的,这是一个人对一个群体或事物在没有接触的情况下形成的固有认知,想要打破何其容易?其实,这就是科技发展带来的弊端之一。这并不怪某一个人,这是社会发展历程下的必经之路,比如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前诞生的人,他们生活在蒸汽的年代,对于电没有丝毫概念,但他们的子孙如果出生在二工以后的话,他们会了解电,习惯电,并使用电器而不是蒸汽机,这就可以看出,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时代之间的人是具备社会历史性的,而如今在科技日新月异地发展的同时,人们之间的社会历史性也在不断地加大。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中的矛盾观指明,矛盾具有普遍性,且事物发展的过程是新事物取代旧事物。从这个方面也可以印证我的观点,那么旧事物就一定要摒弃吗?答案是否定的。旧事物中的精髓,比如国粹,理应保留下来,但在国粹难以发展甚至是生存的当下,他们该何去何从呢?我想,在一首歌中可以得到很好的启发。它就是——《缘分一道桥》,这首歌中糅杂了京剧的特色,采用古筝、管弦等古典乐器精心调制,歌手甚至也用京腔来演唱,充分体现国粹之盛,国粹之美!在许多综艺节目、流行歌曲等中,中国元素越来越突出:古诗词大会、李子柒、中国风歌曲等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以不一样的方式来表现中华的优秀传统文化,引起各个年龄阶段人们的共鸣。
科技在进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也不应该止步,作为新时代的新人,不应摒弃我们认为过时的事物,应该找到科技与传统文化之间的联系,不断创新,为民族文化注入生生不息的动力!
古人曾说:“吾日叁省乎吾身。”可见,只有常反思、多总结,才能让自己远离错误的深渊,径直奔向实现自己价值的阳光大道。
然而,当我们面临祖先留下的精神瑰宝时,我们珍惜了吗?我们常“省己身”了吗?其实,细细的去思索这个问题,就是一种相当有必要的反思。
现代社会,可以用一句不太恰当的诗句来形容,就是“乱花渐欲迷人眼”。在这纷乱复杂的社会中,我们有了更多的物质方面的追求和享受,却也迷失了很多精神上的东西。
如今,对偶像的崇拜近乎膨胀。我们为周迅、为周杰伦、为超级女声……为那么多的影视红星、歌坛新秀而疯狂痴迷。有偶像不是错,错的是这种盲目的崇拜没有一定的限度,错的是我们崇拜的角度没有一点实质性的意义。
我们是否应该反思一下,我们崇拜这些明星为的是什么?又是凭什么去崇拜他们?仅仅是因为他们帅,她们靓?当我们为一个歌手呐喊助威的时候是否问过自己:我们懂他的音乐吗?我能从他的旋律中洞察他的内心,察觉她的感情吗?我了解他吗?当我们沉醉于虚无的剧情时,我们又是否问过自己:我能从这些剧中获得什么?我能因此而震撼,让心灵接受洗礼吗?……
当我们能够理智的回答心灵的问语,我们就已成功的进行了反思。其实,反思就是一场情感与理智的搏斗,当最终理智胜出,告诉自己孰是孰非的时候,我们就成功的主宰了反思。
反思可以使人进步。反思不是目的,而是人类谋求进步的手段。时常检讨自己的行为、思想,就可以了解自身的缺陷,进而扬长补短,在以后的人生征程中时常提醒自己哪方面应该注意,哪些环节需要特别小心……于是,在反思的帮助下,一路凯歌……
有了反思的陪伴我们可以崇拜成龙的坚忍不拔、锲而不舍;可以崇拜比尔的超人毅力、极度自信;可以去崇拜“爱心大使”丛飞的慷慨解囊、永不言弃……因为他们都可以让我们得心灵接受洗礼,让我们的品味进一步发展。
你反思了吗?请记住,反思,是我们进步的阶梯,是我们走向成功的“必备良药”。
自省是一面镜子,它能将我们的错误清清楚楚地照出来,使我们有机会改正。——海涅
近来报道称雾霾现象越来越严重,一时间百姓怨声载道,民情激愤,指责排放废气的化工厂和政府不力的人不在少数,可他们却没有认真地反省过自己是不是也是“大气污染的一份子”。学会反思,反省自己是何等重要。
材料中的那位太太整天抱怨对面的太太衣服洗不干净,若不是朋友揭穿事情的真相,估计这位太太到死也不会知道是自己家的窗户不干净而不是对面的太太衣服没洗干净。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究其根本是那位抱怨的太太只顾着指责别人,却没有反思自己的错误,才会闹出这么大的乌龙。
卫灵公说:“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荀子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孔子曾曰:“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古人将自省作为一门大学问,以此律己。
奥运会上打进坐式排球决赛的波黑队队员尤索夫在高中时因为不小心踩到地雷而失去双腿,之后几年他一直痛恨战争,把一切苦果都推给战争,他整日想着若不是战争,他该是一个多么有成就的人。当他终于开始反省自己时,他才发现生活其实并不是完全没有希望。因为自省,尤索夫重新认识了生命,理解了苦难,宽恕了战争。
有一只乌鸦看到老鹰从山上俯冲下来抓走小羊,心生羡慕,想学习,可它却忘记了自己只是一只乌鸦,没有庞大的身躯和锋利的爪子,所以它怎么做都学不会。
生活就像一面镜子可以让你看到自己的不足。人在做错事时或不幸时,第一反应不是反省自己了,而是抱怨生活,责怪他人。世人没有假设如果,事情过去了就是过去了,往事如烟,随风飘散,我们能做的只有反省,反思,正如诗人郭小川所说:“但愿每次回忆,都不对自己感到负疚。”
有人说请别人挑错是消除谬误的最好方法,但自省却是最简单最直接改正错误的方法。人们通常关注外界,关注他人,却不知正确审视自己与审视别人同等重要。
为心上一把锁,监督自己的不是别人,正是自己。所以,认清自己学会反思才是我们真正应该做的。
《乌鸦喝水》的故事我们都了解。它讲的是聪明的乌鸦想要喝瓶子里的水,就去叼石头让水浮上来的智慧故事。
教学中重点应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乌鸦急着找水—喝不着水—想办法喝水—喝着水了”这一系列变化过程。同时,教育学生明白遇到困难应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道理。因此,在教学中,我将乌鸦如何喝到水设为本课的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分组做实验,把小石子一个一个放进装有半瓶水的矿泉水瓶中,瓶子里的水是怎样渐渐升高的。我觉得这一环节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1、关注了学生的发展状态,促进了学生主动发展。
本课学生最感兴趣的问题就是“瓶子里的水为什么会渐渐升高?”因此,我就以此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往瓶子里放石子的实验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研究问题的情景,让学生在实验中自己去观察、去思考,多方交流,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学生在主动探究的过程中得到了发展。
2、开发了语文教学的多种功能,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实验中,我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在观察的同时,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一个一个”、“渐渐”的意思,强化了语文基本功的训练。学生在观察瓶中水的变化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在这一情景中,让学生主动地探究、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主动精神。
在教学这篇课文之前,我怕孩子们会出现觉得乌鸦的这个办法并不十分了不起的情绪。如果这样,就阻碍了学生去认真体会文本。所以在教学中我并没有急于让孩子们发散自己的思维,提出像“说说你还会想出什么好办法?”“如果你是这个乌鸦你会怎么做?”这一类的问题。而是与学生一起,在学习课文的同时,去感受这只乌鸦的高明之举。
在学习课文的第三自然段时,我先请学生自读,然后让他们说说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乌鸦?孩子们很自然地说:“这是一只聪明的乌鸦。”好!要的就是你们这句话,我心里暗暗想着。“哦?是吗?你从哪些地方看出这只乌鸦很聪明呢?”
生:“它把小石子丢进了瓶子里,水渐渐升高,乌鸦就喝到水了。”
师:“我知道了,你是想说它想的办法十分不错,对吗?”
(学生很肯定地点了点头。
师(皱眉:“可我觉得这只乌鸦有个地方却好像不太聪明,你们瞧,它都是捡小石子放进瓶子,我想如果能找些大石子不是更快能喝到水吗?”
一句话下去,下面立刻有了反应,不一会儿,有许多地方都冒出了一双双小手。
生1:“不,如果捡大一些的石头,大石头很重,沉到瓶底的时候可能会把瓶子打碎的,那样一来就喝不到水了。”
生2:“那个瓶子的口很小,大石子就卡在瓶口进不去。”
听,孩子们的回答多么有道理啊!这些答案有些甚至是我意料之外的,我常觉得只有中高段的课文才有许多耐人寻味的妙语佳词,想不到在这篇课文中一个不起眼的“小”字在孩子们口中变得可究可探起来。听了孩子们这一个个回答,我忍不住笑着说:“看来这只乌鸦的.聪明还不仅仅因为它想出了这么一个好办法,就连挑选石头的时候,它也是动了一番脑筋的。”学生们都纷纷点头,从他们的笑脸上我仿佛看到了一份说服我的喜悦。同时,我也感受到了孩子们对这只小小乌鸦的了解并不仅仅是停留在了表面。
课上到这儿,我觉得可以让孩子们感受乌鸦聪明的同时发散他们的思维了,于是我请学生们说说“你会用什么办法去解决这个问题呢?”
生1:“我会把瓶子打碎,一些大的碎玻璃中还会留下一些水的,我就可以喝这些水了。”生2:“我会去找一根别人丢掉的吸管,把它伸到瓶子里去喝。”
生3:“我会用我的尖嘴在玻璃瓶的下面啄一个小洞,让里面的水流出来,这样我就可以喝了。”
…… 孩子们的想法总是富有创新意识的,我想这堂课上我不仅与孩子们一起体会到了文中那个小乌鸦的聪明才智,更让我感受到学生们的智慧。
不断的试讲,磨课之后,我渐渐找到的提高课堂有效性的办法,也就是我之前谈到的在准备比赛过程中最大的收获--注重“对话”,真正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强调学生与学生的对话。前者强调学生对议论文文体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后者强调学生的合作探究、相互评价,让他们总结答题思路和答题方法。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有强烈的参与感,让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感受感悟总结方法,并切实地运用到考题中。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