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道中对仁的理解作文

大学之道中对仁的理解作文

首页话题更新时间:2023-12-10 02:09:04
大学之道中对仁的理解作文

大学之道中对仁的理解作文【一】

但是另一方面,中国人对政治又非常惧怕,常认为政治是以诈术为手段,目的在争权夺利。而所谓的公共利益,只不过是一种幌子,实际上在掩饰个人的权力动机。 久而久之,大家对于政治,便采取了两极化的看法、抱持不一样的心态。这种矛盾的知,倘若不能加以化解,做出合理澄清,试问,社会人群的共同事务应当如何推行处理?又该如何建立起共识,使大家能够求同存异,在和谐的社会秩序中分工合作,谋求整体生活的安宁与幸福呢? “政”指众人的事务,治理众人的事务即为“政治”。可见广义的政治,其涵盖面很广。在家称为“家政”;在国便是“国政”;邮有“邮政”;户有“户政”;学校也有“教育行政”;而各行各业存在的目的,实际上也是为众人谋福利,因此可称为“业政”。 换言之,把众人的事务推广到极致,便可成为创造一切人生文化价值的事业。、

我们从《论语》中可以发现,中国儒者倡导“礼让”,然而,一旦是为了替天下兴公利、除公害的时候,就极力主张“当仁不让”。清初大儒顾炎武更明确提出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理念,呼吁知识分子应当把政治清明,视为君子本来就应当尽到的责任。不像西方人那样,只强调权利与义务的均等。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知道良好的政治秩序,是经济、社会、教育的根本基础。尽管近百年来,西方学说一直强调“经济”应该和“政治”分开、道德感化的力量不如法律那么有效等学说。但我们心知肚明,中国人有自己行之已久的做法,可以在现代化的浪潮中,走出一条自己独特的`大道。

《大学》这一部经典,便是我国所独有的政治哲学之精髓。以自我修养和道德感化为基础,把“德行”与“德政”合而为一。采取除暴安良的做法,发挥仁者 “替天行道”(非“替天行道”的精神,从而建立起百姓安和乐利的生活,并引导整体社会走向止于至善的正道。以五千年的历史为镜,更印证了《大学》之道是 “经”,意即根本不变的常则。历朝历代不论实行哪一种体制,只要能够真正据以实践者,皆能缔造出良好政绩,获得百姓的拥戴。 “经”是根本,本立而道生。每个时代有其不同特性,我们不可能回到从前,然而,路是人走出来的,只要方向正确、方法有效、方式合理,并发挥中国固有的“持经达变”的精神,必能“继旧开新”,走出一个现代化的中国。

现代化的中国,既不是全盘西化,也不是恢复古代体制,更不是什么“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因为这些想法,都已经被证明了根本行不通。 “本立”实际上是我们研读国学的最大好处──把原来的“立国之本”搞清楚、弄明白,然后自然而然地,就能做到“道生”──生出在现代可行的道来! “国际化”不应该是“西方化”,而“现代化”则必须是“中华文化的现代化”。这是一点小小的心意,敬恳各界先进朋友,不吝赐教为幸。

大学之道中对仁的理解作文【二】

那年,郈成子作为使节,访问晋国。右宰谷臣听说好朋友要路过卫国,早早地就在半路上等候,右宰谷臣热情地把好朋友接到家里,设宴招待他。宴席上,郈成子看出了右宰谷臣是在强言欢笑。右宰谷臣几次欲言又止,好像有什么难言之隐。酒过三巡,右宰谷臣还送给成子一块璧玉。

等到郈成子从晋国回来,路过卫国时,他没向右宰谷臣辞行。随从问他:“来的时候,右宰谷臣那样盛情地招待你,如今回来你为何不去向他辞行呢?” 郈成子说:“他设家宴招待我,是要我快乐,而他自己却没笑容,他这是告诉我,他有忧愁呀。他定是料想自己要落难了,但周围耳目众多,不能直说呀。他酒到浓时送给我璧玉,说明他对我有重要的.寄托呀,我一定不能辜负他。”

随即,传来了卫国“宁喜之难”的噩耗:卫国献公因忧患宁喜专权,联合其他大夫发动兵变,擒***宁喜,右宰谷臣也因受牵连而被***。听到消息,郈成子二话不说,立即调转马头,来到右宰谷臣的府上,祭奠右宰谷臣,并悄悄将右宰谷臣的妻子和孩子营救到鲁国。

到了鲁国,郈成子把自己的宅院分出一部分让他们居住,把自己的俸禄分出一部分以供他们使用。右宰谷臣的儿子长大后,郈成子把那块璧玉送还给了他。

作为好朋友,就应该时刻关注朋友的一举一动,郈成子知微见著,既能通过右宰谷臣的一言一行,准确揣测出对方的心思和意图;又能身体力行、不负朋友的重托。可以说,郈成子是“智”和“仁”的化身。人生天地间,能找到一个像成子这样读懂自己的知心人,难;能找到一个在危急时刻,勇于站出来、不怕牺牲、不负重托的人,更难。古希腊名谚说:“一个知心朋友胜过十吨黄金。”诚哉斯言!

据载,当孔子听说这事后,感慨地说:“有预见,可以事先策划对策;有仁义,可以托付财物。说的就是成子吧?”朋友相处,也需要以“智”为指引,以“仁”为准则,对朋友做到“智”和“仁”的统一,这才是交友的最高境界。

大学之道中对仁的理解作文【三】

最近,我们学习了《自然之道》,文章的大意是这样的,当嘲鸫要用嘴把幼龟侦察兵从巢中拉到海滩时,作者和同伴让向导救起幼龟,放入大海。这一举动使巢穴中的幼龟误以为外面很安全,它们鱼贯而出,结果导致众多幼龟成了食肉鸟的口中之食。“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文中向导的这句话及若无其事、坦然面对的表情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使我想起了发生在一年前的一件事:那是在我和妈妈游览云台山的途中,我坐在路旁休息时,透过茂密的草丛,看见不远处挂着一张蜘蛛网,上面有一只黑蚊子在拼命挣扎企图逃跑,我急忙拿起一块小石头想把它砍死,却遭到了妈妈的制止:“你一旦砍不准,不仅会把蜘蛛网破坏,还会让蚊子逃跑。你放心,蜘蛛是不会放过它的。”于是,我拿着石头,目不转睛地盯着蚊子,时刻准备着。果然不出妈妈所料,只见蚊子被网越缠越紧,马上就要奄奄一息了。蜘蛛眼见时机已到,慢悠悠地爬到蚊子身边,先用嘴里的丝把蚊子又缠了几圈,然后把嘴扎进蚊子的身体里,贪婪地吸起来,等到心满意足后才大摇大摆地走回草丛,继续等待猎物。

原来自然界真是奥秘啊!它是有一定的规律的,如果不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愿望截然相反的结果,同时我也想向大家呼吁,不仅仅是我们小学生,也包括全体公民,一定要按照自然规律去爱护环境,保护动物!

大学之道中对仁的理解作文【四】

儒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说,以此度之,“仁”可分为民、持家、忠国。

且谈为民。“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得民心者得天下。”虽此为政客博弈之道,却不容忽视“民”字。东坡晚年贬谪海南。海南在当时却为蛮夷之地,生产落后,教育废弛。东坡开设私塾,兴办教育,教导人民耕织渔猎,兴盛农业。此多贡献,乡里所敬。

民,国之根本,文化之根本。

再论持家。家中父母为大,故孝至关重要。乌鸦反哺,羊羔跪乳,寸草报春晖。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古二十四孝,只堪愚孝,抛却不论。今有陈斌强背母上班。那根布带,凝聚的是二十年的养育之恩,五千年的文化传承。一根布带,缀连了母子血脉,古今文化,历久弥新!

孝,持家之道,仁之道。

其次忠国。屈子《离***》,岳元帅《满江红》,韩愈《佛骨表》,文天祥《正气歌》,忠国表赤心。辞赋诗词。若繁星,不胜数。汉讨匈奴,卫青李广霍去病,百战黄沙穿金甲。纵古来征战几人还,亦要带吴钩,收关山。寸田碧血染,青天史为鉴。

国,民之所依,家之所安。

金庸有“侠”字一说。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仁无大小。仁者为民,为家,为天下。

今有说:仁者无敌。此言,切之。仁者为民,则有民为友;仁者为家,则有家为盾;仁者为国,则有国庇佑。何来敌?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