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不知从何时起。
“孝”便在身边萦绕。
贤人哲思,平淡生活,都告诉我:孝是一种美德,一种财富,一种幸福。
“二十四孝”的故事每一个都令人动容。
“卧冰解衣不惧寒,冰化鱼跃供母前。
”卧冰求鲤者,用温暖的心融化了坚冰,也融化了芥蒂;“扇枕凉簟夏清风,枕温席暖冬熏笼。
”六岁温席者,用贴心的照顾守过了长夜,也守过了黑暗;“怀孝小儿心念母,橘藏袖中报乳哺。
”袖藏柑橘者,用宽大的衣袖装下了柑橘,也装下了情思……不光是这些,“孝”成为了一种被人们传承的美德,更成为后人宝贵的`财富。
几个星期前,姥姥突然住院,母亲与父亲急忙赶往医院,所幸并无大碍,只是得住几天院,母亲急忙回家收拾好一些日常用品,才打电话通知了舅舅,姨姨,脸上尽是焦急。
我也曾去医院看过姥姥,躺在病床上的姥姥插着氧气管,很安静,没有了平日里的活泼,脸色有些发白,连头发也仿佛格外地乱,母亲一直忙前忙后。
住了几天院,姥姥的病情已有所好转,可是突然,那位医生换了药,母亲说姥姥就像换了个人一样,动不动在那里自言自语,常趁母亲不注意拔掉吸气管,连输液也不消停,总爱乱动,针管也不知换了多少,医院主任也慌了,还带我姥姥去做了脑部检查。
母亲一直陪伴在姥姥左右,母亲在时,姥姥格外听话。
可母亲还是不放心,从换衣服、洗漱、吃早点,到喝水、输液,再到雾化、散步,母亲总是亲力亲为,洗漱的水是不是正好,早点是不是好消化,输液的药对不对,散步时间多不多……母亲起早贪黑,只为到医院多陪陪她。
后来终于发现是药物所致,换了药就好多了。
在那段时光里,姥姥最听母亲的话,母亲也最关心姥姥的身体,她抚过她的青丝,她握着她的手指,她们之间会心的笑容与言语,没有其他纷扰,那是最纯粹的感情,母亲只为尽一份孝心。
我恍然间明白:那样的亲情,那样的孝心,不也正是一种平淡生活中的幸福吗?
孝是幸福,携孝心而行者格外瞩目;孝是财富,携孝心而行者格外富有;孝是幸福,携孝心而行者格外美好。
携孝心而行,才能在温情中思考与成长,才能拥有纯粹的爱而不庸俗,才能在漫漫人生路上从容远行。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携孝心而行,行得久远,行得从容,行得幸福。
那个叫记忆馆的地方,里面有个神秘的馆主。他可以帮你取走所有的痛苦、烦恼、不开心的记忆。那里有一扇门,门外,是一个陌生而玄妙的世界。四周虚幻的背景就像是黑夜里闪耀着的美丽的极光,不断变换着色彩,虚幻与真实不断交替。
而这无边无际的幻象中,无数大大小小的玻璃瓶悬浮在空中,蓝色的、红色的、白色的,玻璃瓶飘飘荡荡,上下飞舞,却放佛被什么力量束缚住,始终定格在特定的范围内。
不知不觉,我已经十几岁了;后知后觉,再深刻的记忆也会有被遗忘的'一天。现在,我还能记得小时候的自己吗?答案是不能。但如果我的过往都化成记忆馆中的一个瓶子,那该多好!心情好时,存储起来,当做美好的回忆;痛苦时,存储起来,作为宝贵的经验。
如果,世上真的有一个名叫记忆馆的地方,那该多好!可能等到自己老的时候,看儿时的欢笑哭闹;看青少年时泪水汗水;看中年时成功失败……
因为我有许许多多的回忆!
多到我必须去遗忘。
可我却不想忘却他们,希望他们可以存在我自己的记忆馆里。
这样,以后我再来取回他们的时候,会抚摸记忆留下的喜或悲……
记忆的河畔伴我独自行走,那些奔流不息的河水,蜿蜒着我生命中无尽的感触。没当我想起 他 的事迹,我对他的敬 佩之情总会油然而生。
镜头一
在小学六年级时,我们的数学老师是一个将近60岁的.男老师,说话声音特别小,还是一口纯正的盐城方言,让人听了总想睡觉,辛亏我坐了第一排。每次上数学课, 他都像一尊大佛一样坐在那认真听讲。每次他站起来回答问题时,都非常自信,很少出错。
最令人不可思议的一件事是,他旁边原来坐的是一个成绩倒数的人,大约和他坐了半个学期,成绩突飞猛进,进了全班前20名。
镜头二
小学六年级时,每天中午来我们都默写,一共是三个人全权负责,那天正好是他负责, 还 发 生了很可怕的一幕……
我们当时正默的好好的,他突然叫了一声:站起来。全班人都不知道什么状况,只见他朝后面走去,让一个男生 站起来,可他不听。他顿时来了火气,把那个男生的书包扔了出去。顿时两人吵了起来,最终还是邪不胜正,他赢了这场比赛。
镜头三
小学每到期末考试的时候,都是我们全班最紧张的时刻,可每到下课,有更平常一样打打闹闹,毫无紧张感。只有他一个人坐在那里复习,和我们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当时他正在背语文,突然我们班的调皮鬼再扔瓶子的时候,砸到了他。他只是朝调皮鬼瞥了一眼。看得出来,他想抓紧一分一秒复习。不用说了,最后他是我们南校区的第一名。真令人羡慕。
他的成绩很好,能力也很强,我对他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朱熹曾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广泛阅读优秀书籍,才能不断有“活水”涌来。但在短暂的高中时间里,面对“学生是否应广泛阅读”这个问题,许多老师开始众说纷纭。
的确,当一个学生步入高中生活,由于学习压力增大,学业负担加重,导致学生自由时间较少。因此有许多老师反对大量阅读,但也有不少老师认为广泛读书利大于弊,赞同大量阅读的观点。虽然这个问题不可简单地衡量,不好用对与错来判断,但我认为,在学习的道路上舍弃广泛阅读,这是不明智的。
广泛阅读有利于语文成绩的提高。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如果一个学生本身没有知识的积累,那他怎能在考试中灵活地运用知识呢?我们只有像作家高尔基那样,有“我扑在书上,犹如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的精神,广泛地阅读优秀书籍,才能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在真正的考场中做到胸有成竹,正常发挥乃至超常发挥,提高自己的语文成绩。
广泛阅读有利于自身的发展。早在三国时期,许多人就有了广泛阅读的习惯。曾记否,许多文人墨客拜访大都督周公瑾,参观他的书房时,大家都为他的博览群书的精神而赞叹。周瑜的书房中没有任意一卷书,他每熟读一卷书,便烧一卷书,而他已经读完书房之中的.所有的书,故其书房中不见一卷书。因为周瑜广泛阅读,所以他精通各种兵法,学富五车,才智过人。如此阅读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大家学习么?这足以证明广泛阅读对个人发展有较大的益处。
广泛阅读有利于为国家的发展做贡献。***曾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二战过后,众多发展中国家迅速崛起,中国就是其中之一。如果没有像邓稼先、袁隆平、钱学森这类集知识与实践能力于一身的优秀人才,中国怎能发展如此之快;如果他们不广泛阅读优秀书籍,又怎会有超凡的学识,怎能去搞科学研究呢?由此可见,国家的发张离不开人才,而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广泛阅读。
同为高中生的我们,虽学业繁重,但万万不可只学习课本知识而舍弃广泛阅读优秀书籍,此乃“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我们只有博览群书,才能提高语文成绩,发展自我,为将来报效祖国打下良好的基础。
所以我认为,弃书而行,其未明智;博览群书,方为青少年之正道!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