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想再观察一会儿,“叮叮叮的声音让我回到了教室。那是一节托管课,我正写得酣畅淋漓时,旁边的窗户像给我们放恐怖电影一样,一道道闪电撕裂了天空,一阵又一阵隆隆的雷声,仿佛是要下暴雨的节奏。
雨水似乎忍不住要喷涌而出了。先落下了一个两个小雨点,它们成了先锋部队。有的落在岩石上,有的落在水坑里,还有的滴在玻璃上,许多声音交织在一起,如同一首美妙的曲子。
先锋部队完结后,周围一切仿佛都安静了,电不闪了,雷不响了,雨也不落了。在那一刹那,世界万物似乎消失了。
像停下来喘了一口气,或是补充了一些营养液。没过一会儿,雨水又卷土重来,从天空咆哮着,如山洪一样喷涌而出。那密集的雨点像从天空中倾倒下来。动物们也早有准备,蚂蚁搬家,蜻蜓低飞。可现在我们在学校里,那可恶的`雨点儿如发了疯似的拼命往玻璃上撞。可怜的玻璃伤痕累累,老师不得不宣布提早回家。
我原以为撑上雨伞,就能潇洒地在雨中行走。但有一种叫现实的东西,会让想象褪色。雨就像恶魔一样,无孔不入。我举着雨伞左躲右闪,雨依旧能从伞的缝隙里顽强的向里挤。最终我回到家里,就成了落汤鸡,好像刚从水里捞出来一样。小花小草在暴雨的进攻下,也被打得东倒西歪,垂头丧气。只有大树坚强地站着,维护着它最后的尊严。
不知过了多久,雷和电率先离开了战场。只有雨,虽然它下得不大,嘻嘻哗哗的,但仍像打不死的小强一样,又坚持了一会儿,才消失得无影无踪。只有地上残存的一些小水坑,述说这曾遭受过一次特大暴雨……
初读《雷雨》一书是因为高中的语文书上有雷雨的片段,那时候刚刚接触戏剧就被情节里的人物所吸引了。当我一口气读完并合上最后一页时,仰头却发现天上的星星也在对我惨白地笑着,而我的心,已如夜一般黑,夜一般重。
重读《雷雨》一书时,吸引我的就不只是它那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情节了,而是剧本的思想。剧本反映了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都市上层社会生活的腐烂与罪恶。作者以卓越的艺术才能深刻地描绘了旧制度必然崩溃的图景,对于走向没落和死亡的阶级给予了有力的揭露和抨击。
《雷雨》一书所展示的是一幕人生大悲剧,是命运对人残忍的作弄。专制、伪善的家长,热情、单纯的青年,被情爱烧疯了心的魅惑的女人,痛悔着罪孽却又不自知地犯下更大罪孽的公子哥,还有家庭的秘密,身世的秘密,所有这一切在一个雷雨夜爆发。有罪的,无辜的人一起走向毁灭。曹禺以极端的雷雨般狂飙恣肆的方式,发泄被抑压的愤懑,毁谤中国的家庭和社会。周朴园,故事的源头,作为一个旧社会的资本家,言行所表现出来的都是商人唯利是图和阴险狡诈。假如当初他没有抛弃鲁侍萍,那鲁四凤、繁漪就不会出现,那么周萍的两段恋情就不会发生,那么惨剧也不会发生。可这只是个假设,事实上因为他的贪婪,他的无情,使他做出了一切,导致悲剧的发生,但是到了最后,鲁四凤、周冲、周萍死了,鲁侍萍、繁漪疯了,鲁大海不见了,唯独他完整无缺。可我们知道事实上他失去了一切……
这个悲剧是因为封建主义家庭的权威不容他人打破,在封建权威的笼罩下,人们如同跌在沼泽里的马,愈挣扎,愈深沉地陷落在死亡的沼泽里。掌权者也失掉了可贵的本真。周朴园生活在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断层中。年轻时,他曾经试过跳出封建的束缚,追逐自由,真心地对待所爱的侍萍,然而他的懦弱使他背叛了自己的理想,背叛了侍萍,饱受摧残的侍萍便是这个社会的牺牲品。她没有权力去爱她所爱,恨她所恨,而是将一切罪责都担在了自己身上,这既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又是一位对封建权威的臣服者。
看了这本书,我最大的读后感是:是时代和命运在扭曲的人性中塑造的这一出悲剧。这就是我的雷雨读后感。
11月10日晚上因为没什么事情干就跑到老宋宿舍去拷电影去了,没想到他和老邢正打算去看话剧《雷雨》。突然间刘俊恩“破门而入”拿出两张票晃悠晃悠了下,说道“谁打算去看《雷雨》,我这里有两张票”。刚开始我没有去看的打算,但是后来想想自己应该多接触些不同的东西,至少应该提高下文化休养。
某大牛语:你一生所取得的成就80%取决于你所拥有的社科文化知识(转述得不准确)。所以就从刘俊恩那边拿了他的两张票。
大师力斩613所之后,也要来看《雷雨》,至今为止,周围的同学大部分都卖出去了,教研室的同学都把工作搞定了,剩下就要好好努力哦。
本来没有对这个为现场的舞台剧报以什么太大的希望,是因为自己的文化欣赏水平有限,而且很多时候自己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想。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