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本书读下来的观感就是@秋叶 老师满满的诚意,不惮以学生最坏的境况,耐心细致地一步步教给大家学会思考,学会提问,学会利用工具,学会在这个时代里我们必须掌握的种种技能。
总的来说,这绝对是大学生值得一读的一本书,向身边的大学生朋友强烈推荐!
1.一天24小时几乎随时在线,无论是邮件,微信还是手机,Skype,随时可以联系上,不管什么时候几乎秒回。
2.一边双手键盘上忙碌着,一边听着歌,眼睛不时扫一下手机,还跟你说着话。
3.起的比鸡早,睡的比狗晚,跟你生活在同一个时区,也不存在夜班因素,但发来邮件的时间经常是0:00-6:00之间。
4.无时无刻不在忙着,永远焦头烂额,永远火烧屁股,似乎全世界的事情都压在他一个人身上,似乎跟你多说一句话就要多损失1个亿一样。
你回想一下,这样的人是不是往往有如下特点:
1.做事毫无条理,东一头西一头,分不清轻重缓急,并且逻辑混乱,每天累的要死,做出的工作却质量低下。缺乏耐心,更缺乏创造力。
2.情绪波动较大,一会温文尔雅,什么都好商量,一会冰冷无情,甚至歇斯底里。
3. 受害妄想症,怀疑心极重,总觉得别人要害他,要骗他,全世界都在和他对着干。
4.情商低下,人品堪忧,极度自私,为了自己个人的利益可以迅速降低道德底线。
5.健康状况不佳,患有心血管方面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的人很多。
如果你身边的人或是你自己有上述症状或倾向,那么要注意了,其病因可能在于:没有正确的使用大脑。
1、克制自己看手机的频率,让自己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更加的专注,才能提高一个有效时间段内,事情的完成质量。
2、早睡早起,最好在睡前的一个小时远离电子设备,而选择舒缓的运动或是阅读纸版的书籍,让自己进入睡眠预备状态,最佳的睡眠时间为10点,起床时间为5—6点。早上是最清醒的,可以集中处理更为重要的事件。
3、将事情进行分类,批量的处理。类似的事件,在一个时间段进行处理。特别繁琐又不是很紧要的事件留在最后处理,也要批量的来,一次性完成,不要夹杂在中间,影响自己的思考。
4、正确面对压力,给自己适当的解压,不要刻意去想事情的困难,让自己在没有做的时候就发怵。在处理任务的时候也要放松心态,可以让思维更加理性,清晰。
5、放空大脑,给大脑足够的休息时间。才能更好地去思考。
本书延续了@秋叶 老师之前作品的一贯风格,这是一本干到不能再***干货。
书从内容上来分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一部分说的是提问的技巧,第二部分讲大学生学习的相关注意事项,第三部分讲如何利用网络的免费资源。
提问部分又分为提问对象和提问方式两部分,下面再细化成什么是好问题、怎样向老师/名人/专家/朋友同学提问、什么苏格拉底式提问和怎样做一个好的提问者等方面。
收获:
1. 问题可以分为基于事实、基于偏好、基于判断三种,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有标准答案的,很多时候我们需要自己去找寻证据和事实,独立思考,形成适合自己的答案。
2. 通过苏格拉底式的提问可以找到自己思维中的漏洞,形成系统的苏格拉底式思维将有助于我们全面的分析问题,形成正确的结论
3. 建立解决问题的思维框架和模式很重要,有了这些思维模式,需要解决的问题便会自然呈现出来。其中“人-事-物-势”是一种做出自身决策时可以使用的思考框架。
大学生学习部分则讲述了大学生的学习方法、教科书阅读指南、专业课程学习方法和制定学习计划四个方面。
收获:
1. 读书的关键是学习一门专业后形成的思维模式,不同学习能力者的差异在于此。
2. 大学生需要掌握教科书的正确读法,并在比较阅读中加深对于专业课程的理解。
3. 大学的文理科之间是存在差异的,但相同点之一是都需要理论联系实践地学习。
利用网络免费资源部分更像是一个个的小教程,恨不能手把手地教你去在网络上找到系统的学习资源,查询某项工作的薪资水平,搜寻自己所需的好书,扫找PPT模板等事情。
收获:
信息时代要学会利用互联网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学会利用身边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去学习的能力。
“我们往往想要找到一种更慢、更严谨、需要投入更多脑力的思考形式,这就是慢思考。与之相反,快思考既包括直觉思维的不同形式,比如专家式和启发式,也包括感觉和记忆等所有无意识的大脑活动。”
全书分为5个部分:通过双系统进行判断和决策的基本原理、启发式判断法研究与难以具备统计型思维探索、人脑的局限、决策制定的性质与理性“经济人”原则、经验自我和记忆自我的区别描述。其中最精彩的莫过于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前者指出了理解全书的基础,后者则刷新了我们对日常决策过程的看法。
卡尼曼将我们的认知系统分为两个部分:系统1反应快速、依赖直觉,而系统2则懒惰,工作起来需要我们集中注意力,但它也理性、精确。我们每天都在两个系统间切换。
在一个实验中,研究人员让被测者观察打篮球的视频,其中,穿不同颜色队服的运动员不停传球,被测者的任务是记录穿某种颜色队服的人传球次数。视频中出现了一个大猩猩,当结束实验,研究人员询问被测者是否发现什么异常,结果大多数人都表示没有。为什么?记录传球次数占用了系统2,发现大猩猩这样的任务被忽略了。这种认知差异使我们的直觉充满错误,例如,对于复杂而华丽的句子,我们会觉得信息量丰富、赞叹不已,尽管它们没有传递任何有价值的东西。简单说来,如果我们听从自己的直觉,就常常会因为把随机事件看作是必然事件而犯错,就像“守株待兔”这个寓言所揭示的道理。
关于大脑的局限性,作者进行了详细的划分,比如光环效应、锚定效应、框架效应、可得性偏见,前景理论等。我觉得最有趣的是“锚定效应”,即人们在回答某些问题时会从一个初始值(锚定值)出发,将数值调整到自己认为正确的范围后停止。但这种调整往往是不充分的,当你给出锚定值,你就可以影响人们的评估结果。
有这样一个促销案例:某超市以九折销售水果罐头,有一半时间摆出“每人限购12罐”的告示,这期间买了罐头的消费者平均购买7罐,而没有限购的另一半时间,平均每人购买3罐。由此可见,理论运用到实践中产生的效益是非常客观的。事实上,并不仅仅是促销领域,如果我们了解到大脑的局限并有意识地去避免,对于提高效率和理性决策非常有益。这也是我为什么坚持读管理类书籍的原因,前人理论化系统化的经验总结能够弥补工作经验的不足,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指导我们的工作,在职场少犯错误有时也是一种优势。
《思考快与慢》,丹尼尔卡尼曼的这本书充满智慧,幽默诙谐的语言和丰富的实验案例让复杂的理论通俗易懂。和许多古板严肃的经济学教科书不同,这本书的显著风格是“饮水机旁的闲谈”,让人感到轻松惬意。读完后,我受益匪浅,开始反思如何高效地完成日常工作任务,如何脱离光效应和可得性偏差来虚心听取别人的建议,如何避免锚定效应导致的非理性消费。我决定在快速的生活节奏中,培养和提高慢思考的能力,慎重对待每一个决策,而不是仅仅依赖直觉来判断是非曲直。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