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7年》BBC的神级纪录片,它以纪实访谈的情势跟踪采访了104名来自不同阶级的孩子,包括富人、中产、普通和底层,从7岁开始,每隔7年,1直到他们56岁。这些人中,有人注定成功,有人逆袭,有人平淡生活,也有人在成长中迷失了自己。不过这部片子最令我震动的是,贫富阶级巨大的观念差别。
富人之所以延续富,穷人之所以很难翻身,与其说是由于钱,不如说是由于观念和眼界。7岁的时候,这类巨大的理念差异久开始显现,富人的孩子普遍有目标、知道自己未来一定会念大学,而穷人的孩子更多是斟酌自己未来做甚么样的工作,有些乃至不知大学是甚么。
14岁的时候,富人家的孩子都上了自己预计上的中学,对未来也有了更清晰的计划,念法律、从政。而穷人的孩子虽然也在继续念书,但是对未来只有模糊的概念,比如幸福地活着。
21岁的时候,富人家的孩子几近都实现了自己7岁时的***,念牛津、剑桥,明白自己要承当更多的社会责任。而穷人家的孩子已开始工作,成为工人,对未来照旧没有甚么计划。
除目标和计划,金钱观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富人的孩子普遍明白钱的重要性,知道钱是实现***、抵抗风险的一种工具,而穷人的孩子,大部份表示自己不在意钱,认为钱对生活而言其实不重要。
看到机关里新来的一拨又一拨年轻大学生,其中不少还是硕士、博士生;看到家中的两个女儿也都上了大学,我常常感慨万千,感到他们是幸福的,是赶上好时候了。而这一切都是改革开放恢复高考制度后带来的,由此也每每令我回想起30年前参加高考的那段往事。
1978年,在小平同志的方针的指引下,我们党和国家步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这一年恢复了中断2018年的全国统一高考当时,我在安徽淮南市第十一中学任教。当传来恢复高考的消息后,学校老师们激动极了,大家教学热情高涨,加大了对高三毕业班的教学力度,积极指导学生复习迎考。因为已经有10多年没有送学生参加高考,作为教师都心存许多遗憾,都想让更多优秀的学生考入大学。那段时间,学校里白天上课,晚上补习,完全进入了临阵一搏的冲刺阶段。
上大学也曾是我儿时的梦想。下放农村时虽然有过一次推荐上大学的机会,但却因为当时莫许有的政审原因受到牵连,未能如愿。恢复高考,给了我一次机会,于是积极备考。当我陪着学生一同走进考场后,才意识到了困难和尴尬。我是上海69届初中毕业生,没学过高中数学,一拿到数学试卷.全然是一片空白。尽管如此,我还是坚持参加了各场考试。至今我还清晰地记得语文考卷中作文是一篇缩写,题目是《速度问题是一个政治问题》。
庆幸的是,我考取了安徽师大淮南师范专科学校,有幸在经历了插队落户当农民,到学校当教师等一系列职业转换后,跨进了大学校门。
恢复高考,迅速推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恢复高考制度,很快扭转了一度盛行的读书无用论影响.也很快扭转了过去教育不被重视的状况。
知识就是力量成为人们的共识,尊师重教成为社会的氛围.社会重视教育,家庭关心教育,使教育得到了健康飞速的发展。30年来,教育投入优先增长被明确写入法律,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继城市实行9年制义务教育后,农村免费义务教育也全面实现。教育结构不断优化,学前教育受到普遍重视,义务教育得到均衡发展,高中阶段教育逐渐普及,职业教育得到大力发展,高等教育更是得到长足发展,全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
国家富强,人才为重。人才是国家富强的法宝,恢复高考,使国家快速地选拔了大批人才。特别是77、78、79级的三届学生几乎囊括了从66届高中、初中到79届应届高中的优秀学子,使他们在当时3.45%的高考录取率中脱颖而出,而其中大多数是过去2018年中被排斥在升学之外的老三届。改革开放初期,百废待兴,人才断层。由于特殊的经历,这三届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很快填补了人才的空缺,并始终是各行各业的中坚力量,发挥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其中许多人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而恢复高考以来高校培养的一届又一届学生,更是源源不断地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输送着各级各类人才,频频不断地改写着我国公民接受大学教育的比例,为国家的富强集聚了人才队伍,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更具有深远影响的是,时至今日,公平、公正、公开仍然是高考选拔人才的\'方式,唯才是举,量才录用仍然是高考选拔人才的标准,高考是最为社会所公认的良好机制。
30年前的恢复高考,改变了多少普通人的人生航向。1980年毕业后,我经组织选调,到淮南市委办公室工作。此后28年来,虽然工作单位换过6个,但始终是在党政机关从事文秘、政研、党务等工作。勿庸讳言,是恢复高考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也由于长期在党政机关工作,使我接触与经历了以凤阳小岗村农民联产承包为发韧的农村改革,经历了以简政放权为起点的城市改革,尤其是1995年初,我有幸投身到浦东开发开放的这块热土,更使我见证了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也使我由衷地感受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英明正确。
我相信,受益于改革开放,受益于恢复高考制度,有这相同感受的决不仅仅是我个人,而是整整一代人甚至是几代人。
当我看到《人生七年8》的最后一幕,一个长镜头慢慢地从老Tony身上离开,那个记载了他童年、青年的生活并且一度荒废的赌马场的新模样逐渐清晰,成为伦敦奥运会的主运动场的时候,时间的魅力聚焦在了这个小时家境贫寒、父母离异,现在生活美满、子嗣绕膝的老头身上。我体会到,这56年的时光映照在了这14个人的身上,是多么神奇。
准确的说,这并不仅仅是一部纪录片,这是一个系列片。在1963年,导演迈克尔—艾普特为BBC拍摄了一部名叫《人生七年》的纪录片,他们挑选了来自伦敦的14个7岁的儿童,采用每7年跟踪拍摄的方式,通过跟踪他们的人生轨迹,来研究英国社会存在的社会阶级凝固的问题。到2012年,这个电影系列走过了56个年头,然而,导演达到目的了吗?
的确,好像是达到了。14个人之中,有4个人家境殷实,接受了私立学校的教育,他们的人生同样留在了上流阶层(除了其中有一个人自愿当了教师这一好像在英国不太赚钱的职业)。10个中产阶级以及穷人里面,只有一个人成功了,Nicholas成为了一名大学教授,其他的9个人依然生活在底层或中产。然而他们都站在追求“幸福”的大厅里,而且他们幸福的“天花板”一样高。
John小的时候想要参政,14岁的时候他曾经表达了自己的政治看法,口吻像极了残酷无情的独裁。然而42岁时,John没有成功参政,在成为一个律师之后,他喜欢上了园艺,脑袋半秃的他自己调侃说:“如果我20岁的时候说自己喜欢园艺,大家肯定以为我疯了。”
Neil大学辍学,21岁时他在伦敦建筑工地工作,28岁时他成为流浪汉,靠政府的经济金过活,在当时的采访中,从他不停抖动的身体和涣散的眼神中可以明显感到他的精神问题。然而后来,时间给了我们想不到的惊喜,56岁时,导演见到Neil,他已经成为了当地的一位议员,还应邀到澳大利亚发表演讲。
在21岁以后宣布离开这部纪录片的Peter被当时的报纸抨击为“撒切尔夫人时代英国的愤怒共产青年”,然而56岁时他回来了,而是以一个崭新的身份。他成为了一个乐队的成员,而且还获得了音乐奖项,在音乐界获得了肯定。
你瞧,他们的生活也挺好的,就像一个走进迷宫的孩子,兜兜转转之后,总是能找到父母急切的拥抱。
《人生七年》就是这样一部片子,他平铺直叙,毫无矫揉造作,真实是他唯一的追求。真实在那三个女孩儿越来越发福的身材上,真实在那越来越多的秃顶上,真实在每一句台词,每一个故事,每一处起承转合,伤感又温情。当我们看到他们脸上的皱纹越来越多,身材越来越走样,头发再也不像从前那么茂盛的时候,我们还会想起他们年轻时的模样。他们也曾经想改变生活,想成为演员或者政客,然而在时光面前,一切都变得圆滑。就像匠人手里的一把美工刀,把每一个人像玉一样磨得通体圆润,在时间这条湍急的河里,像一条灵活的鱼儿一样,不再跌跌撞撞。
这只是一篇普通的观后感,我希望,面对屏幕的你千万不要奢求从这得到什么。常识和经验告诉我们,评价别人的人生不是一件很体面的事情。而且“从别人的人生里面得到有利于自己的经验”这个观点,笔者也持审慎的怀疑态度。毕竟对于文化环境、成长环境都不同的人来说,会有完全不同的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方式。我们的人生才刚刚开始,它贫乏单调,但充满了生命力和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这一点很重要,在笔者看来,比旁观这14个人的人生要更加重要。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