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鱼的生命是从蛋开始的。甲鱼的蛋开始是白色的,还有一些淡淡的`黄色,。蛋快要孵出来的时候,蛋的上面有一小块黑色夹灰色,其他都是白色的。孵化失败的甲鱼,它的蛋是纯黑夹灰的,偶尔会有一点地方是白色的。甲鱼孵化的时间一般是在夏天,你只要在蛋上盖层沙子或泥土,然后把它放在房间里就可以了,你不用担心它太过热。甲鱼孵化的时间大多需要一个月左右,假如一个月以后还没有孵化,你就要去看看蛋的颜色了。甲鱼孵化以后,你不要急着给它吃东西,一般要等到一天以后才可以喂食。甲鱼一般吃蛋黄,生的虾。
甲鱼也是会害羞的,在你不注意的时候才会吃,所以我们不能一直看着它。甲鱼生活在水里和陆地上,养甲鱼的水要浅一点,而且还要放一些小石子当陆地,好让甲鱼爬上去。水要勤换,大约2到3天换一次,不然甲鱼会死掉。经过一段时间的喂养,我和外婆让它重回大自然的怀抱,给放生了。
我只记得其中的一次。冬天了,也或许是在青黄不接的春天。很冷,七十六、七岁的爷爷拄着拐杖,也是打狗棒,背一个布袋,带着四五岁的我,从后河沟的窑洞出发,到四五里外的铁疙蛋海子或下红土湾去。我当时不知道四五里是多少,只觉得路很长,很长。进了村,推开人家的房门,爷爷就说,“可怜可怜,帮助点儿哇。”于是人家就或多或少给点面或者窝头、半个馒头什么的。接着到另一户人家,爷爷还是重复那句话,“可怜可怜,帮助点儿哇。”接了人家的东西再到下一家去。
这一天,我和爷爷很快要了半袋子吃的,再多了爷爷也背不动了。回到家,我高高兴兴跑在前面,跑到奶奶跟前,“奶奶!奶奶!看,我们要回来了,还有馒头!”奶奶哭了。我当时不知道奶奶为什么要哭,要回这么多吃的东西奶奶为什么会哭呢。奶奶抱起我,摸着我的头,“猫儿子!猫儿子!”哭得更厉害了。自那以后,我就害怕看见奶奶哭。
七岁那年,我上学了。家里人都忌讳我说起这件事,也不许我跟外人说。于是,这件事也就在我心里埋藏了近四十年。我成家之后,有时妻子和我吵架,有几次骂我“讨吃人家出生”的时候,我便无话了。其实她也不知道我是真的讨吃人家出生。这时候,我的思想便回到了和爷爷讨吃要饭的童年那难忘的记忆中去了,妻子接下来说什么,我都听不见了。我的思想回到了我难忘的\'后河沟去了。
后河沟是一条季节性小河,很短,水很清,发源地是距此六七里外西南方向的几座小山头,每年夏秋雨季到来的时候,山水流过,渐渐就形成了这条二十多米左右宽的小河。河的阳面,就是北面,据河五十多米远,是一处红泥土高坡,红土层是立土层,打洞不易塌方,所以爷爷奶奶和村子里的乡亲们就在此挖了十几间窑洞,安了七八户人家。这种窑洞当地人们管它叫“崖(读若挨)打窑”。我家有两间窑洞,还是套间。东边的一间直直打进去有四五米深,高有一米七八,宽有近三米,面朝南开着的是门,也同时是窗户,进去就是一盘土炕,最里边是锅台。西边的一间比东边这一间要小一些,紧挨着东边这间,中间大约有一米多宽一堵墙,爷爷从中间挖了一个“小门”,仅够一个人钻进去。这一间只有这一个门,南边挖了个小窗户可以照亮。这是父亲和母亲的新房,也就是洞房。我在到了不惑之年后猜想,这才是真正的“洞房”吧。我就是在这个洞房里诞生的,我在这里度过了快乐和幸福的童年!
我还能记得的,我家门前沟里头,有一口水井,这口水井除了供全村人和牲口吃水外,还能浇地。村民在井的周围种上各式各样的蔬菜,有白菜,有韭菜,有豆角,大蒜,大葱,葫芦等等。给小白菜间苗和压葫芦的时候我们就能吃上新鲜的蔬菜了。间出来的小白菜苗子和葫芦花奶奶就拿回家,洗干净,用盐一拌,等水分去掉一部分,再放点自家酿造的醋,自家炝烧的野韭菜花油或者沙葱花油(也叫蚱蜢花),这顿饭就有菜了,这顿饭就有滋有味,美极了!
沟里头菜也绿了,花也开了,蝴蝶和蜻蜓也飞来了,连麻雀和乌鸦和一些别的鸟也跟着热闹起来了,(我们把乌鸦叫“黑老娃”,)乌鸦在河槽中间的一片大杨树林中筑巢,麻雀在崖头的缝隙间筑巢,别的鸟的巢孩子一般找不到,树上的鸟巢和崖头上的鸟窝也上不去,抓蝴蝶和蜻蜓是可以的。中午阳光照下来,暖暖的,跟在蝴蝶的后面,在菜地里,等着蝴蝶落稳了,两个指头一捏,有时就捏一个,有红的,有黄的,有花的,各式各样的蝴蝶真好看!
夜幕降临,窑洞里的人们有圈羊的,有喂猪的,咩咩的羊叫声,唠唠唠的叫猪声,还有赶着鸡上架的声音,狗是不栓的,自管汪汪汪,村里的人都认识,不会咬人的,从东家串到西家,摇着尾巴再串回去。袅袅的烟雾轻轻飘去,这是人们做饭了。一家人围坐土炕上,点上油灯,团团圆圆吃着自己生产的东西,其乐融融。饭后,人们就围着全村唯一的一个磨盘,大人们谈些什么不知道,大一点的孩子们就捉迷藏、踢毛键、打钢,小一点的孩子就耍土,玩尿泥。清新的空气伴着宁静的夜色,给这里的人们提供了繁衍生息的广阔空间。天渐渐黑了,人们便陆陆续续回家休息。夜也就这样在宁静中陪伴着窑洞里的人们睡去了。
童年的生活也培养了我日后的“乞丐情缘”。我后来有幸“结识”了两个大乞丐——清朝将军金运昌和左联作家尹庚。我也和很多底层贫苦的农牧民结下了深厚的感情。
人生的道路上,失败就像大大小小的石子,总会牵绊着你,但人必需学会向前走,向前看,别和失败较劲。
我曾在书上认识这样的两个人,他们都是高三的学生,临近高考倒计时,他们都努力复习着,都自信能考上项尖的大学。但是,成绩让他们都傻了眼,这两位平时的尖子生考出了仅仅能够到本科的成绩,这对他们来说犹如晴天霹雳,让他们眼前一晕,仿佛之后的生活都失去了意义。
不过,这两位命运相同的考生对待失败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反映:第一位考生在家反思了一段日子,很快甩掉失败,又投入到了学习中,比之前更努力,更认真。上课全神惯注,回到宿舍废寝忘食地学习,他的四年大学生活变得十分有意义,也为他将来的道路铺下基础。
而另一个呢?被这个成绩狠狠打击,从此一蹶不振,认为学习不再有什么意义。整天浑浑噩噩地生活,虚度了大好年华。上课不听,作业不写,整日沉迷于游戏或于同学勾肩搭背地出去玩。对于学习不再有以前的激情和认真,他就这样轻易被失败击垮,在四年里一呈无成。
在以后的日子里,第一个人成为公司董事,生活十分开心;第二位呢,就这样默默无闻、消沉地度过平庸的一生。为什么他们人生的差距这么大?是因为第二个人智力比第一个人差吗?是他的基础不如第一个人吗?都不是,是因为他们对待失败态度不同。
其实,面对失败两种不同态度就像贫路口分手的兄弟,走得越远,差距越大,而失败就如一面墙,它挡住了前方成功的光辉,你只有鼓起勇气翻越它,才会看到成功;但你如果一直面对这面墙,不愿翻越,那么,你的一生只能死守这次失败,所以,每个人都要学会:向前看,别和失败较劲。
“好啊,竟然说不要我管,那么从今以后我在也不管你了,看你以后怎么办!”妈妈怒气冲冲地说。那时,我正在气头上,竟又回了句:“我就不用你管!”“不管就不管!”妈妈狠狠地搁下了一句,回自己房间了。就这样,我和妈妈较起了劲。
第二天一大早,我起床后,便习惯地喊了起来:“妈,我的……”话刚出口,我猛然想起昨晚的誓言,便来了个“急刹车”。我自己打开衣柜,东翻西找,很快找到了自己满意的衣服。看着镜子中的自己,穿得漂漂亮亮,我暗自得意:哼,看来没有妈妈的照顾,我照样活的潇潇洒洒!
中午我去玩回到家,妈妈正在津津有味地吃着丰盛的午餐。妈呀,今天怎么都是我最最爱吃的菜!那烧得黏糊糊油汪汪的红烧猪蹄,那诱人的鲫鱼汤……馋得我口水直流。不过,我还是猛咽口水强忍馋虫,心想:用这招对付我,没门儿!我径直走到楼上,从储钱罐中取出3元钱,跑到楼下的餐馆里要了碗面吃。虽然面的味道挺香,可我心里却像打翻了五味瓶,吃得不知是什么滋味。
晚上,我泡了一碗方便面解决了晚饭问题,然后便开始做老师布置的暑假作业。谁知遇到了一道数学题不会做,任凭我绞尽脑汁,也没解出。老师说过碰到实在不会解的难题,允许家长辅导。这可怎么办?不问妈妈吧,作业这关过不去;去问吧,自己的面子上又磨不开。真是骑虎难下啊!算了,豁出去了!
我轻悄悄地来到妈妈的房间,“妈,那……那……”还没等我把话说完,妈妈就“扑哧”一声笑了:“人家说大丈夫能屈能伸想不到我们家的大小姐也能屈能伸呀!”我听了,说:“妈,昨天是我不好,您大人不记小人过,好吗?我向您请教来了。”说着,拉过一把小椅子坐在妈妈身旁。经过妈妈的指点,问题迎刃而解了。
哎,才较了一天的劲,我就乖乖儿地“投降”了。知道吗?较劲的滋味可真不好受啊!
青春期,老师,父母请不要和我们较劲,这是我们一生中“第二次诞生”。
在这期间也许我们叛逆,不懂事,有时甚至会自甘堕落,但是这一切都来自我们身边的教育与引导。此时的我们需要的不是束缚,不是无休止的指责与打骂,我们更需要正确的引导还有关心和在乎。父母,老师是我们的榜样,如果父母老师不以身作则,对我们没有正确的引导,那当我们走入歧途父母和老师责负多半的责任。
青春期,父母对我们的管教总是以多疑,唠叨为主,父母总是把我们看管的像犯人一样,我想这并不是一种正确有效的方式。青春期的我们父母正确的方式不是与我们拉开距离,总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我们想要的是可以成为朋友的父母。父母要知道青春期的世界不是布满地雷的禁入区,我们也想得到父母的平等对待与尊重,我们也想得到你们的信任,我们也有知情权,父母也应该适时的放手,多给我们留些自己的时间与空间。有时我们要的也只是一句对不起和我爱你,父母有时也只需抽出一点时间倾听我们想和你们说的小秘密,我们也不喜欢你们干涉我们的交友权,不喜欢你们对我们的朋友指指点点。我们早恋更是因为在家中缺少关爱,而父母也不要总是动不动就给我们扣上早恋的帽子。爱可以有要求,但不能以要求为主题,爱可以有一部分谴责,但不能以谴责为主题。
青春期的我们需要关爱与正确引导,所以,请别和青春期的\'我们较劲。
在灿烂多彩、丰富饱满的生活面前,我的生活无疑是毫无亮点的,毫不夸张地说,我已是当代的“盲”——不会使用智能手机,不会使用电脑打字(发个邮件也吃力),不会玩弄摩托、汽车;不会跳舞不会唱歌不会麻将扑克,戒了烟戒了酒,不去KTV,不去酒吧咖啡厅,生活中有诸多的“不会”、“不能”。也许,在年轻人看来,我这样的老朽式的生活应该被吐槽了。有时候,我在公共场所看见年轻人低下头手在手机上拨弄,我不知道他们在手机上看什么寻找什么。我想,手机里肯定有他们感兴趣的东西,有他们的兴奋点——他们那样的生活着,而我只能这样的生活,我把自己的生活削减得如同一根青青的竹,看似单纯,却茂盛。
我虽然生活在当下,可是,我的生活状态可以和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鲁迅、沈从文他们的生活状态接轨——那时候,鲁迅几乎是宅在家里的,沈从文走遍了湘西之后,其生活状态也是“安静”的。这些大师们对时代对人生的把握是精准的。原因是,一个好的作家完全靠自己.对这个人生这个世界独特的感觉而做出理性的.判断的,如果作家靠大量的信息来滋养自己,自己的感觉是迟钝的麻木的,即使沉入在信息的海洋里也很难写出对时代对人生有准确把握的作品。有一次,我和陈ZHONG实老师谈论当下的小说,陈先生说,当下的有些中短篇小说还没有记者的特别报道写得好。老先生的话令人深思——有些作者虽然获取了大量的信息,可是,他们把这些信息并没有升华为小说——从素材到素材。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对于一个好的作家来说,并不是获取的信息越多越好,而是作家对生活的透析能力越强越好。
生活没有模式可言,没有样板可言。我觉得,适合于自己的生活就是好生活,我并不是要倡导人们都简单的生活着。适合于自己的生活应当是不伤害他人、有道德、有规范的生活。不论你的生活状态简单或繁复,如果创造着美好的人生,那就是意义所在了。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