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我和爸爸、妈妈、爷爷出去旅游了。我们坐车去了商洛的金丝峡,路很远,一共花了三个多小时。
第一天我们中午才到。我们先去找宾馆,然后去山门口看了看,然后去吃饭。我们吃的是土鸡,很好吃。第二天早上我们直接去爬山,先坐车上山,然后拄着竹杆下山。
山里头有很多的竹子,还有瀑布。瀑布有大的,有小的,有水多的,还有水少的。瀑布下面的水很清,都能看到石头。水里有很多的小鱼,多得数不清,一群一群的。
我们一共用了5个小时才走下山,一路上我都坚持自己走,没有让妈妈、爷爷背我。他们夸我长大了。
下次放假我还想去翠华山。
暑假里的一天,爸爸要带我去旅行,我高兴极了,兴奋的一晚都没睡好觉。第二天,我还是早早起了床,跟着爸爸出发了。
我们先去了青岛世博园,世博园里有各种各样的建筑、花草树木,虽然很漂亮,但是我对这些不是很感兴趣,第一天的旅程很快结束了,我盼望着第二天的海边之行。去年夏天我也到过海边,我喜欢 海,喜欢在海水里游泳的感觉。第二天我们来到莱州的海边,沙滩又细又软,踩在上面舒服极了。海边的人很多,有的在沙滩上晒太阳,有的在挖海螺,有的在蔚蓝的海水里游泳。我也迫不及待的下了 海,像鱼一样在海里游呀游,直到游累了才上岸,让爸爸带我去挖海螺。不知不觉,就到了该离开的时间,我带着挖到的海螺跟着爸爸回家了。大海,明年夏天我还会来的!
在一条条诱人的马路两旁,便是青岛那密密麻麻的、式样奇特的房屋了。在这里德国人留下的痕迹随处可见。最明显的恐怕就要算是这些耸立在马路两旁的“人”字顶的楼房了。
登上小渔山顶上插入云霄的观赏阁最高处,俯瞰青岛市容,就会望见整个青岛是一片红、一片发灰的红,就像从阴雨中露出的晚霞。那一片片的红,便是那一个个的“人”字顶组成的。假如你走在街上或巷子里,猛然抬起头向马路两旁看看,又会发现你的身边立着一块块的黄,这就是土黄色的楼墙。红色的顶,配着黄色的墙,便构成了青岛的奇观。但是濒临海岸的新盖的一幢幢楼房,就大不一样了,这些楼房完全摆脱了德式的尖顶的古老式样,换上了新颖的外形。屋顶冲向蓝天,高大的窗户仿佛能吞掉大海,还有楼前那花园似的庭院,映衬着高高翘起的屋檐,这具有民族色彩的,而又现代化的建筑多有气派!住在里面又该多么舒适啊!社会主义的中国人民,已经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设计自己的建筑了。我相信,等我下次再来青岛的时候,矗立在海边的摩天大楼,一定会把那一片淡灰色的红屋顶掩没住,出现在眼前的青岛,将是一个崭新的世界!
青岛的马路像迷宫里的路,只是它交错相通,不会把你困在里边,也不会突然冒出一条死路来。青岛市内,除了三四条主要的长马路以外,便是短小的,分布得像蜘蛛网似的街道了。这些街道虽然很不起眼,名字却叫得很响。每一段马路都有一个馒头状的山脊,不是上坡,便是下坡。上坡不难,很容易登上馒头似的脊背,而下坡时就有趣了,不时望见蓝色的海水。
在青岛我们每走一段路,都得小心翼翼,要不,你本来往东走着,三回两转地却绕到西边去了。为了避免这种麻烦,一边走一边问是最好的办法。在别的地方,问路是要选人的。只有老大爷、老大娘或警察才肯热心地为你指路,有的人则会给你一副冷冰冰的目光之后,继续走他自己的路。可青岛人不是这样。无论大人小孩、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会有人告诉你怎么走,乘几路车,甚至在汽车上,还会有人专门为你报站。我对这些人真是感激不荆
正是这些人,正是这些人的一副副真挚而热情的面孔,使旅游者们很快地适应了青岛的生活,踱着轻盈而悠闲的步子你看,在青岛主要的马路中山路上,外地人比本地人还要多,在拥挤不堪的商店里,你甚至难找到一个本地人,正是这些穿戴各具特色的,而又在旅游中得到充分休息的人们,汇成了青岛海潮般滚滚的'人流。
记得在我们踏上归程的那一天,在青岛火车站的月台上,我快活得像一只小鸟。是呀!马上就要回家了。然而随着汽笛的长鸣,当我感到火车启动的那一瞬间,我的心中却燃起了一股留恋之情,我猛地走向窗口,目送着这座渐渐远去的海滨之城。在火车上经过一夜的颠荡,我们终于到了家,出站走了不远,前门的广告牌就跃入眼帘,四个巨大的字——“青岛啤洒”被鲜艳的底画托着,使人感到那么亲切!顿时,我仿佛又回到了青岛,仿佛又走在那曲折的小巷里,又站在那戈壁式的房檐下,又汇入了那海潮般的流……。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