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大考生在遴选论据时,一定要嚼别人没有嚼过的新鲜甘蔗。如果你选用的论据是拾人牙慧,哪怕再精彩,阅卷者也会产生审美疲劳,大倒胃口。为此,考生在遴选论据时,不仅要想到自己可以用什么例子,而且要想到其他考生会用什么例子。只有这样,才能“爆”出让阅卷者来电的“猛料”来。在论据的选用上,广大考生要有一点国学大师陈寅恪的积淀和气魄:“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过去讲过的,也不讲。现在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遴选“新鲜的甘蔗”可以走如下三条路线:
1、在“同类”与“另类”之间遴选“另类”。如在新材料作文“走自己的路”的写作中,绝大部分同学都选用了“人”,但就有一位同学选用了“物”,让人眼前顿时为之一亮:
地球、太阳等亿万个星球,亿万年来,为什么能在宇宙间相安无事地运行,而不发生冲撞呢?天文学家告诉我们,因为地球、太阳等亿万个星球都运行在自己的轨道上,都走在自己的路上。
2、在“熟人”与“生人”之间遴选“生人”。如在新材料作文“沉着·机智·大气”的写作中,许多同学都选用了“熟人”艾森豪威尔,他在初任西点军校校长时曾沿着学生践踏草坪留下的足迹修筑了“米”字型步道,从此草坪再也无须派人看守,尽显领袖机智。
但就有一位同学选用了“生人”拉齐斯,直让人惊叹“亏他想得出来”。他在担任巴格达医院院长时,为了另选一处新院址,曾把一些新鲜肉条分挂在各个城区。不久,他查看到某处肉条腐烂的迹象最少,断定那儿的环境最卫生。这样,新院址便选好了。
3、在“热事”与“冷事”之间遴选“冷事”。如在新材料作文“感念”的写作中,许多同学都选用了感念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的培育之恩等“热事”,但就有一位同学选用了开国总理***的一件感念战友同甘共苦、生死相依情谊的“冷事”,让人心头顿时为之一颤:
1935年,***在翻越夹金山时落下病根,剧烈咳嗽,终于拖成大病。过草地前,***高烧不断,根本无法行走。彭德怀只说了一个字:“抬!”萧劲光从迫击炮连抽人组成担架队,把带不走的迫击炮弹埋掉;陈赓自告奋勇,担任担架队长;兵站部部长兼政委杨立三坚持要给***抬担架,他们一步一步把重病中的***抬出了草地。
19年后,杨立三去世,时任共和国总理的***,无论如何,要亲自给他抬棺送葬。
淡泊,乐观,豁达,镇定,沉默,明智,自由,心静
洪应明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
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菜根谭》
泰戈尔
就算不快乐也不要皱眉,因为你永远不知道谁会爱上你的笑容
梭罗
不管你的生命多么卑微,你都要勇敢地面对生活,不要逃避,更不要用恶语诅咒他。
《信念的种子》
纪伯伦
悲哀的创痕在你身上刻得更深,你越能容得更多的快乐
弘一法师
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问余何适,廊儿忘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顾城
执者失之
王尔德
奚落是庸才对天才的颂歌
史铁生
如果白昼的语言已经枯朽,就用黑夜的梦语,用诗的性灵
《病隙碎笔》
歌德
才能是在寂静中造就,而品格则是在世间汹涌波涛中形成
鲁迅
惟沉默是最高的轻蔑。
萧伯纳
诸般美德首选沉默,它能让你窥见他人的缺点,同时掩藏自己的不足。
庄周
一人之断制,所见有限,犹一目之瞥,岂能尽万物之情乎?
《南华经解》
曾国藩
失意事来,治之以忍,方不为失意所苦。快心事来,处之以淡,方不为快心所惑。
毛姆
在你不知如何回答别人的话的时候就保持沉默,这是生活中一个很好的策略。
《寻欢作乐》
米兰昆德拉
最糟糕的不在于这个世界不够自由,而是在于人类已经忘记自由。
扁鹊
心乱则百病生,心静则万病息
要千方百计地提高考生观察和思考问题的能力。理性思考就是见微知著。作文不能局限于写一人一事一花一草,而要由点及面、由树木到森林,揭示或印证某一规律。能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考生在写作时,对纷繁复杂的人和事,要多追问几个“为什么”。也就是说,作文不仅要让读者知其然,还要让读者知其所以然。理性思考还要求观点具有启发性,立意要能引起读者的共鸣,达到“人人心中皆有,人人笔下全无”的境界。尽量让读者眼睛为之一亮,精神为之一振。理性思辨能力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一)要多讨论、多辩论。有意识收集并精选一定的具有代表性的社会生活材料,展开讨论或者辩论。要在讨论或者辩论的过程中,找到分析问题的角度与方法。有人总结了“顺”“逆”“引”“喻”“释”“比”“问”七字法。“顺”即顺着题目、立意阐释观点,“逆”即先论他端,陡然一转,亮出正论。“引”即引用论证,“喻”即比喻论证,“释”即阐释题目含义破题。“比”即通过对比来阐明事理,“问”即通过一问一答来分析议论。当然,最关键的是考生自己有没有批判性思维,有没有自己的观点,能不能用逻辑和恰当的、清晰的例证支持自己的观点,论题是不是统一在焦点上,能不能自如地推理演进。
(二)要多阅读和观察。高三时间紧,建议考生少看作文选,多看大师文。大师的文章可以启发考生的思想,激活考生的思维。同时,要养成观察和思考生活的习惯。《红楼梦》中说得好:“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人家感冒我吃药,别人成功我得法。这样,就可以拓展见识。如,面对同样的委屈,张三和李四的表现有何不同?为什么不同?这些差异给张三、李四带来了什么结果?如果换成自己,我该怎么做才是上策?这样,思想自然就深刻。如果时间紧,可以收集一些感动过自己的名人名言、谚语俗话,用它 反推生活或以名言俗话为论点,在生活中找证据。
就是先在文章的开头写一个故事、一则寓言或者一个笑话,然后以其设喻引出中心论点。例如,《哨子》就是先写自己小时候为得到一个哨子付出了很大的代价,现在很后悔,然后把哨子比作“权势”“名望”“财产”“寻欢作乐”“远远超出自己生活水平的享受”等引出自己的观点:许多人遭受悲苦,都是由于自己对事物的价值作出错误估价造成的。
以设喻开篇能够借助形象说理,使文章生动活泼,并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孩子的视角是单纯的带着暖色调的世界,可以直白地说出:“国王没穿衣服”可以畅想,无谓地喊出自己的梦想。孩子的笔体干净而美好,而这种笔体可以属于每个人心中的那一份童真。
只是,当我看到手拿ipad一本正经玩着游戏的小孩子,当我看到眉头紧锁少年老成的小大人,甚至当我看到只忙于生存的成人们,我感到这种孩子的笔体正一点一滴地缩减。然后,我又会问自己多久没用孩子的笔体去书写生活?
或许,这份消逝来源于所谓的成长与成熟。曾经的我们也像清兵卫般守护着自己的葫芦,珍藏着一份梦想。只是,迫于这样那样的原因,孩子般的心灵在一步步硬化。还记得《炼金术士》中那个爆米花小贩么?当他还是个孩子时,他也曾梦想周游世界,慢慢地,生存的大网让他囿于一点点硬化的心灵与沉沦的孩提王国。当我们还是孩子时,我们可以骄傲无畏地向世界公布自己的梦想,也可以谓之天命。只是慢慢地一种神秘力量会令少年们感到再用孩子的笔体去书写生活未免太过简单与幼稚。于是有的人学会了屈服,让目光转了弯,而有的人却仍旧坚持着那一份单纯的执著,用直直的目光望着自己想的。
又或许,这份沉沦来自社会的变迁。海德格尔说:“存在的被遗忘”。生活在一个被米兰昆德拉称之为“缩减的时代”中时,每个人不得不面对自然缩减为公园,冒险缩减为游乐场的极限设施,友谊缩减为手机通讯录上的备注。当孩子们长大,他们或者说我们的棱角被磨平,我们的心灵在无数次碰撞后起了厚厚的茧。于是乎,许多曾经的少年过早地缩减了成熟的时间,藏起了孩子的笔体。
的确,每个人都面对着成长与发展,不可能永远是个孩子,必须学会面对生活的风浪。但是,保留一份孩子的简单与执著,或许会为人生写下更华美的篇章。孩子的笔体是最可爱也是最勇敢的笔体。阿甘那个充满传奇的人生,或许带点戏剧的色彩,但是的确生活会给像阿甘这样简单的“孩子”一份大礼,一盒满满的巧克力糖。保持孩子的天性会让人更无谓地实现天命。没想若是《炼金术士》的主角换作了一个完全失去童心不相信世界饱经沧桑的老人,故事又会怎样?
或许,面对着这样那样的外界因素,迫使着我们的孩提王国慢慢沉沦,但永远不要丢弃那孩子的笔体去书写生活心灵。应当留一个空隙藏着那只笔去点亮曾经执着过的梦想与无畏的言语,保留一点直线的眼光与思维,勇敢地看穿谎言,勇敢地向前。然后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自己!
人生的价值,即以其人对于当代所做的工作为尺度。 《革命烈士书信徐玮〈遗书〉》
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汉司马迁《报任安书》
不畏义死,不荣幸生。 《宋史王信传》
长寿,不是为了赖活着。臧克家《迎春辞》
生有益于人,死不害于人。 《礼记檀弓上》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也。 《孟子告子上》
在人生道路上披荆斩棘,携手前进的,我觉得必不会有坟墓来葬了你。陈望道《关于恋爱》
死者倘不埋在活人的心中,那就真真死掉了。鲁迅《空谈》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