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妈妈带我到中山公园游览。
中山公园的景色着美啊!
走进正门,一抬头就看见一块红底镶金的牌匾,上面写着四个大字“天下为公”。再往前走去,就看见一尊高大的塑像——孙中山先生。听妈妈说,他是一位伟大的革命者,先生光辉的一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顺着林阴小道 ,我们来到玉鉴湖边,只见湖水清澈见底,湖里的鱼儿活泼乱跳,惹人驻足观赏。湖底的水草婀娜多姿,像舞蹈家在翩翩起舞。一阵微风吹来,镜子似的湖面上便泛起一条条波纹。九曲桥像一条巨大的蛇卧在湖面。“多美的湖啊!”我不由赞叹道。
湖中有一个幽静的小岛,岛上长满了花草树木,葱葱笼笼,花繁叶茂。在茂密的叶子中,透出一朵朵五颜六色的小花,在阳光下显得那么鲜艳,那么美丽。
我漫步在湖边,来到公园右边的假山。登上假山,便见假山上的石头形状怪异,有的像一位白发苍苍,拄着拐杖的老爷爷;有的像一位垂钓的老渔翁等。假山上簇拥着两座古色古香的凉亭,曲径缠绕,显得十分优雅。走进凉亭,坐在凉亭的石凳上欣赏公园的景色,我情不自禁地赞叹:“汕头人民真能干,能依形设景,依形造景,建成这个风景优美,供人悠闲、游览的公园。”
中山公园的美景处处有,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赏。
北京的春节是热闹、喜庆而隆重的。
这篇课文紧紧围绕着过春节的三次高潮——除夕夜、初一和正月十五的相关场景。感受到春节习俗的丰富多彩和深刻的内涵。文中以“时间”为线索,理清了文章的思路。
课文的最后一段以“承上启下”的作用写“一眨眼就到了残灯末庙。”同时,这一段与课文首句相呼应。
老舍爷爷在这篇文章中,各用了一句话来写“做年饭”和“吃团圆饭。”作者以自己老家的风俗来写过年的场景。
我们这一带地方的风俗就跟北京不怎么相同,我们这个的地方过新年不赶庙会,而北京就赶庙会。我们这个地方大部分都还是和北京相同的————贴对联,穿新衣,拜年,吃团圆饭,守岁等。我们这一带小孩也跟北京小孩过年差不多,都会用自己的零花钱去买一些爆竹,买些玩具,还买些零七八碎而的东西。
北京的元宵节就跟春节差不多,都非常的热闹。而我们这一带不如北京热闹。过元宵节我们开始吃元宵,闹元宵,可高兴了
这篇课文给我留下影像最省的除夕前,孩子们要做的三件大事————买爆竹、买零七八碎儿的食品、买各种玩意儿。因为这些事情也是我们过年时喜欢做的。
我从这篇课文中感受到了大家的幸福,团圆的美好愿望。那丰富多彩的名风名俗,写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风俗,文化传统。
记得有一年暑假,爸爸妈妈带我去乡下看望年迈的外婆。
去乡村的路面坑坑洼洼,路上花了好长时间,所以到了村口天色已晚。我坐在车上就很失望,一片漆黑的乡村一定没有什么景色。但是令我惊奇的是,乡村的夜晚竟然那么美!
下了车,我们站在田野里,仰望着天空,那一轮明镜似的圆月,被远方黛绿的高山托上天空,仿佛在和身边的小星星说着悄悄话。田间,有一大片瓜地,一眼望见的是一片片遮风挡雨的瓜叶,下边藏着一个个胖嘟嘟的大西瓜,那阵阵瓜香扑进鼻孔,惹得你不由得想摘个瓜尝尝。瓜地旁边还有一片菜地,密密麻麻的蔬菜紧挨着,像是班里的同学在开座谈会呢!
岸边,晚风轻柔地抚摸着茂盛的野草,一会儿又羞答答地钻进树林里,脸庞吹来丝丝凉意,让人心旷神怡。
走进村口,疲倦的月亮躲进了云层休息,只留下几颗星星像是在放哨。
走进村子,四周茫茫一片,路边的大树撑起一把把大伞,守护着整个村子进入了甜甜的梦乡。
啊,我喜欢乡村的夜晚,它宛如一个世外桃源!
今天,天刚下了一场蒙蒙细雨。我从菜园里找了一只很大的.蜗牛来回家细细观察。
蜗牛的壳是螺旋形的,还是右旋的,听说右旋的非常少见,但我家的蜗牛很特别,柔嫩的身体是半透明的,底部有一些弯曲的条纹,像海浪一样向头部冲击。蜗牛的嘴非常小,跟身体一样的颜色,要是不仔细观察,根本发现不了。我拿着放大镜继续观察,终于发现了蜗牛的眼睛长在触角的顶端,在细细的触角上有个小小的“黑珍珠”,这就是蜗牛的眼睛了。另外,蜗牛的触角还是一个探测器,用来察看前方的道路是否有危险,要是眼睛碰了一下什么东西,触角就会慢吞吞地缩回去,然后又伸出来。我把菜叶给它吃,可它却一动也不动的躲在“房子”里。第二天,我一起床来到蜗牛旁边,惊喜地发现菜叶被啃得一个洞一个洞的。我想:蜗牛是怎么吃菜叶的呢?
蜗牛的启示科学老师告诉我们,蜗牛大约有二千六百颗牙齿,吃东西一般都在夜深后吃的,吃东西时,先用牙齿把咬来的食物磨碎,再吃下去。
通过这次的观察,我明白了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就会有更多发现。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