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六天头顶烈日的\'军训之后,我们迎来了最后一天的军训汇报表演。可是天公不作美,这天偏偏天降大雨。同学们都在教室里坐着,等着雨停。
窗外的天空布满阴云,雨珠早已连成了线,“啪啪”地打在窗上,在玻璃上留下一条条细长的痕迹。雨越下越大,玻璃上的水印慢慢变成了一层薄薄的水帘。“看来这雨一时半会儿停不了。”坐在我前面的同学说,“大概汇报演出得改到明天了。”她话音未落,老师就走了进来,:“大家到楼下排队,今天照常军训!”也许是因为觉得雨中军训新鲜好玩吧 ,大伙毫无怨言地,甚至有些兴奋地钻进雨里。
真到了雨里可就不是什么好玩的事了。我们都穿着短裤短衫,没一会儿就开始哆嗦了。雨还在下,我们站在队里等候做汇报表演。雨一直往我们身上浇,先淋湿了头发,然后是衣服,最后是鞋子。我们在雨里思索着怎样才能暖和一点儿,于是大家开始拧衣服,希望能借助这细小的动作忘掉寒冷。我们把衣服上的水拧到地上,看着它在地上砸出的小水坑偷偷地傻乐。有时一不小心把水拧进了鞋里,那凉气从脚底直往上钻,冷得浑身都起鸡皮疙瘩。
这时旁边的同学轻轻碰我一下,让我看教官。我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去,教官正纹丝不动地站在雨里。他头上顶着湿嗒嗒的帽子,身上浅绿色的军装也被雨淋湿,成了深绿色。可他居然还能站得像雕塑一样,不愧是军人呀!
终于到我们班进行汇报表演了。这时不仅雨没有停的意思,就连风也来凑热闹,吹得大伙上下牙打架。顿时牙齿打架的“嗒嗒”声在雨里响成一片。而教官呢,丝毫不受风和雨的影响,立正时纹丝不动,喊口令时声音依然洪亮。我们在佩服教官的同时也被他感染,顿时来了精神,在大雨里成功地结束了这次军训。
我难忘那次军训汇演,更难忘那位在雨中站得笔直的教官。
吃过午饭,我们四年级同学就早早地来到了操场上,开始了汇演前的准备。
一个小时后,所有的`领导都入座了,操场四周围满了其他年级的同学和家长们。马上就要开始啦!每班排好了整齐的队伍,各就各位,等待教官的发号施令。此时,太阳猛烈地照着大地,浑身热热的,但我们还是直视前方,一动不动。“立正!齐步走!”只听我们的黄教官发出了铿锵有力的口号,我们伴随着口号昂首挺胸地向前迈去,“嚓嚓嚓,嚓嚓嚓”齐刷刷的步伐就像一首雄壮有力的歌曲。我走在整齐的队列中,仿佛自己成为了小军人一样,浑身充满了精气神。
“立正——稍息!”“报数!踏步走——”我们在教官的指令下,井然有序地变换着各种动作。几轮下来,我的额头渗出了密密的汗珠,有些顺着脸颊流到了嘴角,咸咸的,涩涩的;两腿发麻了,酸酸胀胀的;脖颈更不用说了,仿佛已经僵化了一样。可我还是努力坚持着,因为今天是汇报演出啊,我可不能给咱班丢脸啊!这样一想,我站得更直了,腰板更挺了。旁边观看的家长和小朋友都为我们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向左转!”黄教官发出了最后一道指令。可能刚才被掌声喜晕了头,前面有几个同学竟然左右不分,转错了,还不知道转回来。此时队列中细细碎碎地躁动起来,抱怨声,哀叹声此起彼伏。我还听到了旁边观看同学传来的笑声,天哪,这下可丢大脸了!
为期七天的军训生活如白驹过隙,但让人难忘,我会好好把它珍藏在我童年的五彩盒里。
风和雨总是结伴而来的。早春的,带点儿寒气的风,吹醒了万物,树梢绿了,大地绿了,连高耸的楼房的平台也绿了。宋朝的王安石有诗云:“春风又绿江南岸。”说的多么好啊!但又何止是“绿”?
在风的吹拂下,满山满坡的野花睁开了眼,一朵、两朵,一丛、两丛……连成片,汇成海。人们面对这蓝的、红的、黄的……气势磅礴的色彩的`海洋,烦恼没有了,萎靡没有了。感谢春天的色彩给我们带来向上的力量和信心。
再看看春天的天空吧。怎么天空也是五颜六色,使人眼花缭乱?啊,那是孩子们放的风筝。在蓝天白云映照下,千姿百态的风筝潇洒自如地飘舞着,飞升着,多么使人心旷神怡的景象啊!春天属于孩子们,天空属于孩子们,然而他们不是同时也在努力地打扮着春天,增添着春天的色彩吗?
在素描绘画当中,最关键的当然是结构。
现实中很多画家,由于对人物或物体结构缺乏了解,最后只能走形式的路子,在创作中很难拿出具有深度的力作。虽然我们已经有了方便的照相机(现在都使用数码相机)和扫描仪,可以在电脑中处理图形,能够省却很多造型的麻烦,但是,形是形,结构是结构,并不是一个概念。对绘画的过程而言,形是附着在结构之上的表象,而结构才是对象的支撑;外在形的轮廓无法真正表现对象的内在美。
我们所观察到的对象的外形,那是一种表象,一种轮廓。当对象一旦变换位置,而我们又缺乏对结构的了解,就很难着手。在初学阶段,几乎每个人都经历了利用稳定的三角形来确定形体的大体位置和构图,然后再用小的虚拟的三角形、方形等分解被画对象局部的位置,这样的方法最后只能是比葫芦画瓢,照相般描绘对象。
就像我们已经走过了充饥的年代一样,我们已经走过了缺图的年代,正跨入一个读图的时代。各种图形、图像、图库层出不穷,再用照相的方法——抄照片去再现对象,倒不如干脆去搞摄影算了,那我们还不如照相机来得客观。对画家来说,最难以接受的便是被人夸奖为:看画得多好,像照片一样。也就是说,那些个作品没有强烈、强调和更深层次的东西,缺少画家对形体结构的理解和对对象的内涵表现的创意,这又怎么能算得上绘画的艺术作品呢?
艺术的真实,并不是纯客观的真实,而是画家通过自己的感官和手,表现画家内心的感受的一种艺术的真实——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刻画与刻划。
春姑娘来了!她把迷人的春光撒满人间,美丽的公园焕发出了勃勃生机。
你瞧,那座圆形的大花坛,开满期千姿百态的花朵。白色的月季,紫色的玫瑰,红色的花花等等,分别组成一个个艳丽的花环,真是万紫千红呵,彩色蝴蝶被吸引住了,它们一群群飞来,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公园里,到处都是一簇簇、一片片不知名的小花儿,红、黄、蓝、白各式各样。有的钻在狭窄的石诚意缝里,有的躺在树下的泥土堆上,有的长在假山上,把假山中间的山洞当面镜子照,真像一群顽皮的小姑娘。
路边树木欣欣向荣。樱花树上,怒放着一簇簇红白相嵌的樱花,白的像雪,红的像火,好似像雪山火炬合成的彩绸,在微风吹拂下轻轻摇晃,欢呼春的到来。有几株桃树的树杈上,缀着一朵朵红艳艳的花,就像害羞的小姑娘,露出半边带着红晕脸蛋朝着你微笑。春风中,不时飘来阵阵淡雅的花香,令人心醉。
春天的公园充满了活力,春天的公园把美丽印在人们心中,愿明媚的春光永驻人间!
《名人传》由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和《托尔斯泰传》组成,它们均创作于二十世纪初期,无论在当时是在后世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这三部传记中,罗曼·罗兰是紧紧把握住这三位拥有各自领域的艺术家的共同之处,着力刻画了他们为追求真善美而长期忍受苦难的心路历程。
书中写了三个世界上赫赫有名的人物。第一个是德国作曲家:贝多芬;另一个是意大利的天才雕刻家:米开朗基罗;最后一个是俄罗斯名作家:托尔斯泰。
在这本《名人传》中最令我感动的就是贝多芬的故事。贝多芬是个音乐天才,他的天分很早就被他的父亲发现了,不幸的是,贝多芬的父亲并不是一个称职的好父亲,他天天让贝多芬练琴,不顾及他的心情,贝多芬的童年是十分悲惨的,他的母亲在他十六岁时就去世了,他的父亲变成了挥霍的酒鬼。
但是贝多芬没有因此而沉沦,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自己所热爱的音乐事业中去了。当他沉醉在音乐给他带来的幸福当中时,不幸的事情又发生了:他的耳朵聋了。对于一个音乐家而言,最重要的莫过于耳朵,而像贝多芬这样以音乐为生的大音乐家,却聋了耳朵,这个打击是常人所接受不了的。
贝多芬的一生是悲惨的,也是多灾多难的,但他为什么还能成功呢?为什么正常人做不到的事,他却能做到呢?这引起了我的深思。我认为,贝多芬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它有着超与凡人的毅力和奋斗精神。面对困难,他丝毫无惧。这就是他成功的秘诀。我学会:只要给自己无限的勇气,再可怕的敌人也可以打败。
冬天终于过去了,春天踏着欢快的脚步来到人间。
寒风被赶走了,取而代之的是蒙蒙细雨。“沙沙沙”地飘向大地,仿佛在说:“春天到了!”公园里的景色焕然一新。
岸边,成排的柳树刚刚吐出嫩芽,叶子小小的,绿绿的。真像是春姑娘的长发,悠悠地在风雨中飘荡。绵绵春风把小草染绿了,一片万紫千红的.景象。各种花儿
争先恐后地开放了。红的、黄的、紫的、粉的……不用人工栽培,它们就会自己在风吹日晒的关照下竞相开放。阵阵清香扑鼻而来。当然,如果没有那一片片青幽幽的小草的陪衬,花儿也不会显得多姿多彩。小草的叶尖上不时滚动着小水珠,像珍珠一般,要是太阳对着它一照,肯定会闪耀出珍珠的光彩。一棵棵落光了叶子的树木,正在给自己穿上绿莹莹的衣服呢!
小河清清的,当绵绵的细雨落到水面上时,就会溅起一圈圈涟漪。
雨终于停了。公园好像被清洗过了一遍,很干净,到处都是湿漉漉的。
春天的公园真美丽!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