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我们科学课时去操场做实验了。
我们做的实验是:比较黑纸,粉纸,铝箔纸,黑色蜡光纸和白纸插上温度计在太阳下十分钟内的温度变化(每两分钟计一次温度)。我们组就把纸折好,盖住温度计。我是一个专门用来计时的.“手表”(因为我们组就我和钱毅学带了手表,而钱毅学则跑到其他组去捣乱了)。
就在不经意间,两分钟到了,我大喊:“两分钟到了。”可他们还“呆若木鸡”,过了5秒才反应过来。去看一下,温度变化了没有?咦,谢行楷的黑色纸上升了一度,而徐佳荣的粉纸依旧如故,孙嘉毅的黑色蜡光纸升高了0.5度。
突然,一阵风吹来,徐佳荣温度计上的粉纸飞了,在地上的另外几张纸也随着风不见踪影,好在人多力量大,我们组的另外两个人帮忙捡到了纸。
四分钟到了,黑纸和黑色蜡光纸又各升高了2度和1度。再接下来的四分钟内,我们还是一帆风顺,可没想到“菲特”再次来袭。我们牢牢按住纸,这次没被风吹走。就当我放松警惕时,就当我以为危机已经解除时,当我放心地把手从纸上挪开时,狂风“菲特”又把我打了个措手不及。
我们组的纸全都飞向东方,难道太阳也有吸引力?这西风也太强了,不过几秒,纸片就已经和我相处二三十米了。我跑过去,就当我弯腰捡时,一阵风吹来,让我扑了个空,我再跑,再捡,还是扑个空……这天不但有阵雨,还有阵风呢,还是专门针对我的阵风。大家手忙脚乱,就在这时,纸片被钱毅学给踩了个正着,终于逮住了这纸片,可是可惜了这张纸片,“葬身”于钱毅学的脚下,不成样子了。
一节科学课就在这手忙脚乱中结束了。
今天,我们在教室里上实验课,老师拿了一个盘子、一个透明玻璃杯、一只打火机和一小截乳白色的蜡烛。大家都想知道老师的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老师问大家:“用什么办法能把蜡烛熄灭呢?”有的同学说吹灭,有的同学说用水浇灭,有的同学说用抹布拍灭,还有的同学说用脚踩。
实验开始了,老师首先用打火机点燃放在盘子里的蜡烛,跳动的火苗像一个翩翩起舞的少女。接着,在盘子里倒了小半杯水,然后老师把杯子倒扣在盘子里,这时候的火苗像一个奄奄一息的老人,最后蜡烛熄灭了。奇怪的是,蜡烛上面冒出了一股白烟,而杯壁也变得模糊,盘子里的水慢慢被吸进杯子里,到了杯子五分之一的地方。
我们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老师笑眯眯地告诉我们:蜡烛燃烧需要氧气,氧气占空气的五分之一。蜡烛烧完了杯中氧气,杯子里只剩下二氧化碳和氮气,所以灭了。因为烧掉了五分之一氧气,所以把水吸了进来。
原来是这样,我恍然大悟。
俗话说:实践出真知,只有通过自己动手后得出的结论才更加的真实。不仅如此,动手实验还更能巩固知识。今天我就动手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
我做的实验是:鸡蛋在水中浮起来了。我准备的材料有:一个透明杯、一个鸡蛋、一根筷子,一袋营养盐。
开始实验了,我先盛了一大杯水,把鸡蛋轻轻地放进杯里,只见沉入杯底的鸡蛋慢慢静止下来。我加了一大勺营养盐,并用筷子搅动一下,鸡蛋并没有任何变化,它像一条不愿离开海底的鱼,贴着杯底丝毫也没有要动的意思。我立刻去问原因,读高中的哥哥回答道:“等到盐完全溶解的时候,看看鸡蛋会不会上升,要不你再加点盐进去,再搅拌,再看情况吧。”我照哥哥说的加了第二勺盐,果然如哥哥所料,过了一会儿,鸡蛋升上了一点,我喜出望外地叫道:“哥哥,哥哥,浮起来一点了。可是它还会不会浮上水面呢?”哥哥神秘地向我挑了一下眉毛,那你再多加点盐试试看,会有什么现象出现呢?我又往杯子里放入一勺营养盐,搅拌了一会,等营养盐完全溶解之后,鸡蛋慢慢上升,鸡蛋浮在离杯子口还有一小点距离的位置了;我接着又往杯子里加盐,一边加盐一边搅动,鸡蛋最终浮上了水面。
我高兴地大喊:“哥哥,鸡蛋完全浮上来了,这是为什么呀?”哥哥不动声色地示意我上网查查资料,我急忙打开电脑一搜索:如果鸡蛋的密度大于盐水的密度,鸡蛋就会下沉;如果鸡蛋的密度等于盐水的密度,鸡蛋就会浮在中间;如果鸡蛋的密度小于盐水的密度,鸡蛋就会浮出水面。原来这是科学道理呀。
通过这次实验我懂得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当自己亲自去验证,懂得的才会更多,记忆才会更深!
今天,杨老师给我们做了有趣的实验——鸡蛋的沉浮。
上课了,杨老师神秘地从袋子里取出了两个鸡蛋、两个玻璃杯、一袋盐和一个勺子。在同学们期待的眼光下,实验终于开始了。
杨老师先往一号、二号两个玻璃杯里装满纯净水,然后将鸡蛋分别放入两杯水中,这时的鸡蛋就像潜水健儿一样跳进水中,安然躺在水底。这时,杨老师在二号杯子里不断加入食盐,奇迹发生………这时的.鸡蛋宝宝就像睡美人从梦中醒来一样,揉眼睛,伸展懒惰的腰,稍微向上移动!同学们的眼睛圆圆的,大大的,直直地盯着二号杯子,害怕错过见证奇迹的瞬间!慢慢地,慢慢地,鸡蛋浮出水面。突然,教室沸腾起来,同学们同声尖叫,但很快又安静下来,我们的心里充满了疑问。为什么鸡蛋会浮起来?杨老师似乎看穿了同学们的心,语言重心长说:“我们在水中加盐时,水的密度发生了变化,盐水的密度比鸡蛋的密度大的话,鸡蛋就会浮起来。所以我们看到二号杯子里的鸡蛋宝宝浮起来了。”听了杨老师的话,同学们有想法点头。
为了帮助同学们了解浮力,接下来,杨老师给我们打了一个有趣的游戏。赖奕帆同学扮演鸡蛋,杨老师扮演纯净水,这时的赖奕帆被杨老师紧紧抱住,她用九牛二虎的力量也逃不掉杨老师,杨老师又让几个同学扮演盐,在这几个同学的共同帮助下,赖奕帆同学迅速逃脱了。啊……原来如此,同学们同声说。通过这个游戏,我也找到了物体能否浮在水中取决于密度的答案。在清水中加入盐后,清水变成盐水,盐水的密度比鸡蛋的密度大时,鸡蛋的浮力比重力大,鸡蛋顺理成章地被“托”托。
这次实验很有趣!通过这次实验,我明白了盐水的密度大于纯水的密度,二是我们在生活中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大胆实验,可以从周围获得更多的科学道理。
哇,又变成了黑色的可乐。这个声音来自我们班,我们正在做一次有趣的实验。
今天上语文课时,老师拿进了一个黑袋子,同学们便开始议论纷纷,都在想他今天又在玩什么花样。这时老师开口了:同学们,我们六年级学习很紧张,我准备用这一节课做一次实验来放松放松,好吗?同学们以最响亮的声音回答道好!
老师先从黑袋子里面拿出了一个装满水的塑料杯子:同学们,我们今天要做一次变色试验。边说着,她便拿出了一些紫色的粉末,把它倒下水里。那紫色的粉末一被倒下水里,便像爆炸时撑开的`磨菇伞,周围还有一些粉末在往下坠,后面还拖着一条紫色的尾巴,看起来既像仙女散花,可又像一颗颗漂亮的流星。老师拿来了一根牙签,在水里来回搅拌,水渐渐地从紫色变成了深紫色。又过了一会儿,水竟然变成了黑色!我们班像一滴水滴在油锅里,顿时炸开了锅,同学们都在议论,这真像一场魔术表演。有一个同学说:这会不会是一杯可乐呢?又有一个同学说:不对,这是排水沟里面的污水。同学们七嘴八舌,可老师却像没有听见似的,又从黑色袋子里面拿出了一些白色的粉末,倒进了水里,再次开始搅拌。那杯可乐的颜色又开始变浅,一分钟后,可乐竟然变成了一杯茶水。同学们的嘴很快地变成了O形,有的把脖子伸得像长颈鹿一样,非要看见水里的奥秘。老师只是微微一笑,说:好戏还在后头。;说完,还是继续搅拌,不一会儿,水又变回了原来的白色!同学们再次惊呆了,都跑到老师的面前,非要打破沙锅问到底。
老师示意同学们坐回自己的位置。解释到同学们,你们刚才看到的其实并不是什么魔术,只是一个小小的化学反应,我刚刚开始放的紫色粉末,人们称它为PP粉,放得多就成了黑色,后来,我又放了一些维生素C,他们产生了化学反应,所以又变了原来有样子。
这个试验真有趣,它在让我们放松的同时,明白了化学反应。
今天,阳光明媚,天高云淡。我到了学校就听见他们在说:“我们今天要做个实验,叫蜡烛熄灭了。”
上课了,我们回到座位上,老师一进来就问我们用什么办法能使蜡烛熄灭。大家七嘴八舌地说:“用水浇、用风吹、用脚踩……”老师说:“我们现在试试不用这些方法,不碰到蜡烛,让它自己熄灭。”桌子上摆着几样实验用品,有盘子、一小截蜡烛、打火机和一个长长的透明玻璃杯。首先老师用打火机把蜡烛点燃,跳动的火苗像一个翩翩起舞的少女。接着把水慢慢地倒进盘子里,把蜡烛放在正中间,然后老师把透明玻璃杯倒扣在蜡烛上。盖上之后,只见蜡烛上的火苗像个快要睡着的人,慢慢变小了,直到熄灭为止。火终于熄灭了,水慢慢地从杯口上来,占了杯子的五分之一。
我们都很奇怪,这是怎么回事?老师告诉我们:“蜡烛燃烧需要氧气,氧气占空气的五分之一。蜡烛烧完了杯中氧气,杯里只剩下二氧化碳和氮气,所以灭了。因为烧掉了杯里五分之一的氧气,所以把水吸了进来。”
有一次,我正在吃鸡蛋,突然灵机一动:能不能在蛋上写字呢?于是我像发现新大陆一样,急急忙忙去问爸爸:“爸爸,在蛋能不能写字啊?”“当然可以!”爸爸疑惑地说。“可以教我写的方法吗?”我迫切地问……
我兴奋地向厨房跑去……
我先拿出一直一只鸡蛋,将它洗干净,然后小心翼翼地把它擦干;再拿来蘸取酸醋的毛笔在蛋壳上“小试牛刀”写了个“宋”字,之后将鸡蛋放在空气中片刻,因为据爸爸说需要等到醋蒸发。我看时间差不多了,把蛋放进了锅里——开煮。一分钟过去了,我取出了蛋,“嗨,怎么还没熟呢!时间过的真慢啊!”我极不情愿地又把它放进锅里。两分钟、三分钟过去了,我迫不及待取出了蛋,“哈哈,熟了!”我得意地自言自语起来。鸡蛋被我放入冷水中,等待冷却,我目不转睛地盯着这枚鸡蛋——我的劳动成果。50秒钟过去了,我兴奋地剥开了鸡蛋,看着洁白光滑的蛋体,“天啊!我在蛋壳上写的宋竟然印在了蛋上。”我惊讶地说。但是,这个实验还是令我疑惑不解。
我抱着这只不一般的鸡蛋,带着疑惑冲进书房,打开电脑……原来是因为醋酸溶解蛋壳后,还能少量溶入蛋白,而蛋白是有氨基酸组的,它在若酸条件下会发生水解,呈现出蓝色或紫色。“原来如此!真是令我茅塞顿开啊!”
从这次实验中,我明白: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我们用心观察,就会发现很多有趣的事情,如果能付诸行动,还能获取更多的知识,岂不是一举两得!
有一天,妈妈带着我做了一个有趣的沉浮实验,从中我明白了很多道理。
首先把一个鸡蛋和一个小积木块儿放进装满清水的水杯里,当然我们大家都知道,这两样东西都沉下了水底。接下来,我们不停地往水杯里加盐,并不断地用筷子搅拌,随着盐份的增加,小木块开始脱离杯底,逐渐上升了。我们仍旧继续加盐,最终我看到小木块在不断地上升,接近了水面,而且鸡蛋也开始从杯底苏醒,渐渐地悬浮于水中。
这是为什么呢,在这个过程中,鸡蛋和积木也没有变轻啊,为什么那么重的鸡蛋竟然可以漂在水中了呢?
后来经妈妈耐心地讲解我才知道这里面的奥妙:原来因为盐的密度比水大,而盐溶解在水中后体积并未变大,因此盐水的密度就会比清水大。而浮力的大小是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成正比的,因此盐水的浮力就也会比清水的`浮力大。鸡蛋、积木等物体在盐水中上升,就是因为盐水的浮力已经大于了物体本身的重量,所以最终就会浮在水面上。
也正是因为同样的原理才让位于约旦的“死海”出现人可以轻松地漂浮于水面而不会沉下去淹死的世界奇迹。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