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里,我和阿姨她们一起去庐山玩。
我们乘着汽车上了盘山公路,差不多半小时左右我们终于来到了庐山脚下。啊!这里的雾可真大:眼前的景色好像蒙上了一层神密的面纱,站在这雾中,仿佛整个人也腾云驾雾起来。沿着山路向上爬,首先我们看到了一个大大的湖,湖面波光粼粼。听导游介绍,这个湖从上面看像一把大琴,所以被人们称作“如琴湖”,有许多伟人都曾在这里拍照留念。继续往前走,震耳欲聋的水流声传了过来,我赶紧抓住妈妈的手快步往前走去,原来前面是一个大瀑布,只见瀑布的水从上面直泄而下,就像一块大大的玉屏。看着这眼前的壮观景象,我真正感受到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气势。
下午,天气放晴了,雾渐渐地散去,我的眼前也豁然开朗起来:高大挺拨的松树,碧绿碧绿的小草一切都是那么清新自然。吃过饭后,我们继续参观了“美庐”、““***旧居”等景点,最后去看了庐山的镇山之宝——“三宝树”。
所谓“三宝树”指的就是两棵柳杉树和一棵银杏树,银杏树已有一千六百年的树龄,柳杉树也有六百年的树龄了。
傍晚,从云层里洒下的阳光抚摸着我们的脸庞,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庐山,那连绵起伏而又挺拨的山峰,陡峭的绝壁,深深地映在了我的脑海里。
这天,老虎出去寻找食物。一只狼告诉老虎:“你上了狐狸的当,那些动物是被你的威风吓跑的',不是狐狸吓跑的。”
老虎听了,怒气冲冲的去找狐狸算账。狐狸早把这事忘得一干二净了,它看见老虎大哥来了,撒腿就跑,但是后来还是被老虎抓到了。狐狸小声的说:“你好啊,老虎大哥。”老虎生气的说:“上次你骗我,我还没找你算账呢。”
还没等狐狸反应过来,老虎就一口吞到了肚子里。
今年寒假,我和范布宁等三个小朋友一起去报了一个“素描班”,除了画架等材料,学费全免,连“学生”也是“老师”组织起来的。哈哈,其实是我想学素描,妈妈帮我组织的,因为她就是老师。
第一节课是教画圆柱。在正式画之前,先需要整理用品:铅笔要削好,画架要搭好,纸要铺好……我高兴得不得了,恨不得直接动手画,还得先看示范吧。先打一个框架,再打线条,深深浅浅……转眼间,一个漂亮的圆柱就诞生了,好像是放在纸上的,超有立体感。因为素描有高光点、亮面、灰面、阴影、明暗交接线五调子,把这五调子表现出来就有立体感了。看着妈妈画,我想:“这简单,看我的!”于是开始学妈妈的样子打框架。但有句话说的好:看事容易做事难。
刚开始打圆柱上面的那个扁圆时就发现:原来这么难!笔好像故意在和我作对似的,怎么也打不圆。而妈妈要求用直线组成圆,我却直线画成了圆弧。这时我一开始的高兴劲全像天边的云被风吹走了一样,无影无踪了。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勉强画好了我的框架,但“不幸”还是发生了:妈妈说我画得:1、太小;2、结构不对。两个原因就把我的这幅“佳作”PS掉了,并让我在反面重画。这真让我“欲哭无泪”啊!我只好老老实实地看妈妈是怎么画的,然后学着妈妈样用心去临摹,终于又一次勉强把框架画好了。看看范布宁:哇,她画得真快!但我告诫自己:不能急,画得太快会把好不容易搭起来的框架搞糟的。
接下来是在框架里用线条画出明暗,这样就有立体感了。打线条也是有讲究的,线条要打得两头一样粗细,做到“两头轻,中间略粗”为最高境界。但这种线条不是一天两天能够练出来的,这是一点;第二点更重要的是打线条千万不能乱,打出来要一组一组的,并要有在角度的交叉。如先打横着的一组,再打斜着的一组;第三点是线条的深浅关系,如果要浅,则既可以减少线条数量,也可以把线条加深或变浅,除了手上用力不一样,加深或变浅可以用不同软硬度的.铅笔。
最后,我完成了那张作品。看着有些模样的圆柱,我颇有些自豪:这可是我的第一张作品哦!当时自以为画得不错,等到“培训班”结束,看看真是实在比较糟糕的。我的素描旅程作文青春人物素描作文课间十分钟素描作文
冬天终于过去了,春天踏着欢快的脚步来到人间。
寒风被赶走了,取而代之的是蒙蒙细雨。“沙沙沙”地飘向大地,仿佛在说:“春天到了!”公园里的景色焕然一新。
岸边,成排的柳树刚刚吐出嫩芽,叶子小小的,绿绿的。真像是春姑娘的长发,悠悠地在风雨中飘荡。绵绵春风把小草染绿了,一片万紫千红的.景象。各种花儿
争先恐后地开放了。红的、黄的、紫的、粉的……不用人工栽培,它们就会自己在风吹日晒的关照下竞相开放。阵阵清香扑鼻而来。当然,如果没有那一片片青幽幽的小草的陪衬,花儿也不会显得多姿多彩。小草的叶尖上不时滚动着小水珠,像珍珠一般,要是太阳对着它一照,肯定会闪耀出珍珠的光彩。一棵棵落光了叶子的树木,正在给自己穿上绿莹莹的衣服呢!
小河清清的,当绵绵的细雨落到水面上时,就会溅起一圈圈涟漪。
雨终于停了。公园好像被清洗过了一遍,很干净,到处都是湿漉漉的。
春天的公园真美丽!
四月的雨,悄无声息的下着。 安静地听着雨声,看着它下落。它们唱着歌,飞舞着。它们溅起水花,跳动着,风中雨,雨中风,配合得天衣无缝。那纷飞的雨点,只求得迸溅后粉身碎骨,只愿激起片片涟漪,滑落在窗上,滴在叶上,流进人们的心里。它如此坦然而又平和。 在这条两旁种满梧桐的小巷中,雨轻轻地飘落。它冲刷着青灰的石板路,洗涮着鲜绿的梧桐叶。一切都变得光亮。那躲起来的青苔也像染了头发,绿的那么鲜艳。这幽静的小巷偶然会有撑伞的人走过,但他们总是慢慢的踱步,看这幅画,听这首诗。
一颗浮躁的心,渐渐平静…… 这样的小雨,我是不愿打伞的。总觉得这晶莹的雨滴,是神圣的使者,是圣洁的化身,会洗掉所有的污垢。而我,也愿意接受他的洗礼,任他飘落,打在头发上。那些雨中嬉戏的孩子们,不知是否也认为如此。那欢快的笑声和着清脆的雨声,融为一体…… 我想着飘舞的精灵,是雨的灵魂。他飞散在人间,化成苏醒的希望,化成欲断魂的哀愁,化成绵绵无绝的诗。它轻悄悄的,不惊扰任何人…… 这四月的雨,还在悄无声息的下着。
老虎知道被骗的时候已经晚了,因为狐狸已经跑了,第二天老虎油碰到狐狸,有用爪子抓住了它,上次你骗我我还没算账。
狐狸眼睛又转了一下,想到老虎要不我们去偷一只鸡,看谁头得快,老虎跑的飞快,很快就抓到一只鸡,然后他发现狐狸不见了,最后老虎意识到我又被骗了。
今天一大早,小小报童就来到公园卖报纸。可不一会儿,天上就飘起了雨丝。
细雨中走过荷塘,小小的池塘已变成了一片“绿”的海洋:漂泊的浮萍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密密匝匝地挤在一起。池塘中心,轻柔的雨丝打在荷叶上“沙沙”地唱着温柔的歌儿。几朵荷花小心地藏在碧玉般的荷叶下,悄悄探出头来,更是娇嫩可爱。一阵风吹来,荷香阵阵袭来,晶莹透亮的雨珠在荷叶上不停地晃动,盈盈欲滴。
经过荷塘继续前行,我们来到了年嘉湖边。雨水落在湖面泛起一圈圈波纹,渐渐地向四周扩散开来,形成一个个大大小小的圆圈。雨越下越大,豆大的雨点溅起一朵朵水花,水花落在水面又变成了一个个小水泡,看起来就像从湖面凭空冒出一顶顶透明的小帽子。在帘帘雨幕的笼罩下,湖面升起一层蒙蒙的水雾,烟波浩渺,周围的景物好像也披上了一层薄薄的轻纱,远处的亭台楼阁一片朦胧,若隐若现,就像童话中的仙境一般。
大雨,虽然没能完成卖报的任务,但是欣赏了雨中的美景,我依然非常高兴!
在素描绘画当中,最关键的当然是结构。
现实中很多画家,由于对人物或物体结构缺乏了解,最后只能走形式的路子,在创作中很难拿出具有深度的力作。虽然我们已经有了方便的照相机(现在都使用数码相机)和扫描仪,可以在电脑中处理图形,能够省却很多造型的麻烦,但是,形是形,结构是结构,并不是一个概念。对绘画的过程而言,形是附着在结构之上的表象,而结构才是对象的支撑;外在形的轮廓无法真正表现对象的内在美。
我们所观察到的对象的外形,那是一种表象,一种轮廓。当对象一旦变换位置,而我们又缺乏对结构的了解,就很难着手。在初学阶段,几乎每个人都经历了利用稳定的三角形来确定形体的大体位置和构图,然后再用小的虚拟的三角形、方形等分解被画对象局部的位置,这样的方法最后只能是比葫芦画瓢,照相般描绘对象。
就像我们已经走过了充饥的年代一样,我们已经走过了缺图的年代,正跨入一个读图的时代。各种图形、图像、图库层出不穷,再用照相的方法——抄照片去再现对象,倒不如干脆去搞摄影算了,那我们还不如照相机来得客观。对画家来说,最难以接受的便是被人夸奖为:看画得多好,像照片一样。也就是说,那些个作品没有强烈、强调和更深层次的东西,缺少画家对形体结构的理解和对对象的内涵表现的创意,这又怎么能算得上绘画的艺术作品呢?
艺术的真实,并不是纯客观的真实,而是画家通过自己的感官和手,表现画家内心的感受的一种艺术的真实——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刻画与刻划。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