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日下午,我在家门口的公园里看风景。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可以让我们休闲、娱乐的小亭子。小亭子里有几位老爷爷和老奶奶在打扑克牌,或闲谈,很是热闹。小草和小树苗的亭子旁快乐地成长,一阵微风吹来,小草和小树苗摇摇摆摆的,像在跳舞似的。小亭子旁还有几棵樟树和一棵高大的榕树。
榕树长在一个大花坛上,榕树长得非常茂盛,叶子碧绿碧绿的,像极了一个大伞,让我们乘凉。如果在离公园十几米远,也可以清楚地看见榕树高大的身影。走过了榕树,看见的是许多健身器材。
在锻炼身体的大多是大人和老人,只有一部分是小孩子在玩荡秋千或玩跷跷板。在健身器材的旁边,还有一些老奶奶在跳广场舞,音箱里放着音乐,老奶奶们跳的不亦乐乎,开心极了。
老奶奶们在左侧就是柳树了,柳树像列兵似的笔直地站着,保卫着我们的公园。虽然现在是夏天,可我还是忘不了柳树春天的样子。在春天时柳树上柳絮随风飘扬像冬天里的大雪纷飞。
柳树旁是流水哗哗的小河,小河里有一个喷泉,喷泉里的水不停的往上喷,我越看越觉得喷泉像一朵盛开在水上的花朵,每天都在灿烂地绽放着。
也许美丽的景色处处都有,只要你留心观察。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是我在读完《桃花源记》后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在世事纷争中,想有这么一个桃花源,洗尽铅华,与世无争。
《桃花源记》是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所作,呈现出一个安乐、美丽的理想境界,其所表达出的对黑暗现实的抨击不满及对美好世界的追求发人深省。在作者优美写意的笔触下,我眼前浮现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桑竹脉脉,人笑晏晏。这里生活悠然,人人自得其乐,令我心向往之。
我认为这是一种理想的境界。不问外世,不着烦琐,人们没有大的***,邻里之间没有纷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各行其所,自得其乐。这是淡泊,是悠然,是一种安定,是知足常乐。所有的纸醉金迷、灯红酒绿,所有的歌舞升平、尘世喧嚣都远去,归来只余一片真心。正如《陋室铭》中“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心”。当繁华落幕,一切附加的葺饰都不在意,只守着一方静土,一脉温情,一个怡然的微笑。这,就是桃源之理想所在。
不禁想到现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生活节奏极快,一切都争分夺秒。无心再驻足欣赏一株春桃,无意再与家人好友多些亲切的深谈。同时,快节奏带来的还有功利心。不知何时,似乎做一件事已不在乎过程,重要的仅是结果;又不知何时,先祖留下的传统宝藏已无太多人潜心静会。这个世界嘈杂喧闹,只闻那一串又一串匆匆而又沉重的脚步声。及此,再无怡然。试想,每个人都急着奔赴终点,错过了一道复一道风景,又如何会有快乐?我们应该学习桃源人那种安居乐业、不急不缓、"往来种作"、"怡然自乐"的生活态度。
再言,现代社会迅速发展,人们能力提升的同时,也难免会有些竞争。竞争不是不好,但怕的是于竞争中引出的.纷争。朋友曾对我开玩笑到:“现在社会呀,就是凭实力竞争也得小心三分,怕遭人挂念啊!“人心不可知、不可测,这才是最令人心寒的。为了一些功名利禄,舍弃初心,舍弃真情,这种事层出不穷。那种桃源式热心相助、相惜相乐,去了哪里?我们应该学习桃源人那种淡泊安然、相扶相助的处世真情。
摒尽那种种繁华修饰、世间纷争,吾心安处,独一世外桃源。惟愿有一桃花源,且以怡然洗铅华。??
读完《桃花源记》后,我深深的被起吸引,陶渊明先生用淋漓尽致的字句构造了一种安详、宁静的环境。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一句让人浮想连篇,仿佛我已身处于这篇幽幽桃花林之中。桃花盛开,勃勃生机,宁静优雅,顿时使人飘飘渺渺、若已成仙。粉红的桃花透着一阵阵清香,无不使人忘却忧愁与烦恼,只得静静的享受这大自然的美景。然而“便要还家,设酒***鸡作食”又显示出了桃花源
人民的热闹。我又仿佛看见了男女老少纷纷来迎接这个外来人的兴趣。
文章开端,先以美好闲静、“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花林作为铺垫,引出一个质朴自然化的世界。在那里,一切都是那么单纯,那么美好,没有税赋,没有战乱,没有沽名钓誉,也没有勾心斗角。甚至连一点吵吵嚷嚷的声音都听不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那么平和,那么诚恳。造成这一切的原因,作者没有明说,但从“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一句中已隐约透露了消息:原来归根结底,是因为没有一个高踞人民头上为私利互相攻伐的统治集团。
春姑娘来了,迈着轻盈地脚步来了。无论花草虫鱼,还是江河山峦,都苏醒了。就在这阳光和煦春光明媚的日子里,我来到了景色优美的红塔文体中心。
一进门,我就感受到了春天带来的气息,使我心旷神怡。进门左边和右边是停车场,停车场上有几棵高大的榕树挺立着,这几棵榕树枝叶繁茂。
我走进去,啊!春姑娘真大方,她把一蓝蓝绿色和红色的种子豪不犹豫地撒了下来,把水浇在了种子上,种子变成了这一片片草地与大树。这里到处是绿色,绿草,绿树、绿——它们从冬天的睡眠中醒了过来,个个都精神饱满,来迎接新的一年。树上有许多小歌唱家,它们的脸上带着微笑,嘴里唱着一曲春天的赞歌,也正在迎接这个美丽的春天。
我漫步在公园内,享受着春天的气息。我举目四望。呵!不远处还有一座小桥呢!小桥底下还有一条小溪呢!它“哗哗”地流着,小溪非常清,清地能看见河底下一颗颗美丽的鹅卵石。
天空上飘着几朵白云,风婆婆也在庆祝着春天的到来。春天真美,它就像一幅巨大的画卷。
大约是桃花匝浓,亦或是村人淳朴。无论是如何,今日的《桃花源记》确实是别有一番趣味。
它的语言朴实无华,像是平日家中常做的小菜。虽有些平淡,却不至于让人腻味。初看虽平平,再阅变惊色。一座隐匿于缤纷桃花之中的村落,就这样展现在我的眼前,不似电影那样虚幻——我闻得见灶台上的饭香,听得见孩子们的嬉闹,看得见那稻田间的劳作。一草一木均是那样的真实而令人沉迷,不但惊艳了那随心而入的渔人,也惊艳了我因现代诗词而感到的黯然。
在无数的评论里,总是有许多人去纠结桃花源是否存在的问题----要我说,何必呢?它是在世俗喧闹之外的一方净土。无论是否真的存在,总是给人们一丝安慰和幻想,成为心中不被世事所扰的代表。可一旦被发现,就会有各种各样的“渔人”,闯入、打破碎那迷人的寂静。我们唯一的一点念想,也便会随之破灭了。
我不怪那贪心无知的渔人,亦不可怜那“寻病终”的高尚之士。我只是惋惜,惋惜那欢声笑语,不复留存在这一片落寞之中了。那缤纷的桃花,自然就失去了一种别样的、带有人气儿的美----若无人面红,哪来桃花浓?只待千百年后,这迎风飘舞的桃花,终究会乘风而去,消失在天地之中,不复当年的惊艳了。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