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八月十五,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中秋佳节。我跟妈妈吃好了团圆饭,就迫不及待地来到光明大桥上赏月。
我们一边津津有味地吃着月饼,一边仰望天空,等待明月的到来。终于,月姐姐像一个洁白无瑕的大玉盘,迈着轻快的步伐来到了天空中。我静静地望着月亮,她似乎离我很近,只有一步之遥,仿佛我一伸手便可以触摸到她那温柔的脸庞。月亮渐渐升高,她那银盘似的脸,透过树梢,留下温和的笑容。一轮圆月倒映在水面上,晚风一吹,波光粼粼。整个水面就像一条坠满宝石的长绸带。望着她,我脑海里蹦出了“嫦娥奔月”的传说,不知这个传说是真是假。我却隐隐约约看见月亮上有淡淡的黑影在晃动,那应该就是寂寞的嫦娥在遥望人间吧,她一定感到广寒宫不及人间的温暖吧。
在我们的左前方,文体广场那边传来了“彭”放烟花的声音,瞧,天空上升起了一个红红的“大火球”,“嘭”的一声,“火球”“开花”了,火球分散成了红色的小点,消失在空中。紧接着,又升起了一个金黄色的“火箭”,“啪”的一声,空中绽开了一朵金色的“菊花”,“菊花”在空中没开多久,就变成一个个“小流星”掉了下来,在空中划了一条条金色的线。“啪啪啪啪……”天空中绽开了五颜六色的花,布满天空的花朵,像“天女散花”一样慢慢落下。月亮看着烟花升到空中,还以为是导弹,所以赶忙躲进了云层中。过了一会儿,烟花放完了,月亮可能觉得危险过去了,于是又跳出了云层,发出了柔和的亮光。
“彤彤,很晚了,该回去睡觉了。”这时,妈妈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月亮可能知道我要睡觉了,就依依不舍的望着我,好像在对我说:“再见,希望你能天天来陪我玩。”
在对着月亮的留恋中,我进入了梦乡……
渔夫看见西蒙的两个孩子在自己的家里,脸上浮现出了惊讶的表情。“喔,亲爱的,这是真的.吗?你真把他们抱回来了!”桑娜怕丈夫生气,怕丈夫打她,连忙解释说:“我明天就去帮别人洗洗衣服,做做家务,赚点钱,我们总能熬过去的。”
因为家里本来就不富裕,能调饱肚皮就不错了。现在又多了两张吃饭的嘴,渔夫只好更加卖力地捕鱼。他每天早出晚归,再加上桑娜在外边给别人干活,总算能够勉强喂饱这七个孩子。
一转眼,十几年过去了,孩子们都长大了,能帮爸爸妈妈干活了,苦日子终于熬到头了。但是桑娜和她的丈夫却在为要不要把西蒙的两个孩子的身世告诉他们而犯愁。最终,他们还是告诉了两个孩子。出乎意料的是那两个却说:“妈妈,您养了我们十几年,比我的亲妈还要亲,所以,我们不会抛弃您的。”
七个孩子都非常的好学,非常努力,最终都考上了大学。他们也很孝顺,知道父母把他们养这么大不容易,都找到了好的工作来报答父母。
因为渔夫年轻时拼命挣钱,来养活这个家而落下了病根,但他的孩子却从来不嫌弃他,对他不离不弃。
说实话,我去影院看《月满轩尼诗》,纯粹是冲着汤唯去的。一直对她很感兴趣,许久没有见过汤唯的作品,这部电影的上映,令我产生强烈的好奇心理并最终如愿以偿。其实,以汤唯在影片的表演而言,我看了之后感觉很一般,其演技明显低于《色戒》的水准。当然,也许是角色的不同,受剧情和人物设计的限制,她的表演才华没有得到有效的释放。汤唯在《月满轩尼诗》里只是本色表演,虽然如此,我仍然通过电影里她的几场感情戏,欣赏到汤唯不俗的演技。比如她站在天桥上的流泪,又比如她在餐厅里对阿来发怒等。《月满轩尼诗》的某些场景可能有些拖拉,几条情节线索互相交织的不是很合理很完美。不过,整部影片的艺术质量却是相当不错,全片充满着浓郁的现实浪漫主义色彩在目前香港的小成本文艺片里,它也算得上是部佳作。
温馨的爱情小品,这是我对《月满轩尼诗》的观感。没有大起大落,风风火火的情感冲突,最多就是爱莲(汤唯扮演)因为误会而对阿来(张学友扮演)发点小脾气。电影剧情在朴实无华,悠闲平静中缓缓展现,看似写实的镜头画面,却也渗透着不少浪漫情调。时而幽默,时而忧伤,时而甜蜜,时而苦涩。慢条斯理的.情节发展,却加入了剧中角色诸多的情绪和心态,犹如多种调味品般的让观众品尝和体现有关爱情的酸甜苦辣,与此同时也感悟生活中的艰辛和压力。影片中鲍起静和安志杰两位配角的表演,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后者,原以为他只会拍武打片,演些打打******的角色,没想到他在《月满轩尼诗》里出演汤唯的前男友,一个鲁莽又痴情的混混,在暴躁的个性中也隐藏着细腻的爱恋之情。安志杰的戏份不多,却很出色的演绎了这个情感略微复杂的现实社会小人物。至于鲍起静,我就不再多说了,她的精彩演出无愧于其香港金像奖影后的荣誉桂冠。《月满轩尼诗》的引人之处应该是片中演员们的演技,张学友所扮演的阿来,是个典型的中年老宅男,而汤唯所扮演的爱莲则是个外柔内刚,十分乖巧的邻家大姑娘。他们之间的对手戏,特别是在餐厅的那几场,两人的感情交流与冲突非常值得观众的回味。
跟《爱丽丝梦游仙境》一样,此片剧情也没有什么xx。但是,我个人觉得作为文艺小片,没有戏也是能够接受和理解。毕竟,《爱丽丝梦游仙境》是一部商业大片,其卖点就是眼花缭乱的特技效果,缺乏xx很容易造成观众的心理失衡,进而对它有所不满。而像《月满轩尼诗》这样的艺术小品式电影,从头到尾都是节奏舒缓,故事结构松散,好像一杯清茶,需要观众仔细又耐心的品尝,也就不在乎或不在意所谓xx不xx。
导演岸西对于电影艺术风格的把握很有力度,阿来在梦中与去世父亲的对话镜头很有创意,另外那位有点神秘的印度人,反复出现在阿来的眼前,也为《月满轩尼诗》增添几分喜剧的成份。电影不分大小,不论类型,只要能带给观众快乐和感动,就算是低成本的小品式电影,同样值得观众支持和关注。吃惯了大鱼大肉,偶尔尝尝精美的小点心,换换口味对食客来说,也未尝不是一种好的选择,看多了视觉效果大片,偶尔观赏文艺爱情小片,换换片种对观众来说,说不定会有一种惊喜别样的感受,不信的话就去看看《月满轩尼诗》吧!
自从收养了邻居西蒙遗留下的两个孩子,虽然渔夫每天都拼了命地打鱼,桑娜也不顾身体地干活,但一家人的生活还是越来越困难,唯一值得庆幸的是:七个孩子越来越懂事。
这天黄昏,天空火红火红的,云朵也被染成了红色。桑娜的七个孩子都已经出去捡破烂了。这时,门“吱嘎”一声开了。正在缝缝补补的桑娜吓了一跳,抬头一看,松了口气:“噢,是你呀孩子,吓了我一跳,今天捡到了什么?”孩子走到桑那面前,张开手掌,轻声说:“这个。”孩子的手上竟然有个金闪闪的东西,桑娜惊讶得张大了嘴:“天呐,这是……这是块金表!在哪捡到的?快回去,还给失主。”“可是……”“去吧,孩子,去吧!”孩子看看桑娜,又看看手中的金表,低下头,转身出门去了。
看着孩子出去了,桑娜又有点后悔:这可是一块金表啊!如果把它卖了,至少,这个冬天的吃就不用愁了。他打鱼回来,知道我这样做,会不会骂我呢?在忐忑中,门“吱”地响了一声——渔夫回来了。
一进门,渔夫就快乐地喊了起来:“我回来了! ”尽管渔夫的话听起来很快活,但明显可以看出那快乐是装出来的,因为渔夫全身湿淋淋的,拖在地上的网里也没有几条鱼。看到这些,再想想家里煎熬的生活,桑娜的心悬了起来:“哦,你回来啦!我想跟你说件事,孩子刚才捡回来了一块金表。”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儿,一说出来,桑娜心里顿时好受多了。
“啊!是块金表呀!”渔夫皱着眉头,陷入了沉思,“桑娜,你看怎么样?我们……还是可以熬过去的,我看……我看还是还回去吧!”听到渔夫这话,桑娜悬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哦,孩子已经送去了,现在应该在回来的路上。” 渔夫微微一笑,起身收拾东西去了。
不一会儿,孩子回来了:“妈妈,我找不到失主,既然找不到失主,要不我们把它拿去换点吃的吧,我们已经好久没有吃过饱饭了。”孩子的话,仿佛针一样扎在桑娜的心里,她抬起头,看了一眼渔夫,有些迟疑:“还要……还……吗?”
“要!为什么不!你难道不记得,上次我的小船被大风吹走,不是邻居们,不是那些好心人帮我们找回来的吗!”听渔夫一提及那件事,一想起当时的点点滴滴,桑娜立刻为自己刚才的想法脸红了,赶紧改口:“是呀,是呀,我怎么能为了自己就不管不顾别人呢?”
第二天,桑娜一家早早地就起来了,一起赶往孩子捡到金表的广场上。尽管广场上寒风阵阵,但桑娜还是有条不紊地开始分配任务:“你在这”、“你在那”、“我在广场等你们的消息”……
中午,孩子们带过来了一个男人。桑娜和渔夫看到他的第一眼,就愣了——他的衣着打扮是这对穷夫妻从没见过的华贵:上身穿着天鹅绒做成的大衣,并装饰着各种金色刺绣、宝石,脚上穿着大皮靴,手腕套着玉手镯,手中还拿着一根镶嵌着红宝石的文明棍……
在桑娜和渔夫发愣的当儿,有钱人开腔了:“是你们捡到我的金表吧!”桑娜点了点头说:“是的,先生……”没等桑娜说完,有钱人又说:“谢谢你们!这金表是我早已过世的母亲留给我唯一的纪念。”或许是勾起了伤心的回忆,有钱人竟流下了眼泪。“对我来说,虽然这块金表的商品价值不值一提,可是它对我的意义实在是重大,没有其他东西可以比拟。”说着,有钱人从口袋里掏出一条雪白的手绢,抹了抹眼睛,继续说道:“来的时候,我已经听孩子们说了,知道你们的经济条件不好,而你们的孩子又多,请允许我以自己的方式向你们表达谢意,接受我为您的孩子提供的工作岗位吧!”说完,有钱人朝已经目瞪口呆的穷夫妻俩深深地鞠了一个躬。
就这样,做事先想他人,再想自己,宁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渔夫一家摆脱了穷困的生活。
爷爷忙拿出他那几本古老的书,算一算在哪看月亮最吉利;妈妈和奶奶一块做饭,妈妈喜欢“创新”,奶奶却是“古板”,她们一会就闹不和了;爸爸忙着准备月饼;我和弟弟则静静地不知干什么。
每一个人都等待着月亮的升起。“爸爸,月亮升起来了”一阵声音打破了寂静。爸爸抬头向上看;爷爷带着眼睛走出来;奶奶和妈妈,一人手拿芹菜,一人手拿面团,也从厨房探出头;每个人都加快了速度,好像生怕月亮又逃走了。
事事都准备好,爸爸支起桌子。我和弟弟则迫不及待的想拿月饼了。奶奶拿着几个月饼拜天、拜地、拜父母,我说奶奶就逝板了啦。爸爸又把桌子挪了挪地方,why?爷爷左右比划着,嘴里嘟囔着:“放在那,那,在那吉利,在那吉利。”妈妈把饭菜放在桌上,还有月饼。吃饭时大人们不时的向上抬头看,不时的还聊上几句。
一波更比一波“高”。饭后月饼成了“主食”。大人们拿起月饼,只有奶奶在那收拾碗筷,不时的叹上几句:“老啦,过个节,我也闲不下呀。”大人们一边赏月,一边吃月饼,偶尔赞叹几声。我和弟弟追逐打闹,手里还拿着自己喜欢吃的月饼。
我喜欢中秋节,最难忘的就是中秋节。弟弟还不知道中秋是干什么的呢?或许是有他喜欢吃的月饼。呵呵。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