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行千里路”计划,又如期进行了,今年的目的地是中华文明发源地,素有13朝古都美誉的古城西安,以及中国革命发源地红色延安。
行程的第一站来到了西安城内的明城墙遗址。远处望去城头上飘扬的红色灯笼,称映着灰色墙体,显得格外的巍峨古朴,导游阿姨告诉我们这是我国保存最完好的古城墙,高12米,上部宽12米,底部宽15米,分为东西南北四个门,在4座大城门外各建有1座四四方方的瓮城,看形状听名字就知道,这是用来围困敌人的地方,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敌人进入到这里,四面12米高墙上的弓箭手万箭齐发,那真的就犹如瓮中捉鳖,敌人进来容易想出去就难喽。我们从东门长乐门进入,登上城墙我被城墙上平整宽阔的道路惊呆了,这哪里是古代的城墙呀,简直就像是现代的街道呀!在瓮城和大城门上各建有1座宏伟高大的城楼,两楼相对严密监守着城周围一切动态,门楼上一边刻着“紫气东来”,另一边写着“旭日东升”,分别是守城大将军和弓弩、射箭手居住的地方。
这些古代用来抵御外敌的铁壁铜墙,在经历了几千年的岁月变迁,它原有的作用已经逐渐消失,护城河上的吊桥也被一座如月的拱桥所替代,现在的城里城外已经由原来的敌我对战,变成了商业和民用,城外高楼林立飞速发展,城内却尽可能的保留原有的建筑和格局。站在城墙上看着内外,不一样的风景却是一样的精彩。
每年暑假,我最期待的就是外出旅游,今年当然也不例外了。8月2日,我和妈妈一起坐上飞机,开启快乐的陕西西安之旅。
雄伟的华山,壮观的黄河壶口瀑布,悠久的陕西历史博物馆,还有大雁塔、兵马俑……都让人大开眼界。
其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壶口瀑布了。长长的黄河到了壶口这个地方,一下子成了波涛汹涌、声势浩大的瀑布。只见一条粗数十围的大瀑布,像一条发怒的银龙,从半空中猛扑下来,直捣潭心,水声轰轰,激荡起阵阵狂风。可谓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最神奇的是,壶口瀑布流下时,总冒着一股白色的烟雾;有时候没有下雨,却出现了一道美丽的彩虹横跨瀑布,恍若梦幻仙境。
壶口瀑布之美令人流连忘返,秦始皇兵马俑也让人赞不绝口。它是当地人民在1974年垦荒中发现的。这些兵马俑刚挖出来时全都是碎片,现在有的已经修好,有的还是碎片,还有的尚未挖出来。挖掘现场分为3个坑,3号坑虽然最小,但里面的兵马俑都是高级将领。这些将军俑形态各异,但威严耸立,目视前方,好像正指挥着千军万马奋勇拼***。而武士俑手持兵器,表情凝重,整装待发。
在西安的五天里,我们不仅观赏了风景,还品尝了肉夹馍、泡馍、葫芦鸡等当地美食,更懂得了不少历史知识。
如今,我已回到家里,坐在窗前写游记,但是脑海里依然浮现出西安的点点滴滴!
暑假,爸爸妈妈带着我一起来到了一座既美丽又古老的城市——西安游玩。
那里有着文明世界的华山。来西安的第二天一早,我们便坐缆车来到华山腰,此时的华山被云雾绕着半个身躯,就像一位披着白色仙衣的大仙。在通向更高地方的路只有一条,这同时也应证了人们常说的一句话——自古华山一条路。
晚上,我们来到了热闹非凡的回民街,这里的小吃真多呀,我们在这里最有名的老孙家饭馆停顿了一下,品尝了肉夹馍,肉是松软的,外边还有两层饼,可好吃了。爸爸还为我点了新鲜的椰子汗,原汁原味,跟咱们长沙的味道确实不一样。
第三天,我们早早地就来到了陕西历史博物馆,这里有古代的历史文物,跟着导游伯伯走了一圈后,使我由衷地感受到了古代帝国的繁荣富足和强大。
最后,我们一家来到了秦兵马俑的参观地,走进一号厅,只见一群兵马俑整整齐齐地站在我的眼前,气势好壮观啊。二号厅的俑主要是将领的俑,气势也非比寻常。三号厅则是一个指挥部的俑,我仿佛见到了当时秦始皇领兵打仗的场面。有骑士俑、将军俑、跪射俑,表情也都不相同,有的仿佛在呐喊、有的怒目圆睁、有的严肃、也有若有所思的。看了这些兵马俑,我想了许多,“是谁用泥土塑造了一支庞大而威武的军队?是谁用泥土塑造出一个个活灵活现的军官、士兵的”这都是我们古代的劳动人民啊,这些不就是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吗?我为我们的祖先感到骄傲,为我们是中国人感到自豪。
第五天,我坐高铁依依不舍的离开了西安。这次西安之旅我收获了很多很多。
似剪刀,剪去花枝上猥琐的凸出,似水壶,浇入绿叶下的阴影,似支架,顶起我们压低的腰肢,似肥料,轻轻的撒到脚下形成完美的圆圈。
其实老师也只是普通人,没有宽阔的房子,没有让人羡慕的豪车,更没有月底手掌的丰厚,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
但这些普通人选择了最伟大的职业。我觉得一个国家,如若力量不行,在别的国家侵略时只会有微弱的抵抗,但会有人抵抗,如若精神力量不行,连抵抗的能力都不会有。
老师是神圣的代名词,就像王昭君嫁到西域教会他们种植`养畜等技术一样,让我们学会在这个世界上生存的道理。
如果把老师比喻成园丁,他们一定是最尽职的,破晓和月牙在交替,他们就时刻守护在我们身边。
是的,我们是祖国的花骨朵,而培育我们的,除了祖国提供好的条件来培育我们,最重要的就是花农,将心血融合到水里,浇灌我们,教会我们如何运用这些营养,教会我们如何长出绿叶,如何开出花瓣。
等我学会这些道理,我会离开,用老师教会我的方法,去祖国需要我的地方,去最丑的地方,让绿叶花瓣装饰,去最臭的地方,散放属于我的芳香,去净化我能力所及的体积,去最松散的地方,用我的根抓住我所能触及的每一块松散的泥土石块,将来也许会很累,会很幸苦,但我相信会很幸福,因为值得你信任的人只有父母和老师。
我不是一个人在努力,还有更多娇艳的花朵,做着和我一样的工作。
尽管我不是最美丽最芳香的花,不是最吸引的.花,但在我的汁液中,芬芳中,流动的,飘散的,是古老的传承,是耀眼的光明。在遮挡的阴影下也会有你的轮廓。
在我们努力的时候,不会忘你们,我们将从五湖四海跨过山和大海,把最香最浓的一缕花香融到你的鼻息中。
似一位战士,保护我们,似一位姑娘,呵护我们,更似一阵狂风,把我们吹向遥远的祖国角落。
最初的喜欢是因他的名字——学良,汉卿,爱国壮士味十足,却又带了一点优雅的精致。
那种喜欢是遥远而空洞的,虽然当年也曾惊叹于历史书上他如少帅这称号一般的气质,但也丝毫没有兴致去进一步了解什么,从这点来看我算不得花痴。
寒假里只是偶尔出于好奇点了PPlive上的《西安事变》,我之前并没有看过胡军的剧目,并觉得这个人的长相,稍稍有点辱没了他。然而,那偶尔的一个点击,却一发不可收。以至于那时我便想,一定要写点什么,来纪念这个男人,纪念这样一种率直的,秀气的,赤诚的,高傲的光华。
威仪棣棣,不可选也
觉得用淳朴率性的《诗经》来形容同样的他最为合适。
东北人,率性俊朗,浑然天成。却拥有江南人那般的皮肤,当年戴季陶曾形容他公子气,皮肤好得像个瓷娃娃。
电视剧中宋美龄一度称他为莱茵河畔的骑士,真实度虽不可考,当年宋美龄把少帅介绍进上海上流交际圈,时常相伴却是不假。
谣传更有甚者,据说墨索里尼的女儿对其一见钟情。而赵四风流朱五狂,不过是从侧面印证其威仪之表罢了。
甚至到蒋介石先生逝世之后,隐退多年已然高龄的`少帅出现于灵堂,在场的新人旧识仍要赞叹“汉公风度”。
但再胜的外表,也不过是绿叶而已。少帅被嵌入历史册页,主要是两件事——东北易帜、西安事变。那些俊朗的老照片,那些风流旧史,便如同一个重大日子的好天气,叫一切鲜明生动起来。但那日子却无法改变,正如其赤诚率性无法改变一般。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
最爱的镜头是第6集,宋子文问他,对当年东北易帜可曾后悔。他说怎么可能。当年土肥原转达日本天皇的意思——支持他当皇帝。他拥有东北三省的土地,三千万人民,全国最强的兵工产业,还有自己的边业银行,若他当皇帝,就没有溥仪什么事了。却让土肥原带回去两句话:“一、日本天皇不在我之上,我与裕仁是同庚;二、我张学良,永远是一个中国人。” 一旁的赵四静默地看着他,眼里却是说不出的崇敬。那时我突然理解了赵四的心情。
我之前是无法理解赵四的。名门闺秀,花容月貌,却不惜与父决裂,与少帅私奔,得到的也不过是个情人的地位,直到60多了才算有了正式名分,据说还曾有誓言——汉卿不爱听的她绝对不说,汉卿不喜欢的她绝对不做。之前想不通,当一个女人付出所有的时候,不是已经失却了自我么?那时却突然明白,崇敬而已。必是怀有同样的崇高,却因种种而无法达到那般成就,那么面对如此威仪赤诚的人,又有何理由不做出一切牺牲呢,“你的梦想,正是我的梦想”而已。赵四对他,应是“我心匪席,不可卷也”。
而张学良,我以为便是“我心匪石”了。
“不可转也”的是两件——国家、兄长。每一件皆可惊天动地,每一件皆可成就一段忠烈英名。
然而张学良偏遇上了两件,并是互相矛盾的两件,也难免会成就一段比小说还精彩的篇章。
虽然台湾和国外也有不少人对西安事变对历史的作用持否定态度,但不论手段方法,少帅对国家,对抗日之赤诚是毋庸置疑。
据说最初他想当济世良医,坚决不愿从军。张作霖却给他一把刀说,医生一次只能救一个,一把刀却可以***很多人。
他率军入关与军阀大战时,曾在即将得胜时主动撤军,因为他不愿炸掉黄河大桥。当时他写信给对方首领说,中国造一座大桥不容易,他舍不得炸毁。如若真要分胜负来个你死我活,他提议一对一决斗,免得死伤无辜。——后来国民党高层元老读到那封信也无不佩服其文采胆色。
他崇敬蒋介石,期望他成为专制的领袖,以为如此才可救中国。于是他东北易帜,率东北军入关结束了中原大战,其威其势,莫说其他军阀,蒋介石也是忌惮的。但他一心拥蒋,即便蒋先生在他失去故土之后让他去穷乡僻壤打红军,即便蒋先生在他两个师全灭之后不补充兵源不安抚其将士而是直接撤销了两师番号,即便他让戴笠经常走动时时监视。
张学良的回忆录里也说,他始终都没有想过要背叛蒋介石。他从南京到西安,三番五次地进谏抗日,不住地苦口婆心地劝说,据当时知情人回忆,到最后张学良是跪着哭着求蒋先生让他去抗日。堂堂少帅,竟为这两件事哭泣下跪,也算惊天地泣鬼神了。可惜电视剧没有那个情节,许是害怕损害胡军的血性形象。
那么照此发展,若其后没有西安事变,反而不像是少帅的作风。而事变之后他单身赴南京请罪,也在情理之中。
他送给蒋介石的挽联“关怀之殷,情同骨肉; 政见之争,宛若仇雠”便是把他一生矛盾地坚持的两件事,都写尽了。
只是他暮年之时对记者说的那句“我的人生到36岁就结束了”让人不免叹息。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英雄与美人,便能成就一段风流传奇。何况是受争议的英雄,何况是真实的历史人物,何况是扑朔迷离的纠缠。
张学良的最爱至今仍是迷,因他说过他最爱并非赵四,而在美国。但其实,这些都无所谓,六十岁的大婚,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本身就是一个童话般美丽的传奇。
终其一生,或许最打动我的,是他的“情重”。对国,对家,对人,率性而情重。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