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根随笔》是英国哲学家、科学家弗兰西斯·培根的著作。培根竭力倡导“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休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他是位一生追求真理的科学家,被马克思称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培根着有《新工具》、《论说随笔文集》等,拥有很多读者。
《培根随笔》中收录了58篇随笔。读了这本书,我看到了一个执着于哲学、热衷于政治、热爱生活、追求理想、不轻言放弃、自强不息的培根。
在《论友谊》中,培根说:“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这不正是说明朋友可以帮助我们分享快乐、分担苦闷、忧愁,可以改变我们的心情。在生活中,如果遇到了难题,第一个可以倾诉的,应该就是朋友了。记得有一次我被好几个同学误解,很伤心,就向好朋友倾诉,好朋友们听了后帮我去向他们解释。最后,事情终于弄清楚了,大家也又回到了原来。那一次,让我真正懂得了“朋友”二字的含义于分量,更从好朋友的行为中明白了作为朋友的责任。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论美》,这是一篇关于“美”的著作,语言很简洁,但内涵却很独特,充满哲理性。这篇文章着重论述了人应该怎样对待内在美和外在美。培根认为,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所以,不要抱怨自己外在的缺陷,内在美才是永恒的美。是的,“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
一个人整体形象的美要胜于五官的美,而一个人的行为素养又胜于整体形象。当今生活中,特别是我们身边的同学过于攀比“外在美”,评价一个人美不美完全看长相和衣着打扮。对于这一现象,主要是因为他们对“美”的概念还不够理解,一味追求表面的东西。以前我也不是很理解,但现在我明白了。我在努力改变自己的行为方面,努力让自己变得更有礼貌些。
读了《培根随笔》,我收获了很多,以后我还要反复品味,读出更多的道理!
几千年的文明,造就了华夏子孙的礼仪几风貌.从周公制定的礼多党制度到现今,都教导着人们要遵守礼仪.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可是随着时代的变化,经济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讲求平等,那些代表着繁文缛节的礼仪已经不重要了,人们都一个个在淡忘它们了.可我却认为礼仪是重要,一定要传承下去.
记得上次在奶奶家过清时节时,奶奶摆酒弄菜祭拜祖宗.按照往常的礼节,一家人都应该到齐,磕头祭拜祖宗.可是香烛都烧完了,除了我们一家子与奶奶爷爷外,其他人统统没到.舅舅阿姨一个个都说没空来,而且说这种东西都老古董了,不拜也没有关系,气得奶奶饭都吃不下.
我心中也不禁沉觉得有点变扭,心想:祭拜祖宗又不是迷信封建,只是一种思念前人方式与礼节,几句话就搪塞过去,未免太轻视这些礼节了吧.
我的历史老师也曾对欠说中国历史之所以不与世界历史归为一类,那是因为中华的文明礼节是唯一没有断过的,因此中国历史之渊源流长就得宜于此.
我非常赞同老师的观点,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站的最久,就是它的文明礼仪盛行与发展,没有因其他因素中断过.因此,我认为对于中华民族的礼仪文明,我们都要加以保护与传承,这样才会使我们中华民族更加繁荣与昌盛。
那条街无名无姓,人们不曾为之提名,却家喻户晓。它常常被人称之为“步行街”、“散步街”、“漫步街”等……总之,没有一个固定的名字。街上曾经很热闹:路虽不宽阔,但在喧闹人声的衬托下,显得兴旺又乐活;小路两旁的玩具摊,那是孩子们的乐土;家家户户门前的小店铺,充满了各式各样的物品。每到夜幕时分,原本不宽的.小街霎时成为了城市的焦点。
小街上无时无刻不发生着有趣的事情。什么张三的店铺被贴上了画条,什么李四的门面被小孩子乱画。东边路口是小朋友们聚集处,没有课业负担的他们在那儿愉快的玩耍。那时没有什么智能手机,与孩子们相伴的是沙包,皮球。小街上也随时上映着温情的画面:迟缓慢行的老人总有热心人上前搀扶,哭泣无措的小孩总有好心人安抚照顾……一幅幅暖人的画面为小街增添着爱与温暖。
每次写完作业后,我都会约着好友上街去玩:去小商店买东西,去街旁边的篮球场打篮球,去街尽头的小公园里玩捉迷藏,去街上一起无忧无虑地滑滑板。童年里,那一切美好的回忆都附在这热闹的小街上。那时的天很蓝,云很轻,阳光祥和,照在脸上很暖和,生活很简单……
今天,当我再次走过那条街,一切早已改变:曾经的小卖部已然变成了一个大型购物中心,小街两旁的小屋早已变成高耸的大楼,窄小的路变得宽阔,孩子们的乐土被修成了停车场,路旁赫然标识着“孩童不许在此玩耍”……街市还是繁华,但人心不再依旧。
天空似乎也不再蓝,而是常常被阴霾所遮挡;风儿带来的不再是清爽,而是灰尘;高新技术的引入,方便了生活,却使人们变得懒散。如今,回想起曾经的那条街,心中满是难忘与不舍。那些烟火的日常与朴素的热闹似乎已经随着社会的进步而消失,而我,总在微风吹过时将它想起。
我们常常怀念过去的日子,不是因为那段日子比现在的要美好,而是因为那时的我们如此青涩与美好、幸福而单纯。我们有理由去憧憬更灿烂的未来,但我们更有理由去铭记那条街带给我们的那些朴实与温馨。
热闹与朴实,平凡与幸福。曾经属于小街的风景,曾经属于我们的回忆,在走过那条街时,渐渐远去;愿你我心中,永存那平淡的难忘的旧影。
(指导老师:彭玲
评语:你我生命里都会有这么一条街:霓虹淡淡,月影浅浅,在日落后的休憩时分,和亲人,和朋友,平常走着,感受着日子里的家常气氛。总以为要有些岁月,才会懂得消逝的贵与珍。未曾想,却在小作者的笔下,感受到这种柔软与微温。美好的景如天上的虹,我们张开了手,却只拥抱住风。幸好,还有文字这样常伴身边的友人,代我们记录,带我们保存。因它,我们可以浅醉一生。
《培根随笔》读来给人一种享受,简洁优美的辞藻让人忍不住读完全文,让每个读过的青少年受益匪浅。这本书工有58篇随笔,包括“论逆境”、“论善良”、“论自私”……很多都联系到了我们的生活,与我们息息相关。
其中,最让我感慨的还是“论死亡”这篇随笔。因为,我认为这是最重要的。人如果没了生命,那还谈何友谊,谈什么幸运、财富呢?因此,只有活着,才能实现你的愿望。然而,人活着并不是虚度年华,而应该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刻、一分、一秒都不可以错过。人在世就得使你的生命有意义,要为自己的目标、追求不懈努力,你要相信:胜利的曙光时刻在等待着你的凯旋。
“采菊冬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悟出了人生的真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文天祥宁死不屈的浩然正气;“享受人生,并且帮助别人享受人生”,这是茅于轼在晚年思考出的人生意义;“从今天开始,做一个幸福的人”,郑海啸明白了人生是有意思的……古今中外,很多人都感悟了人生,明白了人生,懂得了人生的真谛,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而我们呢?真正明白了吗?虽然很多人都很畏惧死,虽然这个字眼会让我们的恐惧油然而生,可是如果你的人生已经很充实、很美好了,“死”又算得上什么呢?你已经不枉此生了,你会觉得人生好幸福。聋哑盲人海伦。凯勒,这是一个众所皆知的大人物了,对待她,你抱什么样的态度,心里应该很敬佩吧,我想只要有一点点怜悯之心的人都会感动,甚至为她而哭泣。这样一个残疾人和我们这些正常人相比,我们当然占了上风了。那又畏惧什么呢?我们为什么就不如她呢?照理说,我们有能力学得比更好。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生命掌握在自己手中,命运会因你而改变,人生会因你而绚丽多彩。所以,挑战是必不可免的。生命本是一泓清泉,只有挑战自我的人才能体味出它的浩荡;生命就像一首优美的歌曲,只有挑战自我的人才能谱出优美的旋律。
把握你的生命,努力奋斗,撒下汗水,不断耕耘,为你的人生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