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天津博物馆主要由天津博物院、广智馆、市立美术馆汇集而成。先说说这天津博物院,据陈克介绍,它的创办人严修的次子严智怡与陆辛农、李琴湘、华石斧等人在教育品陈列馆的原址处设立了天津博物院筹备处,向社会广泛征集文物,很快征集到自然标本1400种,古代文物2300种。原计划1917年正式成立博物院,结果当年的大水把建馆时间推迟了一年,1918年天津博物院成立开放。该院在新中国成立前因为太乱,直到1950年才改名为天津市立第一博物馆。
既然有第一博物馆,那肯定就有第二博物馆了。这第二博物馆就是平民教育家林墨青创办的广智馆。林墨青在1923年曾经参观过山东济南广智院,济南广智院是一座将宗教宣传与科学、娱乐结合起来的文化馆性质的机构。受济南广智院启发,林墨青于1925年成立了天津广智馆,其中陈列部共有3700余件展品,内容多是一般常识性的资料实物,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向公众展示自然、社会知识,包括天文、地理、动物、植物以及人类的衣、食、住、行等共六个部分。广智馆更名不像天津博物院那么频繁,只在1950年改名为天津市立第二博物馆。
到了1952年天津市文化事业管理局开始筹划第一和第二博物馆合并,同年10月初两馆合并工作完成,组建成天津市历史博物馆。年底又并入了被称为中国第一座美术馆的天津市市立艺术馆。1955年3月在原华北城乡物资交流展览会基础上建立的华北人民博览馆也被并入历史博物馆。不光合并,也曾拆分了一个博物馆,1957年底在天津市历史博物馆艺术部的基础上,成立了天津市艺术博物馆。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天津市政府于2001年决定将天津市历史博物馆与天津市艺术博物馆再重新合并,于是就有了现在的天津博物馆。直到2004年落脚于银河广场,天津博物馆这才算经历完了前50年的曲折多变和后40年聚散两依的发展史,然后就是众所周知的,在2012年5月迁址到了天津文化中心绽放“新颜”。
来天津已经一年多了,却很少出去玩。在同学的.介绍下,终于决定在今天去参观天津博物馆,心里莫名的激动。天津博物馆———位于天津市河西区友谊路与平江道交口的银河广场上是展示中国古代艺术及天津城市发展历史的大型艺术历史类综合性博物馆。经过公交车的一阵颠簸,终于来得到了天津博物馆前。
首先,我们就被她的外形给吸引住了。她似从湖面振翅欲飞的天鹅,线条流畅,极富时代感与艺术性,不愧为天津市的标志性文化设施。
接着,我们边参观,边拍照。进到博物馆里,很是宽敞明亮,大小柱子,外加金属结构等等,反正看着挺漂亮,还带着点儿明快的现代气息,第一感觉不错。
一楼是共享空间等,没有展览,直接乘扶梯上二楼。迎面就是书法馆,进去转了一圈儿,主要是明清两朝的作品。出来到绘画、陶瓷等馆分别参观,感觉比预想的要好很多。拐进另一个厅,一进门标着天津博物馆馆藏精品,进去之后豁然开朗,一看之下,才知道,原来镇馆的宝贝都在这个大厅里了!、进了大厅一转身就看见传说中的天津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雪景寒林图》,我们也是学美术出来的,知道范宽的画绝对是极品的文物,天津的这个藏品与他的《溪山行旅图》齐名,后者藏于台北故宫。大厅中央引人注目的摆放着数个青铜制的鼎、钟等文物,多是商代的古物,这样的珍品世所罕见。
另一个一起我注意的是红山文化的龙身猪首玉,这个东西在许多历史类书籍中出现过,我吃惊于它竟然藏于天津博物馆,而且是如此的圆润与精美。正好有解说员在解说,听了一下,原来在红山文化被学界认识之前,已经有该地出土的玉器在市场上出现,当时的天津博物馆就慧眼识宝,认为极具价值(虽然他们当时也不知道是这么重要)大量收购。直到后来,红山文化为世人所知,目前天津博物馆所藏红山文化的藏品仅次于该遗址的出土地辽宁省,居全国第二,这还真值得我们骄傲呀! 原来天津博物馆的好东西都放在这个厅里了,什么《寒切帖》的唐代勾摹本,什么翡翠白菜,都是价值连城的精品。绝对值得一看!
二楼还有砚台、瓷器等几个展厅,内容也很丰富,由于我是下午两点来钟去的,考虑到展品太多了,5点要闭馆,实在看不过来,只好匆匆走马观花了。
三楼需要上两次扶梯才能到达,主要是天津历史及建城600年的纪念展览,天津历史展览气势恢弘,描绘了一幅天津历史的长卷,不但有天津的异文化,也表现了天津人民奋勇抵抗八国联军的场景,天津人民不应该忘记这段历史。天津历史馆还有很多其他文物,比如三条石的电动机、纺纱机等等,也表现了天津这个老工业城市的历史。
整个参观下来,我不仅丰富了自己的历史文化知识,而且为在这个城市读书而感自豪,希望大家有时间都去参观一下!
走进宽敞明亮的大厅,映入眼帘的是大型生物展示墙。有古老的海百合化石、千年阴沉木、灰鲸骨骼、鲸鲨等大型标本。如果我和灰鲸骨骼比,那我就像庭院里的小鸡,显得非常渺小。
我们看完了一楼的一些标本,现在来到了二楼。二楼有各种海洋生物标本。有奇虾、菊石、三叶虫······数都数不清。各种各样的陆、海生物标本聚集在那里。
二楼的标本看完了,现在可以去看真的.化石标本了。
一个巨大恐龙标本吸引了我的目光的我走近一看,这条恐龙大约有5米高,身长12米,牙长3米,显得十分威武,在化石下,站直身体,伸直手臂,还够不着它的胸骨。恐龙化石的身体由上百块骨壳组成,大大小小,紧密结合,每个骨头都那么坚固,真让人难以想象,距今约几百万年的恐龙化石还那样完整无缺的保存下来。望着这巨大的恐龙化石,我仿佛看到了一条栩栩如生的巨龙正昂首阔步向前走。
猛犸象体型巨大,有许多长毛,所以又被称为长毛象。永川龙化石在四川被发现,貌似霸王龙,但它前肢有三个爪子,而霸王龙有两个爪子所以不同。今天的参观之旅结束了,我还没看够,以后一定要
今天的参观之旅结束了,我还没看够,以后一定要再来看看!
天津作为中国近现代的先驱城市,百年激荡征程所留下的文物史迹都需要珍藏,也正因此天津博物馆在展示近代中国历史方面拥有着无可比拟的权威性。天津博物馆新馆开门纳客已将近半月,很多人的观后感都是新馆充满时代感、突破了博物馆的传统印象,总之归纳起来就是很“潮”。然而您可知它的发展史其实几经曲折?此次“重展新颜”的天津博物馆又有什么“门道”可看?
天津的沃土滋养了近现代博物馆的萌芽。据天津博物馆研究馆员陈克介绍,中国早期的博物馆的产生基本是沿着两条路径,一种是由外国传教士创建的或是附属在教会学校中的博物馆,另一种就是由国人自己建的博物馆,多少与当时的博览会有点关系。而谈及国人自建博物馆的拓荒者,就要说到创建了天津教育品陈列所的陈宝泉。陈宝泉是近代教育家,在日本留学期间就在策划效仿日本博物馆成立中国人自己的博物馆。陈回国经过准备,于1905年2月10日在玉皇阁成立了教育品陈列馆,并受到社会的热烈欢迎。据当年《教育杂志》引用《日日新闻报》9月1日—29日统计,陈列馆共接纳了观众7121位,特别是其中有女观众2251位,这个观众量今天看来对于一个小博物馆也不算少了。
陈克特别指出天津的这座教育品陈列馆,其实比现在被很多人认为的中国第一座国人创办的博物馆——南通博物苑还要早,除了根据张謇日记记载南通博物苑在1906年还在规划外,《南通市志》也认为南通博物苑在民国元年(1912年才建成开放,而天津教育品陈列所早在1905年2月已经开门纳客了。虽然只是个专题博物馆,虽然后来被合并只存在了三年,但教育品陈列馆应该是中国人建的第一个博物馆。
天津作为中国近现代的先驱城市,百年激荡征程所留下的文物史迹都需要珍藏,也正因此天津博物馆在展示近代中国历史方面拥有着无可比拟的权威性。天津博物馆新馆开门纳客已将近半月,很多人的观后感都是新馆充满时代感、突破了博物馆的传统印象,总之归纳起来就是很“潮”。然而您可知它的发展史其实几经曲折?此次“重展新颜”的天津博物馆又有什么“门道”可看?
萌芽中国博物馆的沃土
天津的沃土滋养了近现代博物馆的萌芽。据天津博物馆研究馆员陈克介绍,中国早期的博物馆的产生基本是沿着两条路径,一种是由外国传教士创建的或是附属在教会学校中的博物馆,另一种就是由国人自己建的博物馆,多少与当时的博览会有点关系。而谈及国人自建博物馆的拓荒者,就要说到创建了天津教育品陈列所的陈宝泉。陈宝泉是近代教育家,在日本留学期间就在策划效仿日本博物馆成立中国人自己的博物馆。陈回国经过准备,于1905年2月10日在玉皇阁成立了教育品陈列馆,并受到社会的热烈欢迎。据当年《教育杂志》引用《日日新闻报》9月1日—29日统计,陈列馆共接纳了观众7121位,特别是其中有女观众2251位,这个观众量今天看来对于一个小博物馆也不算少了。
陈克特别指出天津的这座教育品陈列馆,其实比现在被很多人认为的中国第一座国人创办的博物馆——南通博物苑还要早,除了根据张謇记载南通博物苑在1906年还在规划外,《南通市志》也认为南通博物苑在民国元年(1912年才建成开放,而天津教育品陈列所早在1905年2月已经开门纳客了。虽然只是个专题博物馆,虽然后来被合并只存在了三年,但教育品陈列馆应该是中国人建的第一个博物馆。
那它跟现在的天津博物馆又有什么关系呢?您接着往下看。
博采众长汇集一馆
现在的天津博物馆主要由天津博物院、广智馆、市立美术馆汇集而成。先说说这天津博物院,据陈克介绍,它的创办人严修的次子严智怡与陆辛农、李琴湘、华石斧等人在教育品陈列馆的原址处设立了天津博物院筹备处,向社会广泛征集文物,很快征集到自然标本1400种,古代文物2300种。原计划1917年正式成立博物院,结果当年的大水把建馆时间推迟了一年,1918年天津博物院成立开放。该院在新中国成立前因为太乱,直到1950年才改名为天津市立第一博物馆。
既然有第一博物馆,那肯定就有第二博物馆了。这第二博物馆就是平民教育家林墨青创办的广智馆。林墨青在1923年曾经参观过山东济南广智院,济南广智院是一座将宗教宣传与科学、娱乐结合起来的文化馆性质的机构。受济南广智院启发,林墨青于1925年成立了天津广智馆,其中陈列部共有3700余件展品,内容多是一般常识性的资料实物,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向公众展示自然、社会知识,包括天文、地理、动物、植物以及人类的衣、食、住、行等共六个部分。广智馆更名不像天津博物院那么频繁,只在1950年改名为天津市立第二博物馆。
到了1952年天津市文化事业管理局开始筹划第一和第二博物馆合并,同年10月初两馆合并工作完成,组建成天津市历史博物馆。年底又并入了被称为中国第一座美术馆的天津市市立艺术馆。1955年3月在原华北城乡物资交流展览会基础上建立的华北人民博览馆也被并入历史博物馆。不光合并,也曾拆分了一个博物馆,1957年底在天津市历史博物馆艺术部的基础上,成立了天津市艺术博物馆。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天津市政府于2001年决定将天津市历史博物馆与天津市艺术博物馆再重新合并,于是就有了现在的天津博物馆。直到2004年落脚于银河广场,天津博物馆这才算经历完了前50年的曲折多变和后40年聚散两依的发展史,然后就是众所周知的,在2012年5月迁址到了天津文化中心绽放“新颜”。
古文物也可以很“潮”
据天津博物馆馆长陈卓介绍,新的天津博物馆新馆常设三个基本陈列:《天津人文的由来》(古代天津、《中华百年看天津》(近代天津和《耀世奇珍——馆藏文物精品陈列》,重点展示天津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历史意义和重要地位。
去过新博物馆的人刚一进门就会为内部空间构造所吸引,地上五层,地下一层,历史大厅的逐层递进与中庭空间的错落交叠交相呼应,仿佛一条时光隧道连接了从古至今的各个展厅。关于老馆与新馆最大的区别,记者询问了多位刚刚参观完的市民,得到的答案大部分是“空间变大了很多”和“很有现代感”。确实如此,老博物馆的展厅面积只有9000多平方米,而新馆目前利用的陈列展厅面积已经近15000平方米。以前在老馆有部分字画类的展品因为空间所限没办法全貌展出,《万笏朝天图》和《河上花图卷》两件文物长为17米和13米,到了新馆都以全貌姿态呈现于广大参观者面前。
除了旧貌变新颜以外,有的文物也搭上了高科技时代的“便车”。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展出了一幅动态的《清明上河图》,将文物与高科技完美融合在了一起,获得了中外游客的一致赞赏。在天津博物馆有一幅宋代的画卷叫《金明池争标图》,描绘的是皇帝在皇家园林赐宴群臣,观龙舟竞渡的场面。但是这幅图在30厘米见方内描绘了1000多人,大多数参观者即便是近距离观看也觉得费劲。新馆通过运用高科技手段,让参观者不仅可以清晰地观看这幅名画,最绝的是图中的部分内容“活”了起来,比如宫女会翩翩起舞,龙舟也划动了起来,将时代感充分带入了古文物中。
天津的沃土滋养了近现代博物馆的萌芽。据天津博物馆研究馆员陈克介绍,中国早期的博物馆的产生基本是沿着两条路径,一种是由外国传教士创建的或是附属在教会学校中的博物馆,另一种就是由国人自己建的博物馆,多少与当时的博览会有点关系。而谈及国人自建博物馆的拓荒者,就要说到创建了天津教育品陈列所的陈宝泉。陈宝泉是近代教育家,在日本留学期间就在策划效仿日本博物馆成立中国人自己的博物馆。陈回国经过准备,于1905年2月10日在玉皇阁成立了教育品陈列馆,并受到社会的热烈欢迎。据当年《教育杂志》引用《日日新闻报》9月1日—29日统计,陈列馆共接纳了观众7121位,特别是其中有女观众2251位,这个观众量今天看来对于一个小博物馆也不算少了。
陈克特别指出天津的这座教育品陈列馆,其实比现在被很多人认为的中国第一座国人创办的博物馆——南通博物苑还要早,除了根据张謇记载南通博物苑在1906年还在规划外,《南通市志》也认为南通博物苑在民国元年(1912年才建成开放,而天津教育品陈列所早在1905年2月已经开门纳客了。虽然只是个专题博物馆,虽然后来被合并只存在了三年,但教育品陈列馆应该是中国人建的第一个博物馆。
那它跟现在的天津博物馆又有什么关系呢?您接着往下看。
据天津博物馆馆长陈卓介绍,新的天津博物馆新馆常设三个基本陈列:《天津人文的由来》(古代天津、《中华百年看天津》(近代天津和《耀世奇珍——馆藏文物精品陈列》,重点展示天津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历史意义和重要地位。
去过新博物馆的人刚一进门就会为内部空间构造所吸引,地上五层,地下一层,历史大厅的逐层递进与中庭空间的错落交叠交相呼应,仿佛一条时光隧道连接了从古至今的各个展厅。关于老馆与新馆最大的区别,记者询问了多位刚刚参观完的市民,得到的答案大部分是“空间变大了很多”和“很有现代感”。确实如此,老博物馆的展厅面积只有9000多平方米,而新馆目前利用的陈列展厅面积已经近15000平方米。以前在老馆有部分字画类的展品因为空间所限没办法全貌展出,《万笏朝天图》和《河上花图卷》两件文物长为17米和13米,到了新馆都以全貌姿态呈现于广大参观者面前。
除了旧貌变新颜以外,有的文物也搭上了高科技时代的“便车”。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展出了一幅动态的《清明上河图》,将文物与高科技完美融合在了一起,获得了中外游客的一致赞赏。在天津博物馆有一幅宋代的画卷叫《金明池争标图》,描绘的是皇帝在皇家园林赐宴群臣,观龙舟竞渡的场面。但是这幅图在30厘米见方内描绘了1000多人,大多数参观者即便是近距离观看也觉得费劲。新馆通过运用高科技手段,让参观者不仅可以清晰地观看这幅名画,最绝的是图中的部分内容“活”了起来,比如宫女会翩翩起舞,龙舟也划动了起来,将时代感充分带入了古文物中。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