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嫉妒,我想说的是每个人都会嫉妒,只是程度的不同罢了。“嫉妒的起点,是人们对自身脆弱的.隐忧。”这句话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人们会不经意的与那些比自己强的人比较,因为人必然要面对这样那样的社会关系,而那份自卑感对强势的人产生了敏感,进而演变成嫉妒。其实嫉妒在生活中随处可见,说白了就是人的本性,我们扪心自问是不是真的从来没有嫉妒过别人,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这正如作者所说的:“面对嫉妒,谁也难以充当一位居高临下的医生。这是我们城堡中一种源远流长的传染病,已有不少人因它而疯,因它而死,只是还留下了不少病情稍轻的人。”这么说来,似乎大家都承受着嫉妒之苦,那么嫉妒为何苦呢?苦在于对自身的贬低,对他人的太高,苦在于自迷自困,自轻自困。作者认为世界上最不幸的人就是嫉妒的人,如果不想成为不幸的人,那就不要把时间浪费在嫉妒别人身上,而是把时间用在如何超越别人的过程之上。人们常常要问何为“嫉妒”,所谓“嫉妒”,就是指对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比自己好的人心怀怨恨的一种心理状态。其实嫉妒是人的一种本性,它在生活中也无处不在。“奥塞罗在嫉妒,林黛玉在嫉妒,周公瑾在嫉妒,甚至连神话故事中那些顶天立地的天神也在嫉妒。”而事实上,人人都有嫉妒他人的经历,我们中又有谁能理直气壮地说自己是个从不嫉妒的人?这正如余秋雨所说的“面对嫉妒,谁也难以充当一位居高临下的医生。这是我们城堡中一种源远流长的传染病,已有不少人因它而疯,因它而死,只是还留下了不少病情稍轻的人。”可见,嫉妒是人性的一种,它既可以出现在一个伟人的头脑中,也可以出现在一个龌龊小人的头脑里,任谁也无法摈除。对于嫉妒与嫉妒者,我们常常抱着一种鄙夷和愤怒的眼光,认为嫉妒别人的人,一定是一个卑鄙无耻之徒,而殊不知,这类人是最值得同情,值得可怜的,也是最不幸的。试问一句,他(她为什么要嫉妒?还不是因为别人处处都强于他(她。且别人做的事正是自己最想做的,但自己做不到,别人却做到了。于是,羡慕、不服气等诸多情感因素汇聚在一起,就有了嫉妒。这样看来,嫉妒者处处不及人,就只有靠占一点口头上的便宜来平衡一下自己失控的心理,真是不幸之极了。关于嫉妒者的不幸,余秋雨先生在书中阐述得非常详尽。
“一个人一旦陷入了嫉妒就成了半个傻.,频频地用伶牙俐齿来自我作践,一次次打自己得耳光还觉得红光满面,真是可怜。”“世界上最不幸得人是谁?我得回答是:嫉妒的人”“对方的每一个成绩,都被看成是针对自己的拳脚,成绩不断则拳脚不断,所以只能时时圆睁着张皇失措的双眼,不等多久就感到遍体鳞伤。”等等说法真是大得五吾心。
余秋雨先生在文中不仅讲述了嫉妒得根源与嫉妒者得不幸,还认为嫉妒可以分为两种:高贵得嫉妒与卑下得嫉妒。“是的,嫉妒也可能高贵,高贵得嫉妒比致于卑下得嫉妒,最大得区别在于是否有关.他人、仰望杰出得基本教养。”使人耳目一新。既然我们无法摈除嫉妒之心,那我们该如何使之降到最低程度呢?我想,关键使如何正确看待比自己优秀得人。周瑜之于孔明,厐涓之于孙膑,都是因为没有处理好这个问题,才使前者因嫉妒而丧命。对于比自己优秀的人,应该调整好心态,向他(她学习,取长补短,将心中的不服化为前进的动力,而不能一味地嫉妒,这样才能不断完善自我,尽量减少嫉妒。当今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我们将来走上社会,时时刻刻都会遇到比自己优秀的对手,如何处理好嫉妒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对于这点,人们常常会有两种表现。一是心中不服,便埋头苦干,竭尽全力,非超过对手不可;还有一种就是表面上对你心服口服,而内心却心怀怨恨,暗地里拼命打小报告,非扳倒你不可。这大概就是高贵嫉妒与卑下嫉妒的区别吧。我们当然应该学习前者,把怨恨、嫉妒藏在心中,将它当作鞭笞自己不断进取的长鞭,脚踏实地拼搏,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努力。而不是指望靠一点小聪明,在别人背后捅刀.,以此来打倒对手。因此,我们应该尝试一下高贵的嫉妒,因为“它曾是一位学者在整理另一位学者遗稿时的永久性后悔,它曾是各处一端的科学家冷战结束后的无言拥抱,它曾是两位孤独诗人一辈.的互相探寻,它曾是无数贵族青年决斗前的默默托付。
嫉妒是人之本性,一个会嫉妒的人才是真实的人,我们应该学会高贵的嫉妒,将嫉妒降到最低程度,是它即便在破碎时也能体现一点人类的尊严。“人类多一点奥赛罗的咆哮、林黛玉的眼泪、周公瑾的长叹怕什么?”
仰望星汉灿烂的五千年历史长河,大江大河的影子随处可见,文人墨客竞相追捧--你看,在孟浩然的笔下,""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江河是何等的荡气回肠;在刘禹锡的笔下,"湖光秋月两相知,潭面无风镜未磨",江河又成了如此的"和风细雨";在苏轼的笔下,"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江河闪现的是--气势磅礴!然而,在余秋雨的笔下,《霜冷长河》中的江河却是与众不同的。
许是一种深沉的思念,遥远的冥想在牵引着我,他的江河是一种深沉的回忆,柔韧坚决而又延绵不断的,是秋雨先生心中的河,平静而又悲壮,是文化历史的长河,源远而又流长。他说"我更倾心的,则是秋风初起,霜天水影的景象。为什么更倾心?因为只有那个时候,春天的激情早已减退,夏天实用也已终结,大地霜降,河水骤冷,冷走了喧闹的附加,冷回了安详的本体。凉凉的河水绵绵千里,给收获的泥土一番长长的宁静,给燥热的人间一个久久的寒噤。"秋雨先生正是想要通过这种意象的阐释,把握并揭示自己体验到生命形态的另一侧面:经历过几番风雨、几番沧桑之后,生命渐渐平息了最初的欢腾与激荡,也由此开始了一种更为深沉的积淀,趋于平和。这种积淀因融入了自身坎坷人生的情感阅历,而具有了更为深刻的生命体验与认知;因融入了中华几千年文化的沧桑,而具有了更为丰富的文化底蕴,因此愈发的透彻、厚重。经过生活的磨砺,情感的积淀,秋雨先生关于江河的冥想犹如陈年老酒愈发显现出芬芳诱人。类似梦呓的话语亦似遥远的回响,冥冥之中的似曾相识牵动着秋雨先生点点滴滴的往事情怀。宁静而又悲壮的黑龙江边,秋雨先生展开了如飞的思绪,"难道上一辈子,我曾坐着狗拉雪橇驶行在冰封的黑龙江上,也许我在半道上冻僵了?"这种人河之间的神秘的缘分,是那样的具体,又是那么朦胧而令人神伤。秋雨先生的体验在黑龙江找到了一种寄托、慰藉,人生就是这样一条河,绵延不息,悲壮却并不悲凉,从容不迫而又气度不凡。
书中收录了关于友情、名誉、谣言、嫉妒、善良、年龄等诸多经典之作。这些作品风格平实自然,行文简洁流畅,充分显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字功底和丰富的人生阅历,以及对社会现实和真实人性的深入思考。
喜欢读余秋雨教授的散文,因为先生的文章文化底蕴厚实;喜欢看席慕蓉女士的散文诗,因为她的文字清丽细腻;还喜欢翻阅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因为先生的文章真实透彻。我的案头,几乎都是他们的作品集子。闲暇的时候就喜欢翻看这些文集,有了这些智者陪伴,长夜就不会寂寞,生活也不会孤单。
“生命是一条江,发源于远处,蜿蜓于大地,上游是青年时代,中游是中年时代,下游是老年时代。”罗素的这个天才比喻让颇有人生阅历的余秋雨觉得十分贴心,于是以霜冷长河的图景为背景来谈人生。想想也是自己好像刚刚毕业,如今却是这般年纪了。于是我感叹岁月的无情,我会经常想,我要好好玩玩,事实上,就是在这样的自我安慰中我会在自己的空间编织一份份美丽,这美丽不是人们理解的女人的美貌,让人可以用眼睛看的;也不是女人的味道,让人可以用心去品味;而是我的一切顺其自然的生活。快乐的时候找几个朋友打打牌,苦恼的时候找个知心朋友谈谈心,无聊的时候叫几个同学游一游,需要的时候去开动一下自己的脑筋完成一些作业。
有的人将人生比作长路,也有的比作高山,而现在余先生将他具化成了长河。
这种比喻正解释了人生的现象,在有的地方河流湍急,有的地方水波不兴,而在长河的源头永远是纯洁的,在长河的尽头则是宽广平静。这多么像人生。在这长河中的各种水下暗礁,水中险滩,水中生物无不活现了生命中的曲折,困难,得失,成败。而余先生的关于善良,关于生命,关于年龄等篇也都是在这长河中历练浸泡之后而钓上来的肥腴的黑鱼与我们共享,我们应该再次谢谢他的盛情。
他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热爱和平,他正直、善良、诚恳,他无时不在感化同类,希望我们能够接受多点文明,吸收多点精华,不要再这样无谓的喧嚣下去,多去思考思考有益的人生话题,而不是为了物质而竞争人生。
他也不是用无情的法律的眼光去看罪犯,而是用人的起码的感情出发去寻根究源,到底什么才是犯罪的动因。这让我很感动,在西方的法庭中的陪审团制度正是体现了这个人性、人情的重要性。
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是反对社会主义法律的,也许不是我错了,而是社会主义法律制度还不够完善的原因。
余秋雨先生用感性的长河来概括人生,有点像东方人用佛、西方人用上帝来解释过去的无知一样。在“历史的长河”中的激烈与平静、纯洁与混沌、狭窄与宽广不也正好与真正的历史吻合吗?那么如今正处于这条长河的哪个位置呢?
这本书讲述很多人生哲理,作者有一些看法是我们现在暂时无法理解的,但是作者的分析真的很到位很严谨,从根源的分析到现象的分析再到如何解决问题的分析,使我们能够充分的认识问题。以后再生活再遇到什么问题的话,可以再细细地品味这本书,也许就能豁达地面对问题了。
又是一个孤独的夜……
我眼睁睁的看着11月20日的太阳最后隐没在地平线下,太阳色球顶端最后一点金光也在视野中淡出了,眼前的一切便昏暗下来,夜色顿然显现。
目光从日落的地方移开,夜的寒冷从那里开始扩散开来,并以光速穿过我的身体,当回过神来,才发现自己浸在了寒冷中,不禁打了个冷战。
南方的冬虽无北方的凛冽,但在今夜,我体会到了比北方冬季更冷的冷意。
一个人呆在家的日子不好受,100多平的房子显得太大太空旷,可我也无能为力,本该过得美好的团圆家庭生活变了,你们该和我一同生活的亲人疏远了,像一枚被宇宙引力拉散的原子,质子飞到了东方,中子飘到了西方。
回到书房习惯性的透过半掩的飘窗看自己爱看的星星,云霞散尽后,天幕呈现出梦境般的幽蓝,清澈异常,城中可见的寥寥几星零零散散的挂在天上,那是几个白亮的点。今天是个少有的好天气,但我觉得那些星星很小很暗。
突然,手机收到一条信息,是一个感情渐渐淡化的朋友发来的。
“绝交吧。”
“为什么?”我惊问道。
“没有为什么。”
当我再想回答,可发现他已经把我删了。
缓缓放下手机,转头看向夜空,一轮盈月不知从何处钻出,把地球另一端的日光折射出阵阵寒意,银白的月光仿佛不是来自太阳系,那冷冷的光芒浸透太空绝对零度的寒意,带着其他星体的,关注一种能令生灵恐惧的气势射来,躲过大气层数百千米的遮盖,穿过半空中稀稀拉拉的云,透过飘窗轻薄的幔纱,照射在书桌上,椅子上,我心上。看着银白月色和昏黄的灯影融在一起,桌上略积的一层尘絮看起来竟像霜,然后我空荡荡的思绪中多了几个词:监狱,冷漠,宇宙空泡。
我想哭,却挤不出一丝泪来。
剩下的夜晚时光,我泡了碗面吃,调料包全部放进去了还是寡淡如水。然后喝了杯咖啡,开始写散文,我写了几段,再回头看看,我的哀思全部都撒上去了。
等咖啡的猛劲儿过了,文章也写完了,拿手机一看,已经是凌晨2点多。
早晨,寒风吹弯了路旁的小枯树,风推着云,云卷着风,吹得玻璃窗直响。街上 的行人寥寥无几,因为风吹在脸上,犹如刀割一般,所以人们都躲在家里不敢出门,而且在家里还开着暖气。
如果要出门,就必须穿上厚厚的防寒服,戴上手套、围巾和帽子,有的人甚至用大围巾把脸包住。在外面,呼出来的气就像白雾似的,吐出的口水一落地就会结成冰。行人个个都迈着大步,没有谁愿意在大街上多停留一会儿。
回到成都后,虽然也是冬天,天气暖和多了,但也有一些令人寒心的事情。一天,我在家看见报上讲,公共汽车上有几个为老、弱、病、残设的专座,还有提示牌写着。而这些座位却经常被一些年轻人坐着,老年人上车后没座位了,那些年轻人也视而不见。
还有一篇报道说,有个人被汽车撞伤了,汽车司机开着车就跑了,其他司机也不闻不问。突然来了一位与受伤者素不相识的少女,她跪在街中央向来往的行人求助,但过了很长时间都没有一个人上前帮忙....
那位少女是一个很热心的.人,可当她向别人招手求助时,却没人愿意和她一起把伤者送去医院。可见,现在社会上有一些人是缺乏同情心和爱心的。
就在这时候,外面下起了大雨。望着窗外灰暗的天空,我期望着,什么时候那些失去良知的人能够觉醒,使我们的社会到处都充满着阳光和温暖。
吃好饭,我便开始写作业,这时,我看见窗子外边,树也被寒风吹得瑟瑟发抖,无奈地低下了头。天空上没有一只鸟飞过,仿佛也像我一样,冻得不愿意出家门了。在屋里子,一切都变得冰凉,坐在椅子上,我不由得缩成了一团,双腿紧贴在胸前,用手捂着我凉凉的脚丫,可却不知怎么了,无论怎样也捂不热,依旧还是冰冰凉凉的。
家里静静的,没有一切动静,只能听见窗外传来喧闹的汽车声。我甚至怀疑,是不是一切都被冻住了?冻住了家具、冻住了墙壁、冻住了地板,所以它们才都是冰的?这里,仿佛连空气都被冻结了、凝固了。而我,仿佛也被冰凉的空气所冻住了,我的'血液仿佛也被冻结住了,不再流淌,所以才是冰凉冰凉的。在这个一切都被冻住的家里,我连呼吸也变得困难,仿佛吸进去的不是氧气,而是冰。我的行动也不再灵活,而像一个生了锈的已经变得冰凉的机器人,干什么都是又慢又笨重。
晚上,我早早洗好了澡,钻进了铺上电热毯的温暖的被窝里。一股暖流立即遍及了我的全身,我的血液也不再凝固,而是沸腾、沸腾、继续沸腾、流淌,全身一下子就暖和了过来,寒冷被我挡在了被子之外,一切都像是万物复苏一般解了冻。我“活”过来了!在温暖的被窝里,我不由感叹:在寒冷的冬日,还是被窝里最舒服了!
我相信这个世界上大多数人都很看重自己名誉,否则为何如此介意别人的看法呢。作者有一句话说得很对,“人们在名誉的争夺中最容易降低自己的生命方位,降低到令人难以置信的地步。”人们往往在争名夺利的时候迷失自我,而且迷失得很严重,甚至用上了一些不道德的手法,也就是作者所说的不名誉,一旦争夺不名誉的话,那么真正的名誉裂缝就再也无法弥补了。作者举例李清照,李清照是我一直都很喜欢的一位词人,她目睹身边的人经历着失去名誉,到她中年改嫁自身也遭遇着名誉的受损,但是她却能流芳百世,这是她想不到,当初的她也许也担心自己的名誉受损,但是那些恶名却并未持续太久,作者想要说明的是日常体验的名誉和最终的名誉之间的差异。我也认为名誉并不是生命中最珍贵,名誉是来自别人的评论,有时候是我们追求不来的,我们可以做的只是做好自己,如果把追求名誉当作自我进步的动力还是可以的,但是千万不能弄巧成拙,否则追求名誉则变成一种罪恶。最后作者还谈到了已经取得名誉的人,我认为人到高处时,处境自然变得危险或者变得寂寞。一个在高处的人,要站得稳,不容易;要有知己,要被人理解,不容易;这也许是为什么那么多名人到最后喜欢回归田园,隐世而居。
我认为谣言是跟名誉相关,所谓“人言可畏”,谣言就是攻击名誉的武器,谣言的本质就是谎言,因此谣言也被分为善意的谣言和恶意的谣言。我们痛恨的通常就是后者,而最可恨的就是那造谣的人。“我们与谣言的对峙,也就是与人类根深蒂固的心理隐患的对峙。”追踪谣言的根源,就是造谣者的为何要捏造或夸大事实。谣言不同于谎言的是它具有传谣者。作者作出这样的结论:人们对谣言的需求是出于求真的的需求,因为人们对自己的生存环境都有着因迷茫而产生的不安全感,因为不安全感的存在促使了对高于自己的事务的好奇之心,因为长久的仰视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不平衡的现在恼怒。我有一个朋友曾经被谣言弄得痛不欲生,我当时安慰她说:嘴巴长在人家那里,你只有做好自己才能让谣言不攻自破,的确像我们这样的普通人很难不去介意别人的看法,“恶者拨弄谣言,愚者享受谣言,勇者击退谣言,智者阻止谣言,仁者消解谣言。”那么你又是哪一种人呢?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