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界只有一个懂我的人。
她在我那段混沌的日子里出现,又一个转身,离开了。
她和我长得一样,也和我一样地生活。我开心,她和我一起开心;我难过,她和我一起难过。我们一起吃饭,一起听着心动的旋律,一起望着同一片天空。我喜欢做我喜欢做的事,她也形影不离。我和她讲着我的故事,话很多,但她总静静地聆听着,像阳台上的那株草,一动不动。我坐在床上流着泪,她也流着眼泪。我抱着玩偶在衣柜前跳着神曲中的舞蹈,她也抱着玩偶在衣柜前跳着神曲中的舞蹈。
我慢慢地喜欢她,喜欢她的简单,简单得眼眸里只剩植物的葱茏。
“你是谁?”我静静地问。
“我是你。”她静静地答。
我一点也不在意她的存在,因为她让我看到了我自己,甚至可以说,我很喜欢很喜欢她的存在,我不知道如果没有了她,我的世界会是一个什么样子。我害怕,害怕她离开我。但是那天还是来了。
她对我说:我要离开了,我要过我自己的日子了。”说完后,她像一阵青烟,消散在风中,再也没有了她的身影。我呼喊,我寻找,但还是不见她的踪迹。
“她从哪里来?我又在哪里遇见她的?她又去了哪里?”闭上眼,靠着柔软的枕头,我期待着在我的梦里出现:
又是一个新的周一。校服,红领巾,困意,都跟着我到了学校。我遇见了她,和我穿得一样,我们匆匆跑进教室,连句招呼也不打。忙碌的生活在周末的背影后开始了。她一声不吭地坐在位置上,做着和我一样的作业,但一声不响,当我摇动她,追问她的时候。我醒了,她却散了。
我期待着,期待在转角再一次遇见她。
人生就是一场美丽的遇见。
人们都说,最美丽的意外,莫过于不期而遇。我与你,适逢其会,在锦绣华年之际,领悟生命。
已是深秋,骄阳已不复盛夏的燥热,取而代之的,是大片柔软的暖阳,如水般温润,沁暖心脾。我独自在林间小道上走着,周遭的一切都仿佛按下了静音键,如一场华丽谢幕的舞台剧,在沉默的空气中静静回味。
这使我的心灵变得安宁。走过这段阡陌小路,眼前忽的开阔起来,我讶然地怔在原地,眼眸也被渲染成如火的绚烂——一大片枫林。
这正值深秋时节,枫叶如火般在无际的原野上燃烧,那般热烈之景,竟把空气都晕染上色彩,直烧到天边,引燃半边天空。它们是有生命的!若是没有灵魂的叶片,怎能红得如此恣意骄傲,在寒风中热烈得如一团火,那满得快要滴落的深红,是它们骨子里的热血与个性,在一片宁静中,我仿佛能聆听它们的心声,那风过的低语,是我们心灵的沟通。
我走上前去,这一份不期而遇,当真是最美的惊喜。我轻轻抚过一片枫叶,这才讶然于它叶柄的纤细,那仿佛轻触便会顷刻翻飞的叶片,是怎样以最骄傲的姿态拥抱猛烈的秋风呢?
仿佛印证我的想法一般,又一阵风卷过枫林,大团的烈焰涌动,如灿燃的火海,外向张扬。我发现每一片枫叶在秋风袭来时,都将叶片舒展到最开,以最美的姿态迎接秋风,它们会落下,却是如破茧之蝶般从重获新生的姿态翩飞,带着欣喜与眷恋。
一片枫叶擦着我的肩膀落下,我视线追随着它,只见它轻轻拥入在地的怀抱,沉睡得安宁祥和,我感受到它小小身躯中洋溢的喜悦,我想,这是它和大地的第二次遇见,第一次的它,从枝头探出,欣喜于新世界的美好,是大地让它认识了这个美好的世界。所以,它才会在第二次遇见时,以流星尾焰的花火般绚烂的姿态去感恩、回报抚育它的大地。
与这小小的枫叶的遇见,使我领悟了生命的真谛。我们行走于茫茫人海,心亦是行走阡陌,却不要忘记了永远有一条路,回归家的方向,你的心也就永远会被另一颗心牵挂。它,名曰家人。
这一场美丽的邂逅,给予我一个隐隐的`方向,那是家的所在。我脚下的步伐渐快,身后,如火的枫林浸染了天空。
贾斯伯和薇拉在寻找幸福。他们找过了天花板、阁楼、沙发底下……等,什么都没找到,一点幸福的味道都没有。偶然间,他们发现了幸福的消息,于是跑到乐琪小铺和小气银行去,还是没有找到幸福。正当他们心灰意冷的在路上漫无目的的走着,他们在公园的椅子上遇见了彼此,此时此刻,幸福诞生了。
什么是“copy型”家长?用书中的话来解释,copy型家长“要么将养育子女的过程看作一个难得的机会,可以让他们纠正自己成长过程中曾经犯过的错误,要么就只是将孩子看作是‘子承父业’的人选而已”。
现实生活中,这类型的家长很常见。有些家长为了弥补小时候的遗憾,强迫孩子上某个兴趣班;有些家长认为自己的理想要让孩子来实现,左右孩子填高考志愿······这样的家长已经完全把孩子看作自己的附属品。这样的家长不明白,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追求,在他们的成长历程中需要的是父母的引导,而不是不得不服从的命令。
我自己也曾属于“copy型”家长的一员。女儿出生后,我把她的小房间布置得粉嫩粉嫩的,认为公主房是最适合女孩的。为什么会这样认为呢?纯粹是满足自己所谓的“少女心”“公主梦”呀。为此老公也曾说我:“你是为自己布置的房间吧!说不定女儿不喜欢粉色呢?”当时我不以为然,直到看了书之后,真的是一语惊醒梦中人!我确实走入了误区,只考虑到自己,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这也给我一个强烈的提示:教育孩子,要基于孩子的需要。
“我们教育孩子,往往不是因为爱,而是出于害怕”,这句话出现在书的封面,也是本书的题记,更是引起我思考的首要问题。在我看来,“教育孩子,是因为爱还是害怕”这个问题在现实生活中能对应三种类型的父母。
第一类父母是出自真心地爱孩子,他们会主动学习如何教育孩子,凡事为孩子着想,在爱与严之间能把握好一个度。
第二类父母也很爱孩子,但是没把握好度,变成了害怕,害怕孩子不能如自己所愿,因而管教过于严格,变成了强制型家长。
第三类父母纯粹是因为怕,怕孩子做不好,怕孩子让自己丢脸,给自己添麻烦,他们被动地教育孩子,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我属于哪一类父母呢,我是因为爱还是因为害怕才教育孩子?说真的,没看书之前我没考虑过这个问题。翻开这本书之后,这个问题开始提醒着我:我现在对孩子所做的一切都要基于爱,只有这样,才不会让亲子教育变了味。如何去爱?那就要不断学习,成为更好的自己。恰好,这本书的目的就是引导父母要因爱而教育,做主动型父母,对孩子的需求保持高度敏感,积极参与孩子的成长,与孩子保持强大的情感纽带。
有的问题没有答案,但我愿平尽全力,用一生的精力去追寻你,只愿追寻的道路上风景独好。
——题记
历时六个多小时的课堂洗礼,精疲力竭。一天里的偏激,快活,烦闷,感动交织在了一起,让人发狂。三尺讲台上,粉笔铿锵有力的落下了一层层粉笔灰,老师怀着昂扬的情感讲述着一些自以为是的知识。
“同学们,***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他拥有着高远的志向,最终实现了梦想,为祖国贡献了一份宏伟的力量。小康同学,你是为了什么而读书?”小康同学噌的站起来,大声回答:“为了让祖国更加繁荣富强!”老师满意的点了点头。“嗨哟,现在的祖国够富强了,也不需要你这样伟大的志向了。”教室本身寂静,使我这一句话变得额外的显著。老师显然听到了我的话,脸色一下子变得发紫,强压着怒火,好不容易才挤出了点微笑。“那么宗骏同学,你又是为了什么而读书?”我一下子懵了,在众多异样的眼光中站起。其实,我大可以随便找个振奋的语句搪塞一下,然后灰头土脸的坐下,但我并不愿意放弃自己的观念,因此而选择了沉默。沉默之余,老师还不忘讽刺一下“中国以前就是因为有太多你这种没志向的人,才会萎萎不振,大家说是不是?”就这样,我在同学的嬉笑声中坐下。这件事,在我的小学生活中成为了心里的一道坎。
近来,看了一部影片,叫《战狼2》影片里显示了我们祖国的强大与震慑力。在他国,我们身后有着坚实的护盾,那便是祖国。那部片子给我的感觉啊,就是震撼。在外境里遇见了危险,中国会全力支援和保护。看完了,我竟觉得心里平缓了很多,或者是那道坎,平了下去。其实我们开始都没什么鸿鹄之志,莫言小时候的志向也不过是天天都可以吃饺子,娶上邻村石匠的女儿罢了。梦想,是在无数讽刺里磨砺出来的,然而,现在我好像突然知道了那个问题的答案。感谢你啊,命运,感谢你让我与我的伟大祖国相遇。
晚风刮得凌冽,我却无所畏惧,迈着坚定的脚步向家走去。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