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过了许多有趣的节日,可今年的端午节是我最快乐,最难忘的。 端午节那天,我和妈妈早上去菜场买了一些棕叶、糯米。回到家里妈妈把一个盆子里装了水,把棕叶放在里面,我很纳闷就问妈妈“妈妈,为什么要把棕叶泡在水里?”妈妈说“棕叶泡在水里才不会发干变硬,这样我们才好包呀!”噢,原来如此。妈妈洗好米,也将米泡在水里,我连忙对妈妈说“妈妈,米泡在水里,也是和棕叶一样的道理吧!”妈妈点点头说“是的。” 终于开始包棕子了,只见妈妈将两片棕叶重叠在一起,将大的一头圈成一个漏斗的样子,然后放入米,再把多余的叶子顺着漏斗包裹起来,最后将绳子横在三个角中间,绑好两个角,这样一个棕子就诞生了。 我也学着妈妈的样子包,可是我的棕子真是漏斗,一不小心,米就一粒一粒的往下落,妈妈告诉我在卷成漏斗形状时要注意不能有缝,那样就真成了漏斗了,米在放进去的时候也要按紧了这样煮出来的米才结实。我小心翼翼的包着,终于我成功了,我特意将我包的棕子用绳子系好,这是我的劳动成果,我要留作纪念。 我很高兴,我学会了包棕子,所以我忘不了今年的端午节。
过年就是过一种味道,那浓浓的年味带着欢乐,带着祝福,带着一家人老老少少的喜悦,带走过去一年的回味,带来新的一年的希望渐行渐远!过年过的其实就是一种耐得咀的,一家子乐乐哈哈的味道;过的是的是一年又一年的红红火火,盼的是一年又一年的喜气洋洋,送的是一年又一年的平安吉祥!
尽管那味道一年又一年的重复着,可人们还是有滋有味地品着,那里有浓浓的亲情,眷眷的乡恋,暖暖的回味…尽管会把一年的辛苦收获挥洒得襄中见底也自甘愿意;尽管会因为走亲访友而身心疲惫,但还是无怨无悔;尽管会有年关将近、开年工作路途挤堵不顺伴生舟车劳顿,还是会因心中有暖眼里有盼行走得开开心心…
过年就是一种埋在心里的守望,半百的父母守望在外飘泊的儿女有钱没钱回家团圆;留守的孩子守望在外劳作的爸爸妈妈回到身边;年青的中年的社会建设主力军带着一年的收获回家送给家人一年的祝贺…过年就是把守望的慢长味道变成现实!
十七年了,我的母亲从一位挑起育儿养家的责任的肤色胞满的中年妇女走进沟壑纵横的耄耋之年,她总是教育我们兄弟姊妹四个好儿女应志在四方;如今我们早己隧了母亲愿,通过多年打拼努力都在大都市扎下根且生儿育女,渐渐地适应了都市繁华便捷的生活方式,渐渐模糊了那遥远的小山村,渐渐地忘记了那小山村的守望;回乡的次数越来越少了,乡音乡情在灯红酒绿的挤兑中渐渐地陌生了,总是借口工作忙,总是托辞家里走不开,事实上是我们自己以经不适应那简单原始厚道的乡村生活了;所以母亲的盼望一年又一年地年三十落空了,老屋的年味空寂的让人窒息,母亲照样摆着我们姊妹的碗桧,一个人孤独地咀嚼着团圆的味道。我们总劝母亲跟我们去大都市过年,母亲总说习惯了乡里的味道,习惯等孩子们回家的那份牵挂…今年,我年三十带着孩子妇媳回到老家,陪母亲过年,母亲见到我回来了,快乐地像个孩子,脸上的皱纹乐开了花,逢人就夸儿子媳妇孝顺!我在乡亲面前,脸红到耳根,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十七年了,我才第一次回家陪母亲过年三十,还有啥资格谈孝顺!母亲忙前后地张落着,满满摆了一座鸡鸭猪牛肉,没有一点素菜,巴不得让我们把一年落下的好吃的吃回去;席上还一个劲儿地给我媳妇孩子儿夹菜,"妈,现在城里人都是多吃蔬菜少吃肉"媳妇说道。母亲伸在半路上的筷子一下凝固在半空中了,眼里好像有砂似的,忙道"妈老了,不中用了,不知道孩子们喜欢啥!"我瞪了媳妇一眼道:"妈,没事的,我从小就喜欢你做的年夜饭,我和孩子们都喜欢吃肉,不吃闹得慌,正好你给我们解了馋!"尬尴的气氛一闪而过,你一杯我一杯地祝福让母亲脸上挂满了笑,老屋里飘出了许久未有个的欢快气氛…尽管初二下午我就返回了城里,但走时我感受到了这是母亲十七年从未有过的甜蜜!
年味就是有钱无钱回家团圆!我们所处这个时代,生活好了,物资丰富了,但缺的是人情味,那是一个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的精神!不管我们有多成功也不管我们有多富有,也不论我们平凡或者普通,在我们心里那一种可以传承的风骨,可以播洒的味道,那就是一个家庭一个民族可以延续的亲情友情这种主流情义,与财富名利无一毛钱的关系!
过年在人的一生有几十次甚至上百次,但是那渐行渐远的过去,那欣欣然然走来的盼望,却让山河更替,时光流转,让岁月充满味道;过去的耐得回味,未来充满希望,正如那红红的灯笼罩着的对日子的肯定,对生活的追求,满是幸福的梦…
年味是我们这个民族特有的气息,那是万家团聚的盛会,亲情友情的集会,是父母儿女团聚乐哈的日子,谁也不愿落下,年复一年地聚会,年复一年地盼望,那是分久必合的大团圆喜事!
又是一年辞旧岁,不知不觉中,又到了辞旧迎新的日子,身边的人们好像都忙碌了起来,有回乡的、有釆购年货的、有走亲访友的,大家仿佛都沉浸在“年”的氛围之中。可不知道为什么,我看着周边的人们,总感觉到似乎少了些过年的味道。
还记得小时候,对过年有一种类似于宗教信仰般的虔诚,穿新衣、放鞭炮、贴春联、吃饺子、给老人磕头拜年,要压岁钱,除夕夜里,端着盛满饺子的大碗和父母家人一起,守着电视里的春节晚会,熬啊熬,熬得凌晨的钟声响起,爬到自己能爬到的最高处,看满城烟花燃起,那种记忆,那种乐趣,深深的留在了记忆里,成了独有的挥之不去的影像,深深地扎根在心里。
时光流转,如今,长大了,成家立业,有了自己的小孩,却找不到了过年的味道。不用准备年夜饭了,早早就在酒店订好了,不用腌制腊肉了,淘宝网上早就下单了,不用去写春联了,移动充话费就送,不用购买烟花爆竹了,市区禁止燃放烟花,不用给小辈发红包了,微信红包又快又好……
过年,仿佛成了公式化的流水线作业,过年已经不是记忆里的那个味道了。
“新年好呀,新年好呀,祝福大家新年好,我们唱歌,我们跳舞,祝福大家新年好…”好想在回到过去,重新唱起这首耳熟能详的歌谣,找到记忆里的年味。
春节前几天,陪着家人去置办年货。天正下着小雨,虽然没有温暖的阳光但却也一扫之前的雾霾天气。走在路上,远处不断传来低沉悠长的汽笛声,心想好久没有做过轮渡了,这次有了机会去重温儿时水波荡漾,空气腥湿的记忆。
到达目的地后,雨也恰好停了。我提议去花鸟市场瞧瞧,买些花草回去装饰。去的途中,身旁的人没有想象中的多,我还纳闷,他们说都回家过年了呗。噢,回家才是过年啊。
节前的物价也涨了不少,看中的一盆万年青价格差不多翻了一倍,看着他们在洽谈价格,我到附近又转了转,看见了一盆含苞欲放的风信子。那样子实在惹人怜爱,体态娇小,放在书桌窗前正好。挑好了心仪之物,走之前还了解到风信子的象征义:只要重燃生命之火,便可同享丰富生活。聊了一会后,我急忙催促他们回去,他们似乎有些不满:“不是你撺掇着来这儿吗,这才多久就赶着回去啊?”“回家,过年。”
我脚一踏进家门,便急忙着张贴各式吉祥物。屋子在放假前就已经被整理得十分整洁了。对了,还有春联没换,不急不急,等到了三十那天再换也不迟。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古时人们地风俗也只能存活在诗歌与人们地想象中了,不过还好,一同祈盼新年地到来地这份心情一直未变。
没有做下来多久,我又被支出去买一些招待客人地水果。来到附近地市场,真地是人山人海。难道白天没有出来地人都选择这个时候出来?推着购物车在人群中艰难地前行,身旁地人们也没有表现出十分喜悦地神情,反而多了一份恬淡和宁静,抑或一种期待。在期盼什么?远方游子地归来、往昔不幸地离去、来年心愿地实现……或许都有,人总得有些期待,生活才能继续。
终于,看着窗外别人家地阳台上都挂起火红地灯笼时,电视上地主持人换上喜庆地红装时,我知道,春节——各大节日中最具分量地一个,已经来了。期盼已久地春节就这样来了,好像什么也没有发生。是啊,这是我第一次想到这样地问题,从年头盼到年尾地春节来地时候,我竟毫无感觉。是因为没有了儿时地烟火炮竹,还是没有当年一大家人共居一处地温馨?
“开饭了!快出来。”
“好,马上就来。”
就像平时开饭一样,我走出房间。不过当我看见墙上地福字与中国结,看见桌子上一圈摆放整齐地饭菜和斟满酒地酒杯,看见他们脸上洋溢地满足与喜悦,我知道就算没有炫目光彩地烟花,没有众人地欢声笑语,只要在家里,与最亲地人在一起就是春节,就是过年。
这,就是年味儿。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