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上,准高中生们正处在青春期,青春期普遍都有逆反心理,家长们越是说得多,他们越是觉得父母唠叨烦。他们不再对父母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房门会上锁,手机会设密,认为上了高中就是小大人了,有些事可以自己做主,有了烦恼也不再寻求父母的帮助。
因为进入高中阶段,学生自我意识发展会走向一个新的阶段。如独立意向的发展,高中生已能完全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个体,因此要求独立的愿望日趋强烈。但是,这种独立性要求是建立在与成人和睦相处基础上的,与初中时期的反抗性特点有所区别,多数高中生基本上能与其父母或其他人保持一种肯定的尊重的关系,反抗性成分逐渐减少,但仍有反抗性。
再比如强烈地关心自己的.个性成长。高中生十分关心自己个性特点方面的优缺点,在对人对已的评价时,也将个性是否完善放在首要位置。同时,他们的会更强自尊心,高中生在其言行受到肯定和赞赏时,会产生强烈的满足感;反之,易产生强烈的挫折感。
当然,这种自我意识也会有混乱的时候,人的心理体验常伴随着较多的自卑感、盲目性、自信心丧失和情绪消沉、意志薄弱、孤僻、抑郁等现象。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不恰当的自我评价容易与现实产生碰撞,从而造成内心激烈的矛盾冲突。
所以家长们在教育孩子时,把他们真正当作高中生对待,给予孩子适当的隐私权,有助于他们独立人格的塑造,但是家长们要判断何时由孩子自己做主,何时家长参与指导。近年来发生的“马加爵”“药家鑫”“李天一”事件等,都是因为在青春期时没有受到正确的家庭教育而产生的悲剧事件。
首先,家长们自己要树立起这种观念,不要处处拿孩子的分数来衡量一切。因为初中生刚升入高中,尚不能确切地评价和认识自己的智力潜能和性格特征,很难对自己做出一个全面而恰当的估价,而是凭借一时的感觉对自己轻下结论,这样就导致他们对自己的自信程度把握不当。几次甚至一次偶然的成功,就可以使他们认为自己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人才而沾沾自喜;几次偶然的失利,就会使他们认为自己无能透顶而极度自卑。所以孩子成绩好的时候,家长不要给予过多的物质奖励,不要吝啬精神的嘉奖,成绩差的时候也别表现的过于生气严肃,毕竟孩子不是考试工具,尽量给予安慰和鼓励。
其次,培养孩子的平常心,胜不骄气不馁,经常站在孩子的立场上考虑问题,有问题可以平等的沟通,有时间看看国外的家庭情景剧,家庭教育这一点国外的老爸老妈就做的很好。如果孩子经父母询问后还是不吭声,不妨根据他的兴趣爱好,给他提供一些减压方式吧,比如游乐园,短途旅行之类。
第三,经常试着与孩子多多交流,了解他在上述方面有无类似困难,理解他们的想法,毕竟时代在进步,两代人之间会有代沟,父母们只有与时俱进,将心比心,才能成为孩子的朋友。
第四,留给孩子一定的私人空间,不把他们当小孩子看待,有些简单的事情交给他们自己做主。以此培养来他们独立人格的建立和健全。但是,少管不代表不管,不代表放任自流,在孩子为人处事的教育上,父母应给予一定的指导。
孩子终于被录取到第一志愿,松了一口气,也感慨万分,写点感想,给后面期待孩子突围的家长的一些建议,说的不对的请忽略:
1. 告别智能手机:一提智能手机我就生气,为什么家长要给孩子买苹果?不要把前途消耗在无聊的朋友圈中,不要用自己的前途去赌博和付出不值得的代价,这比戒掉毒瘾还难吗?有的孩子不愿意离开微信是担心朋友说她没自由,她怕孤独,怕没有朋友,怕朋友离她而去,殊不知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视友谊比任何东西都重要,不是他不想努力。那么一定要告诉他,如果他的朋友连考学都不支持,那是真朋友吗?负责任的家长,不要心存侥幸,用你孩子能接受的方式去解决吧,让他脱离开沉溺于智能手机不思勤奋的群体,让他明白自己脱离开了才能突围去追求自己的梦想,成为不一样的他。家长在孩子不学习的时候也不要玩手机,多和孩子聊天沟通,找一些其它爱好分散注意力都是很好的方式;
2. 告别游戏:一边玩游戏一边能考上好大学的我只见过一个,但是不要期待奇迹会发生在自己身上,不下一定的功夫无法达到目标这是肯定的,游戏和升学只能二选一,让他形成鄙视游戏群体的价值观,用你孩子能接受的方式去解决。家长更不要玩游戏,要玩就偷偷玩吧,别让孩子看见,孩子不学习时多陪陪孩子;
3. 找到合适自己的课外辅导:这是关键中的关键,这个坛子里交流相关经验有很多了,找到自己的才是对的,有的压根没有上辅导班就考得很好,有的家长说他们适合上大课,我家孩子基础差,小的时候快乐教育,上了初中知道学了,给报了大班课,但是到了初二还不见效,发现是孩子跟不上,别人讲了好几步他只听到一步就卡住了,只能找一对一,也在机构的一对一耽误了半年的光阴,朋友介绍了一个家教,非常好,把孩子一点点带出来。所以,放任孩子不管不是锻炼孩子自立,初中了,家长一定还要管,只是方式不同而已,要随时了解症结,不是只要孩子上课你就安心,你要考虑这个课是不是有帮助,你要盯紧了,提供必要的帮助,上大班小班要看孩子程度和接受能力,但是一定要考虑距离,路上的时间一定是宝贵的,一对一要找对,拿孩子时间做试验品是惨痛的。时间,时间!
4. 体育必须满分:除了练没有办法,每天回家练或者在学校跑完步再回家,雾霾就戴口罩练,总之实践证明,再差的孩子都可以做到,拿不到满分还是你***不够强烈,一个项目练了很久不满意了就要换项目,男孩子可能实心球要比单杠容易点?别在一个项目上死磕;
5. 报志愿问题:坛子里讨论太多了,找找死档的帖子就什么都清楚,人要冒险,也要留足余地,看你是否输得起;
6. 软件的系统工程学:中考要智商,要勤奋,要知识面,要会取舍,要承受挫折的强大内心,要阳光的心态……这些系统工程已经从孩子出生就开始建立了,我认为短时间变不了,但是至少,要从改善和逆反孩子的敌对关系入手开始,如果关系不改善,你的所有想法都很难实现,包括以上说的。
一位朋友住通州,孩子3岁,打算卖房去买学区房,已经在关注今年的中考分数线、学校排名等情况,纠结是去朝阳、西城还是东城好,庞大的升学工程居然这么小就开始了。好的小学是什么标准我不太了解,但是我领教了好的初中对于中考本身的重要,我们初中上的是好学校的普通班,尽管上课的时候老师经常需要用10-20分钟维持秩序然后控制好发完火的情绪才能讲课,这种情况持续了一年多,尽管有一半以上的孩子在课堂上玩手机、睡觉和吃零食,尽管学习好的孩子自己捂着不太回答同学的问题,尽管主科的老师都换过,诸多的不如意,但是,我教孩子,无论环境如何,只要考入班级前五就没有问题了,最后,还是熬出来了,如愿以偿的进入了梦想的学校,遗憾的是这个班大部分孩子还是落入20中以下的学校。但是还是要感谢这所学校,让我们学会了在逆境中如何去顽强地生存和奋斗。感谢这所学校的备课组,将实验班的精华课件分享给普通班,让我们至少在知识层面上会比普通校更有优势,感谢这所学校的文化传承,让这些年轻的老师能传承下来,而这个个别班的问题,也来自于孩子自己本身的原因多些。因此,初中进一个好的学校真的好重要。小升初时当然要争取进好的初中,毋庸置疑。希望10几年后的今天,这些孩子能有不一样的学校生活,而我们这些幸运儿又不知到了高考的门槛要演绎什么样的苦乐。
在生活中,突然进入一个新环境,不同学生的适应能力也会千差万别。这主要表现在人际关系和生活自理方面等。
有的准高中生性格外向活泼,一进校就能快速与同学打成一片,有的则比较害羞敏感,始终融不进班级的主流圈子,沦落成边缘人。长此以往,那些被边缘化的学生不仅给人的感觉很孤僻,不合群,自己也会感到很孤独,没有存在感。加上现在要学会适应集体生活,尤其要面对室友间情趣爱好、饮食习惯、家境状况、作息时间等方面的差异,都会使人无所适从。
这个时候,他们就会怀念初中的小伙伴,长期沉浸在虚拟网络里,聊天,玩游戏,不务正业,都有可能。家长在与孩子接触时应多留心孩子有没有固定的朋友之类,或者向老师了解,试着教孩子主动融入同学中,家长还要跟老师沟通,让孩子在课堂上多表现,训练他的胆量。这个时期孩子的性格还未完全定型,因此只要用对方法就能够及时纠正过来。
有的高中实行寄宿制,准高中生们只能一周甚至每两周回家一次,习惯了父母唠叨和照顾的孩子,突然干什么事都要亲力亲为,食堂的饭菜吃不惯,宿舍又吵又挤,衣服要自己洗,被子要学着叠,尤其是入学军训,每天在太阳底下站军姿走正步,对于一个养尊处优的孩子来说可能是个天大的挑战,所以孩子们思家恋家的情绪会越来越浓,因此需要家长们多花点时间去看望他们,给予心理上的安慰与支持,试着多教教他们怎样处理好生活上的小细节,比如叠衣服叠被子之类。
严明,70后,大学中文专业,曾做过十年摇滚乐手,做过十年记者,游走的影像诗人。最早看完他的那本《大国志》很受启发,立志拍一些方构图的照片,拍完兴致勃勃发给朋友看,被指认为是“严明式”照片,景大人小。总感觉这不是句表扬我的话,顿时心灰意冷。没有风格辨识度的照片,便没有风骨,这点自己还是清楚的。有段时间拍照失去了分寸,拿着相机来先一张3:2画幅,再来一张1:1画幅,心里才能踏实,现在再看那段时间拍的照片,属于邯郸学步,收获也甚微。
70后较之80后最大的区别,在于有强烈的社会担当意识。严明的照片,看似模糊了时代特征,其实有自己的对于当下的认知和思考,照片风格充满了荒蛮的野趣,他用心弦触碰、用双脚抵达,那些城乡的边界,同一片天空下,目光抵达不到的存在。
摄影的普及,得益于数码相机的普及和手机拍照技术的\'不断进步,让人们摆脱了原来需要暗房冲洗胶卷的工艺流程,让显影变得简单,成本上大大缩减,能立马看到拍摄的照片效果,让抓取高速动态的画面变得简单易行。摄影难就难在太好掌握,模式上太容易模仿,只要足够努力,审美不是先天不足,努力拍上一些时日总能有点收获。所以很多人得上几个奖项之后,便沉迷得难以自拔,最终落入构图的套路化,影像风格的沙龙化。在当下成为大师成为一种奢望,因为培养大师的文化土壤和时代机遇已经不存在了。但是前仆后继在影像的道路上追寻真理,坚守自己信念,关注时代与苍生的摄影人永远存在。
有幸和严明大哥20xx年在泰山脚下相识,推杯换盏,席间他说过一个词,至今对我影响至深:判断。对于自身生活状态的判断,对于事物的判断。判断是主观的概念定位,纪实摄影强调客观的主观记录,如果没有判断,就没有情感的注入,没有对时代的考量,更谈不上当下一个时髦的词,叫与时代共振。
那一夜,酒微醺、烟缥缈、心荡漾,仿佛自己有点打通任督二脉的意思。细算起来和严明大哥有两年没有见面,上次留言是20xx年刚过完年,骑摩托出行拍照,摔车后开进了路边的泥沟,好在运气好,车速慢,穿的防护用品齐全,及时拽车,人翻滚了两下,只是把双反相机的取景镜头摔瘪了,没有影响成像。严明大哥得知,向我问候,真的感到意外,也很高兴。天遥地远,万水千山,隔不断骨子里共同存在的的东西,以及老天冥冥之中给安排的缘分。
收到他新书《昨天堂》出版的消息,立马和朋友人手网购一册。第一时间拿到签名版的书,趁着余温仍在,一口气读完。我想作为学中文的人出身,始终有些唐诗宋词里古风的胸怀,中国古代诗词讲究诗言志,这些照片暗含着,寄情于山川河岳的自我释放,悖离喧嚣的城市遁入荒野的自由,对偶遇的小人物的命运产生悲悯和希冀,并营造出恰如其分的视觉氛围感,从而引起与观看者之间深深的共情。
在一次专访中严明谈到自己是否江郎才尽?他说:“这个才应该叫“持续感动的能力”。我们看到东西,看到社会,看到人,我们还会有反应,会有感动,这就是你再继续去创造、去创作的一个根本。而且这个必须是你自己来做的,是在你的整个创作过程中不断地磨炼、不断地生成的。你有这个持续感动的能力,就不会担心它有一天会才尽。”。很多听摇滚的朋友,听到最后会发现还是60、70、80年代的经典。最近崔健新专辑《时间的b面》里唱到:
站在变形的镜子面前
看到时间的A面
我和人们一样
只看到自己的脸
莫非里面还有你
正在被时代改变
这时有人大吼
嘿老子根本没变
《昨天堂》里的照片,散着着淡淡的诗意,又像棉花里遗落的绣花针一般能刺疼手指。在这个容易迷失自我,混迹饭圈的交际社会,能哪怕说一句,嘿!老子根本没变。这个范儿,太难得了。又拍又能写的摄影家少之又少,写得能走进读者心坎的更少。整本书的照片和文字读来,节奏松弛有度,娓娓道来。选择一个当年淘打口带,如果淘到尖货,一个最常用、最贴切,表达赞美和敬意的词汇,那就是牛逼!
紧硕的吹过原野的朔风,弥漫在江边的冰冷的雾气,召唤着客人前来惠顾的观日广场上的灯箱,还不知晓理想为何物的雪地里的花衣男孩,抬头看着天空的民谣歌手小河的背影,那望着窗外若有所思的旅人,那匹墙上的小马,那风化的佛像,似乎在提醒着我们,无论拥有怎样强烈的对生活的渴望,依然摆脱不了大时代对给个体命运的塑造。作为一个混迹于江湖,仍然在独立思考的人,手里的那把钢枪,红璎不那么扎眼,看起来有些时光的锈记,必要时,依然可以扎进现实中操蛋的部分。到老去的时候,沙哑的喉咙仍然会哼唱那些即将被遗忘的歌谣。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