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在茂名,我们茂名有一个独特的节日——年例。顾名思义,年例就是年年有此例。年例来由历史悠久,早在明清时期的地方志就有记载,光绪《茂名县志·风俗》载:“自十二月到是月(农历二月)乡人傩,沿门逐鬼,唱土歌,谓之年例。”也就是说,在年例那一天要进行游神,用于驱鬼。
“游神”就是把神像抬起来,绕着村子走一圈,据说这样做可以驱鬼,也可以保佑自己家以及全村的村民身体健康,五谷丰登。说起游神,这里面还有一个小故事:传说在光绪时期,有一个地方出现罕见的大旱灾,当地的县官不忍心看到老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便开仓救人。谁知县官因为这件事得罪了朝廷,有一大批官员上奏将他斩首示众。在他行刑前的一个晚上,他梦见了一位神仙,神仙对他说:“你是个好人,你不应该死的,当你重新生活后,要把我抬出来绕着村子走一圈,以保佑全村各家平安、吉祥、五谷丰登。”第二天,他果然没死,他再三回忆着梦,发现梦中神仙与小庙里的安济圣王长得一模一样。于是这个地方便有了年例,也就是游神这样一个习俗。当然,每个地方抬的神像不一样,我们茂名所抬的神像是观音菩萨像。
年例不仅要游神,还要在家中摆上十几围的酒席,菜主要是白切鸡、鸭、炒白菜、炒米粉……在年例,每家每户都要赶回家乡,准备酒席、食物、饮料等东西。年例一定要吃鸡、鸭、鹅,这样可以保佑自家的鸡鸭鹅不受病毒感染,而且越养越多。
年例是我们家乡一个独特的节日,它拥有独特的习俗,所以我们一直保留着这个节日。
我的家乡在四川,那里的各个节日的风俗和别的地方有所不同,那么就由我来把家乡的风俗介绍给大家吧!
春节是中国最隆重、热闹的传统节日,俗称“新年”。年节从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日。广大城乡年节前就开始备办年货,***猪、羊、兔等,制腊肉、购食品、逢新衣,过年时大家穿好衣服、挂年画、贴春联,年三十吃团年饭,初二、三就开始走亲戚家拜年,祭祖等活动。这就是我们四川的风俗!清明节在一年的二月中旬,公历的4月5日前后,主要是郊游踏青、野炊;有的是祭祖上坟扫墓等活动。
这一习俗活动也是城乡较普遍的活动。这就是我们四川的风俗!彝族火把节:火把节是四川凉山彝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时间为每年农历六月廿四日,家家饮酒、吃坨坨肉、并***牲以祭祖先。人们穿新衣,开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文体活动,男人们参加斗牛、羊、鸡、赛马、摔跤;妇女则唱歌,吹口弦,弹月琴。晚上把火把在房前屋后游转。
第三天晚上成群结队地举着火把遍游山野,火光一片,然后又集中到一处点燃篝火,打着火把,喝酒、唱歌跳舞,一直玩到天亮结束。这就是我们四川的风俗!我们四川的风俗都很特别,我喜欢我的家乡!
俗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吃可是一件大事。一样食物,只有做到了色、香、味、形俱全,才能称得上是人间美味。而中国的美食分布在各个角落,北京的烤鸭、云南的'过桥米线、西安的羊肉泡馍等等。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介绍我心目中的美食――阿三生煎包。
每周六的下午我都要去上一个小时的声乐课,而促使我上声乐课的动力之一,就是附近的――阿三生煎包。阿三生煎包5块钱4个,虽然价格有些坑爹,不过生意特别火热。我每次去,都是排着长长的队伍,仿佛一条蜿蜒的巨龙。只有足够的耐心,才能吃到人间美味。我好不容易才拿到了梦寐以求的生煎包。这生煎包金灿灿的,皮薄馅多,上面还撒着星星点点的葱花和白芝麻。让人一看就有食欲。我轻轻的咬一口,里面的汤汁就会奔涌而出,很容易烫到嘴巴,所以必须快速的'把汤汁吸完。喝完了汤汁,我们就看到了鲜美的肉,这生煎包里的肉是纯瘦的、粉色的,一点也不肥腻,到嘴里鲜美极了。它不用放任何调料,味道就特别棒。让人过口不忘,吃了一次想吃第二次,吃了两次想吃第三次……
这么美味的食品到底是怎样做出来的呢?我有些好奇地跑到厨房门口,厨房特别小,里面也没有很多做饭用的工具,只有两口平底的大锅映入我的眼帘。专门做生煎包的叔
叔满头大汗,因为厨房实在太热了。我看到,做生煎包主要有三个步骤:1、把生煎包一个一个的放入大锅里,仿佛许多可爱的白娃娃。2、往大锅里放入油,让生煎包的味道更加鲜美。3、在生煎包快熟的时候,往上面撒葱花和白芝麻,等待一分钟,美味的生煎包就可以出锅了。
啊!写着写着我都有一点饿了。各位同学,如果你还没有吃过阿三生煎包,那真是太可惜了。据我所知,学校附近就有一家,大家不妨去品尝一下,保证你们满意。如果再配上一点动听的音乐,那便是极好的了!还等什么,放了学,我请客。
我的家乡在贵州省大方县,那里山清水秀,物产丰富,豆腐,便是家乡一道特色的美味。家乡的豆腐有好多种吃法,主要有干炸臭豆腐、碳烤豆腐还有糍粑豆腐等。
我们当地最常吃的是干炸臭豆腐。把一块块长宽约四厘米,厚一厘米的豆腐,整块放进油锅里炸就行了,一炸,臭豆腐干就会膨胀得很厉害。炸好的豆腐什么都不放,就干吃,都特别有味道,皮是脆的,里面是嫩的,还有一股子喷香,更别说再蘸点佐料拌上吃了。
碳烤豆腐又是另一种口味。所用的豆腐是新鲜的豆腐,制作方法很简单,买来的豆腐不用刀切,将豆腐放在炭炉的架子上烧烤。一开始膨胀得很厉害,表面还冒小泡呢,拌上点辣椒酱,香味扑鼻,咬上一口,鲜香辣脆在你的口中翻滚。
近年来,又开始流行吃糍粑豆腐。糍粑豆腐就是臭豆腐用小火烙过以后,用小刀划破,塞入馅料,再在豆腐干外面裹上一层糍粑。糍粑豆腐即可烤食也可以炸食。炸的时候特别讲究火候,技艺较好的师傅炸出来的糍粑豆腐外表油黄,口感酥脆,豆腐吃起来有些软绵绵的。
美味啊,家乡的豆腐!何时再能美美的吃上一顿?
十里不一样风,千里不一样俗。伟大的祖国地域辽阔,每一个中华民族都拥有不一样的风俗人情。我家乡的风俗也是有许多,但让我记忆力最深入的要数九月重阳节放风筝了。
九九重阳节风筝发售,各家店面的门口都摆着各种各样的风筝,一清早就会有很多人在街上去买风筝了。小朋友们也是和风筝结上浓厚的情义,在人头攒动的街,在人头数串攒动的铺中,总是能看到小朋友们的身影。大家买上风筝,当然是到风筝场去放了。
我拿着新买的风筝——它是一只羽翼渐丰、暗红色的鸟鹰风筝,跟看父亲赶到了风筝场。呵!风筝场中的壮阔场景就是我从没看到过的'。天空五颜六色的风筝那就是彩;地面上人山人海的群体那就是江。大家挤进“江"中,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寻找一片略微宽敞的空闲地。大家坐到地面上歇息,清除的身上的疲惫。
一位大伯的身影进入了大家的眼下,但见他把彩蝶风筝放进地面上,左手拿着线轴,拉着中长线,风一起,他立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之速往前飞奔,风筝“哗——”地一声飞上蓝天白云,伴随着线越放越长,风筝就会越升越高了。它扭着细细长长小尾巴,半空中随风飘荡扇舞……大家看得心痒难耐的,顾不得疲倦了,也学着这位大伯放起风筝。大家并不了解风频,只需凉风一起,大家就往前走。结果呢,飞上半空中的风筝,如同一只无头苍蝇,这里碰那里撞的,最终索性一头栽倒了地面上。历经一次次不成功后,我的筝总算取得成功飞上天上了,由于大家都学会了如何看风频。
望着展翅飞翔的鸟鹰风筝,我心别说有多开心了。但是美好的时光一直那麼短暂性,傍晚早已渐渐地的靠近,风筝场中的群体越来越低,天空的很多风筝也失去踪迹。我望着被落日染出红通通的鸟鹰风筝,依依不舍的把它取回来,和这漂亮宽阔的风筝场道别了。
九九重阳节早已以往,可放风筝的历经让我记忆力深入。这一风俗习惯帮我产生无限开心,让我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风采。
香喷喷的粽子熟了,黄澄澄的雄黄酒酿好了,赛龙舟的船也准备好了,端午节也就随着风而来了。
彩绘的龙舟,整齐的着装,如潮的人群,那热烈的场面实在令人悠然神往。今年荣幸地来到新会司前大范亲眼目睹一次久违的赛龙舟。
比赛在人们的翘首以待中终于开始了。青年桡手们意气风发,头上腰上各束一块红布,在朝阳的光线下熠熠生辉。鼓声响起,龙舟便如一支离弦的箭,在塘江上来去如飞。一时间,呐喊声、锣鼓声、劈劈啪啪的鞭炮声交汇在一处,在江面上回荡,震耳欲聋。
端午节又怎能少了粽子呢?我们新会司前的粽子是所有粽子之中体积最大、用料最丰富、做法最讲究的。咸粽内馅有咸肉、蛋黄、烧鸡、烧鸭、叉烧、栗子、香菇等;甜馅有莲蓉、绿豆沙、红豆沙、栗蓉、枣泥等;更有广东碱水棕、竹叶粽等。
然而这一天还得戴香囊,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佩香囊,虽是一种民俗,但也是一种预防瘟疫的方法。在夏季传染病开始抬头的时候,古人为了确保孩子们的健康,用中药制成香袋拴在孩子们的衣襟和肩衣上。
我非常喜欢端午节,因为其中含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