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的一天,爸爸带着我去体育场溜冰,然后我就穿上了溜冰鞋,马上飞快的溜开了很远,档我回头
想看看爸爸时,完了爸爸不见了,我好心慌。
这时我看见旁边站着一位叔叔,于是我试着问叔叔借下电话,让我打个电话给爸爸,叔叔很好,问了我电话号码后,把电话打通了,然后我问爸爸在哪里,爸爸说:“还在车子停的地方”这回总算放心了。
最后我根叔叔说了谢谢,就飞快的溜回到爸爸停车的地方了。以后我再也不一个乱溜冰了。
所有的意识和理智仿佛都被黑洞吸走了,剩下的就只有无措。像走进了空旷无人的沙漠,没有方向,也不知未来将要面临的是什么;如同置身于茫茫大雾中,眼睛被无尽的明亮的白色充盈,心中却充满了惊恐与慌乱,没有人知道在下一秒会出现什么。眼睛里急得出了汗,汗珠大颗大颗地落下来,像一个在地狱受尽了委屈的精灵。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些危险,而我们就要正确地面对这些危险,在危险中寻找脱险的方法。
记得有一次,我和妈妈一起去大夫山骑单车。(.我和妈妈骑着骑着,渐渐进了山里,人也越来越少了,我一见人少了,就要玩一下“飙车”,于是,我对妈妈说:“我先骑一下,你快点跟上来。”说完便头也不回地向前骑去。我骑得飞快,转眼间就来到了一个荒无人烟得地方,我心里一惊,赶紧停下车来,等待妈妈赶来;等了一会儿,我便开始不耐烦了,这不耐烦中还夹杂着几分害怕,“妈妈。”我叫了声,可这附近一个人也没有,回应的只有几声鸟鸣。我觉得我迷路了,可又不敢想,我带着害怕、烦躁的心情四处乱闯,希望可以找到一条出路。我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开始回想大人说迷路了改怎么办:1、找警察帮忙,2、问路人借手机,3、呆在原地,让大人找回来,4、找到来时的路,原路的返回……我想了想,觉得只有第4种方法可行。于是我找呀找,终于找到了来时的那条小路,慢慢地往回找,生怕怕错过了妈妈。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我在一个路口,找到了正在焦急地寻找我的妈妈。通过这件事,让我明白了出行安全的重要性。所以以后出门一定不要单独行动,要跟大家一起走;如果走失了,也要冷静下来,寻找方法与大家会合。
有时候,我也有同样的感觉,妈妈总是偏爱弟弟,他比我小,老爱撒娇,总是到妈妈那儿“嗯嗯”到我这儿“唔唔”,妈妈对他也特别亲切。而我,自己躲在房间里,享受那一人的\'“清静”。我也老向妈妈说她偏心,妈妈总是说:“我对你们姐弟俩儿都是一样的。”我也常到高老师那儿告状。其实,妈妈两个都爱,只是不能两个人同时享受。
我还听章悦说,她妈妈很重男轻女,对她很凶,有心里话不能直接跟妈妈说。她衣服穿这么好,只是她妈妈表面上不要让别人看出来。我想:她妈妈只是怨她学习不是很理想罢了。有时候,她找我聊天,时常提起这些事,我也经常劝她,和妈妈多交流一些,母女感情会更深一些,她总是说:“没用的,我妈那种人才不会听呢!”
父母是世界上最了解孩子的人,要和他们多交流,他们会理会你的。
需要是由于缺乏某物而产生的想得到的一种心理状态。需要是一种输入,而被需要却是一种输出。
生活中,我们不仅关注自身需要,也常常渴望被他人需要。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心理?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当下,我们越来越关注精神上的富足。人生活于群体中,没有人生来就享受孤独的,当你感受不到被他人需要,你会感到心灵的孤独。正如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论述的那样,人有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而“被需要”正意味着自我实现,意味着得到尊重。被需要本身也是一种需要。
被需要是一种幸福。高尔基说:“当你感到一切人都需要你的时候,这种感觉就会使你有旺盛的精力。”如同电影《玛丽和马克思》中所呈现的:玛丽与马克思都是孤独症患者,但他们心底却渴望一个朋友,一个偶然的.机会,玛丽开始给马克思写信,就像对待无话不谈的朋友一样,玛丽的信如黑暗中的曙光,照进了马克思孤独的世界,他第一次有了被需要的感觉,打破了他一成不变的生活,激励着他充满力量地竭尽所知去回信。他们彼此需要、彼此支撑、彼此治愈、彼此沉浸在被需要的幸福里。
在被需要中,我们探求着存在的意义,去实现自身的价值。然而,完全地将自我价值寄托于被需要上也是不可取的。纪德在《人间食粮》中说:“借助芦苇的摆动,我们才能认识风,但风比芦苇更重要。”在被他人需要中,我们实现自我存在之价值,但绝不是不被他人需要就没有自我价值。海德格尔说:“人是目的。”人始终在形成中,自我价值的实现是毕生的追求,无关他人。
他人的需要既是自我的被需要,需要与被需要同时出现,并行不悖。王昭君自愿出塞,她感知到自己被需要,她的被需要与国家的需要相吻合,换回了民族半个世纪和平安宁。新冠疫情中,从运输物资的司机到无数医者每一位逆行者又何尝不是感受到了全国人民的需要汇成的被需要,毅然坚守岗位,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一个又一个动人的故事。时势造英雄,不过就是一个普通人感受到他人的需要而在民族大业中绽放自我价值。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可以自全,正是彼此间的爱化为桥梁连接孤岛,互相治愈。正如叔本华所言:“人类社会的发展动力来源于爱。”而需要与被需要正是这种爱的体现。
迷路是常见的事,但大多数都是在城里迷路,而我们呢,却在深山老沟里迷路了呢!
那是国庆节的一天,我和爸爸、妈妈准备去大姨家看槐树,老家的然都告诉我们正确的路线,于是,我们就出发了。
走了一会儿,我们突然遇到了一丘荒田,这是一个岔路口,有两条路。一条是直走的,另一条是拐弯的。老爸说:“走直路看看。”于是,我们就往直路前行,才走了几步,走在前面的老妈就说:“过不了。”我们就只好往另一条路出发了。但我们刚刚走进去不久,一大堆杂草、树木呈现在眼前,没有道路了。我们不顾没有道路,继续在山里向前走去……过了一会儿,我们来到一个山顶上,还是没有找到前进的道路。我们试着朝每一个山脊去寻找,来回找了几次,都没有找到。我想:这下糟糕了,肯定是迷路了,怎么办呢?这时我突然听到老爸说:“肯定是向左走。”我们向左走下一段山脊,果然找到了正确的道路。
这次虽然迷路了,但我还是很高兴,因为我学会了克服困难,战胜困难能力,学会了辨别方向的办法。
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就像一叶扁舟航行在大海上,谁也不能知道下一秒会身在何方,谁也不能保证下一秒是否安然无恙。因此,在挫折及失败的考验中,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升华失意为宝藏的能力,均不可或缺。
小时候,每当看着熙攘的人群和车水马龙的景象,小小的心灵都会升起一股莫名的恐惧,怕自己会一个不小心,就被怒吼狂哮的人海淹没,怕在遇到变幻的红绿灯时,来不及转换脚步跟上都市生活紧凑的节拍,更怕在十字路口时,找不到自己的去处和方向。
现在,从幼小懵懂的孩子慢慢成为有能力面对困难的青少年,我明白了幼时对于迷失方向的恐惧来自对未来的不确定和不安全感,即使已有了充分的交通安全知识,仍会在十字路口彷徨犹豫,因为心中的岔路永远在那里,若不克服,只能在每次经过十字路口时,不安徘徊。
似乎大多数的人都害怕迷路:在十字路口不知该往何处去,在面对挫败时没有应对的能力。但或许由于天性的好强和倔强,我喜欢在迷路时找到方向,在生活中击败挫折,因为我认为,打败迷惘、焦虑和失败时委顿的心情,与其说是艰难,不如说它是一种淬练和挑战。
在的过程中,我常会在功课上遇到瓶颈,在课本上密密麻的文字里找不到确切的方向,这时,我便会平心静气地好好再看一次课本上所有的文字,努力理清观念, 大部份的`时候都能轻松过关,若少部份的时候已一读再读仍不见效,感到气馁沮丧时,我便会拿起书本来,或许是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看古时文人如何凭藉着毅力和对清雅生活的向往而征服高山险峻;或许是大师马奎斯的《百年孤寂》,看老祖母易家兰如何以心中活泼的生气创造马康多有史以来最持久的百年门风;又 或许是我最钟爱的金庸武侠,看艺盖当世的丐帮帮主乔峰如何在众叛亲离的情况下保有心中豪情万丈的洒脱,看着看着,我就能静下心来,在这些书中人物迷路失意的景象中,找到我心中的天光云影,走出困境。
有一句话说:“可怕的不是困难,可怕的是你没有克服困难的勇气。”是啊!困难何足畏,人生于世,本就有喜有乐、有苦有悲,只有在克服困难的当下,才能拥有心中最平凡的快乐。
迷失路途时,找出方向靠冷静、靠知识,唯有找出一条通往人生康庄大道的路,才能活出一个有血有泪,充满快乐的人生。
我喜欢大苦大甜,因为静海造不出好水手,这是我对迷路时的选择-我的生命之歌。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