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记忆里,童年是一片无忧无虑的小天地,它给予了我自由,赋予了我快乐,给我带来了美丽与幻想。
可是,自从上了初中,一切都改变了。分数与名次一下子跃入了我的生活,成为我生活的主要部分。当13岁的我信心满满的踏入初中的的大门对初中三年的生活充满了期待,但当第一次的月考成绩下来时我才明白校园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
刚刚升入初中的我,不论是学习还是生活都是一团乱麻。九月开学典礼已经过去二十几天了,学习成绩真可谓是不容乐观。
当时我仍然以小学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尽管老师一再强调不能如此,但潜意识里似乎已经给“存档”了,只要不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就一定会犯错。像小学时那样时常忘带作业的情况经常发生。次数一多我明显感觉到自己如果还这个样,以后肯定完蛋。只好一而再再而三的向自己强调“要改正”但总没有效果。久而久之,我进到了这个班的倒数前十之列。
“你凭什么这么要求我?考不好就不管我了?那照你的想法,B班、C班的还要不要活啊?”不知这是第几次和爸爸吵架了,期中成绩不进反退年级名到了三百七十四名。“好了,好了,不说这些了。文轩,你有好的机遇,遇到了好的老师,好的同学,机会是自己把握的,唉。”不等爸爸说完,我就回了房间,关上门前只听到这一声重重的叹息。
那一晚我想了很久,抬起头,再一次四十五度仰望天空,只见一片漆黑没有一颗星星,小时侯夜空天幕上总是有许许多多的明星,现在我只想看那漫天的明星。
我决定一定要改变,从每一天的家庭作业开始,从每天的课堂开始,认认真真的完成为一天的作业,专心致志的上好每一堂课。
终于辛勤的付出获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十二月的月考中,级飞升二百三十名。
这份挫折我花了整整四个月的时间才去面对,才去克服。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学会了许多东西懂得了面对,知道了只有面对才能成长。
春风轻轻地吹,吹醒了沉睡的大地,万物复苏,每一个生命都争着传播春的信息。我建议大家去农村田野看一看,一定会大有收获。
田野里有着迷人的风景。一路上,你会看见两旁的柳树已经穿上春姑娘送来的嫩绿外套。风儿吹过,柳条像仙女扭动柔软的腰肢,在微风中翩翩起舞。农家小院里粉红的桃花,雪白的梨花,一个接一个的露出了笑脸。它们争奇斗艳,竞相开放,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就连小草也不甘示弱,伸出头来美化祖国美丽的版图。
春天的信息引来了活泼可爱的小燕子。它们随着爸爸妈妈从遥远的南方飞来。燕宝宝呆不住家里,出来跟小伙伴玩捉迷藏。只见它一会儿躲在树爷爷的“头发”里,一会儿落在电线上,一会儿又用刚发芽的小草作掩护,可把小伙伴给急坏了。它们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趣。
田野上许多植物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小麦芽张望着这五彩缤纷的世界,晶莹的小水珠成了它的保姆,给它洗澡,喂它喝水。
我希望大家采纳我的建议,到田野边看一看。
快要春游了,同学们,你们想去哪儿呢?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个地方——那儿有可爱的鸽子,迷人的喷泉,美丽的草坪和动听的音乐……
下面,先跟我这个你一进门,就能看见天空中有成千上万只鸽子。它们时而在地上徘徊,等待着人们给它们送食物;时而停在石碑上眺望着美景;时而学着雄鹰的样子,在高空中展翅飞翔。最有趣的是,它们会不时地落在你的肩膀上啄几下,很快就把你当成了朋友。
前面的一块石碑旁围绕着一圈喷泉。喷泉伴随着动听的音乐喷着水,它时而高,时而低。再走进看,喷泉的水从半空中落下来,多么像一根根针落入了水中,再加上那悦耳的“啪啦啪啦……”声,更是让你感到心旷神怡。
喷泉的周围有一片碧绿的草坪。小草发芽了,它探出小脑袋,仿佛在对我们说:“欢迎!欢迎!快来我们这坐坐吧!”草地上,人们千姿百态。有的三五成群坐着,围在一起聊天;有的躺着,望着天空中自由自在飞翔着的鸽子;还有的伴着动听的音乐,在草地上翩翩起舞。
经过我细心介绍图书馆和散心亭,还有游乐场和湖泊。你一定要去一次哦!
同学们,知道我说的是哪儿了吗?你们想去那儿真正的游览一番吗?
这就是闻名南京的人间天堂——音乐台。希望老师和同学们采纳我的建议,去音乐台走一走,看一看。
每一位教师都在努力创设轻松、愉快、和谐的教学氛围,并希望在自己的课堂上学生对学习感兴趣。怎样才能把课上得有趣?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的秘密何在?对于这一连串的问题,我花费了十几年的时间也没能把它研究透彻。然而,当我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之后,给了我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书中共有100条建议,内容充实,全面地反映了作者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书中的100条建议,每条谈一个问题,既有生动的实际事例,又有精辟的理论分析。
文字深入浅出,通顺流畅,极便阅读。每条建议像一场甘雨般化解着我在教学中的苦恼与困惑,给了我很多新的收获与体验。而让我感触最深的是第21条建议“兴趣的秘密何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他的众多建议中,不止一次提到关于激发学生兴趣的途径,他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到了十分重要的位置上。兴趣的秘密何在?他说,认识本身就是一个激发生动的、不可熄灭的兴趣的最令人赞叹、惊奇的奇异的过程。自然界的万物,他们的关系和相互联系,运动和变化,人的思想,以及人所创造的一切,这些都是兴趣的取之不竭的源泉。
同时,你应当努力使学生自己去发现兴趣的源泉,让他们在这个发现过程中体验到自己的劳动和成就,这件事本身就是兴趣的最终的源泉之一。因此,苏霍姆林斯基十分重视学生学习知识的动脑探索过程,他认为,离开了脑力劳动,就既谈不上学生的兴趣,也谈不上他们的注意力。
俄国文学泰斗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对于学生来说,兴趣就像是一条潺潺的小溪,能够激发他们学习的求知欲,让他们想学、愿学、乐学。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对知识的兴趣的第一个源泉就在于教师对上课时要讲的教材和要分析的事实所抱的态度。
因此,他在备课的时候,总是努力思考和理解教材中那些结合点和线索。他认为,只有抓住这些思想的交接点,才能在认识周围世界的真理和规律性中解释出某种新颖的、出人意料的东西,也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对知识的兴趣还在于把知识加以运用,使学生体验到一种理智高于事实和现象的“权利感”。
让学生在知识运用过程中体验到知识是一种那个使人变得崇高起来的力量,这是比任何东西都更强有力的一种那个激发求知兴趣的刺激物。苏霍姆林斯基的这些观点对于我们正在积极推进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学生学习和创造、实践的兴趣,有着直接的指导作用。
对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作为教师,我曾做过许多尝试:精彩的课件设计、动听的激励语言、形式多样的课堂游戏、竞争激励等。我自认为做得不错,可看了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中的——兴趣的秘密何在后,我曾经的努力就显得黯然失色了。
在书中,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你所追求的知识那种表面的、显而易见的刺激,以引起学生对学习和上课的兴趣,那你就永远不能培养起学生对脑力劳动的真正的热爱。可见,我以前的努力都停留在了对学生表面的兴趣刺激上。
我仿佛看见春姑娘又迈着轻盈的步伐向我们走来,她的到来,使大地万物复苏,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我建议大家到园博园走一走、看一看,感受大自然,而且啊,那里的春天与众不同,别有一番情意。
上星期我和爸爸妈妈到园博园玩,我们都被那里的景色所吸引,流连忘返、不忍离开。
刚进门,我就感受到了一阵温暖的春风,那春风吹绿了柳梢、吹走了寒冷、吹青了小草、吹皱了河水、吹来了小朋友们的微笑。那一片花园里,各种鲜花逐渐盛开,个个争奇斗艳,小嫩芽们也迫不及待的探出头来看看这千姿百态的世界。再往里走走,就到了一座小山坡上。旁边柳树的枝头上有几只小鸟在愉快地歌唱,公园里到处都是山清水秀。太阳公公也再次露出了他那慈祥的笑容,散发着灿烂的光芒。孩子们脱掉了沉重的外套,正放风筝呢!“哇,真高呀!”各种各样的风筝在天空中飘荡,真是一片独特的景色。
述了这么多,你们是不是也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呢?那些剩下的美丽景色,我建议大家自己去看看,亲身体验才有意思呐!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