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洲大陆北部,有一个飘扬着星条旗的国家,它的名字叫美利坚合众国,也被称作美国。这个国家的出现虽然只有230年的历史,但却演绎了大国兴起的罕见奇迹,它在欧洲文明的基础上独创性的走出了一条自己的发展道路,将世界第一强国的位置占据了一个多世纪······”这是《大国崛起》中关于美国的开场白。为什么美国可以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迅速崛起呢?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美国开国时制定的《独立宣言》。
1776年,为了反抗英国殖民者的压迫,英属北美的十三个殖民地联合起来成立美利坚合众国,他们签署了《独立宣言》,并进行了长达8年的独立战争,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独立宣言》规定“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一些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自由权、生命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独立宣言》的签署无疑开启了美国崛起的新篇章。1787年,美国制定了宪法,形成了总统议会制、三权分立等政体,从此美国走上了法制的轨道,虽然这些法律经过了无数次的修正,但他们的出发点是一致的,那就是“天赋人权、人人平等”,这是美国崛起的精髓所在。
这些法律保证了美国在每一次面临决策的关键时刻,总能有正确的领袖人物出现,并带领美国走向正确的发展之路。建立美国的华盛顿总统是一位不世初的伟大人物,具有相当的人格魅力。起草了《独立宣言》的托马斯·杰克逊、解放了黑奴的亚伯拉罕·林肯、打破垄断带给美国稳定的西奥多·罗斯福,以及帮助美国渡过经济大萧条的富兰克林·罗斯福等,都是近现代人类历史上不可多得的伟人,这些人的出现不能不说是得益于美国的民主选举制度。我们从中可以看到一个国家的命运既是掌握在最高决策者手中,也是通过健全的法律体系从而最终掌握在平民百姓手中,这就是法制的力量。
当然每一个国家都有不同的国情,发展道路也不尽相同。我们中国,不管是戊戌变法时追求的君主立宪,还是辛亥革命成功后的临时约法,我们也是想向当时的美国学习,以为共和了就可以走上富国强民之路。但是,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和封建制度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中国人没有人人平等的观念,更不知人权为何物,虽然孙中山先生是可以同华盛顿一比的人物,是近代中国最伟大的领袖。可是在经过了革命和战争后,我国人民牺牲了千千万万,国家还是处于军阀割据的状态下,真正的民主富强离我们还很遥远。民主与法制的欠缺是中国发展艰难的主因。
当然影响一个国家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中国的发展之路在哪里呢?我们现在是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路途还很漫长,希望能在健全的法制体系的保护下,使我们走上一条正确的道路,这样中国就能够发展壮大,并最终崛起。
以历史为主题,通过全球的视野,讲述了500年来9个世界性大国兴衰历史变迁。通过电视展现大国引领世界文明的辉煌过程,以及世界大国风云激荡的历史画卷,整部纪录片揭示了大国崛起之路上在于改革和发展这一基本规律。让我在领略了世界经济史和文明发展史魅力的同时,也让我对建邺之崛起有了一些自己的观点:
一、珍惜历史机遇
观看《大国崛起》,让我揪心。在我们读过的书本中,常说伟大的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悠久,地大物……,多少年来,我们为此陶醉。看过此片,对照十五世纪以来中国所走过的道路,我们如梦初醒,不无遗憾!说有遗憾,因为在人类地理大发现的时代,我们的祖先曾经有过领先世界的辉煌,有过崛起的机遇。早在1405年郑和的船队就已经乘风破浪,远航东南亚和印度洋沿岸,比葡萄牙人早了近一个世纪。只是当年的郑和带领着大船队,只是去宣扬我泱泱大国的实力的,宣扬过后,就回来了,啥事都没干。而西班牙和葡萄牙这些小国却是带领着坚船利炮,掠夺着各地的财富回去把他们的'国家建设成“大国”。人类进步的机遇是有限的,谁能抓住,谁就会抢得先机。葡萄牙、西班牙、荷兰、法国、德国、英国、这些弹丸小国之所以称之为大,正是在人类历史发展的关键时期,抓住了机遇。
历史像一面镜子照映这我们的今天。时至今日,国家在崛起,地区在发展。如何在南京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又快又好发展中使建邺进入前列,关键是抓住新的区域调整这个关键机遇期。
二、解放思想
要解放思想,首先我们要有思想。思想是一种认识,一种客观事物在我们头脑中认知的反映,并通过语言、文字、动作表达出来,是一种“思”与“想”的结合。作为一种思想的常态,解放思想最根本的要解决思维方式问题,即从主观主义、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中解放出来。要使自己的思想认识,随不断发展的客观实际变化而变化,敢于实践、勇于探索,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要解放思想,我认为一是不能害怕解放。不能有“怕”的思想,怕出毛病、怕犯错误,怕上级责怪。在工作中有时会有很好的建议、措施,但由于“怕”的思想在作怪,不想说,不敢说。二是不能乱解放。就是不知道什么叫解放思想,不知道从哪里着手,更不知道应该怎么办,主要是平时学习不够,思想不够敏锐,思路不够开阔,思考不够全面。
解放思想不是一句空口号,我想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实践、敢于转变,才能形成自己的思想与行动统一起来。
脚步达不到的地方,眼光可以达到;眼光达不到的地方,思想可以达到。只要我们勤学习、善思考、勇实践、敢转变,彻底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将所学所思在实践中运用、在实践中检验、在实践中升华,我们的建邺一定能够得到持续、快速发展,社会一定会更稳定、更和谐。
三、和谐发展
中国改革开放走过了30年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的成就。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入,深层次的矛盾也暴露出来。改革开放以后,由于种种原因,社会成员之间在地位和财富分配等方面趋向两极,导致社会出现不和谐现象。现在,我国的改革发展已经进入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同时也是“经济容易失调、社会容易失序、心理容易失衡、社会伦理需要调整重建”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产业之间以及占有资源不同的人群之间的收入差距还会拉大,而随着收入提高及差距拉大,各种利益关系日益复杂,如果处理不当,就容易引发社会不稳定。而新的制度体系的完善和定型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新旧体制、机制的衔接又不及时、不到位,就有可能产生社会无序、行为失范等问题。鉴于此,党中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命题。这是党中央克服单纯市场机制局限性的一种新观点,是一种经济活力与社会和谐兼得的新思路,是“以人为本”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相统一的发展观,这一发展观旨在改善参差不齐、自相矛盾的发展现状,其主旨是不求最佳,但求和谐,营造一个社会各个阶层都能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社会各阶层互惠互利,各自的利益都能得以基本满足,各阶层间的利益关系能够不断得到协调的社会。
新的区域划分调整后,建邺新城区的建设正在如火如荼进行,在新城建设中,必然会牵扯的各个阶层的利益,各种经济社会问题就会逐渐产生和凸显出来,不仅影响许多社会成员个人的生存状况、引发比较激烈的冲突、破坏社会秩序,而且也会阻碍经济本身的进一步发展。
为此,我们不但要抓经济建设,各种社会问题也不能忽视。不能只讲效率而忽视了公平,这样只会使社会问题有积压、增多的趋势,甚至以牺牲一个阶层(群体的利益去满足另一个阶层(群体的利益,形成了诸多社会不稳定因素,使社会运行不顺畅,社会各阶层不和谐。这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一是人际关系和谐。不能为了出政绩,打着为人民谋利益的旗号,干着劳民伤财的事;不能争于求成,要处理好“当前”和“长远”的关系;不能为了个人的既得利益,用自己的“政治优势”极力维护少数群体的利益,以便从中得到些“好处”,而不惜放弃群众利益;遇到群众不理解、不支持甚至反对的事情时,不能总是叫委屈,说群众素质低,不识大局,更不能称群众是“刁民”,把群众推向党和政府的对立面。而应该站在群众的立场上,实施“换位”思考,切实为群众着想,不断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新方法、新思路。只有这样,才能得到群众的理解、信任和支持,才能实实在在地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二是“当前”和“长远”和谐。不能只为了当前的、具体的眼前利益忽视以后的发展。比如,有些地方政府为了增加GDP,而承接了发达国家排污严重的产业。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说政府和企业都得到了眼前的利益,但污染了环境,也就是损害了长远的发展。也不能片面强调长远利益而不注意关心解决当前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对人民的疾苦不闻不问,对严重侵害人民利益的腐败现象和其他丑恶现象视而不见,甚至包庇纵容。
四、善于学习
通过学习,可以开阔视野,发现不足。所以要学习,学习历史,学习先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别的不说,就从《大国崛起》中的几个细节我们就可以学到很多:1、哥伦布在远航探寻新大陆过程中,数月未找到陆地的影子,船员哗变要求返航,哥伦布说再坚持三天,结果在第三天他们发现了美洲大陆。这一细节告诉我们:在勇于创新实践的同时,还需要必要的坚持,甚至要有容忍失败、承担失败的勇气与魄力。前进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充满了艰险与挑战,成功的前夕往往是最艰难的时刻,这就需要我们的坚持不懈、持之以恒。还有一种情况,我们即使努力了,可能也不会获得成功,但是我们为了理想付出了努力,我们不会有愧疚。2、一艘荷兰商船被困北冰洋,8人死亡,但他们未取船上装载的一份货物,脱险后把货物如数送交客户,尽管在货物中有他们急需的食物与药品,荷兰人就是靠着这种诚信扩大了市场。这一细节虽然有些极端,但也告诉我们:一个人为人处事要将诚信,要有自己的底线,大家的眼睛是雪亮的,你如何对待别人,别人也会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同样,一个政府也要诚信,只要我们政府真正为老百姓的利益着想,老百姓才会拥护政府。通过学习,提高人员素质,增长才能和水平,不断激发创新精神,探索建邺发展的新机制、新方法、新路子,建邺的崛起和腾飞指日可待。
读书使人明智,五百年来大国兴衰更替的故事,留下了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和经验教训,启迪着今天,也影响着未来。 “以史为镜,可知兴替矣”,这是一千三百多年前,李世民和魏征一段对话中的摘录。先人早已告知我们,要学会从历史中去吸取教训,避免走错路、弯路。只要我们抓住机遇、解放思想、创新理念、不断学习,实实在在做好每一项工作,建邺腾飞之路必将稳步向。
近段时间,我看完了一部十二集的电视纪录片,名字叫做《大国崛起》。这部片子不光让我知道了很多很多的历史知识,也告诉我怎样从历史故事中去思考和分析一些有意义的问题。
历史,原来是这么充满趣味!这么深奥奇妙!
《大国崛起》这部记录片分别讲述了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格兰、法兰西、德意志、日本、俄罗斯(前苏联)、美国九个曾经在世界历史舞台上拥有辉煌经历的风云大国的兴衰故事。它们的强盛都离不开那些改变国家命运的重要人物和***。从哥伦布、威廉姆·伯克尔斯宗、瓦特、莎士比亚、亚当·斯密、卢梭到伊沙贝尔女王、拿破仑、戴高乐、郫斯麦、彼得大帝、华盛顿。在每个国家崛起的故事中都有一个深刻的道理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真正的治国之道从是这里产生的。
每一个经历过风风雨雨的大国,都可以当作我们的老师。西班牙与葡萄牙告诉我们:要有勇于探索未知世界的勇气和好奇心才能使我们拥有别人不会拥有的东西;荷兰告诉我们,无穷无尽的资本力量可以创造奇迹;英格兰告诉我们:一个国家的崛起还得需要科学与文化思想的支持;法兰西告诉我们:以武力征服世界不能使征服者长时间地站在王者的位置上;德意志则用第一次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失败更加深刻地证实了法兰西的教训;德意志还告诉我们只有统一完整的国家才能走上强国之路;日本告诉了我们:要使国家崛起就需要不停地学习,不停地完善自己;前苏联的兴衰告诉我们:伟大的社会变革不仅需要勇气还需要智慧;美利坚合众国告诉我们:要寻找最适合自己的前进道路。
我曾经读过一篇文章——《一千年以前的中国》,这里面谈到了中国唐宋的强盛时期,它是这样描述的:"一千多年前全世界只有中国有超过百万人口以上的超大城市;一千年前的中国城市就已经有很多的福利设施;一千多年前欧洲很乱很穷很落后,美洲未开发、非洲很原始。一千年前中国遥遥领先于世界。一千多年前的中国正朝着成为海上强国的方向发展。一千多年前中国华北的钢铁业年产就达一百二十五万吨,而公元1788年欧洲工业革命开始时英国钢铁业年年产才有七万六千吨。一千年前的中国农业、商业、制造业、手工业、娱乐业都是世界最发达的……一千年前世界与中国差距不是一点半点,不是几倍而是十几倍。一千年前中国遥遥领先于世界。"
一千年以前的中国令中国人无比自豪,但晚清时,清朝政府的腐败却让中国饱受外国列强的欺辱。历史告诉我们,落后就得挨打,人民就会陷入痛苦与愤怒之中。现在的中国终于像巨人一样从世界舞台的底端再次站了起来,但我们却没有一千年以前的中国人的那份骄傲与自信,因为,我们还没有站在最顶端。
怎样才能使中国在历史的大舞台上再现雄风?
看完《大国崛起》以后,我有了很多自己的想法:第一点,全国的人民要万众一心地为国家努力,不管是当官的还是老百姓,都要力所能及地为国家出力,要记住:"国家兴亡,我的责任。"大家团结协作,才能让我们的祖国走向胜利。第二点,国家***应该注重对少年儿童的教育,应该多多建设免费的小学与中学,要让所有的人都接受良好的教育,这样国家才能培养大量的人才,才能实现成为强国的梦想。第三点,英明的***与有智慧的百姓一样重要。国家***的一举一动都可能影响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优秀的***才能制定正确的制度和战略。第五点,即使拥有了以上四点,没有历史机遇,那么崛起的道路还是非常漫长的,重要的历史机遇可以使一个国家迅速崛起,这是非常重要的东西。另外,在大国崛起的过程中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影响力,那就是悠久的文化历史,它的优点是可以让人们从前人做过的事情中获得经验与教训,它的缺点是容易在向别的国家学习并改善自己的时候与自己本身的传统发生一些矛盾与冲突。
"国家兴亡,我的责任。"让我们大家都努力成为优秀的人才,将来为祖国创造光明的未来,让我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二十一世纪腾飞,再次遥遥领先于世界!
《大国崛起》中所谓大国是指葡、西、荷、法、英、俄、美、德、日九个资本主义国家,虽然它们都是“以血腥积累资本”的资本主义国家,也无一不带有侵略性,但是在某些方面也是值得中国借鉴的。
葡萄牙与西班牙是最早开辟新航路的两个国家,它们也最早从事黑奴贸易,从中获得了暴利,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他们掠夺了无数的资源,将美洲广袤的大地变为他们的殖民地,使得至到今日拉美文化仍然折射出葡西文化的影子,但是葡、西着实是输了,输在了落后的封建制度上,掠得的大量资源被皇室挥霍,资本主义并未获得充分发展。从这一点上来说,葡、西也不能算是大国。
商业文明的代表荷兰,在不知不觉中崛起了,17世纪上半叶是荷兰海上贸易的黄金时代,荷兰取代西、葡成为头号贸易强国,有“海上马车夫”之称,其贸易范围包括西北欧的海域贸易,以及对亚洲的远洋贸易和对西方新大陆的贸易。
荷兰人通过组建大型商业公司来进行国际竞争,这充分发挥了他们的商业头脑。荷兰人的东印度公司和西印度公司通过贸易垄断的方式,累积了大量财富,简直称得上富可敌国。荷兰还占领了很多殖民地,连我国的台湾也曾落入他们的魔爪,直到民族英雄郑成功的出现才扭转局面。
然而法兰西的崛起打破了荷兰人的美梦。在路易十四的权杖下,法兰西迅速成为一个封建强国,但是此时在海的另一边,英国资产阶级已经掌握了绝对的优势,1688年光荣革命产生的《权利法案》,使英王沦为资产阶级的工具,在英国,议会至上。法兰西在路易十四“朕即国家”的专制统治下,看似强大,其实早已软弱无力。于是英法七年战争充分显示了工业文明的优势,法军溃败,英国成为“老大”。经过百余年的经营,英国已成为日不落帝国。
此时的世界,葡、西、荷早已显得微不足道了,世界舞台主要是英法两国之间的争斗。
当法王路易十六热心帮助北美殖民地独立于英国之后,法国内部的阶级矛盾已经不可调和了。1789年7月14日是人类历史上的重要日子——法国大革命爆发了,巴黎人民攻占了巴士底狱。欧洲封建势力遭受了致命打击,路易十六无奈地悲叹:“是卢梭毁了法国”,只能走上断头台,得到查理一世的下场。西欧各国封建势力(包括资本主义的英国)纷纷对法国进行武装干涉,法国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从丹东到罗伯斯比尔都接二连三地被推上断头台,直到一位伟大将星——拿破仑的出现,法国大革命的果实才得以维护,拿破仑凭借出色的才能,以及资产阶级的支持,登上了皇帝的宝座。拿破仑帝国不仅打退了封建势力的入侵,还四处扩张,使之盛极一时。
其实法国大革命如同英国光荣革命一样,都是人类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它是历史潮流,是谁也阻挡不了的。
英国和法国,作为世界上两个最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尽管它们的发家建立在侵略之上,但它们对人类社会的进步是做出了贡献的,它们给我们的启示是:人类社会的进步归根结蒂是人类的生产力的进步,而思想文化往往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至于继英法之后,主要是美、德、日、俄等强国,它们也无一不是继承了英法的变革精神。
德、日、俄是三个封建残余比较多的国家,它们在以后发家的过程中无一不吃过“封建”的亏,只有美国与封建界限划分得清,这可能是美国至今仍是一个超级大国的原因之一吧?
作为一个强国,其经济实力强自然不必说,可是往往容易被我们忽视的是它们的文化竞争力也很强,它们之政府对科技及教育的重视也是它们能成为大国的原因。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德国的洪堡大学,那么多震古烁今的伟(名)人,例如马克思和爱因斯坦,均出自该校。德国人对教育的重视使得德意志民族成为一个“盛产诗人与哲学家”的民族,但是普鲁士的封建残余及军国主义传统却使德国两次挑起世界大战并“两败涂地”。日本也有相似的经历。
大国的发家史看似很曲折,很复杂,其实也很简单,就是:一个国家只有做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并重才,有机会成为所谓大国。
一个国家的外部崛起是它内部强大实力的外延。
英国,第一个迈进现代社会的国家,自称为“日不落帝国”。我认为,英国的崛起并不是偶然的,而是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环境发展成熟的必然结果。
它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推崇“重商主义”政策;在新航路的开辟后,英国利用其地理优势,积极发展对外贸易并且注重发展海军,夺得了海上霸主的地位。到了19世纪末,其殖民地几乎已遍布所有大陆板块,统治着当时世界上三亿多的人口。(可惜,后来殖民地纷纷独立,以致于英国受到了一些打击,失去了昔日荣光。
丘吉尔曾说过:“大英帝国即时失去一个印度,也不愿意失去一个莎士比亚。”由此看出,英国对科学的尊重以及对培养人才的重视,使得英国成为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在工业革命上取得许多优秀成果,以此为英国崛起打好了基础。
而美国于1876年在费城举办国际博览会,以此来庆祝其独立100周年。当时,清政府派出了展览团,他们展出的是小脚绣花鞋及纯银打制的器具,而西欧国家展出的却是符合时代潮流的,科技技术含量高的产品,如:英国展出的是蒸汽机车,美国展出了电动机和发电机,德国展出的是加工枪炮的精密机床。这就是当时的中国与西欧国家的差距啊!
尽管现在的中国向西方学习了许多的高新科技,并因此取得了经济上的快速发展。但是,现在的中国只是在复制,模仿,而非创造!这样的中国,注定是会落后于那些积极创新科技的国家。我觉得,我国只有重视教育,善于借鉴别国,提高国民素质与生活水平,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促进经济发展,才能真正实现强国之梦。当“中国制造”成功转化为“中国创造”时,就是赶超它们的有利条件。我相信,中国会靠自己变得更强大!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