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这是司空曙在《喜外弟卢纶见宿》中所述说的。是啊,有些时候静下心来品味古人的韵调也是别有一番滋味。
春天,我仰望大树,看一棵棵沉默不语的树正吐露着自己的芳香,我常在树下若有所思,这棵树被四季的风雨“雕刻”的皱巴巴的,但为何他依旧伫立着,就像罗布泊的胡杨林,在忍受了20余年的干渴,最后终于成于干枯的“木乃伊”。这个问题迷惑了我许久。终于,长大后的我不以为然的知道了答案,与人一样有自己的信仰,为求生命的喝彩,而用自己的年华来加以装饰。在生活中的人也是如此,一类注重外在的华丽,一类注重内在的修养,而树好像已把这两类归纳在了一起,成为了一位完美主义者。
秋天使自己的情绪落魄了,就如同那树一样失去了生机,取而代之的只是满怀的凄凉,而我看到了全过程:最初绿色黑暗起来,变成墨绿;后来又由墨绿转变成焦黄;北风一起,他们大惊小怪地闹起来,大大的叶子开始与“大树母亲”纷纷“辞别。”这个景象让我不由得想到了电视剧的剧情。这棵大树就如同电视中的那些贪官们,一身清廉的他们由开始的“绿”慢慢进化为“黑”,以至“黄”最终凋零。最后落了个千古骂名,并且人人喊打,而自己的亲人,好比大树的“叶子”一般,纷纷离自己而去。最后只留下自己去“享受”那贪*的“快乐”。
再一次回望春天,就如同那些“清官们”,那样的“金碧辉煌”,青山绿水也是在它的衬托下显得那么自然美丽,与秋天的树相比,似乎春天的树更为舒适一些,所以那些“秋天的树”赶紧端正端正吧!就算自己没有出名,财富也没有,自己也可以像秋天树那样活的有意义,有些骨气吧!
“春天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这是“苏门四学士”之一的黄庭坚写的词,我认为这才是真正的生活!
人非草木、禽兽,可能就因为有了感情人才变得高尚,但也因为有了感情人们对许多事物有了错误的认识,同时也做出了错误的判断。
〈韩非子〉中有一个寓言提到:宋代有个富人,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淋坏了,他儿子说: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邻居家的一位老人也这样说。晚上富人家里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富人觉得哦他儿子很聪明,而怀疑是邻居家的老人偷的。这个语言虽然没有结局但同样是提醒富人修墙,为什么富人只怀疑是老人偷的`,而不怀疑是他儿子偷的呢?可见他潜意识里就深深的可着:他儿子是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决不会偷自己家里的东西。但如果没有老人的提醒呢?他会不会怀疑他的儿子呢?答案还是不会,他只会认为是别的小偷***,但也绝不会怀疑到儿子头上来。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富人在判断这件事中融入了自己的感情,没有很客观地去处理。可见人们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会有意无意的搀杂自己的一些感情,从而就影响了判断,或对一些事物的认识。而且自己在这件事中搀杂的感情越多,对这件事的客观认识就越少。
“大公无私”如此简单的四个字,但做起来是如何难啊!因为人毕竟是一种“感情动物”,要放弃自己的感情做事,一切从客观的角度去看问题,是多么的不容易,这大概就是自古以来只有少数的人被歌颂的原因吧!
小时候,每当望着大树时,都会觉得,哇!大树好高,对于年幼无知的我来说,大树是那样的高不可攀。长大了,再次望着大树时,不知不觉产生了一种敬仰和渺小感。
爷爷家种的也有树,那是小时候我和爷爷亲手栽种的。当年它们还都是小树苗,如今像我一样,都长大了。我从儿时的调皮蜕变成了如今的成熟,它们如今也蜕变成了参天大树。我还记得其中一棵小树苗的枝芽被折断过,如今又抽出嫩绿的枝芽,现在长的似乎比别的树更加粗壮。我似乎明白了,它们好像都有一个共同梦想,向往蓝天与光明,风雨雷电这些绊脚石,根本不可能把它们的希望完完全全地破灭。它们化压力为动力,用希望来驱动生命,努力呵护去实现它。
这不禁让我想起,小时候我学走路时。开始并不会走也不敢走,姥爷便在我面前放了几张百元大钞,我看着花花绿绿觉得好玩,抵不住诱惑便挣脱妈妈的怀抱,东倒西歪往前走去。姥爷边走边放,我呢,跟喝醉酒似的,边走边捡,虽然途中摔了几次,甚至胳膊都磕青了,但依旧爬起来,再走,直到学会走路为止。
大树也是这样,雨露和阳光激励着它,这才使大树越长越高。想到这,我不禁又感到惭愧。上学时,几次成绩考差了,便消极了。而大树呢,它们遭受那么多的挫折,反而愈挫愈勇。它们凭借着坚韧不拔的信念与毅力凌风傲雪,不管风雪雷电在它们身上留下多少伤痕,它们毫无畏惧。只凭心中的那个信念,顽强生长,才逐渐长成了参天大树。
仰望大树,真让我收获甚多!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