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存亡之道一直以来是人们所探讨的热门话题,从古时的诸子百家,先贤们的精髓思想,到今天我们的伟大哲学理论。随处可见存亡之道的探讨,足可见其在生活中的重要性。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我们迄今为止得出的结论,这个经典的结论沿用千年,为什么这条道理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呢?当然是因为有着无数的真实例子来证明了,古人们总是在教训中吸取经验,这也是前辈们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啊。
古时候有一户人家,家中的儿子明年就要去参加科举考试了,附近村里的秀才们都天天饮酒作诗好不逍遥。他也想着天天在有文采的人身边饮酒作诗,是不是自己也能得到质的飞跃呢?他带着自己的决心去追寻秀才们的脚步,经常和他们一起开怀畅饮,顺便和他们一起舞文弄墨。渐渐的,自己文学造诣高了起来,回到家也得到了家人的认可,大家为他的文采惊叹不已。都认为,明年的考试是势在必得,但是他却渐渐得高傲起来。和秀才们饮酒作诗时,自己三言两语驳倒众人,不屑地整日喝酒更是让他忘乎所以。终于,他甚至不去和秀才们见面了,在家里成天享受着,自己渐渐忘记了学习。终于,到了下一年科举考试了,大家认为今年的状元肯定非他莫属。他自己也是胸有成竹,但是一到了考场,他曾经的.文采,饱腹诗书的经纶都无影无踪。只剩下他呆呆地坐在考场上……当然他最后还是没能考中。
自己的刚愎自酿成了大祸,这是谁也帮助不了的,本来文采異稟的他最后还是落得个如此境地。这与他骄傲,沉迷安乐是分不开的,过度的骄傲和放纵毁了自己的一生,悲哉。
春秋时期,大家都知道南方有个越国,越国在与吴国的对抗中战败。国君勾践被夫差百般羞辱,勾践却从未放弃东山再起的决心。他不断地向吴国送去金银财宝,以麻木对方,使其对自己放下警惕。果然,吴国不久便把勾践放还,勾践赶紧回到国家,重整旗鼓。卧薪尝胆的决心最终感动了天地,最终一战成名,一举灭掉吴国吗,一雪前耻,好不快哉!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经历过古人们的不懈探索,我们懂得了只有在忧患中才能更加强大,一味的安乐反而是自取灭亡。
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话,千百年来被人们视为警世格言。其实,这句话是具有极大的片面性的。
不错,“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例子举不胜举。譬如:越王勾践若不是在吴国受尽屈辱,他回国怎能卧薪尝胆呢?不卧薪尝胆,又怎会强盛起来而一举灭吴呢?中国女排如果不是在同世界强手对垒中受尽窝囊气,又怎会一跃而起创造出“五连冠”的奇迹呢?这些事实说明,人确实能在忧患中生存发展。
然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有条件的。这条件是什么呢?那就是看你有无理想,有无毅力,有无奋斗的精神。只要有理想,有毅力,有一股拼命奋斗的精神。那么处在忧患之中,自会求得生存和发展;同样,有理想,有毅力,有了不断进取的精神,即使处在安逸的环境中,也决不会走向死亡的坟墓。
一个人,为忧患所困扰,不能挣脱忧患的泥潭,索性破罐子破摔,消极沉沦,不与劣境抗争,那么就不能在“忧患”之中求生。是“生”还是“亡”,关键在于人“为”还是“不为”。“为”,无论是处在忧患之中,还是处在安乐之中,都可以“求生”。“不为”,无论是处在逆境中还是顺境中,都难免一“死”。
时代前进了,人民正在向小康迈进,处在忧患之中的人越来越少了,多数的人处在顺境之中。在强调“忧患之中”求生的同时,也应当讲讲“在安乐之中求发展”。只要我们正确对待“安乐”,把顺境当作起飞的宽广跑道,那么,我们就能主宰“生”和“死”,就能把握成功的钥匙。
有甲、乙、丙三个工厂,甲、乙两个厂都濒于***,主管部门向甲、乙厂出示了黄牌。甲厂接到黄牌,干群一心,进行企业改革,大胆任用人才,加强纵向和横向的联系,加强企业管理,结果,第一年扭亏为盈,第二年就获纯利10万元。而乙厂接到黄牌后,领导辞职,职工各自寻门路去了,终于闭门关厂了。乙厂并没有在忧患中求生。丙厂是个乡镇企业,原先固定资产只有3000元,工人8个。干了两年,其产品冲向了全省,年产值达21万,工人50人。第四年,全厂职工已有100多人了,年产值达百万元。现在,丙厂的产品已畅销亚洲了。丙厂越办越红火,并没有在顺境中却步。可见,“为”字是多么重要啊!历史表明,无论是一个国家,一个单位,或者是一个人,只要“为”,只要奋斗不息,就可以“弱变强”“强更强”;如果“不为”,坐等幸福或享清福,那么,“强”必转“弱”,“弱”则趋于“亡”。
所以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话,只说对了一半,还不能算作完美的警世之言。
翻开历史的长卷,古老的气息扑面而来,一个个无比强大的朝代掀起尘土冲我咆哮着,却又带着哀怨慢慢远去。
遥想始皇当年,君临天下,意气风发,自比三皇五帝,以为万世千秋都在掌握;修长城,建丽陵,阿房宫雄伟至及。可惜,秦朝二世即覆,阿房火数日不熄。
这不就是安乐的好处吗?
孟子说:“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如此看来,自古英雄不都是多磨砺的吗?周文王坐牢成《周易》,孔子仕途失意作《春秋》,屈原流放时创《离***》,左丘失明后着《国语》,韩非子囚秦写《说难》,司马迁遭宫刑完《史记》。纵观千古,有几个伟人又不是“苦命人”?
于是,孟子又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是(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而欧阳修所言“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莫不是这个道理?
人常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犯错误时在内心受到困扰,思虑阻塞以后才能奋起;憔悴枯槁之色表现到脸色上,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然后才被人了解。在国内如果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像这样的国家经常会灭亡。
纵观千古,哪一个朝代又不是这样?难道守住一方江山很难吗?不,不难。只是那一颗颗励精图治的心,在长年累月的纸醉金迷中,失去了当年锐利的光芒。
相信生在海边的人知道:珍珠是蚌等一些软体动物体内发生病变或外界沙粒和微生物等进入贝壳而形成的。而对大多数人来讲,珍珠只是一种奢侈一点的装饰品而已,可他们忽略了一个重要的条件——那是血与肉的代价啊!
所以,孟子又说:“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还记得有这样一则寓言:一个波斯商人坐船出海,之前没尝过坐船的苦,哭闹得让人心烦,大家百般安慰也无济于事。一位哲学家把他推入了大海,几经沉浮才拉他上船。从此,波斯商就非常安顿,有说有笑。原因何在?哲学家说,历经灭顶之灾的忧患,才知安乐的价值。
生活不就是这样吗?没去过地狱的人,永远都不认识天堂!如今,为什么会有如此之多的富二代?把父辈辛勤闯下的一片天地,挥霍干净。也许,他们的父辈给他们了许多财富,但独独就忘了一件宝贝——磨砺。自古英雄多磨砺,不是吗?磨砺不也是成功必须的一块基石吗?我们才不是要做温室之绽放,而是想在蓝天中搏击!
只听得孟子喃喃自语道:“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古人的确十分聪明,说的许多话是富有哲理的。孟子的一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不仅适用于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而且对于现如今这样比战国时代更加残酷百倍的社会,更显得恰到好处。“生”“死”不仅仅是实质意义上的生存或死亡,更是一个人的成长与发展,堕落或者是失败。
“忧患”不单单是威胁,也可以说是一种心理,一种现状。有了对手才能更加强烈地去激发你的潜能,提升你的能力,这是没有极限,抑或是一种不断成长的姿态。反之,如若没有那样强烈的竞争意识与强劲的对手,一味地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一时不会走到死亡的那种地步,也会在当今社会的底层中不断挣扎,直至疲倦,最终沦为社会的垃圾。
“安乐”或许更加容易理解。它泛指良好的环境,但更深层次的却是内心深处的不思进取。美国作家海明威曾在《老人与海》中说过:“那些打不败你的必定会使你更强大。\"试想,如果一个从小出生在优越环境中的人,思想安逸,未曾体验社会底层的艰辛与不易,社会上层的冷血与残酷。那么,向长远处设想一下,如若有意外提前而至,那他又能用多长时间才能认清这个社会呢?估计不会太短。可假如他能提早适应,体验这个社会的复杂性,能有着一种对社会的敬畏心的话,结果恐怕就是另外一番样子了。
往远了说,“忧患”与“安乐”是个人乃至国家层面的两项重要的思想代表;可往小了说,便是我们每个人的学习了。在我们班上有许多这样的例子。比如初一分班时,听老师说前45名才是按小升初的成绩排的。有人分班排名在班上前十名,可是一旦经过几次考试的历练,成绩竟然落到了二、三十名的地步。这便是经过了一个没有任何“忧患\",几乎尽是享受“安乐”暑假的结果,从而使得这些人丧失了竞争的心理,为他们敲响了一次极其沉重的警钟。再比如班上的一位同学,在初一时名不见经传,甚至是不起眼的。可到了初二,他便像变了个人似的,学习成绩几乎可以说是飞速提升。于是在这次期中考试中,他大放异彩,从原先的二十多名一下子飞跃到了班级十四名,年级第九十的成绩,这便是“忧患″的魅力。它能使你崩溃,也能使你成功;而“安乐”呢?也只是让你享受到短暂的快乐罢了。
任何一个人没有经历过“忧患”,就无法抵达更加高远的境界。如果是正处于“安乐”中的你,那么你便可走出“舒适区”,挑战不可能,立下高远的目标,去脚踏实地,顽强向上。
有这样一个有趣而另人深思的实验,把一只青蛙冷不防扔进滚烫的油锅里,青蛙能出人意料地一跃而出,逃离险境。然后又把同一只青蛙放在逐渐加热的水锅里,这次它感到舒服惬意,以致意识到危险来临时却欲跃乏力,最终葬身锅底。由这个实验我们可以看出,青蛙对眼前的危险反映敏感,对还没有到来的危险反映迟钝。由此我想到了人,其实人在这方面也是如此,正如孟子所说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人生旅途中,逆境催人警醒,激人奋进,而安逸优越的环境却消磨人的意志,使人耽于安乐,尽享舒适,常常一事无成。有的人甚至在安逸之时沉溺酒色,自我毁灭。这与青蛙临难时的奋起一跃和温水中的卧以待毙是何其相似。
“生于忧患”是千古不变的,春秋时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是它最好的注册。那时,勾践屈服求和,卑身事吴,卧薪尝胆,又经“十年生聚,十年数训”,终于转弱为强,起兵灭掉吴国,成为一代霸主,勾践为何能得以复国?这是亡国之辱的忧患使他发愤、催他奋起的结果。这说明,当困难重重、欲退无路时,人们常常能显出非凡的毅力,发挥出意想不到的潜能,拼死***出重围,开拓出一条生路。
但是,有了生路,有了安逸,人们却往往不能很好地把握,而“死于安乐”。这方面的例子莫过于闯王了。1644年春,闯王攻入北京,以为天下以定,大功告成。那些农民出身的新官僚把起义时打天下的叱咤风云的气魄丧失殆尽,只图在北京城中享受安乐,“日日过年”,李自成想早日称帝、牛金星想当太平宰相,诸将想营造府第。当清兵入关,明朝武装卷土重来时,起义军却一败不可收拾。
这令我想起欧阳修说的“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这句话。险情环生时人们能睁大眼睛去拼搏,因此化险为夷;安逸享乐中却意志消退,锐气全无,结果一败涂地。
现实往往是:先选择活着的人,经常是只能选择活着而无法选择活着的方式,而不少先选择了活着的方式的人,其中一部分,赢得了自己的存在价值,另一部分人,则连可持续活下去的可能性都快没了。
每个人,肯定是要先保证活着的状态,然后才有可能去考虑其它问题,但有时候,人经常要在死里逃生之后才能重新选择活着的方式。
每个人,肯定都想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活着的方式。
另外,社会上存在一种铁律,善于解决问题的人,往往会面临更多的问题,而能者多劳的人,肯定也是越来越劳,只是在多劳的背后,却很少伴随多劳的相应回报。
因此活着的方式就开始变得讲究起来。
少劳多得甚至不劳而获的活着,已经变成了不少人的迫切追求,甚至连笔者本人也在梦想着这种好事能降临到自己身上。
越脏越苦越累的工作,所能得到的回报也就越低。当一大堆谁都不愿意去解决的难题摆在眼前时,那些敢于挑战并能胜任的人,不见得能拿多少回报,只要看看这类工作的工薪表就一目了然。
因此活着的方式的确很重要,重要到只要出现一个选择错误,就会跌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能干是一回事儿,能力是另一回事儿,能干和能力这两个概念并不等同,能干意指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能力则泛指获取的本事。
能***人,有力量付出,有能力的人,则有本事获取。因此能***人大多很贫穷,有能力的人则大多富裕。
换句话说,能***人善于解决别人制造的难题,有能力的人则善于为别人制造难题。
贫富分化的\'社会惨象都是那些有能力的人制造出来的,而能***人,则会在如此激烈的贫富分化中保证完成上司交给的任何任务。
活着的确需要讲究方式,能***人大多以为可以多劳多多得,但实际上往往都是多劳少得,有能力的人,则大多少劳多得,甚至严重地不劳而获。
正因为这世上有很多不劳也能获的人,所以就相应地要多出很多多劳少得甚至多劳不得的人。
不劳而获是因为社会体制有问题,不论是资本主义,还是特色主义,抑或大资本家控制下的伪民主主义,其实内在本质都一样,让一部分人不劳而获,让大多数人多劳少得,甚至不得。
贡献说,基本上都是不劳而获阶层所发明的诈世的玩意,他们害怕等价交换,因为他们无法用等价交换的方式活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别人的贡献,掠夺也就无从谈起。
很多人,就是在这样的社会现实下变成了能干而贫穷的人,对于利益集团而言,能***人,正如能***牛马,是不配做人的。
而不能***人,却有的是敛财的能力,他们可以选择最舒适的生活方式,也可以选择最奢侈糜烂的生活内容,甚至,为了打发无聊的时光,还经常要搞出各种社会丑闻方才罢休。
安于贫穷的人,只会越来越贫穷,而乐于做事的人,更容易被事务给累垮!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