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材料作文如何准确立意

高考材料作文如何准确立意

首页话题更新时间:2023-09-04 20:01:21
高考材料作文如何准确立意

高考材料作文如何准确立意【一】

前后照应法可以使文章严谨连贯,浑然一体,又突出内容和结构上的内在联系。照应一般有以下几种:

1、内容和标题相照应。这种照应方法常常是内容安排多处和题目照应,或在恰当的地方直接、间接地点明题意。如《背影》,文中多次描写“背影”,既与标题“背影”相照应,又进一步点明题旨,充分表达了作者对父亲深深的思念之情。

2、行文中间照应。这种照应方法就是在文章前面写事,后面行文交代前面所写事的结果,使内容相互补充,层层深入。

3、结尾与开头照应法。在文章的结尾处对开头交代的事情作必要的提及,使文章首尾一致,成为有机的整体。如《白杨礼赞》一文,开头和结尾照应,不但使文章结构显得非常完整,而且使作者的赞美之情得到了淋漓尽致的抒发。

高考材料作文如何准确立意【二】

我很喜欢那样一个比喻:"人是能思考的苇草。"也许思考就是那个让人可以凌驾于万物之上的台阶。但也正是这思考的能力赋予了人类以思想,从而把人类置于了很多旭旭的境地,比如亲情与真理。 我清楚地记得康德曾经说过:"有两样东西我越是思考就越感到无上敬畏之情: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我们心中的道德法则。"这句镑刻在人类思想史上的话语,也许很精当地为人类摆脱尴尬境地,提供了柳暗花明的一招坚持自然真理与思想的道德法则。也许这样,人类才可以真正做一棵生长在自然之基上的能思考的苇草。

我相信人类在判断认知事物的时候一定都会烙上思想感情的印迹,更何况是那样一种与生俱来挥之不去的神圣感情。中国历史长河中清风明月般的人物当然有,但是完全割裂亲情毫无私念的例子又实在不算多。而我也许真的不太主张做一个冷血无情的人,否则世界没有了感情,也没有了色彩。

我很喜欢鲁迅,喜欢他那横眉下的犀利思想。先生一定可以算是一个深刻的人。而先生客观冷静的观点绝不是众叛亲离而来的,"无情末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这是先生的诗,而先生也是这样做的。所以先生的面孔永远是鲜活的,泛着血的殷红。

世界失去了亲情的牵绊将会变得多么苍白,多么令人窒息。当然我们也很难接受一个亲情泛滥的、失真与扭曲的世界。我相信人们可以找到一个折中的契合点,而不是偏激地走向极端。

去过草原的人一定会惊异于牧草的柔顺和坚韧,人这棵可以思考的苇草也许也应该这样遵循着自然与思想的双重法则在风中生存。

柔情也许是一把双刃剑,正负的功能淬于一身,但也许它更可以算是一把刻刀,在尊重真理的前提下刻出生活的特质与生命的特质:让生命美丽而不轻佻,繁华而不浮躁。

高考材料作文如何准确立意【三】

那是一个星期天,我和爸爸妈妈在奶奶家吃过晚饭,回到家里。爸爸有事出去了。妈妈说她有点累,吩咐了我几句,就拿了块毛毯在沙发上躺下了。

我专心致志地做着奥数题,不一会儿就顺利做完了。仔细检查了一遍后,忽然想起熟睡在沙发上的妈妈。于是,我蹑手蹑脚地走到妈妈身边,发现她蜷缩着身子,舒展不开的样子,心想:“沙发这么小,妈妈一定睡不舒服,怎么办呢?嗯,对了!还有一个小沙发,可以随意拼接,而且又轻,接在妈妈的脚边,不就行啦!”

我悄无声息地把小沙发推过来,接在妈妈的脚旁,又把被子铺过来一点,以便妈妈脚伸过来时不露出来。做完了这些,我突然又想到:“妈妈缩得那么紧,会不会冷呢?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我帮妈妈装个热水袋吧!”于是,跑到房间,从床上找出热水袋,又来到卫生间。幸好,爸爸已经把洗澡水烧好了。我把冷水倒掉,然后小心翼翼地装入烫水,拧紧盖子,把热水袋轻轻放进毛毯里。我又观察了一下,发现妈妈睡得很香,暂时没有什么需要做的了,就打开了电视。我把声音调得只有我才听得见,就开始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

妈妈睡醒了,揉着蒙咙的睡眼,疑惑地问:“书宁,你这是在干嘛呢?”“看电视呀!”我笑着回答。妈妈脱口而出:“那怎么没有声音呀?”我正不知如何回答。妈妈接着说:“噢,我知道了!这才是真正的看电视!”我嘿嘿一笑,心想:“妈妈好会装糊涂哦,太可爱了!”突然,妈妈又开始装糊涂了:“咦,这个沙发什么时候跑到这边来了?”我灵机一动,顺着妈妈的话继续往下说:“嗯,可能是它看你睡得不是很舒服,就跑了过来吧!”妈妈呵呵一笑:“你这小鬼头!”我吐了吐舌头,朝妈妈扮了个鬼脸,继续看电视。不一会儿,妈妈又发话了:“咦,怎么有个热水袋呀?噢,一定是趁我睡觉时,田螺姑娘给我放的!”我一听,急忙点头:“对对对,肯定是田螺姑娘大驾光临!”我偷偷看了一眼妈妈,妈妈的笑容那么灿烂。我知道,那笑容是从心底里发出来的。

真没想到,我不经意间的几个细微动作,能让妈妈感受到如许温暖和感动。我想,我的一片孝心可以让妈妈的幸福像花儿一样绽放。

高考材料作文如何准确立意【四】

“欲扬先抑”与“欲抑先扬”是相反的两种布局方法。杨朔写过一篇著名的散文《荔枝蜜》。他在文中说小时候因为被蜜蜂螫过,因此对它总有疙疙瘩瘩的厌恶之感,但后来在广东从化参观了养蜂场,尝到了荔枝蜜,又听了养蜂老人的一番介绍,对小生灵蜜蜂顿生敬仰之情,它那勤恳、无私的品质正体现了中国劳动人民的美德。这是典型的欲扬先抑写作手法。所谓欲扬先抑,是指本要大力颂扬的对象,而落笔开始却贬抑它,批评它。前文的“抑”,反衬了后文的“扬”。采用这种写作手法,要自然合理,切不可牵强生硬。

高考材料作文如何准确立意【五】

任何事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内在或外在的原因。因此,阅读分析材料的因果联系,从原因切入立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如:《盲子过涸溪》:有盲子过涸溪,失坠,两手攀木盾,兢兢握固,自分必坠深渊。过者告曰:“无怖,只要放下即实地也。”盲子不信,握木盾长号。久之,手惫,失手坠地。乃自哂曰:“嘻,蚤知是实地,何久自苦耶?”

译文:有个瞎子经过一条干涸的小溪,在桥上(突然)失手坠落。(他)两手攀住桥栏,胆战心惊地抓得紧紧的,自认为(一旦)失手,一定会坠入深渊。过路的人告诉他说:“别害怕,只管放手,(下面)就是实地了。”瞎子不相信,握紧桥栏大声呼号。过了很久,力气(渐渐)消失了,失手坠落在地上。于是(他)嘲笑自己说:“嘻!早知道(下面)就是实地,何必(让)自己辛苦这么久呢?”

本文的主要对象是盲子,作者对他的态度是讽刺,盲子“久自苦”的原因是不信忠告,兢兢握固,死不放手。在这样理解的基础上就可以得出“放下即实地”、“学会放手”、“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等立意及命题了。

高考材料作文如何准确立意【六】

烘托艺术原是中国画的技法名称,是指渲染某一部分,衬托出另一主要部分来。把这种手法运用到文章的构思中来,就是从侧面通过描绘某件事、景或人的方法来衬托出主要人或事物,又称“衬托法”。衬托,也叫映衬。用类似的或反面的事物,使主要事物意思更加鲜明突出,从而达到强烈的表达效果。如“红花还须绿叶扶”。有了陪衬的事物,被陪衬的事物才会显得突出,才能得到更加充分的说明。

1、衬托,可分正衬和反衬。

正衬,就是用类似的事物,从正面去陪衬。烘托主要事物。如“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用冷风寒水来衬托壮士此行的悲壮。又如“蓝天衬着矗立的巨大雪峰”,用蓝天衬雪峰,使雪峰更高大

反衬,就是利用同主要事物相反或相异的事物作陪衬。如上例中的蓝天的蓝,来衬托雪峰的白,使雪峰更洁白。又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以有声衬无声。

2、运用衬托要爱憎分明,要宾主分明,陪衬事物与被陪衬事物,要让人一看便清楚,不能喧宾夺主。

3、衬托和对比的区别:

对比,是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它与反衬有些相似,但不同。对比,意在比,突出的对象是双方的,对立两事物无主宾之分。

衬托,意在衬,两事物有主宾之分,突出的是主要一方。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与“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前句是对比,后句是反衬。

高考材料作文如何准确立意【七】

《三国演义》写关羽斩华雄时,避开刀光剑影,先写华雄败孙坚、斩祖茂、便涉、潘凤,及关羽出战时,写关内诸侯的听闻、惊恐等,而关羽提着华雄归来时其酒尚温的细节,使关羽顶天立地起来。又如《陌上桑》写较敷之美,不写其容貌仪态,却写从使君达官到下里巴人,从老者到少者,人见人惊,人见人爱。他们的行为使罗敷在人们的想象中有多美便有多美……

学着这些方法,你也试试吧。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