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习惯的养成与改变》这本书中,作者王晓春老师认真的解释了习惯这个概念。所谓真实的习惯,是指“诚于衷而形于外”的表里如一的习惯,是指非常稳定的、几乎自动化的、无须假以思索的习惯。这种习惯,不大可能完全是靠权威要求和外部训练形成的。它往往是“培养”“养成”“生成”“预设”等各种因素互动、整合,最后形成的一个结果。它是化合物,或者换个说法,它是一种人的遗传信息与早期教育、学校训练共频的现象。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学校的行为训练恰好和学生的个性特点、家庭教育倾向发生了共频共振,那就能够形成教师希望得到的习惯,反之就不能。你的训练不能引起学生灵魂深处的共鸣,他就只好在表面行为上顺从,或者干脆就反抗。
读到这里,我心中升起了一丝释然。以前总是觉得自己的教育很可悲,学生从幼儿园开始就被要求要每天按时完成家庭作业,这个要求一直持续到了高中,甚至大学。按理说一个要求持续了这么长时间,总能形成学生的习惯了,但是总有一部分学生会忘了做作业,甚至总有一部分学生拒绝做作业。而手机这么一个他们接触不久的事物却轻而易举地让他们养成了每天给手机充电的习惯。甚至这个习惯有可能会持续终身。
从前的我不明所以,现在弄清楚了习惯是怎么养成的,我才弄清楚其中的关键。要求学生每天做作业并不一定能与学生的个性特点、家庭教育倾向发生共频共振。反之,只会有极少数的学生发自内心的愿意做这件事情,所以想要让自觉按时完成作业变成一种习惯简直是难上加难。而手机内或者说互联网上信息量极其庞大,其中总有信息能轻易引起学生灵魂深处的共鸣,所以,使用手机就能非常轻易地变成他们的'习惯。
所以,做为教师的我们,该干什么干什么,但要放弃幻想。尽管去创定和执行适当的规则,但不要打着“培养习惯”的旗号,也不要幻想这些东西一定能内化为学生的真实习惯。能形成良好的习惯,很好;不能,我们也不必焦虑,因为这并不是我们所能完全掌控的。我们不要患上“习惯培养强迫症”,徒然给自己增加心理负担,失败连连。我们的任务只是积极提供各种情境帮助和指导学生成长。我们可以告诉学生哪些是好习惯,哪些是不好的习惯,至于他们能形成哪些具体的习惯,不是我们可以决定的。
妈妈提议带我去东方画廊看看,因我写的字太差,让妈妈很担心。
我三步并作两步,赶紧下楼,让妈妈带我去看,我们边走边说话,我问妈妈在哪?她说应该在我们学校那边,因为我的学校叫东方小学,都有“东方”两字,呵。。。
我焦急地找啊找呀,一路上还观察景物,突然妈妈说“这不是吗?”,我抬头一看,真的'呢,就在旁边一棵大树边。然后我们停好车走进去了。接着妈妈与那里的两个老师谈论起上课的时间和费用等,我隐隐约约听懂他们说的一些,因他们讲白话。我还欣赏了那画廊墙上的好多优秀作品呢。好羡慕别人能画这么好的画和写得这么漂亮的一手好字呀。
回来的路上,我妈妈又给我讲了一下他们谈论的内容,然后妈妈由我决定是否报名。最后我决定不在那报名,原因一:时间是规定在每周日晚上7:0-9:0,这时间我不喜欢,原因二:连续一下要上课2小时,写字也太累了吧。原因三:费用600元/期,有点贵。原因四,这样我就没更多的时间看课外书。唉,还不如在家每天自己好好练15分钟呢。
从这事我也明白了一个道理,不管做任何事都要用心。也不管在哪学,都要付出努力才能有收获!
就是上周星期五的时候,我们中自习的时候,邹振文给了我一张小纸条,说要我去给熊健超。我就把小纸条拿着去给了熊健超。后来,纸条被胡馨丹从熊健超的手里抢了过来,她看完了以后,又去给魏红瑶看,魏红瑶刚把纸条的内容看完,熊灿又拿去看,看完了又准备还给唐小俨,这样传来传去的把教室的纪律打乱了。
这次我做的十分的不对,我在管纪律的时候还去给别人传纸条,这是千不该万不该的,完全没考虑后果,不但没起到带头作用,而且还产生不好的影响。但我不是像有个同学说的这个纸条是我在他手中抢的`,在这一点上我觉得很冤。今天,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对,希望晏老师原谅我!
通过这件事情,我好好反省了一下自己,我没加以思考做出了带头传纸条这种可笑的行动,遇事容易冲动,没有平和的心态。静下心来我为自己的行为感到愧疚!我一定会改的!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