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夏天的晚上,我正在房里享受着空调带来的凉爽,忽然发现在妈妈的床上有一只小飞虫。它悠然自得在那爬来爬去。我最受不了有虫子在床上,所以我决定赶紧消灭它。
首先,我给这只小虫子设置了一个障碍:轻轻地把手移到它身边,把被子往下压一压,做出一个大坑,让它爬不出来。然后用我的“五指山”猛扑过去,想闷死它,谁知它居然从我的手指缝中逃脱了,“跑”到了其他地方休息。这回我可不再有耐心设置障碍了。我又想出另一条妙计:直接挑出一块积木,狠狠地朝着它砸了过去。心想:看你还能不死?!可是,等我得意洋洋地拿起积木时,那只虫子不但没死,反倒跑得更快了。它似乎发现了敌人,有点惊慌失措,不断地转移着“根据地”,我紧追不舍,不断攻击它,但最终没有追到它。我想:这只小虫子太狡猾了,我非得想办法治治它才行,最近不是有“莫拉克”台风吗?我嘴里的风使劲地吹,对它来说不就是台风吗?于是,我悄悄地靠近它,鼓足劲一吹,它连滚带爬地被吹进了床底下。虽然我没打死它,但是它却不肯出来了。
我与虫子的斗争就此结束了——不分胜负。现在想来,这场战争倒也带给我一些快乐。我要总结战斗经验,下次再遇到它,一定不会留下遗憾!
“啊!”沉睡的清晨被我的“河东狮吼”给吓醒了。妈妈立即以百米冲刺般的速度冲到我面前,揪着我的耳朵斥责道:“你叫什么呀?别人不要睡觉了?”我用发颤的手指了指窗台上,妈妈终于松开了“九阴白骨爪”,快步走向走向窗台。刚瞥了一眼,原本阴沉的脸一下子“拨开云雾见太阳”,并紧接着变成哈哈大笑。随即,她拎着那条让我见了就发狂的菜青虫走过来,笑得上气不接下气地说:“我当是什么呢?就一条菜青虫就把你吓成这样?哈哈……”我一边揉着通红的耳朵,一边反抗:“你又不是不知道别人天生就怕虫子。”妈妈边笑边揉肚子地走了,扔下令我厌恶的那个东西,走了。
我颤巍巍地走到离它只有30厘米的地方,迅速地拿起桌上的餐巾纸,把我的手围的是里三层,外三层,才敢去排除这个“绿色炸弹”,我徐徐地拿起它,它也许是饿坏了吧,连餐巾纸都啃。它一下一下地啃,发出细微的声音。这时,我突然觉得它也很可爱,便仔细地观察起来。绿色而不到几厘米的身体,和蚕有些儿相似;娇小玲珑的小嘴,乍一看,根本看不出来。
原来,坏的东西也有好的一面啊!
1947年,正读燕京大学的他,试探着写了一篇红学文章,发表在当年的《民国日报》上。文章恰被胡适先生看到,胡异常高兴,主动给他写了一封信。从1947年的冬天到第二年的秋天,胡适先生共给他写了6封信。从此,他走上了漫长艰辛的红学研究之路。
1948年,他完成了《红楼梦新证》这部被誉为“红学方面一部划时代的重要著作”。该书于1953年9月由棠棣出版社出版后,一时洛阳纸贵,三个月内连着再版3次,当年的研究者们几乎人手一册。这是红学史上首部文史哲综合学术论著。
因为研究《红楼梦》,他从四川大学外文系调到北京的人民文学出版社任编辑,成了学界“红人”;也由于这部书,他在后来的政治运动中变成了“资产阶级胡适派唯心主义”的“繁琐考证”的典型代表,由“红”变成了“黑”:1968年被关进“牛棚”,差不多一年后,被下放到湖北咸宁“五七”干校劳动。别人都说他,“成也‘红楼’败也‘红楼’”。然而,无论包围在溢美之词中,还是饱受他人的呵斥拷问,所有的一切都没改变他对学术研究的忠诚。即使是在“五七”干校,每日劳动之余,他依然没忘记自己的\'“本职工作”——读《红楼梦》,写。
经历了太多的艰难坎坷,他二十几岁双耳失聪,后又因用眼过度,两眼几近失明。可是老人依然每天工作、笔耕不辍,著书立说,先后撰写了《红楼梦新证》、《曹雪芹传》、《红楼夺目红》等几百万字的红学专著。他就是新中国研究《红楼梦》第一人,是享誉海内外的考证派主力和集大成者——周汝昌。
人生是一个选择的过程,可选择之后应是无悔的付出。周汝昌在生命起程的那一刻就找准了前行的目标,有了方向的引领,让他一次次拨开云雾,在生命的征程中用一生的时间朝着心中的圣殿稳步前行。可整个路程并不是寂寞的,因为他收获了生命春天的同时,也收获了夹岸桃花,一路风景。
今天放学回家,我把作业做完了,爷爷说带我到菜田里捉虫子。
爷爷还对我说:“现在人们都提倡吃绿色食品,菜里不能打药水,用手捉虫子才是最好的方法。”我听了点了点头,心想虫子真可恶,今天要把它们全消灭光。我带了一只瓶子跟爷爷来到菜田里。
哇,田里的青菜绿油油的,就是有一条条绿绿的小虫子躲在叶子的背面,不仔细看,还看不清楚呢!开始捉虫子了,我们把虫子都装在瓶子里,虫子真多呀!不一会儿我们就捉了半瓶子青虫。
忽然,我听到“呱呱”的叫声,低头一看,一只浑身绿绿的小青蛙在菜叶上快乐地叫呢,一边叫还一边对我们说:“你们真聪明!”我也对小青蛙说:“辛苦你了,整天帮我们捉害虫,谢谢你!”小青蛙对我点点头:“不辛苦,不辛苦,这些虫子全交给我们啦!”我听了,开心地笑了。
我们客厅的一盆花总是落叶子,每次妈妈扫地都会说:又落了这么多叶子,过不了几天叶子会掉完的。爸爸说:可能是需要晒太阳了。于是,爸爸就把它搬到外面,有了阳光的照耀,希望它的 叶子能茂密起来。
可是,几天过去了,叶子好像更少了,除了枝头上有些绿色,其他的地方都是光秃秃的,妈妈说:这花半死不活的,赶快给它加些的.肥料吧!
我和爸爸正在看电视,妈妈在外面大叫:老公,老公,快出来。我和爸爸赶紧出去,妈妈说:你快看花上,哪绿色不是叶子是虫子。我凑近一看,吓了一跳,天呀,就是虫子,一个个有三四厘米 长,都趴枝头上一动不动,不仔细看和花的叶子真一样,这虫子可真是伪装高手呀!
爸爸找了一个细细的小棍子,一个一个把这些害虫从花枝上剔除下来,妈妈数了数一共五条。把那五条害虫除了之后,妈妈还是不放心,又仔仔细细的看每一个花枝。花杆,果然又在花杆上发现 了两条和花杆一个颜色的虫子,和那五条应该是同一类,只不过为了保护自己颜色变了。这狡猾的虫子,最终也没有逃过妈妈的眼睛。
妈妈还很自责的说:我怎么早就没有发现呢?好好的花被这些害虫祸害成了这个样子。我说:妈妈不是你太粗心了,是敌人太狡猾了,它还会变色,我们为花儿看好了病,相信要不了多长时间它 就会茂密旺盛了。
妈妈笑着说:借你吉言。
今年暑假,妈妈带着我和皮皮到乡下的奶奶家,玩得可高兴了,晚上在院子里捉虫子就是其中的一件。
我们吃过晚饭,大人们在院子里乘凉,我和四个弟弟妹妹在院子里玩。天黑了,奶奶便把房檐下的灯打开,把院子照的亮堂堂的,壁虎立刻登场了,不一会儿,一些小飞虫和飞蛾就飞来了,集结在灯附 近,壁虎趴在墙壁上注视着飞虫们的动向,随时吃掉它们 。停了一小会儿,刀客——螳螂、蚂蚱、土蚰子、蛐蛐和甲克虫也相继登场。门口的飞虫越聚越多。其中有一些更大、更健壮、颜色更鲜艳。这 下张皮满意的说:“有这么大的蛐蛐,如果我捉几只回去,斗蛐蛐那准是第一。”妈妈不让我们捉螳螂,说它能捉害虫,是一种益虫。我和张皮、刘洋只捉那些个头比较大的蚂蚱、蛐蛐和土蚰子。比较 小的两个弟弟妹妹也每人拿个瓶子跑着捉虫子。我们每个人都猫着腰,两眼紧紧盯着停在地上或墙上的飞虫,手成弧状,猛一下捂上去,把它放入瓶子里,如果没捉到,虫子蹦到哪儿我们就跟到哪儿, 再接着捉。不一会我们就捉到几只蛐蛐、土蚰子、蚂蚱等。其中有一只甲壳虫长的非常漂亮,绿色的外壳,头上还长了两个长长的角。
经过我的观察,那些虫子总往灯光亮的地方爬、飞,于是便问妈妈,妈妈告诉我们它们具有趋光性。
今晚收获真不少,即捉了虫子也长了知识。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