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路上的行人来来往往都是去踏青扫墓的。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我看见花儿红似火,粉斗霞,白如雪,黄赛金……五颜六色的,美丽极了。花儿的姿态也各不相同,有的几朵靠在一起窃窃私语;有的像个害羞的小姑娘一样,不敢抬头;有的则躲在花苞里睡觉呢……形状各异,姿态万千。你瞧,这儿绿树苍翠挺拔,那儿草儿迎风飘扬,到处一副生机勃勃的影像。
一路上虽然风景如画,但也“危机重重”,因为走的人少了,所以已经看不到原来的路了,在过“树沼泽”时,我不小心被刺了一下,在过“草陷阱”的时候,弟弟差点摔倒。可却没有抹***掉我们高昂的思绪和开心的心情。
终于来到了目的地,妈妈她们几个大人认真地在清理墓地杂草,而我们虔诚地把瓜果,鲜花……等东西一一摆在墓前。接着我们挽起袖子,开始摆纸钱,压纸钱……大家忙得热火朝天。过了一会儿,我抬起头,才发现,墓的周围已全是五颜六色的纸钱了。我不禁问:这么多的钱,太爷爷会用来干什么呢?太爷爷是用来买房子,买车子,还是存起来呢?
最后的一个环节是放鞭炮,我们几个小孩子赶紧捂紧耳朵,怕那震耳欲聋的声音把自己震倒。刚开始那些噼哩噼哩的声音倒不觉得很大,可当最后一声响起时,我看见爷爷抖了一下,一下子把我乐得前俯后仰的。
踏青扫墓真有意思,不仅让我们怀念了逝去的亲人,还让我们零距离的感受到了大自然春天的气息。
在墓前祭祀祖先谓之扫墓或扫拜,这个习俗在中国起源甚早。早在西周时对墓葬就十分重视。东周战国时代孟子的齐人篇也曾提及1个为人所耻笑的齐国人,常到东郭坟墓间乞食祭墓的祭品,可见战国时代扫墓之风十分盛行。到了唐玄宗时,下诎定寒食扫墓为当时「五礼」之一,因此每逢清明节来到,「田野道路,士女遍满,□隶佣丐,皆得上父母丘墓。」(柳宗元《与许京兆书》扫墓遂成为社会重要风俗。(本来,寒食节与清明节是2个不同的节日,到了唐朝,将拜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寒食节正确的日子是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约在清明前后,因此便将清明与寒食并为一了
而在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除了各家祭拜自己直系祖先之外,凡有「祖祠」或「祖庙」的就要合族举行祭祀典礼,称为「祭冬」。有的在冬至前十天举行,仪式隆重,祭后设宴招待亲友,深具敦亲睦邻的功能。
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也就逐渐延伸为扫墓。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是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诗句。清明节如果没有下雨,就感觉菜里忘了放味精似的,无味。今年清明节非但没有下雨,而且天气异常的好,晴空万里。
早餐后,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扫墓。一路上,妈妈跟我说,清明节是后人祭奠先人的节日,打扫墓地,除去杂草,同时表达我们下代子孙对祖辈的怀念。
来到山脚,我抬头仰望,群山绵延,像似一座座驼峰。山腰上几处映山红已经绽开了笑脸,为整个山头添上了深红的一笔。山涧溪流潺潺,叮叮咚咚,恰似在弹奏着动听的歌曲。仿佛自己就置身于一幅绚丽的彩图中。走过了弯弯曲曲、坎坷不平的山路后,我们终于来到了曾祖父的墓前。坟墓的四周已经长满了许多野草,我和爸爸齐心协力,迅速把野草拔掉,然后摆放好鲜花、蛋糕、白酒等贡品。在墓前,爸爸给我讲了一些有关曾祖父的故事,当时,由于生活艰难,曾祖父漂洋过海来宁波谋生,在异乡打拼,几经努力,靠着双手建立一份家业,但他们始终不能忘记自己的出示地,带着积蓄回到家乡。
听了爸爸的讲述后,我感受到曾祖父的辛苦劳累,不屈不饶的精神,仿佛那些情景又浮现在我的眼前。我作为他们的子孙,也要学习他们的精神,长大报答祖国。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