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起走过的所有痕迹,可以随时间淡去,却无法任时间抹去。
爷爷,他是个佝偻着身子的老头,不过听爸爸说,爷爷年轻时很是英俊能干。晚年时,在家后的山上经营一片小农场。对于年幼的我来说,他所种的一草一木都让我感到新奇而愉悦。宽阔的原野,高高的草垛,哞哞的牛叫,清脆的鸟鸣……
我兴致勃勃地告诉爷爷我也想种庄稼,爷爷黑色的`眼睛快活地眨了眨便答应了。那天下午,秋雨霏霏,苍雁南飞,我拉着爷爷朝着菜地奔去,把一棵菜籽小心翼翼地种下。等一切工作都完成了,爷爷对我说,接下来就要一起等待。当时我还不懂“等待”是怎么回事。每天,不知跑了多少趟,也不知为它浇了多少次水,简直要把菜地浇成了水田。谁知,繁星夕阳都顺着山路爬了上来,我却连菜苗的影子都没有看见。
晚餐桌上,爷爷开导我:你这么专心等待,也许菜苗会早点长出来的。无论什么事,只要你有信心,它就会实现。第二天早上,太阳浮上天空,我一觉醒来,就又拉着爷爷向菜地跑去。咦!一棵绿油油的菜苗站在那儿。那几天,别提自己有多兴奋了,逢人就说:告诉你,我种的菜发芽了!
长大后,才知道,那是爷爷从远处菜地移到这儿的。尽管这样,我不认为这是慈祥爷爷哄骗孙女的把戏,而是一个智慧的老人在一个不懂事的孩子心里适时地种下一粒“希望”的种子。
如今,我们那天跑过的山路,已被来往的人们踏得平坦,却从未有人走过那时那条充满着“希望”和“成功”的山路。我们一起走过的路,让我知道:很多的事物会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然而,孩子的快乐,期待却不受任何事物的羁绊,因而我们的爱心和想象也不应该受到任何约束。
我和爷爷,我们一起走过无疾病侵扰,无风雨相困的山路,令我难忘。
夕阳,收敛起最后一丝光彩——
暮色下的乡村抹去了鲜明的光泽,只留下一片幽深怅然的剪影,晚归的紫燕精灵般地在昏暗中划出些呢喃的虚线。
我拿起那只尘封已久的风车,向着远方跑去……
小时候,父母打工在外,祖母成了我唯一可以依靠的亲人。祖母用一只粗短的木棒,做出了一扇四叶风车,编织起我那美丽的童年……
每个日落黄昏,我总会和祖母出现在那条乡村小道上。微风拂来,风车缓缓地转动起来,吱呀的\'风车声一直飘向天边,回响在我童年的梦里。
一日,我和祖母又出现在那条小道上。可是,此时无风,风车竟是一动不动。祖母看见了,脸上露出了微笑。我嘟囔着嘴说:“没有风,风车转不了,怎么办呢?”
“孩子,没有风,那你就去找风啊。”
“可是,风在哪里呢?”我疑惑着问道。
“你跑起来就能找到啊!”祖母神秘地说道。
于是,我慢慢地跑起来,风车竟吱吱呀呀地转动起来了。我高兴地大声叫道:“我找到风了,她在这里,就在这里!”
回头看去,天际灿烂成一片云海,祖母的笑容,也荡漾成灿烂的云霞。
童年就是如此美丽而又短暂。每当回首那些和祖母一起走过的日子,记忆中的那些风车就会吱吱呀呀地转动起来,播放出童年那首最动听的歌……
而如今,暮色相拥的傍晚,当我再来到这条小径时,却只有独自一人。旧年的风景依旧散发着光辉,我的心里却空荡荡的……
一阵微风拂来,手中的风车依旧奏着那亘古不变的旋律。恍然明白,我又站在了人生的另一个起点,人生的风源还等待着我去追寻。
于是,我在起点写下——让祖母的爱和我一起走过……
40年对于一个人来说就是半辈子,从孩提时代算起,40年过去后,人也到了中年。40年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也是相当于半个世纪,中国风风雨雨走过了改革开放的40年,像世界证明了中国力量。一个个奇迹被创造了出来,一代代人的努力没有白费,中国以自信的姿态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这个有着14亿人口的国家,经历了40年的发展,不再是软弱可欺,不再是没有话语权,不再是断壁残垣,而是扬起风帆,摆正态度,为崛起不断的拼搏,最终才有了2018年的中国。
时间已经到了12月,距离2019年只剩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40年为契机,100年为目标,中国人的心是连在一起的。看到改革开放40年的景象,我们不难想象在50年、60年、10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发展之后的中国该是怎样的面貌。时间在一步步的推进,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小康富裕还会远吗?不会了,只要中国人一起努力,更加美好的明天将会到来。奇迹是会发生的,没有什么不可能!
中国有这么一个群体,他们的体量巨大,他们隔几年就会来次大迁移,他们干着城市白领不愿意***工作,他们就是中国的劳动工人群体。
改革开放40年来,各项伟大的工程项目背后都留有他们为止辛勤工作而挥洒下的汗水,风里雨里,都有他们挥舞铁锤,锻铁焊钢的身影。
为了工程项目的如期完成,他们常年守在工地,远离家乡,远离亲人,甘愿以血肉之躯来当为建设的一颗螺丝钉。
老去的工人看着他年轻时参与建造的项目完成历史使命推出台的时候,他们知道自己的青春及年华也跟着它没了。
国家弱!我们只能以人海去填人家的子弹大炮。国家强!人的生命才能被称之为生命。
“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这就是中国劳动人民一生的写照。
——《诗经·秦风·无衣》
小的时候便知道藏族人有藏袍,苗族人有苗服,满族人有旗装,也问过我们汉族人的民族服饰是什么,父母也不知,只好答:大概没有吧。直到后来,一次巧合我才知道,汉族的民族服装叫汉服。《左传》中记载道:“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故华服又称汉服,系汉族之服饰。
喜爱汉服的时日不算多,与汉服一起走过的日子却让我有了甚多收获。汉服,不仅让我领略了华夏一族的服饰之美,更让我深刻地明白何谓民族大义。满清的“剃发易服”让这样一件美丽的事物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线里,如今为数不多的人仍在坚守着,在坚持着,努力守住祖先们留下的绚丽一笔。有多少人知道呢?这样一件快要被人们遗忘的衣服,曾有人用生命去守护过。
在繁华一时的大宋年间,中原的土地也被金人践踏过,有一支军队征战沙场,北方的.敌人说,有岳家军在,我们打不了胜仗。那样的军队也曾驰骋沙场,领队的将军也曾意气飞扬。然,能人遭忌,英雄命短,可笑的是,为国效忠的武士没有战死沙场,却亡在同族手中。一颗丹心,一缕忠魂,消散在西湖之畔。历史长河中,我清晰地看见,那深深插在泥土中的,是将军用过的红缨枪。所幸,那个汉家男儿用生命去守护的东西,而今安在。
历史本是轮回,兜兜转转。当梅香飘满岭上,又是一年严冬,清军已兵临城下。他迎风立于城头,寒风灌满了宽大的衣袖。清人说,请他做新朝的臣子。面对武力,一介书生,无力抗争,却也绝不妥协!于是他登上高大的城楼,看着即将沦陷的扬州城,他笑,笑无力的自己,笑软弱无能的大明。最终,纵身一跃,全城响起悲鸣。民族,是史可法一生的信仰。
最初的我,爱上的是那宽袍广袖的衣裳,穿在身上时,才觉无比沉重,那是历史的重量,承载了五千年的历史,五千年的光阴,五千年的惆怅。
在异国的街头,有位女子,身着汉家衣裳,一支竹笛奏出乐音悠扬,那样一个满是金发碧眼的国度,唯有她似乎格格不入,却又像毫无违和。后来才知,那位名为璇玑的女子,也不过是个留学生而已,却以微薄之力努力做着汉文化的宣传,她说,汉服复兴就是要让全世界都知道汉服。
在杭州西塘,有个文人提笔写下汉韵墨香,指尖一朵青花幽然绽放,他来自宝岛,却活跃于内地,只因内地有更多的人可以去分享。方文山不只是词人,也是汉服运动的倡导者,他写下独具中国风的词,留一段青史,承载月光。
汉服似乎不再只是一件衣服而已。它因先人的匠心而独特,因历史而沉重,因文化而意蕴深长。
有人立于江头,着交领右衽,宽袍广袖,迎风低吟浅唱:
岂日无衣,与子同袍。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