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没人知道。
林妙可这个事情到底该怎么处理?张艺谋其实也说不上来。
他只是说清楚了为什么这样安排的前因后果。
他觉得林妙可唱的问题不大,但是技术团队认为音准差,还是需要换一个。老谋子还特地请教了国外的团队,来判断这个算假唱么。然后大家巧妙的用了个“这算一个情境表演”的概念,换的了当时的逻辑自洽。
但是后来我们也知道,网友不买账啊。
林妙可因为假唱的标签变成众矢之的,而杨沛宜则被抱以普遍的同情。在当年和后来的一些报道中,会称赞杨沛宜的低调稳重及歌唱实力,说到林妙可则觉得她哪怕表演都满做作的。那时候吧会不自觉的感觉在看一部漫画,女主角是个有才华但是被压迫的小姑娘,现在台上的总有一天会被女主角+仙女的角色打败。
但目前反转并没有出现,杨沛宜现在是个有才华、低调但表演评价不错的小姑娘(也该是高中生了吧),林妙可上了南京艺校,容颜的辨识度也没有小时候那么高。
当年那些认为一个被彻底耽误了,一个将得到风光无限的预言也没那么准,她们的道路就目前来看,仍说不上有什么天壤之别,也判断不了未来会怎么样。
老谋子在访谈中说,早知道应该坚持一下,就没事了。
但是谁敢说,坚持了以后就肯定都买帐了?林妙可会不会因为音准问题,被搞上风口浪尖,也不知道。
虽然对于林妙可的质疑不断,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也有很多声音渐渐认为,林妙可也只是个“受害者”,她作为一个孩子根本无法选择当时的情况,不要说她,连张艺谋当时也瞻前顾后,不知如何是好。作为一个孩子,承受了许多不该承受的恶意和责任,“我们”真的还有必要追着这件事不放么?
这些转变和声音其实引申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我们”到底是谁。
在张艺谋那个年代,他可能是知道“我们”是谁的,就如同开会,党员和团员就是“我们”,不是的(也就他一个)要默默走开。
人们总想不停地划分出“我们”,你是同情林妙可的那个“我们”,还是反对林妙可的那个“我们”?
但是现在,“我们”已经越来越模糊了
这十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世界越来越大,声音越来越多,观点越来越多元,每一个人身上可能都带着多多少少矛盾的,流动的观点,我这个时候是这个想法,过了一段时间是那个想法,我还是那个我,但是“我们”还会那么团结一致吗?
而这种现状,正是张艺谋这一代导演在年轻时候没有经历过的,也是我们每一个人,虽然在经历,但是找不到规律的现状。
在张艺谋年轻的那个时候,找到一条“大多数人认为正确的道路”的,大多数人的利益就是集体的利益,为了集体的利益,小部分人是可以牺牲的,这天经地义。
就如同在奥运舞台上,为了让大多数人听到好听的声音,看见可爱的面容,林妙可和杨沛宜,是不能够完整出现的,她们一个贡献了声音,一个贡献了姿态和容颜。
哪怕她们自己不想这样,哪怕张艺谋这个总导演觉得没必要这样。
但成长于照顾大多数利益的张艺谋,仍然下意识的认为能照顾到大多数人的情绪。
然后不是那样。
而且越来越不是那样。
从“大多数人”都攻击林妙可的假唱,到越来越多的声音指出林妙可及其家庭的身不由己,或者到对张艺谋甚至整个团队的体谅……虽然观点冲突仍然不断,但是不同的声音越来越多。
因为每个人,都希望有每个人自己的想法。并且是当下的想法,就要在当下表达。
我们现在说话,评论,也喜欢说“如果事情没有反转……”,也就是说,太多的时候,事情会有改变,甚至反转,不是因为一开始描述错了,而是有各种角度不同的描述。
个人主义,其实多多少少带着茫然和不确定性。虽然我们知道自己很重要,但是我们自己到底有多重要,我们无法判断。我们的声音会变成什么样的力量,在我们发声的时候,我们不知道。
如果说这次张艺谋在那里说“如果坚持一下就好了”,给我带来什么样的想法的话,我理解是:还不如承认自己不知道。
坚持一下,不是因为要改变什么答案,因为答案不可知。
坚持一下,其实是为了求自己一个心安,找自己的一个可能。
除了力求自己的心安,对于其它人的反应,我们不知道。
在现在这个时代,他人的反应不可控,也不该控。
张艺谋不知道他许多决定的后果(比如林妙可假唱后的轩然大波),许知远不知道他许多决定的后果(比如有些访谈播放后的全网……黑),我们当然也可能不知道自己决定后的后果。
别人对你的反应可能也只是他一时口快,或者无心之举,打法打法时间,但可能会对你自己造成不小的冲击。
你越在乎别人的反应,你就越容易陷入冲击的泥沼。
这种冲击,就是我们现在个人主义的代价之一。
也是自由所带来的代价之一。
你说的一切言语,都有可能带来负面的评价。而且你甚至分不出到底是负面多,还是正面多,或者干脆是不知所云的话语多。
虽然我们可以起许多调侃的词对待反驳的人,说他们杠精什么的,但是不要忘记,这些ID后面,就是一个一个的人。他们也在说出他们的想法,以满足自己的需求。
这个人,是真实的,这个需求,是合法的。任何反馈,都有概率,让人发现,赞同,或者反对。我们自己也有可能,在某个时刻,某种心情,变成某个杠精。
我们这个时代,是一个可以承认自己不知道的年代。没有斩钉截铁的权威,也不该有这样的导师……我们应该知道我们不知道,而不是再像以前一样,我们明明不知道,但是要装出我们知道的样子。
承认无知,才能进步。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我们只有不停拷问自己,才能慢慢前行。
自由有代价,自由也有意义,这个意义就是,你不要揣摩,不要预测,你拷问自己,然后说出你想说的就好。
只要你合法,你就可以说你想说的,你可以批评,也可以被批评。你可以表扬,也可以被表扬。你可以无视,也可以被无视。
任何反应,都不可预测。
我们都会渐渐习惯这种不可预测,既然说什么话都不可预测,既然已经没有“绝大多数会赞同的套话”了,所以也许大家反而更加诚实,诚恳,公开,透明。
我不知道我说的别人认为是对的还是错的,于是,我只是说我想说的。我知道我说的会有各种各样的声音和反馈,我可以在乎,也可以不在乎。关键是,我要怎么坚持说出自己所想,坚持寻找到我自己,而不是期待有人生的救世主。
寻找到自己,突破自己,反思自己,接受自己选择的后果,才是我们最值得过的生活。
这种寻找、突破、反思,接受,张艺谋在《十三邀》第三季访谈里其实也表现了。
看十三邀,经常会觉得很饿……
虽然许知远说他觉得十三邀都快是行活了,但是其实,采访不一样的人,都会有不同的观众产生不同的角度的兴趣。
比如我看张艺谋,他生于集体主义时代,也经常说要照顾大家的情绪,但是他也是非常愿意往个人主义元素在走的导演——作为一个中年人,我想他很难摆脱年轻时候集体主义带给他的阴影,但也带给他的机遇;而作为一个艺术家,他仍然在尝试自己本身的各种可能性,他说,我是一个不太爱惜羽毛的人,这就是一种尝试的代价,他愿意付出代价,然后看见自己的某种可能性。他拍活着,也拍商业片,现在则想拍替身的故事,感觉就是当你背负着集体的力量和利益,但又有自己私心杂念的时候,你是谁,你知道你行为处事的后果吗?他的确有迷茫后悔的时候,比如对林妙可的不坚持,也有各种自己不被认同的时候,比如筹备了几年的片子骂声一片,但是他没有停下来。
当我们关注自己,知道要为自己负责的时候,我们真的很难停下来。
我们总是用50、60、70、80这样的数字,来称呼着时代,和那个时代的人,在以前,我们总是觉得每个时代的人,会有一个多多少少共性的思想,80后怎么想的啊,90后怎么想的啊,我们经常看见这样的问题。但是现在,这种分法没有多少意义,与其追求时代的特征,不如尊重时代的多元,每一个人,都既可以承认自己,也可以改变自己,这次访谈,其实我比较中意的也是张艺谋坦然地说出自己可以不爱惜羽毛,是的,当一切无法预测,也不应该去控制的时候,我们承认自己的不知道,用一点点代价,去突破个人的可能。
去突破个人的可能,去找到那些还未找到的,自己的灵魂碎片。如果你自己不重视你自己,你可能被诱惑,可能被利用,可能被无视——已经没有一个“我们”老教导你是谁了,你只能自己尝试,成功或者失败。
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便利,和负重。
说干就干,姥姥准备好了篮子和铲子,拉起我的手就上路了。左拐右拐,我和姥姥来到了一片田地里,放眼望去,一片翠绿。因为前几天刚下了一场春雨,土地很湿润,荠菜在这个时候长得最旺盛了。听姥姥说,现在荠菜都开花了,如果花开得很多的话,那就意味着荠菜老了,吃起来没那么美味了。所以要找花开的少,叶子多的荠菜。如此看来,挖荠菜也是有一定难度的。我一手拿着篮子,一手拿着铲子,弯着腰在田野里找啊找,哪有最好的荠菜呀?要不就是花开的太过了,要不就是叶子太小了,半天我都没找着棵好的。看着姥姥的篮子里已经有好几棵了,我心急如焚。不行,我得赶快找。我瞪起两只眼睛“地毯式”地搜索着,一点一点仔细地寻找着,还是没有荠菜的影儿。当我正要放弃时,突然眼前一亮,哈!一个大家伙正趴在那儿呢,我激动地跳过去,大喊:“姥姥,我找到了,找到了!”说着赶紧先把那棵荠菜铲起来,再抖抖土,放到了篮子里,然后继续寻找。突然,我又看到一棵“荠菜”,不过它的形状跟之前的不太一样,它的`形状像雪花一样,叶子呈锯齿状,“锯齿”很密、很小,颜色深绿,平铺在地上。我有点拿不定主意了:“姥姥,过来看啊,这是不是荠菜?”姥姥一看,说:“这是米荠菜,也能吃,挖出来吧。”我立刻像拾了金子一样,兴高采烈地挖了出来,放进篮子里。我发现,挖荠菜比捉迷藏还有趣,每找到一棵都是一次胜利。
我一般都是几分钟才找到一棵,姥姥却是走到一堆杂草前,拨拉拨拉,一拔就是一棵肥大的没开花的荠菜,挖起来就放到篮子里。我瞅了瞅,姥姥篮子里的“战利品”好多啊,马上就要满满的了。而我篮子里的荠菜只有可怜巴巴的几棵,唉,俗话说:“姜还是老的辣”,一点也不假。
荠菜也是善变的,不仅形状会变,颜色也会变。如果长在杂草里,那它就匍匐着,颜色很深,绿中带紫,让你分辨不出哪是荠菜哪是杂草。如果它是自己单独在一个地方,那么它的叶子就会立起来,花高高地往上长,叶子几乎没有齿,颜色呈碧绿。使劲吸着荠菜那不易察觉的菜香味,我嗅到了好闻的春天的气息。
烟花三月,正是荠菜开花的好时节,现在的孩子很少能认得荠菜,也很少能到挖荠菜的乐趣。不知明年,这里是否还能再看到满地开花的荠菜?不知明年,这里是否能多看见几个在田野里寻找荠菜的孩子?我盼望着,盼望着……
汀江绿道两旁的原野上,格桑花开了,那么美!嫩绿的\'叶子,千万朵红的、紫的,各色的格桑花欣然怒放。沿着绿道,伴着绚烂的格桑花海的是涌动着的人流。
“好久没有骑自行车出行了。”好像随意说到。爸爸工作忙,整天开着小车东奔西跑,今天听人说,汀江绿道边的格桑花开得好漂亮,这不,我硬是叫爸爸陪我一起骑共享单车来赏花。
“爸,你小时候怎么出行啊?”我突发奇想。
“我先给你讲个故事吧:
小时候,爸爸老家有个伯伯,他老哥在县里头当了大官,凭着这关系啊,他买上了一辆凤凰牌自行车,那是不得了的事啊,一个乡镇没几辆,金贵着呢,还是凭熟人凭票才买到的,他爱惜到什么程度?为了怕被脚弄脏,伯伯竟用一个布鞋底绑着后支架,真是鲜花插在牛粪上,可惜了。有一次,伯伯骑车赶集回家,路上有一片水洼,他二话不说,脱鞋挽裤,扛起自行车就走过去了,大家都以为他是疯子呢。”
“不会是讲笑话吧?”我张大了嘴巴。
“那会儿生活穷,有什么奇怪?老爸刚出来工作那会儿,买了一部飞鸽牌自行车,也得瑟着呢。”“不会也扛着自行车走路?”“那倒没有。不过花了我三个月工资,珍惜着呢。那时我在车杠上配上了花饰,每天一有空,就把车擦得锃亮锃亮,才推进房间,一般人想借啊,我还不肯呢。”
“现在,”爸爸停顿了一下,“你看,爸爸都开小车了,多年都没骑自行车了。”
“爸爸,是不是应该感谢我,叫你陪我骑车来赏花啊?”我狡黠地说。
“该谢谢我的女儿!现在大家更注意休闲健身了,政府推出共享单车,Green Travel,绿色环保,便捷出行!以后爸爸要经常陪我的女儿出来走走。”
“往里走啊,那儿的格桑花儿更漂亮啊!”不知谁在叫着。
“走,女儿。”
“耶!前面风光无限。”
叮铃铃,夕阳下,汀江绿道,格桑花海中撒下一串串悠扬的铃声。
你知道中国丹桂之乡吗?那就是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我的家乡。
如果你到我的家乡来,你会发现,无论是城里乡下,大街小巷,房前屋后,还是路边山下,到处种着姿态各异的木樨树。
虽然它既不高大,也不挺拔,但那一树茂盛得透不进一丝阳光的叶子,却一年四季郁郁葱葱,生机勃勃,充满着旺盛的生命力。
金秋时节,木樨花开了,那花儿有红、黄两种。
家乡的木樨花以红色为主。
那满树红艳艳的花儿,一簇簇、一簇簇躲在绿叶中,像害羞的小姑娘一样抿着嘴偷笑。
十里八乡,大街小巷,弥漫着一股股醉人的清香,让人心旷神怡。
这时的桂花树,红得那么鲜艳,绿得那么的鲜亮,装点着美丽的家乡,成了家乡一道美丽的风景。
木樨花不但香,好看,而且还能吃呢。
家乡的人们有制作木樨茶的习惯。
桂花一盛开,选一个晴朗的早上,在木樨树下铺上一领干净的席子,全家人兴高采烈“摇”木樨花。
木樨花可娇贵啦!你得轻轻地摇;落在席子上的花,你得轻轻地扫。
那一朵朵新鲜娇艳的\'花,就像是一张张可爱的笑脸,灿烂极了。
全家人并邀来了左邻右舍的大婶大妈们,大家说着笑着一起把木樨花里的杂物捡拾干净,剩下的事儿就是妈妈的了。
反正,第二天妈妈准会捧出一杯杯清香扑鼻的木樨茶让大家尝尝鲜。
一到正月里,客人来了,妈妈就会拿出最漂亮的杯子、匙子,泡上一杯木樨茶,捧到客人面前,红艳艳的花儿在水里伸展着,翻滚着,多么调皮啊!一屋子的木樨香弥漫着,直往你鼻子里钻,直往你心里钻。
是啊!木樨花开香最浓。
明年木樨花开,你来吗??
木樨花开,金秋留香
一阵淡淡的清香在沉闷的空气中弥漫开来,转头凝视,一片浓郁的绿荫中,几抹鹅黄,仿佛是记忆流年中最难以忘怀的气息与色彩,每当这时,就会知道:木樨花开,金秋留香。
粉笔灰在阳光下飞舞着,犹如活泼的小精灵。
我坐在正对讲台的座位上,望着这喧闹而烦闷的教室,忽闻一阵淡淡的清香,熟悉而亲切,仿佛是记忆流年中最难以忘怀的气息。
转头凝视,窗外,一棵木樨树绿叶繁茂,几抹淡黄隐匿其中。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她——我们的老师,轻捧一本书,缓缓诵读,跟随一缕香,徐徐漫步,再踱步到教室中来,为沉闷的空气注入新的活力。
教室很快安静下来,同学们自觉回到了座位上,翻开了书,随她一起缓缓诵读:“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她也读着,微笑着温柔地望着我们,陶醉在了这首优美的诗中,这朗朗的诵读声中,这清晨久久不散的木樨花香中。
朗朗书声从敞开的窗中传出,仿佛正如典故中“声振林木,响遏行云”一般,只见窗外湛蓝如洗的天空中,几朵白云久久没有飘去。
秋意渐浓,木樨花开正盛,阳光透过天空的几丝白云,浸染了木樨花的馥郁芬芳与明丽色彩,斜斜从窗户中照进教室,照到那三尺讲桌上来。
她站在讲台上为我们一如既往地讲解着考点,即使是在紧张的复习阶段,她却仍然是那样耐心,一遍遍地重复着,不厌其烦。
木樨花的馥郁芬芳从窗外飘进来,为她的声音增添一抹明丽的色彩。
末了,她会慢慢踱步走下讲台来,逐个询问我们:“今天的课听懂了吗?”抑或是“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她关切的目光注视着我、我们,如同窗外那明丽的鹅黄色般温暖人心。
窗外有鸟儿停落在木樨书上,啼声婉转。
于是,一上午、一天、一学期、三年便在这木樨花的馥郁芬芳与明丽色彩中悄悄过来了。
后来,秋风渐凉,云雾翻涌,木樨花谢,碎落一地的金黄。
我独自倚窗,伤感于木樨花的凋零与时光的流逝,蓦然抬头,又见她那关切的目光,欲呼唤,又闻见一缕若有若无的清香,方知木樨花开,金秋留香。
窗外的花又开了,可你在哪?——题记破落的.小院,凋谢的花儿碎满一地,落在箱旁,箱子,箱子。箱子上的孩子笑的多开心,咧开了的嘴,仿佛给了我生命的错觉,可我仿佛,又嗅到了一丝悲凉夹着淡淡的希望。是哦,那时的花儿是凋谢的,你是不该出现的,可我已等了你一年又一年,窗外的花开又败,谢了又开。可你,始终没有回来。你知道我等的是你,朋友,是你在我小时候被锁在家里时,教我从大门下爬走;是你在我掉进小河里时,赶来了家人;是你在我天黑迷路无法回家时摇着尾巴为我带路;是你在我扭伤了脚住进医院跳上椅子陪着我……太多太多关于你我的回忆,根本道不完,我想那时的我,一定是最快乐的人吧。
直到那天,你走了。我还清楚的记得你离开家门之前我替你揪走了一层粘在身上的稻草,为你缕顺了毛;拍拍你,送走了你。那时已近黄昏,你摇摆着跟着爷爷的车后,一步三回头,我笑着冲你招手,你蹦着又摇着尾巴。夕阳下,我只记得,余晖透这楼房斜洒在你的身上,你很可爱,可爱到我无法承认,那是我最后一次与你见面。你走丢了。你当然不会知道,得知这个消息后,一直懂事的我头一次发了脾气;你也当然不会知道,你走的那晚,你最爱的百合花碎了;你更不会知道,我捧着从你身上揪下的稻草,流了一晚的泪。后来,我梦到了你,我梦到你还是那副讨人爱的模样,只是你身后的土堆上,开满了鲜花。我想我大概懂了,你是在告诉我花开时节你会回来,对吗?可是,窗外的花已经开了,你在哪?
在这个世界里,有着许许多多的礼物,有的是一张贺卡,有的是一个玩具,有的是一场美景……而奇妙的`大自然,给了我一份特别的礼物。
记得儿时,有一次去了草地,那里种着许许多多的小花与小草,我去的时间不长,就只有几天,还记得我看着一大片草地,心里可开心了,哪还顾得上优雅,自个儿在那疯玩起来,不看还没事,一看那可了不得了,这底下有许多小花骨儿。我问那儿的管事大叔:“这花啥时能开?”他说:“有可能几天,有可能几周,不晓得。”
于是我便每天来看这些花,就像看望老朋友似的。可我认为上天并不给力,我都要回家了,可是花还是没开。我大声抱不平,只好回去了。
那天回家的路上,我定睛一看草坪,并没发现什么。此时,下起了蒙蒙丝雨,仿佛给大地以及一切盖上了一层透明的丝布。我十分想念那些花儿,于是便想去看看。我一说,母亲就不同意,我软磨硬泡,母亲只好同意。我走下了车,心想:“昨天也没开,今天为什么会开,我也真是的,何必在这些小事中浪费时间呢?”但我还是在到了草坪那儿,心中虽明白这是不可能的事,但还是希望能开花,如果能开的话,我就可以拍照留念了。
“保证能开吗?”我身后响起了一个声音,“一定开不了的。”那个声音又说,我转头一看,原来是一个女孩,可=t她没有再留下来,而是离开了,我的心中也这么失落地认为。
可是我还是轻轻地,轻轻地,拂开那一层草。就在这一刻,我的心仿佛被抽了一下。
那……那些花……花竟然开了,这些花为什么不在晴天时开呢,偏偏在这个雨天开呢,那是——勇气。
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这是大自然送给我的一个特别的礼物,那是勇气的力量,使花在雨天开,使花儿在雨天面对一切,但我们为什么不行呢,我们不也可以像花一样做一些自己原先认为不能做到的事?
此时,雨越下越大,越下越大,仿佛要把世界万物尽情吞没,我按捺着久久不能平复的心情走向车子,冰凉的雨水向我打来,已不知是泪水还是凉雨,朦胧了我的双眼。
我感谢大自然送给我的这份礼物,我以前是个不勇敢的人,遇到一条狗,都会吓得转头就跑;看到一个大人盯着我,就会被弄得失魂落魄。也许在别人的眼中,我并不弱小,然而在我自己的眼里,我可能还不如一条小狗勇敢。
可能在别人心里只会觉得,这一朵并不起眼的花没有什么,不就是在雨天开了朵花吗?又能有什么,我们下雨天去上课、上班与这个并没有多大的区别。一开始,我也这么想过,然而,细想之下,我便明白了,这是大自然送我的礼物,教我明理,让我勇敢,有勇气去面对挑战,有力量去战胜困难!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