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开窗,一缕缕缭绕的清风,一声声婉转的鸟啼毫无预警地闯入了我迷惘的世界。随之,一种沉闷的氛围弥漫开来。伫立于楼台的一片夜幕中。正如我此刻的心,模糊了目标,迷失了方向……
凝望夜空,繁星万千,闪闪烁烁。然而,却没有一颗星辰与我共鸣。宇宙如此浩瀚,我却始终不能尽情遨游。
“一切都是我作茧自缚吧!”我不禁自嘲道。置身于父母辛辛苦苦为我们打造的世界中,我渴望一切都做到最好,不顾一切地向前冲。到头来,却是亲手将自己推进了命运的囚笼。如山般的压力向我袭来,窒息般的痛苦吞噬着我的每一根神经,以往的自信被消磨殆尽,取而代之的是不安与迷茫。我不禁问自己:“你参加这场人生赛跑的目的是什么?难道只是为了回报父母一直以来为自己付出的心血?可是,为什么总感觉心中空荡荡的,似是遗落了什么?”无数的疑问霎时缭绕心头,久久无法散去。只能无力地颓坐在那坚不可摧的牢笼中任命运之链将我缠得更紧,更紧……
夜凉如水,残月如钩,茫茫天际被无尽的黑暗侵蚀,夜空下尽是无奈与彷徨。迷惘的心漫无目的地飘荡,却不知归宿在何方!
“究竟何物能与心唇齿相依?竟让我的心如此彷徨。”纵使身在囚笼中的我已被命运之链勒得喘不过气来,但我依然沉浸在缕缕思绪环绕的漩涡中无法自拔。我拼命地在脑海中搜寻。因为我知道,唯有尽早找到这“心之根”(应该可以称为“心之根”吧,它与心之间的关系就如大树与根的关系一般。即使再庞大的树木若没根系也一定存活不下去的,不是吗?)我才能摆脱命运之链的束缚,逃出牢笼!因此,无数个念头在我脑海中更换着。突然,一个陌生又有些熟悉的念头快速闪过,快得几乎令我抓不住。“这,这不就是……”我大惊失色。
原来,心之根便是梦想呀!曾几何时,“梦想”被我当作废物一般丢弃在一旁。因为,一向只想着冲向成功的我,眼中只有未来!殊不知,无梦何来未来?因为有梦,人才会一路浩歌;因为有梦,人才会一路披荆斩棘;因为有梦,心才有了赖以生存的根。而我,在忙于用璎珞去编织未来时,却忘了用璎珞来编织一个梦想,一个瑰丽绚美的梦想!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如今,我终于寻回了我的心之根——梦想(即当一名作家)。为此,我的心才不再迷惘。
窗外的夜空中,璀璨的繁星依然闪烁,但我的心已不再彷徨;声声鸟啼蝉鸣依然从远方飘来,但那沉闷的氛围不知何时早已消散,迎来的是久违的豁然……
微风轻轻拂过我们脸庞,每个人脸上都是一片虔诚,因为我们要去拜谒我们老祖宗的安息地——黄帝陵。
很快,车到达了黄帝陵。门口有一棵巨大的松树,旁边挂着“中华世纪松”的牌子。听导游说,这棵松是由祖国32个省、5个直辖市以及香港、澳门、台湾各地的泥土混合在一起栽种的,而旁边的那块“中华世纪石”也是由这些泥土拼合而成的。听了这些介绍,我们一行人的心也仿佛凝聚在了一起。
跨进那古色古香的大门,我一下子感受到了一种特殊的气氛。古柏参天,青松成阴,阳光柔和地照着大地。我前行几步,见正前方隐约有座庙。导游说:“这就是黄帝陵,我们祖宗的墓啊!看到那块碑了吗?上有‘桥山龙驭’四字。‘桥山’指的就是后面那座像桥一样弯曲的山,‘龙驭’指的就是黄帝升天。黄帝就是在此升天成仙了。”我恍然大悟,继而感慨万千:五千年啦,我们的祖先长眠在这里;五千年啦,我终于来到了这里凭吊祖先。按捺不住崇敬之情,我请了两柱香,郑重地插在祭坛里,又深深地鞠了一躬:祖宗啊,我看您来啦!
敬香完毕,导游指着我们左手边的一个阶梯说:“这是汉武帝祭祀时建的‘登仙台’,距今已有2000年的历史。它上有99级台阶,下有99级台阶,传说其象征着人长命百岁,走上一级台阶,人增寿一岁。不过,顺时针绕着黄帝陵走一圈有吉祥之意,所以我们先绕‘桥山’一圈,后上‘登仙台’。”
我们走进绿荫更浓密的世界。我禁不住回首,那庙匾上“黄帝陵”三字在香火缭绕中显得更加凝重,也更加神秘。
后来,我们又参观了轩辕庙、下马坡、静心亭、人文初祖大殿、祭祀大殿、黄帝手植柏、将军树、夸父追日石、碑亭等景点。其中我最感兴趣的是黄帝手植柏和回归纪念碑。黄帝手植柏是一棵古老的柏树,相传乃黄帝亲手所植。它树干粗而纹路密集,看上去有一股以柔克刚、坚韧不拔的力量。5000年来,它见证了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繁荣昌盛。回归纪念碑是两块黑色大理石雕成的,上面分别刻着“香港回归纪念碑”和“澳门回归纪念碑”以及碑文。这象征着儿女回到母亲的怀抱。我不禁遐想:什么时候这里会竖起“两岸统一纪念碑”呢?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先生也曾说过“炎黄子孙不忘本,两岸兄弟一家亲”啊!
黄帝陵,中华民族的圣地!我来到这里,寻到了华夏儿女的根,绿叶对根的情更多了一份激动、景仰与自豪!
“春节过得没意思,只想过情人节;不喜欢过端午节,却喜欢在端午节里吃火鸡,虽然不知道感谁的恩。”作家冯骥才这样感慨如今的青少年对中国旧日传统文化的漠视,感慨外国的文化“侵略”到了中国。而作为语言,母语是否也遭到类似的“侵略”呢?
曾有学者批评那些在海外演讲演唱的学者歌手们,他们只懂得讲那里的语言,唱那里的歌,完全地道的英语,不懂得如何发扬自己的母语,不懂得如何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
母语作为人与生俱来最初学会的语言,我们有理由维护它,有理由发扬它。正是因为母语,我们才学会了更多的知识,懂得了更多的道理,使我们成为一个有知识有理想的人,才能使得我们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文化秉承继续,发扬光大。
先有成龙海外演出坚持说汉语,后有韩寒炮轰如今的中国“闭上眼睛以为在牛津,睁开眼睛却在天津”,痛斥英语在中国的泛滥。诚然,中国正处在一个改革开放的时期,学外语固然没错,它能使我们更好地与国际友人交流,但是却忽略了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对汉语的漠视。如果整日听到周围的人叽里咕噜地“ABC”,谁敢承认这是在自己的国家?我们要寻根,寻找我们的根。
作为中国人,我想第一是学会母语,第二是将母语传承并发扬下去,然后汲取外国的优良文化。只有守住我们的根,我们才能将根发扬光大。同样的,我们的根发扬光大了,不正代表着中国的崛起吗?
日复一日,又至新年,2009年的除夕钟声已经响起。按照惯例,该去岱山爷爷的坟头拜岁了。走在山上,心里莫名涌起一种激动,也不知是什么感觉。
先是来到爷爷的坟前,在我还没出生时,爷爷就离开了我。听爸爸说,爷爷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能写一手大气的毛笔字。我站在坟前,点燃了三支香,恭敬地拜了拜,插在地上,又捧起一束鲜花,送给了爷爷。爸爸又把几支香烟递给爷爷“抽”。一切的一切都显得那么庄重。四周静静的,我们都沉思着,都在默默地祝福爷爷,愿他在天堂开开心心的、笑脸灿烂永远……
爷爷,安息!
这时,爸爸问我:“你知道为什么人们都要在今天拜岁吗?”我摇摇头。爸爸又说:“你是我们的女儿,我们两个是有血缘关系的,但如果没有爷爷,就没有我,也就没有你……”我仔细的想着爸爸的话,那么,我们就是来寻根的喽?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爸爸,爸爸点点头。是啊,寻根,我,爸爸,爷爷……都有血缘关系,我们的祖先生下了孩子,孩子长大后,再次生儿育女,就这样一代一代的往下传。拜岁,寻根,这是两件看似毫无关系的,却相互关联的两件事,做起来,是多么的神圣啊!
爸爸又问我:“你知道我们血脉的源头在哪儿吗?对,这是找不到的,但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源头在宁波蟹浦的曲洄唐陈家,那是一个大家族,有十三个兄弟,共有东七房、西八房。”我不禁感叹陈氏家族的庞大,而我属于陈氏家族。我不禁骄傲起来。
寻根,2009年,我还要来寻根,我还要把陈家的血脉继续传承下去……
端午节,是一次传统文化的寻根之旅,这旅途中,我们该如何传承?如何弘扬?才能让每一个佳节过得更有意义,更能触碰人心?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今年的端午节也不例外,最重要地是,今年我要趁这个机会,跟奶奶学习包粽子。
首先我们要准备的东西有:糯米、精肉、花生、细绳、粽叶和调羹等,东西准备好了,我们就开始包了。
只见奶奶先拿起一张粽叶,熟练地将粽叶卷成漏斗形。我认真地观察着,简直太简单了嘛,还没等奶奶教我,我就急不可待地包起来了。可是等我自己卷的时候,看似简单的事情,无论我怎么卷,就是不成样子,我有点不耐烦了。奶奶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做一件事情,要认真地去做,刚开始做不好,这是正常的,只要你坚持下去,就一定有好结果。”听到奶奶的话,我非常羞愧,脸红得像苹果。我重新坐到餐桌边,奶奶又耐着性子对我说:“天豪,别着急,左手拿住粽叶,用食指和中指夹住粽叶,再用右手把它卷成一个漏斗形。”奶奶一边讲解一边示范。在她的再三指导下,我终于把粽叶折成漏斗形了。接着,开始放糯米、精肉,最后,奶奶教我把粽叶层层包裹、穿过粽子,用细绳打成一个结,这样,一个不太像样的粽子终于在我手中“诞生”了,我兴奋不已。奶奶还告诉我其他粽子的形状和品种,在奶奶的鼓励下,我又接二连三地包了好几个。
接着,奶奶把粽子放进锅里开始煮,等到屋子里飘满了粽子的清香时,我知道我们包的粽子新鲜出炉啦。我迫不及待地找到我包的粽子,津津有味地吃着,感觉有一种成就感。
今年的端午节,我不但学会了包粽子,还明白了做任何事情都要持之以恒、不能放弃的道理。真是一个让我快乐的端午节啊!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