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泊在茫茫的人生之海,前途可畏。此时,惟有扬起自信的风帆,找到自己,才能够立足于人生的海洋。自古以来多少帝王的成败不都是缘于自信的有无?如果周武王没有自信,那么他何以建立周朝?如果赢政没有自信,那么他何以成为“秦始皇”?如果刘邦没有自信,那么他又何以开创一个新的天地?如果他们不懂得善于发现自己的独特之处,又怎能高于万人,坐拥至高无上的权力?他们的自信无非都是建立在欣赏自己的基础上,所以,首先去找寻自己的独特吧,那样你才能扬起自信的风帆,到达人生的港口。
欣赏自己,品尝生活的点滴
不都说人生就像五味瓶,酸、甜、苦、辣、咸样样俱全吗?正是因为这些不同的味道,我们品尝出不同的人生之道。姚明开始打篮球,刘翔开始跨栏,邓亚萍打出中国乒乓球的味道,老舍敲响了时代没落的警钟,鲁迅以笔代枪,成功扮演了一个真正勇士的角色。他们无一不是从生活的点滴品尝到人生之味,他们懂得欣赏自己,发掘出自己的才能,他们也是普通人,只不过他们比我们更懂得欣赏自己罢了。
欣赏自己,做最好的自己
农夫不是干大事业的人,但他把稻田里的稻子种成最好的。那么,他是一个最好的农夫。家庭主妇没有钱购置锦衣玉食,但她用粗衣淡饭让自己与家人平安幸福。那么,她是一个最好的家庭主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坦然面对生活,不自悲,善于利用自己的长处又善于利用自己的短处的人,是懂得生活的人,是能把自己做到最好的人。找寻自己的特点,学会欣赏自己,那么你离最好的自己又近了一步了。
欣赏自己,大步迈向的你的人生吧!
现阶段是初三学生最后的复习,他们可谓进入了白热化和甚至是超负荷的复习状态,教师也期望学生们已经对于初中阶段所有文体阅读思路和相关知识点都已熟练掌握。但是,现实和理想总存在着差距,特别是多门学科教学复习的超时超量导致彼此覆盖,再加上学生阅读存在着千差万别,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能力终究是参差不齐。本堂复习课的预设是想通过以经典议论文《谈骨气》的`课堂分析,再一次强化议论文的相关知识点,着重帮助学生对于论证过程的认识,尤其将论证细化为论证结构、论证内容(特指论据)和论证语言三方面的品味,最后以练习进行课堂评价。论证,是议论文的关键,它的成败决定了论点是否成立。当然,论证涵盖了众多内容,大到全文框架的构建,小到论述语言的组织,当然,最离不开的是论据的选用和呈现。教学结果证明:贪多则嚼不烂,根据本班学生的学情和考情,论证的三个组成在本堂课上其实只能够也只要完成一项。课后反思发现自己的胆子很大,但学情考虑不周,再加上没有将考情纳入备课,导致课上得喜忧参半。课后发现网络上魏书生、钱梦龙等教学大家对于《谈骨气》的教学实录都是三课时,可见自己备课时的教学目标不切实际了。而且,初三学生的最重要的使命便是升学。
吃一堑,长一智。我由衷的感受到,也是提醒各位指导团同仁,教学目标真的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是保证课堂教学质量(此文来自优秀)与效益的基础,因为教学目标指出了教学的主攻方向,规定了一节课的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学习层次水平,影响着教学策略的选择以及教学的深广度等,它是教学活动的灵魂,并制约着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还尤其是强调一点,教学目标要小,要实,这样的课才能有上的价值。所以,希望我们所有的课都一要紧扣课程标准,让教学目标作为课程标准的具体化体现,不管教学如何设计,都必须紧紧围绕着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基本素质要求,都不能脱离这个中心;二要紧扣考纲,因为它把范围具体到每一个基础知识点,考纲对指导学生学习,尤其是应试有指导性作用和价值不容置疑,实现教学与应试的双赢,那么我们就成功了。
高尔基说过,“最伟大的胜利——战胜自己”,是啊!一个人总是在不断战胜自己的过程中成长的,有时需要战胜懒惰;有时需要战胜平庸;有时需要战胜挫折。
记得有一次上作文课。“铃 …… ”,演讲比赛开始咯,我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怦怦”地跳个不停。当老师宣布演讲比赛开始时,教师里顿时鸦雀无声,同学们你看我,我看你,都希望有哪个胆子大的先开个头。看来同学们和我一样紧张。突然,“我先来!”一个响亮的声音从我的右边传来,打破了教室里的寂静。我转头一看,原来是邱佳辛同学,只见她大大方方地走上讲台,开始演讲,显然,她是有备而来的,演讲得有声有色,博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我的心跳得更快了,可是仍然鼓不起勇气,在我由于之中,同学们一个接一个地走上讲台。
我的手心也捏出汗了,去不去呢?不去就错过了机会,大家都表现得那么好,我怕什么?我看了看老师,老师正用期待的眼神看着我,我又看了看周围的同学,心头一热,“呼”地站了起来,走向讲台。刚开始,我只顾埋头读着自己的,读着读着我反觉得轻松了许多,我听到了自己响亮的声音,看到了同学们倾听是神情,见到老师满意的笑容,我更加自信了。演讲完了,同学们给了我热烈的掌声,我突然觉得,走上讲台表现自己的感觉真棒!
演讲比赛结束了,老师走上讲台说:“同学们,今天大家的演讲都很精彩,现在,老师整理一下各位同学的分数。”这时,我心想:无论我能不能得奖,我都格外高兴,因为我战胜了自己。
对学生学习目标的理解和定位,直接影响到教学行为。它影响着教师对这节课学习内容的加工,重难点的确立,方法的选择。此次的说明文阅读复习课是在进行了一次摸底测试之后进行的。因此,摸底测试的情况对课堂学习目标的确定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上课之前,我分别对我校初三年级不同层次的三个班级都进行了《台风》一文的摸底测试。通过仔细批改,我发现,学生出现的共性问题还是比较明显的。前两个选择题,选项本身并未设置什么难度,主要考察学生对说明文阅读的细致度。两个题失分率都不高,只有少部分学生因为不细心丢分。主要问题出现在第三题上,几乎每个班的均分都只有二点几分。第三题的题目是:“结合文段内容,简要概括台风为人类带来的功劳和益处。”这是一个要点概括题,考察的是学生筛选信息概括要点的`能力。说明文的写作目的是让人有所知,其阅读过程重在准确把握文本信息,获取文本知识,属于感知类阅读。因此,对文本信息的获取是阅读此类文体的基本手段,处理信息的能力则是此类文体的基本考察点。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对此都有非常明确的要求。对说明对象及其特征的把握、对说明顺序的梳理、对说明方法说明语言的考察,几乎都可以表现为对文本信息的处理能力的考察,实质也都是对文本信息的提取、筛选、辨析、整合的过程。因此,我就将这节说明文阅读复习课学生的能力训练点就定为——训练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教学的重难点也在于此。
第三题出现失误的原因从细节上看,与很多因素有关。其中,学生对说明文思路的把握不得其法,对文体知识不能活学活用等,都直接导致了他们不能抓住每一段的关键信息、不能准确地筛选整合信息。因此,相关的知识铺垫(针对摸底测试篇目而言)就包括了对关联词、连接词所显示的句子关系的回顾,对说明方法的理解运用(对于《台风》一文而言,主要是做诠释和举例子)等。
学生不能准确地筛选整合信息,还与学生的阅读态度有很大关系。说明文是知识性很强的文体,它更需要专注阅读才能将内容了然于心。所以说明文阅读过程中,我们要更注意学生集中精力、潜心阅读习惯的养成。要潜移默化地告诉学生:说明文语言虽然较为平实简洁,仔细解读就会发现其内容条理井然,结构清晰缜密,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只要有耐心细致的阅读态度就一定能读明白。
整个教学过程先通过对摸底测试情况的介绍,明确学习的重难点;这个过程中简单讲解前两个选择题,并简要提炼做选择题的方法;然后结合考纲的相应要求明确筛选信息、概括要点的能力在阅读说明文时的重要性;再通过对《台风》一文的层次分析和要点概括,归纳整合信息的方法及注意事项;接着,当堂训练,并小组交流确定疑难点,师生互动解决问题;最后布置课后作业。根据摸底测试的文本特征,归纳信息提炼的方法,随文而教。根据课后对学生的跟踪询问,学生基本都能在课上有所得。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