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5月19日,中国第一部大型彩色宽银幕动画长片《哪吒闹海》公映。这部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动画处女作,后来成了几代中国人的童年记忆。哪吒的形象也就成了“扎两个冲天鬏,光着俩小脚丫,踩的是风火轮,乾坤圈手中拿”的经典形象。
《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哪吒不再是我们记忆中熟悉的萌萌哒小孩,而是顶着两坨黑眼圈,玩世不恭的乱世“魔童”形象。
《哪吒之魔童降世》选择在李靖和哪吒这对父子的人设和关系上作颠覆。是以《封神演义》中的龙王水淹陈塘关和哪吒闹海故事展开:
讲述从小被当作妖怪的哪吒在孤独与误解中成长、逆天命而行的传奇故事。影片充满中国古典元素,反叛、战斗、成长的主题也为画风增添热血气息。
《哪吒之魔童降世》这部动画电影既严谨按照原作,又完全颠覆原作。这话并不矛盾,故事框架靠近原作,细节上又颠覆了原作。
笑点、泪点、燃点、影片节奏、分镜、视角、动态、感情线、故事结构、人物性格设定甚至配角到路人甲都有可圈可点的好看。尤其是形象和人物性格的设定,完全是颠覆性的好看的那种!
人物设定上,影片中会提现大小哪吒的对比,两者差异不仅体现在前后形象的变化上,更在于其对于命运的不同态度:屈服于人们的偏见还是与命运斗争到底。
而在故事内容上,哪吒从一个顺从世人偏见的“魔童”,到最后与命运顽强斗争,自身对于命运的态度发生转变。
被世人定义为“妖怪”的哪吒,用自己“生而为魔,那又如何”的态度,与命运进行着斗争。
在现实社会中,不少年轻人也在用行动去突破出身、环境的限制,成为自己人生中的英雄:打破命运偏见,不断勇敢蜕变。
在哪吒身上,似乎蕴藏着每一个不屈服于命运的年轻人的身影。看完之后真的觉得收获匪浅。
今天,我去影院观看了《哪吒之魔童降世》。
在电影上映前几个月是,剧组制作出了预告片,但大部分人都不太看好这部作品。毕竟,以往大家印象里的哪吒,应该是一名略带调皮的小英雄,而在本作中的哪吒人设却改头换面了——他变成了一个小魔童。很多人因此对它冷嘲热讽,几乎没人认为它能够成功。
上映第一天,许多人抱着试一试的态度进入了电影院。仅仅一天,《哪吒》的口碑和票房同时爆炸,我翻着豆瓣的评论,看着那清一色的五星好评,我也不禁有点心动了!我赶紧的买了第二天的票,十分期待。
第二天,我高兴地去观看了《哪吒》。那高大上的特效,那有趣的小打油诗,那令人潸然泪下的剧情,~无一不是精品中的精品。不是我不想去好好描述一下它的精品之处,奈何本人没文化,只得将千言万语汇成一个词——”完美!“
虽然以前我们中国电影没美国的拍得好,可现在我们和美国不分上下了。最近,我们的国产动画片《哪吒之魔童降世》火热上映,票房遥遥领先!所以,只要肯努力,一定就能成功。
《哪吒之魔童降世》里最让我气愤的情节就是哪吒打水怪那一段了。本来哪吒想证明自己是在帮大家的,可村民却说哪吒抢小孩!我看到这里的时候心里一下子紧张起来,担心事情会更加严重。
果然,小孩的妈妈还没听小孩说完就去打了哪吒一棒子,这也太不公平了吧?哪吒忍不住了,就把小孩的妈妈打进了海里。我本以为这样就结束了,但没料到村民又反击起来,哪吒一怒之下把全部人都打了个遍。若换了我,肯定也先打一遍,再跟他们讲事实。哪吒太冤了!
这部电影最感人的部分当然属哪吒最后跟敖丙说的话以及同父母告别时的情景了。哪吒本来可以***死敖丙的,但他没有这样做。你知道为什么吗?就因为敖丙是哪吒认定的唯一的朋友!当时我的内心一阵激荡:这是多么感人的理由啊!
哪吒在和父母告别时,把父母捆了起来,他不想一直被父母保护着,还把爸爸给他的换命符也撕了,坚定地说自己的命运自己扛!看到这儿,我不由自主地流下了眼泪。想想我自己,从出生到现在,爸爸妈妈也像哪吒的父母一样,在时时刻刻保护我、照顾我,而我,何曾像哪吒那样体贴、懂事呢?
《哪吒之魔童降世》不仅有搞笑的地方,也有打动人心的感人之处,我真喜欢这部电影。
用豆瓣后去电影院看的第一部电影,感受就是特效上做的挺不错的。剧情的`话很一般,没有很扣主题,特别是哪吒感觉是一直为他人而活,再转变成为自己而活决定自己命运这里太突然,被父亲的爱感动了因此转变这个契机不是很合适。其次的话就是李家有点双标,自己本身就是带有成见的,敖丙救了他,明知敖丙身份的他确非要揭露别人身份,并打在一起,这不是很好。最后的话,是不是陈塘关总兵这个职位辞不得?带着孩子去其他地方不就好了吗。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