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岁生日行善礼现在开始”!随着主持人的声音,十岁生日行善礼在欢快的气氛中开始了。首先上场的是全体女生,她们将一起朗诵《我从哪里来》。听她们的声音十分优美,抑扬顿挫,和谐动听,时而清脆如涓涓细流,仿佛在诉说着自己对父母的感恩之情;时而低沉如秋雨潇潇,仿佛在表达自己的远大理想;时而声音高亢如洪钟齐鸣,仿佛在高歌自己日行一善的决心……这朗诵的声音,替所有孩子向父母说出了自己对父母的感激之情,台下的家长们个个泪流满面,说我们长大了。
第二个环节是互赠礼物,并和妈妈拥抱一下。我和妈妈都把自己准备好的礼物交给了对方。我接过妈妈给我的礼物时突然发现礼物上有一张折的非常漂亮的纸,我顿时来了股好奇心,刚要打开纸,突然妈妈说:“先别看,打开礼物再看”。我心想:“等会再看也不迟”。于是先打开了盒子,哇!居然是一个黑的.闪闪发光的MP5!我太激动了,这是我梦寐以求的礼物啊,同学们都羡慕地说:“***妈真好!”这时,我已经打开了那张纸,看着看着,泪水一直在我的眼眶里打转,强忍着没让它掉下来,男儿有泪不轻弹麻。里面写着我从小到大的事;同时也写出了爸爸妈妈的良苦用心。原来,爸爸妈妈一直在我成长的道路上帮助我克服了重重困难,我却一直没有察觉,好惭愧啊。
最后一个节目穿越拱门,穿过之后我就真的长大了,从这次活动中我知道了,我要感谢父母对我无微不至的关爱,我要感恩,要日行一善,要回报祖国。这就是令我难忘的那滴水:十岁生日行善礼。
老山羊环顾四周,发现茶几上摆着许多的果子,垃圾斗中还有果核。
“老先生,让您受惊了。”狮子歉意地拱手施礼,“这是我最后一次暴行。”
“为什么不吃我?”老山羊拧着胡须问。
“您坐。”
老山羊坐下了,一眼便看到沙发上的《金刚经》,疑惑了。“你入佛门了?”
“虽有此意,但我这肮脏之体如何入得佛门。需慢慢修炼,多行善事。今天不过是请您尝这新鲜的果子。我吃了不少了,味道不错。”
“哦,你是怕邀请我不来,故用暴力。”
“正是正是。”
老山羊吃了些果子,坐了一会儿就走了。狮子把老山羊吃了的果核放到垃圾斗里。
过了几天,这事便传遍了林子。动物们并不信。没有谁敢独自去,就成群结队地去狮子家里。狮子家的门没关,动物们一进去就看到狮子在沙发上读《金刚经》,另一只手还拿着啃过的果子。动物走近了,狮子还聚精会神地读经。
小白兔发出了笑声,狮子才惊醒过来。“哟,阿弥陀佛,大家来了。好好好。请随便坐,随便坐。”狮子又从里屋拿出一些果子款待,还说:“过去多有得罪。其实,果子的味道真不错。”
动物们大多数相信了。
一天,小白兔遇上了狼,责问道:“你吃了我妈,还想吃我吗?”
“当然,吃你是我的天职。你还不快逃?”
小白兔赶紧向狮子家逃。狼追到狮子家门口,被狮子挡住:“你想干什么?”
狮子严肃地说:“不许残害生灵。”
“维持生态平衡是我的天职。你不履行天职,还要阻止我吗?”
狮子二话没说,一拳将狼打飞了几十米,又把小白兔护送回家。
狮子到了家,见狐狸“哈哈”大笑地在门口站着:“没想到还有更狡猾的动物。”
狮子斩钉截铁地说:“我已皈依佛门。”
狐狸听了“哈哈”大笑,拂袖而去。
这事很快传遍了林子,动物们都相信了。
过了些日子,小山羊到狮子家里来要果子吃。狮子问:“谁让你来的`?”
小山羊快乐地说:“谁也没有让,我是偷偷摸摸来的。”
狮子高兴地说:“里屋果子好,我带你进去挑。”
小山羊进了里屋,真的有好果子。狮子又指另外的里屋说:“那里头的更好。”
小山羊进到那里,“砰”,门关了。狮子一口吃掉了小山羊。狮子洗完澡,和平时一样在林子里散步。见着小动物们,小动物向它打招呼。它也主动与小动物打招呼。见着小白兔它抱一抱,见着小绵羊它亲一口,见着小羚羊它逗一逗。
从此以后,狮子再也不出去捕猎了。总是不捕猎,狮子没有多久就胖了。一天夜里它突然暴死了。动物们忙着给狮子开追悼会。那一天,大家都在哭,只有狼和狐狸在偷偷地笑.
断断续续的读完了《无条件养育》,梳理一下收获和感触,以待下一次的阅读。
一、为何生、养
我们的祖父辈在养育后代的观念中,在“为何生、养”这个问题上,传宗接代、养儿防老的想法应该是主流想法吧(完全不是否定祖父辈们对子女的爱,而是探讨表意识层面能够归纳的想法)。到了我们这一辈,传统思想的影响还是不同程度的有,但是,随着社会老龄化趋势、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70、80后的父母逐渐思考、面对传宗接代是不是自己必须承担的责任?养儿能不能防老?如果答案是否定或者偏向于否定,那我们又为何生、养?有人为了生活看起来更圆满、更完美;有人为了创造美妙的“爱情结晶”;有人沉醉于孩子纯真无邪的笑容,认为这就是世间的最美好;有人是为了完成这辈子必须要完成的规定动作;还有人从没有想过为何……
可能这个问题还没有来得及想得很明白的时候,我们的孩子们就经由我们的这些期待和理由,在预期中、不预期中到来,并快速成长。
小屁孩儿每天的吃喝睡、屎尿屁、感冒咳嗽拉肚子,小小读书郎每天的家庭作业、奥数英语、琴棋书画体育艺术的各种兴趣,青春期少年的情绪起伏、言语顶撞、不爱上课爱早恋、对父母的不以为然……接踵而来。而作为父母的我们,就这样在埋头苦干中,生生把曾经憧憬的“温馨、和谐、美满”的\'美好画面,演绎成了“向前、向上、克服困难、不畏艰险”的战斗场景。
扯太远了。我们付出那么多,为了个啥?为了爱,希望对孩子的引领和托举,能让他或她在我们之上走得更好,过得更好。
艾尔菲.科恩说:“父母给孩子的爱,不需要任何意义上的回报,它只是一个礼物,是所有孩子应该得到的礼物。”我们生下了孩子,只是给了他/她生命,把他/她放在了生命旅程的入口,我们还要用爱护持这他走向成熟。
二、什么是爱
父母对孩子的爱,如何表现呢?
给他最好的。
吃穿温饱,已经不是现在的父母担心的问题了,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选最有营养、最健康、最安全的。
发展兴趣爱好,只要是娃感兴趣的,或者我们想娃感兴趣的,都上。吹拉弹唱、琴棋书画、主持、表演、体育、艺术……技多不压身呀!
带娃旅游,走出家门,野外的、省外的、国外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啊!
最重要的学习成绩,焦点中的焦点。为了提高学习成绩,能想的办法我们都上,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期中期末出成绩,家长的心情指数以分数的高低为绝对参照,小升初、中考、高考,我滴神……想想都怕怕呀!
满满的爱啊,我们的责任多么的重大,唯恐有半点懈怠耽误了孩子的成长。加之社会新闻中经常曝光的极端事件,甲学生的跳楼、乙学生厌学、丙学生殴打老师……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亲子关系中的冲突,我们又开始质疑、开始反思自己的教养方式。
虽然我们丝毫不质疑对孩子的爱,但值得反思的是:我们自认为付出的是爱,那孩子收到的是不是爱?我们自认为给予孩子的是支持、是激励,那孩子翻译理解的是不是支持激励?我们想指引孩子要走的那条路,是不是孩子自己想要选择的路?
在这本书里,科恩花了大量的笔墨从各个方面阐述什么是“有条件的爱”,甚至是大家习以为常的表扬也没能幸免于难,而是被批驳得体无完肤,读书笔记.因为表扬也是控制手段。科恩还详细分析了养育为什么不能以培养孩子“听话”为目的,被迫“听话”的孩子会出现什么样的心理问题,付出什么样的人生代价。
总的来说,科恩的观点是:有条件的爱着眼于立竿见影、让孩子乖乖受我们的控制,但会给他们今后的生活造成很多问题,而无条件的爱则着眼长远,赋予孩子安全感,力图让孩子充满爱心地成长为独立、自信、品行端正、敢于担当的人。
三、什么是无条件养育
书中,科恩首先邀请父母来看有一个根源的问题“我们想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根源就是方向。根源找到了,方向也就逐渐清晰起来。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当我们想好了我们要去到的目的地,并坚定向着这个方向迈进,途中的艰难困苦或许就不那么容易让我们迷茫和焦虑。
无条件养育的心理学理论基础是人本主义,以人为本,以孩子为本,看到孩子这个人的存在,看到他或她的感受和需求,才能陪伴他或她更好的地长成他或她自己。
(一)无条件的爱:因为孩子本身而不附加任何条件的接受和爱他们。反思我们对孩子的言行是否会被孩子解读成了有条件的爱“你只有……我才是爱你的。”
保持对孩子的关注。当无条件的爱和真诚的热情永远在场时,“干得好”是多余的,当他们缺席时,“干得好”则根本无效。当我们觉得该说些什么的时候,可以简单的说出我们所看到的,并允许孩子自己决定如何去感觉,而不是告诉他们如何去感觉。
帮助孩子获得成功的最有效(且破坏性最小)的办法就是尽可能地帮助他爱上他正在做的事,不那么关注他获得了(或可能获得)多大的成功,帮助他对任务本身抱以更多的兴趣。
(二)让孩子选择
我们都有一个基本需求,即做我们生活的“主宰”,而不是“小卒”,经历自主感很重要。自主感的长期受挫会让人恼怒,沮丧甚至是生病。
人生道路需要做抉择的时候太多,我们多希望他能够在选择面前游刃有余。“孩子学习做正确决定的方式就是通过做决定,而不是遵循安排。”
高明的家长会从倾听开始,与孩子保持高度互动的同时,积极主动的支持孩子发展自己做决定的能力,丰富他们的自主感,与他们共同思考如何协商以找到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这个过程,会为孩子社交、道德和心智发展带来巨大的好处。
(三)透过孩子的视角
走出自己的视角,思考别人眼里的世界是什么样的,这是人类最不同寻常的能力之一。帮助孩子提高换位思考的能力,就帮助孩子打开了理解他人、理解世界的窗户。
同样,作为家长要想孩子能够换位思考,首先,我们要能从孩子的角度看待事情。把孩子看做是独一无二的、拥有独立观点的个体。换到孩子的位子上来思考:一能帮助我们看到事情的真相;二能让我们面对孩子的情绪是更有耐心;三是树立榜样。
当然,理论总是能够把事情描述得看起来很简单。实际操作却困难重重。我们最不容易换位思考的时候却是最需要我们做换位思考。
经由孩子的养育,我们更多地看清自己,理解自己、成长自己,互为馈赠--或许是最美好、最温情的画面。
用科恩为父母们总结出一个简单而有力的原则结尾,即时时问自己:我对孩子的所作所为,是否可能与我的需要、我的恐惧和我的成长经历有关,而无关乎他们真正的兴趣和需要。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