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历史长河中的不灭星光
【获奖名片】坚守信念为国捐躯
【评价】
1.谈笑间,羽扇轻摇,破敌百万;沙场上,征袍染红,血战南郡。他用短暂的一生,诠释忠诚与智慧的真正含义。
2.国家危难,他力排众议,强据曹魏,尽显名士风采;赤壁阵前,他泰然自若,拔剑相迎,破百万曹军。他短暂的一生确如高山般让人仰止!
【事迹】
周瑜出身士族,早年与孙策是挚友。他尽心辅佐孙策,为孙策东渡江东立下汗马功劳。孙策死后,周瑜又效力孙权。建安七年,曹操下书责令孙权送其子为人质,众大臣犹豫再三不能决断。周瑜力挽狂澜,分析利弊,最终说服群臣。周瑜对孙氏忠贞不二。他拒绝了曹操派人的游说,态度坚决。
建安十三年,曹操挥军三十万会猎江东。周瑜英勇不惧,说服众人,与曹决一死战。面对三十万曹军,周瑜展现的是一位真正的英雄拥有的豪迈。一句“操直送死”,一计“火烧曹军”,一场“赤壁之战”,成就了他的辉煌。这场大火使曹元气大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局面。熊熊的火焰是周瑜爱国的心火,是他誓死效忠的赤子之心。
赤壁之战后,他为了扩张东吴的势力,主张攻打南郡,在那场战争里他失去了生命,但他在赤壁船头傲立的风姿,依然让人仰望。他将一生都奉献于东吴霸业,直到最后一刻都不曾倒下。
宋庆龄自1913年开始追随孙中山,致力于中国革命事业,谋求中华民族独立解放。在近70年的漫长岁月里,经过护法运动(1917年、国民大革命(1924—1927年、国共对立十年(1927—1937年、抗日战争(1937—1945年、解放战争(1945—1949年,她始终忠贞不渝地坚持孙中山的革命主张,坚定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生活的美满幸福而殚精竭虑,英勇奋斗,在中国现代历史上,谱写了光辉的篇章。宋庆龄因此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女性之一。
从材料到论据
——例证法写作训练
【学习目标】
1、能指向鲜明地概述事例。
2、学会通过议论分析揭示事例与观点的必然联系。
3、在学习写作方法的同时,激发自身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气节。
【话题】
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与感受,以“气节”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论述片段。
【写作导航】
一、审题:
1、说一说你所熟悉的关于气节的:
2、结合话题思考:哪些例子与此话题有关?此例什么地方体现了本话题?
3、找出你想到的例子的共同点,有一句话谈谈你对“气节”的理解。
二、例证法
(一)材料的选择:
(二)对事例的表述:
1、读下面文字,认真对比、分析素材与举例的差别,总结表述时对事例的处理方法。
【素材】
不为五斗米折腰
东晋诗人陶渊明在泽做县令时,有一次,郡里的督邮到彭泽检查公务。郡里派人送信给陶渊明,要求他做好迎接准备,也就是备好礼品,备好美食佳肴,穿戴整齐,恭恭敬敬地迎来送往。陶渊明气得将信撕得粉碎。他大声说:“我决不为小小县令的五斗米薪俸,就低声下气地向那家伙献殷勤?”说完,脱下官服,摘下官帽,交出官印,坐下来写了辞职书,辞官回家。
【举例】
南山之侧,清菊丛中,满腔浩然正气。
清流河畔,星月之下,一副铮铮铁骨。
当身为彭泽县令的陶潜被郡府命令“迎接”督邮时,他毅然做出决定:去官归隐。他将郡府的书信撕得粉碎,褪去官服,交出官印,一纸辞呈便离开了黑暗浑浊的官场,留下一句掷地有声的回音:不为五斗米折腰……
方法归纳:要使事例更好地为观点服务,应如何表述事例?
2、牛刀小试——从所给材料中选择一例,对体现观点的内容作指向鲜明的叙述。
(三)对事例的分析:
1、读下面一段文字,找出论证中存在的问题:
【事例论证】
悠悠清溪,淡淡菊香。那悠扬的琴声,荡尽五柳先生心中的苦闷。
当年,陶氏家道已中落,陶渊明好不容易才得到一个彭泽县令的职务,常人一定认为他应该好好珍惜,当上级借考察之名来敲诈时,他可以剥削农民来贿赂上级,保住自己的官位,但他没有这样做。他愤然脱下官服,交上官印,石破天惊地喊出让后世钦佩不已的“不为五斗米折腰。”
所以,气节是人不可缺的'一种可贵的精神力量,我们要坚守气节。
【问题】
【我来修改】
方法总结:
2、课堂练习:
给你刚才写的事例表述加一个分析段:
三、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自己总结一下例证法的写作方法及应注意问题。
《从材料到论据——例证法写作训练》教案教学设计
从材料到论据
——例证法写作训练
【学习目标】
1、能指向鲜明地概述事例。
2、学会通过议论分析揭示事例与观点的必然联系。
3、在学习写作方法的同时,激发自身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气节。
【话题】
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与感受,以“气节”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论述片段。
【教学过程】
一、导语
二、审题指导
1、说一说你所熟悉的关于气节的名言:
2、结合话题思考:哪些例子与此话题有关?此例什么地方体现了本话题?
3、找出你想到的例子的共同点,有一句话谈谈你对“气节”的理解。
三、关于例证法的写法
(一)材料的选择:
真实,与观点一致
(二)对事例的表述:
1、读学案上的文字,认真对比、分析素材与举例的差别,总结表述时对事例的处理方法。
思考:(1)哪些内容体现了观点?将其找出来。
(2)其他内容你打算怎么处理?
2、多媒体展示有问题的事例表述,大家共同修改。
3、牛刀小试——从所给材料中选择一例,对体现观点的内容作指向鲜明的叙述。
4、学生展示,师生共评,教师适当点评常用方法。
(三)对事例的分析:
1、读学案上的一段文字,找出论证中存在的问题:
2、学生修改,老师出示修改示例,进而总结实例分析的方法。
3、多媒体展示另一片段作示范,指导学生思考:
(1)画出文段中的关键词。
(2)思考作者是如何分析的?
(3)你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
4、课堂练习:
(1)给你刚才写的事例表述加一个分析段:
(2)大家共同点评。
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自己总结一下例证法的写作方法及应注意问题。
五、思维拓展引导
有大语文意识,多观察多体悟,勤思多练。
1814年的一个夜晚,一个酷爱音乐的年轻人走过维也纳街头。因为家境贫穷,买不起钢琴,他只好每天到一所小学去练钢琴。他喜欢作曲,可是有时拮据得连作曲的纸都没钱买。
此刻,他正在回家的路上为生计犯愁,忽然看见一家旧货店旁站着一个衣衫褴褛的小孩,手中拿着一本书和一件旧衣在叫卖。年轻人认出这个小孩曾在他教学的唱诗班当过歌童,他顿时鼻子发酸,巨大的同情心驱使他不由自主地在单薄的衣衫里摸出了仅有的一点古尔盾,买下了那本旧书。青年人边走边看那本书,竟发现其中有大诗人歌德的诗作《野玫瑰》。他一遍又一遍地朗诵,整个身心被诗的意境溶化了,一段清新而亲切的旋律从灵魂深处飘了出来。这个青年就是被人称为歌曲之王的舒伯特,他写的这首《野玫瑰》名曲成为世界音乐宝库中的瑰宝,其手稿价值连城。但是,有多少人知道,这,首名曲的诞生源自他的一颗善良之心呢?
在一切道德品质中,善良的本性在世界上是最需要的,因为它能唤起人道生活的苏醒。
1、巴尔扎克说过“不幸,是天才的进升阶梯,信徒的洗礼之水,弱者的无底深渊”。风雨过后,眼前会是鸥翔鱼游的天水一色;走出荆棘,前面就是铺满鲜花的康庄大道;登上山顶,脚下便是积翠如云的空蒙山色。在这个世界上,一星陨落,黯淡不了星空灿烂,一花凋零,荒芜不了整个春天。
人生要尽全力度过每一关,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不可轻言放弃。
2、站在历史的海岸漫溯那一道道历史沟渠:楚大夫沉吟泽畔,九死不悔;魏武帝扬鞭东指,壮心不已;陶渊明悠然南山,饮酒采菊他们选择了永恒,纵然谄媚诬蔑视听,也不随其流扬其波,这是执著的选择;纵然马革裹尸,魂归狼烟,只是豪壮的选择;纵然一身清苦,终日难饱,也愿怡然自乐,躬耕陇亩,这是高雅的选择。在一番选择中,帝王将相成其盖世伟业,贤士迁客成其千古文章。
3、只有启程,才会到达理想和目的地,只有拼搏,才会获得辉煌的成功,只有播种,才会有收获。只有追求,才会品味堂堂正正的人。
4、虽然你现在还只是一株稚嫩的幼苗。然而只要坚韧不拔,终会成为参天大树;虽然你现在只是涓涓细流,然而只要锲而不舍,终会拥抱大海;虽然你现在只是一只雏鹰,然而只要心存高远,跌几个跟头之后,终会占有蓝天。
1830年11月,费列德利克·肖邦(波兰作曲家、钢琴家决定到外国深造,为祖国争光。出发前,朋友们为他举行了一个送别晚会。肖邦满怀感激之情,接受了朋友们赠送的装满祖国泥土的银杯,表示永远不会忘记可爱的祖国。
肖邦辗转于维也纳、伦敦、巴黎等地,通过他的艺术活动,增进西欧人民对当时正在受难的波兰人民的同情和了解。可是,在辗转流离的生活中,他得了重病。
1849年秋天,肖邦临终时告诉从华沙赶来的姐姐,波兰反动政府是不会允许把他的遗体运回华沙的,他要求至少把他的心脏带回去。
肖邦的心脏,按照他的遗愿被送到华沙,埋葬在曾哺育他成长的祖国大地中。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