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春节是热闹、喜庆而隆重的。
这篇课文紧紧围绕着过春节的三次高潮——除夕夜、初一和正月十五的相关场景。感受到春节习俗的丰富多彩和深刻的内涵。文中以“时间”为线索,理清了文章的思路。
课文的最后一段以“承上启下”的作用写“一眨眼就到了残灯末庙。”同时,这一段与课文首句相呼应。
老舍爷爷在这篇文章中,各用了一句话来写“做年饭”和“吃团圆饭。”作者以自己老家的风俗来写过年的场景。
我们这一带地方的风俗就跟北京不怎么相同,我们这个的地方过新年不赶庙会,而北京就赶庙会。我们这个地方大部分都还是和北京相同的————贴对联,穿新衣,拜年,吃团圆饭,守岁等。我们这一带小孩也跟北京小孩过年差不多,都会用自己的零花钱去买一些爆竹,买些玩具,还买些零七八碎而的东西。
北京的元宵节就跟春节差不多,都非常的热闹。而我们这一带不如北京热闹。过元宵节我们开始吃元宵,闹元宵,可高兴了
这篇课文给我留下影像最省的除夕前,孩子们要做的三件大事————买爆竹、买零七八碎儿的食品、买各种玩意儿。因为这些事情也是我们过年时喜欢做的。
我从这篇课文中感受到了大家的幸福,团圆的美好愿望。那丰富多彩的名风名俗,写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风俗,文化传统。
生活中,常有一些人为了自己一时的方便,而假装自己是文盲,但是这样明知故犯的“文盲”可曾想过,他们的行为给别人带来了多少麻烦?
我看过华君武的一幅漫画作品——《假文盲》。漫画中,一位衣着单薄的母亲怀抱婴儿来到公交车站等车,谁知,一些青年却站在“母子上车处”,将她挤在一旁。他们个个穿着厚实,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那位母亲却在凛冽的寒风中瑟瑟发抖,怀中的孩子也冻得直哆嗦。母亲紧紧地抱着孩子,向那些青年投去求助的目光,那些年轻力壮的青年却视若无睹。难道他们看不见旁边竖着的牌子——“母子上车处”吗?也看不见一旁那位身子冻得直哆嗦的母亲的无奈与悲伤吗?不,不是的,因为他们是“文盲”,他们的眼睛虽然不盲,但是他们的心却是盲的,他们一心想着自己,哪有功夫顾及别人的感受呢?
他们明明知道这是“母子上车处”,是特别提供给那些带孩子的母亲,让她们优先上车,予以她们方便的。但他们明知故犯,为自己的一己私利,抢占别人的优先权!这些假文盲们,没有一点爱心,没有一丝同情心,这样的人是多么可恶!
而现实生活中也有许多这样的人。在人满为患的公共汽车上,不少年轻力壮的小伙子,稳稳当当地坐在位置上,而他们旁边,却站着白发苍苍的老人,他们的座位上贴着一张醒目的标语:老、幼、孕妇专座。而他们却厚着脸皮霸占着,没有一丝的不好意思。这些人,这些假文盲的行为,给人类的生活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使很多人受到伤害。
这一幅漫画,让我想起一句简单而又富有哲理的名言:“有一种财富叫精神,有一种高贵叫文明。”就让这些不良的社会风气彻底地消失吧!
我真诚地希望:从此以后,“文盲”行为消声匿迹,温暖真情撒播人间!
今天,我从书上看到了这样一幅漫画《假文盲》这是一个车站口,上方明明白白地写着五个字“母子上车处”,然而站口却站的是几个高大强壮的青年,一位妇女却抱着个婴儿怯生生地站在站口外面,我心头一把怒火立即燃烧起来……
平时,有空的时候,我会看一些漫画来充实自己的生活,然而,今天所看这幅漫画却隐含着极大的讽剌性。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的确有许许多多这样的假文盲,他们并不是假文盲,而是思想品质上的真文盲。他们不懂得文盲是什么,只是肤浅地认定不识字的人才是真文盲。其实,有的人虽然不识字,但却不做品质上的文盲;而那些表面饱读诗书,而内心自私自利的人,才叫真真正正的文盲。如今,认识字有什么了不起,连小孩都很容易学会,而想要在道德品质上做个不文盲的人却并非一件容易事。
如今,社会上的假文盲,用个词来,可以说是比比皆是,随处可见,医院里、图书馆里往往挂着一个大大的静字。但许多人都是视而不见,依归大声吵闹、追赶、打骂。弄得乌烟瘴气,这不是假文盲?在街心花园草地上立着一块牌“青青小草,踏之何忍?”但更多的人却为了抄个小小的近道,就对地上的木牌置之不理,残忍地往小草身上踏,这不是假文盲?在小商贩的小地摊上,明明白白写着“童叟无欺,假一赔十”几个字,然而,顾客如果买到的东西不如意,再回找小商贩,得来的居然是一串难以入耳脏话。这不是让地摊上的几个字都受侮辱吗?更是让自己坐上了假文盲,真自私的“宝座”吗?
社会上的假文盲已经够多了。我们虽然现在无力去改变这个事实,但是,我们从小就要在思想品质上做个不文盲的人,做个处处替别人着想的人,这样,长大了,我们才能使世界的人都变得不文盲,都变得真正地在各方面都知识极广!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