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一看像是艺术盛宴,但个人感觉本片主要是以艺术品为线索来讲中外历史,并且按照时期对比着讲,并没有多少用艺术思维来分析或解读艺术品的艺术价值。整个画面华而不实,内容含金量不高。从叙事上以时间的对比,一会东方,一会西方,这样的结构有点生搬硬套,很多对比也牵强附会。首先在同时代的中西方绘画对比本来就很勉强,再拿倪瓒和达芬奇对比就更加不知所云。达芬奇是西方绘画代表人物,即使中国有可与之相比的画家,也并非倪瓒,也该是顾恺之、吴道子等人。
以上应该是缺点。优点是画面效果很赞,配音和背景音乐都不错,尤其是巴赫的背景音乐和片尾曲。另外这是为数不多以艺术为主题的大型纪录片,有就是好的。
本来我觉得这部记录片肯定很有价值————介绍卢浮宫和故宫的艺术珍宝的记录片,怎么可能会差?何况这是“卢浮宫首次向中国媒体开放拍摄”,至少也能先“零距离”地对那些艺术杰作膜拜一番吧?
结果......
艺术和巨匠(如:希腊雕塑与中国书法,达芬奇与倪瓒)的类比牵强附会,对艺术作品不是进行详实的介绍而是要么强加上道德伦理涵义(如:埃及书记官的思乡情怀),要么无谓地诗意化(如:米洛的维纳斯和爱琴海中的泡沫)或者,更多的则根本是在滥竽充数(如:蒙娜丽莎背景的“精确透视”)。
中世纪的西方神像和敦煌的佛像的区别是一个“被抽离了人性”一个被“赋予了人性”?古希腊和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刻作品旨在“重现自然”而中国的绘画艺术则“追求超越自然的更高境界”?此类充满了低级错误,狭隘得令人瞠目结舌的观点实在令人无法不质疑这些制作人的真实艺术鉴赏水准和他们制作这部“艺术记录片”的真实动机。
剥 去这层假惺惺的“文化碰撞”外衣,这部“大型艺术记录片”只不过是一“中国特色文化话语体系”的产物而已,审美价值无几。几段卢浮宫工作人员对艺术作品朴实详尽的讲解和旁白里朱青生那些厚此薄彼且夜郎自大的“抒情散文”对比极其鲜明,鲜明得让我听得面红耳赤,恨不得挖个地缝钻进去。
我没有看完这套 DVD,因为感到实在不堪忍受。猛然又想起最近一直充斥网络的某人关于“《建党伟业》票房要过八亿”的豪言壮语,我突然又是一阵眩晕。或许,《当卢浮宫遇 见紫禁城》对我来说会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作为一个艺术工作者,我好像从未像此时此刻这样,对这个大环境如此绝望过。
最开始给了五星,是因为很想看中西艺术史对比的纪录片,我觉得我这个目的达到了就很开心。但是,看了别人的评价后,再仔细想想具体内容的话,我掉了2颗星。
1,确实历史沿革方面作为记录片的线程展开得不太严谨,反正把我搞懵了;
2,的.确有太多抒情散文式的描绘,玄妙煽情,我不知道每集出的人物对比恰不恰当,但是一组历史伟绩人物的对比,再加入一个与之相关的现代的中国艺术工作者,这样的方式我觉得很不错啊。有古今的中西对比,又有传统与现代的对比视角,我觉得已经相对多视角了。
3,大家都批判这个作为艺术启蒙太坑了,但是确实也让我这种没有系统学过中西艺术史的人了解多了一些古今人物,也对中西体系多了些直观的感受,好歹也能收获一点,也许也被下了毒而不自知哈哈。不过呢,对于我个人而言,我的最初观看目的基本达到了,之余这对比好不好,我想随着我的见识和知识的增长,我能说得更清楚。而且,艺术的时代背景及其重要,就这一点而言,我觉得这部片子还是让人深深感受到了时代背景与艺术的息息相关性。
4所以就是,想随意感受下中西对比的可能觉得达到目的了,想看干货的可能嫌弃它不够严谨不够干货多,想随意陶冶情操的应该也觉得不错吧(片尾曲听好的啊虽然词写得有点无意义的煽情哈哈),不太了解西亚,和中国画史上的巨旦的应该也能记下些零星笔记了。
讲真,卢浮宫里的太多都欣赏不来,唯一喜欢的是最后一个时代里 梭罗的画了。山林树体水影实虚结合,光影舒服。还有就是德拉克罗瓦的还挺好玩的,年少时看得我阵阵扬起刻奇之感哈哈。怪自己才疏学浅,以前完全不知道还有徐渭这号人物,比媒体上说烂了的梵高还悲惨还分裂这么多倍。最后,看完之后,对深入了解传统这件事的热忱已经抵不过想要好好了解西方现代艺术的新体系的热忱大了,也可以和学的设计史多接上点轨了吧。
世界上最大的一座皇宫?--紫禁城,位于我国首都北京市的市中心,这是中国古代遗存至今的唯一一座完整的皇宫。
去年的暑假,我来到了北京。穿过天安门广场就来到了紫禁城高大的正门--午门,午门以雄伟的姿态矗立着。
过了午门,宽大的太和门广场展现在人们眼前。这是一座面积为
26000平方米的广场,中央由整块的巨石铺成,两旁铺有地砖,这里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太和门上金黄的琉璃瓦反射着太阳金黄的光芒。
穿过一道道厚重的门楼,你会发现自己已身处在皇帝办公的地方--乾清宫,乾清宫内“正大光明”四个字笔力苍劲,超越古今。宫内的一切给你带来庄严的感觉。
前面的宫殿给你带来庄严的感觉,那么现在你会觉得宫里也有婉约的一面。一踏进御花园,满园的牡丹在你面前争奇斗艳,散发出优雅的清香,色彩斑斓的牡丹花瓣重重叠叠,足有七八层,被苍绿的叶子映衬,宛如一块七彩宝石。充满森郁之气的松柏与牡丹相对应,有的婆裟多姿、仪态万方;有的雄伟苍劲、傲然挺立,许多人不约而同地说:“真美啊!”。
紫禁城是壮观的美,是外在的美,是独一无二的美,是别具一格的美……
在飞机上度过了几个小时的欢乐时光,便来到了古代佳丽三千的后宫——紫荆城。
向南望,紫荆城庄严的建筑群展现在眼前,橙色的琉璃瓦给古宫披上了一层金装。
从雄伟的《故宫博物馆》大门进去,穿过神武门,便来到绿树如阴的御花园。刚入园门就有两只金象迎接我们。花园更有观望台这一奇景。台底是皇家御用的湖底石砌成的。台上是用木质品做成的亭子。相传是宫中妃嫔们因为长居宫中,思乡之情油然而生,所以每逢九月初九,后宫妃嫔就会登上这亭子,遥望自己的家乡,一圆思乡之梦。
紫荆城的建筑物多得让人看得眼花缭乱。我就再为大家讲一讲古代国母居住的`地方——坤宁宫的故事。在紫荆城里最令人发笑的莫过于这里了。
坤宁宫大门前有一座烟塔。相传这里是清朝皇帝请大臣们吃肉喝酒的地方。因为满族是马背上的民族,而清朝也是满族人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创立的,因此,也被称为是马背上的国家。他们以前无论男女老少,全是吃大口肉,喝大口酒。但自从一统天下之后,他们便开始食用熟食,渐渐淡忘了满族的风俗习惯。于是,皇帝就在满族的春节之时宴请三品以上的大臣到坤宁宫吃生肉,和大口酒。重温满族的习俗。这些大臣百年之后也会有一些“优待”。当这些大臣们死后,皇帝会御赐一块木牌,这块木牌会随着大臣的尸体入土为安。而这块木牌上不是写“永垂不朽”或是“忠义烈士”而是写了一句话:“在坤宁宫吃过肉。”怎么样,好玩吧?
再观紫荆城,我明白了:美丽的故宫,你是中国几千年文明史,血泪史的见证,你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借卢浮宫里的展品来梳理整个人类历史还算是说得通,如果把故宫里的那些家当拿出来说世界史就有些勉强了,即便算上台北的故宫,也能看出国人的狭隘和自大。至于把倪赞和达芬奇相比,基本上就“扯着蛋”了,国人有几个知道倪赞的,世界上又有谁不知道达芬奇啊,2012年全世界有一千万人跑到卢浮宫去朝拜蒙娜丽莎!
我对中国画并无敌意,但片中翻来复去地说国画如何写意,如何超越写实,有点儿YY。你不会写实就说你不会,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从来就没有画像过身边的真实世界,而西方不是,从古希腊、到罗马再到文艺复兴,都是写实艺术的历史。如果你曾经画像过一个人、一匹马,再去写意、再去抽象,比如毕加索、比如徐悲鸿,那我还折服你的追求,你从来就没有画像过,还说神马超越了具象、追求主观的“直抒胸臆”,就有点儿扯了。
个人认为,西方的素描和油画比中国画的技术含量要高,老干部退休了随便学一两个月就可以画花鸟,、办画展了,你见过有哪个老同志学素描吗?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