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扣题,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努力。
一、标题扣题。话题作文一般要求“自拟题目”,我们可将话题的核心限制语扩展成短语或一句话,然后以此作为作文题目,就可将写作内容限定在命题者设定的范围内。如以“感恩”为话题作文,“感恩”就是核心限制语,我们将其扩展成类似“生活需要感恩”之类的题目,然后围绕着这个题目作文,就能扣题。
二、开头扣题。如以“理解”为题作文,我们可用“那一刻,我终于理解了父亲”、“理解是一种责任”、“理解是沟通的桥梁”之类的话开头,以扣题。
三、以小标题扣题。如以“责任”为话题作文,我们可以设置“父母的责任”、“自己的责任”、“社会的责任”之类的几个小标题,然后,每一部分都严格按照小标题所限定的内容来写,就可扣题。
四、用中心句扣题。如以“幸福”为题作文,我们可以围绕“幸福”拟定“幸福是一种乐观的态度”、“幸福需要自己创造”、“幸福是一朵常开不败的花”这样的中心句,然后,根据所写的内容将其适时穿插在文章中间,不断点明题意,就可扣题。
五、结尾扣题。如以“_____之美”为题作文,我们补全标题后,若在作文结尾部分用“总之,×××是一个美丽的百花园,有盛开的玫瑰,有怒放的秋菊,有傲雪的腊梅”、“美哉,×××”、“人生有四季之美,×××有别样之美”之类的句子结尾,自然会扣题。
一题两写即同一题目的文章要生从不同角度写一篇记叙文和一篇说明文。
现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语文课本第三册第一单元所编课文,为记叙文教学向说明文教学过渡架设了很好 的桥梁。对于初中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以往的写作训练,大多取材于自己的生活,去写生动有趣的故事,自己 往往就是故事的主人公或见证人。而文体的骤变,生动有趣的故事,变成了严肃的科学知识;融注情感的陈述 变成了准确的说明,心理上自然会产生厌恶、无所适从的情绪。一题两写则可以架起记叙文写作向说明文写作 过渡的桥梁。
如:《我的文具盒》
操作:(一)辅导时,讲清记叙文与说明文写法上的不同,角度不同,内容不同,要求不同。(二)进行 记叙文的写作。(三)进行说明文的写作。(四)运用比较法综合评讲。
一题两写先训练学生写记叙文,然后训练写说明文,分两次进行。待多次训练后可以在一次作文中同步进 行,这有利于提高学生快速作文的能力。
在写作教学中,我发现有一位学生写的记叙文很有特色。他以两次数学为中心事件,写了文具盒对“ 我”学习上的帮助、鼓励、批评、督促,反映出“我”与文具盒之间的友谊。他在结尾写道:“我望着试卷上 鲜红的‘100’分,高兴的笑了,这时文具盒也朝我眨眨眼, 仿佛也在为我高兴……”我把他的文章刻印出来 在班上认真评讲,指导学生如何写好记叙文,这样拓宽了学生的思路,丰富了他们的想象力,学生写出来的记 叙文内容充实、具体、生动。在指导学生写好记叙文的基础上,我向学生具体介绍说明文的写作要求,明确指 出说明文的写作与记叙文的写作本质上的区别,并要求学生拿出文具盒,按照由外到内的顺序,本着有什么写 什么的原则,把自己的文具盒介绍出来,然后根据自己的介绍文字绘画一个文具盒,与自己的文具盒对照,写 掉了什么,哪一点写得不像,再进行充实修改。学生当堂写,当众念,我当面评改。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另有一 番风格,或平实说明,简明朴实地介绍文具盒的形状、结构、功用等;或生动说明,描绘盒盖表面精美的图案 ;使用拟人的手法和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有趣的介绍文具盒的内部构造。下面是一位学生的精彩说明语段 ,她写道:掀起上盖,呈现出三个大小不等的房间。靠外边最长的房间是米尺先生的家,它长24厘米, 宽4厘 米,高约1.5厘米。里边面积最大的房间,长19厘米,宽6厘米左右,它是钢笔、铅笔、圆珠笔三兄弟的家。橡 皮妹妹住在一个长约6厘米,宽5厘米的小房间里,我念几句顺口溜,你能找到像皮妹妹的家吗? ‘橡皮妹妹胆 不大,请了搭盖保护她,还选两家作邻居,太阳公公先喊她。’……”
我在运用比较法综合评讲时,找出习作中好的、差的最有代表性的记叙文和说明文,引导学生具体分析这 些文章的得与失,要求学生再作修改,写好作文后记。
通过这样训练,学生从实际写作中总体上把握了说明文与记叙文写法上的区别,把学生从记叙文的写作中 引向说明文写作的新天地,很好的完成了由记叙文写作向说明文写作的过渡,迈出了说明文写作的第一步。
瞧,下雨前,天上乌云由少变多。不一会儿,天上便积聚了黑压压的一大片。像是一张不小心被墨水浸染到的纸。这时,雷公电母也出来看热闹了。天上响起了闪电的“霍嚓”声和打雷的“隆隆”声。好像是雷公电母在喝彩似的。
过了一会儿,雨飘飘洒洒地下了起来。“沙沙沙”的声音仿佛在讲述着一个小故事。雨渐渐大了一点儿。落在雨伞上发出“滴答”“滴答”的声响,犹如一首首优美的音乐。雨越来越大,敲打在窗上时发出“咚咚”的声音。似乎有一个愤怒的小精灵使劲地用拳头在捶打着窗户一样。雷公电母依旧不住的叫喊着,好似在为雨珠们鼓劲。让它们勇敢的跳下去。
过了好久,雨终于停了。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空中传出一声悠扬的鸟叫声,树上的蝉又开始开起了演唱会,雷公电母也停止了喝彩。远处,一道绚丽的彩虹挂在了天边,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色彩,美丽极了!近处凝聚在屋檐上的雨珠还在往下滴着,发出清脆地声音。
大自然的音响无奇不有,只要你用心去听,便可以听到很多,并深刻地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和奇特。
写完一段后,如果发现偏题,就要马上结束上面的话,立刻转移到中心话题上来。如以“善待自己”为话题作文,某同学开头就谈起来“要善待别人”这个中心。中途,作者才发现偏离了题意。这时,就应迅速将“要善待别人”的话题结住,然后,用一句话承上启下:“善待别人自然应该,那么,善待自己是否就可以忽略不计呢?”接着,从“善待自己是善待他人的前提”,“要像善待别人一样善待自己”两个方面展开论证。这样一来,由于补救及时,文章就由可能的四类文进档为二类上了。
验证评讲即把学生介绍制作类、操作类、游览线路类的说明文,拿到实际中去验证它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说明文的写作由于缺乏形象性和生动性,学生在写说明文时总觉得枯燥无味,验证评讲法则可以激发学生 写说明文的兴趣。
如:《从学校到我家这样走》
操作:(一)辅导时,告诉学生本次作文要采用验证评讲法。(二)作文完成后,绘好路线图,同桌交换 ,根据作文介绍,去找对方的家。(三)找的过程中,发现介绍不清、标志不明的地方进行修改。(四)写出 验证评语。
这种方法颇受学生欢迎。写作过程中,学生积极性很高,大家都怕对方找不到自己的家,因此写得认真、 清楚,有条理。验证结果,全班60多人,只有一名学生由于方位介绍不清,标记断线,对方未能找到她的家。 还有一位同学一详一略的介绍了两条路线,对方按照两条路线均找到了他的家。
验证评讲法,给了学生活动的机会,学生在作文前或亲自观察或亲自操作,既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又 使他们在实践中认识到了说明文指导生活的实用价值,从而激发了写作兴趣。
写——读——写即学生先根据题目要求写成初稿,再找出同题材同体裁的`范文进行比较阅读,然后再对自 己的初稿进行修改。
教师在教读说明文时,大凡都要从理论上大讲特讲说明文的特点及说明文的其它有关知识,教读过程中更 是离不开扣住说明文体的特点去分析,可以说学生对说明文的有关知识及课文内容已经了如指掌。然而,当他 们面对说明文的写作时,脑海里仍然是一片空白,不知如何运用从老师那里学来的一大套理论去作文,即使绞 尽脑汁,“挤”出一篇“牙膏作文”来,仍是条理不清,漏洞百出。这是初二学生写说明文出现的“通病”。
出现这种“通病”的原因在于没有把读和写很好的结合起来,缺乏技能技巧。课文是营养,阅读是吸收, 写作是消化并转化为能力的过程。要使学生很好地吸收、消化和转化,就必须坚持读写结合的原则。读与写怎 样结合呢?
如:《宜城汉江大桥》
操作:(一)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参观,写出初稿。(二)引导学生读课文《中国石拱桥》一文中有 关介绍赵州桥、卢沟桥的段落。让学生认识:同是写桥,作者能介绍得那么清楚,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运用 了哪些说明方法,语言的准确性是怎样体现的,自己的文章与之相比存在哪些不足,或没抓住事物的特征,或 说明顺序不合理,或无恰当的说明方法,或说明语言不准确、简明。通过比较,学生对说明文的写作技巧有所 领悟。(三)学生在“领悟”的基础上,针对自己初稿中出现的不足进行修改,写出第二稿交给老师批改。
写——读——写,不同于学生作文前老师念念范文进行的指导。它是在学生独立写出初稿后进行的比较阅 读,然后再进行的修改。学生用来读的“范文”,可以是课文,作文训练后的例文,还可以是作文指导书上的 优秀文章,只要有代表性、针对性、可读性即可。因此,不会导致学生的作文千篇一律。学生熟练后,写—— 读——写可以放手让他们独立完成。
这一步中,要特别注意三个方面。
一、读懂“提示语”和“要求”。如今的大多数作文题都有提示性的话与相关的写作要求,若没懂它们,偏题没商量。如以“声音”为话题作文,作文题中说“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和体验呢?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以‘声音’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和体验呢?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就是提示语,暗示我们要从自己的生活中取材,记叙自己的经历,表达自己的体验,而不是从历史、名著或报刊中取材;“不少于500字”是要求,限制了作文的字数。
二、明确写作重心。每道作文题都有写作重心,若未抓住,就会偏题。明确写作重心,既要抓题眼,又要兼顾其他词语;既要抓本意,又要明确比喻义、引伸义等。如以“我的寒假生活”为话题作文,题眼是“寒假生活”,即必须以“寒假生活”为写作内容,而“我的'”是限制寒假生活的,必须写我的寒假生活而不是他人的寒假生活;再如以“门”为话题,这是一个比喻型的话题,我们要从“门”中读出“沟通、交流”等意思。
三、把握感情色彩。有些作文题包含了一定的思想情感倾向,若对其把握不准,也会偏题。如以“借口——弱者的托辞”为话题作文,“借口”,就是以(某事)为理由(非真正的理由),或者假托的理由。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借口”是消极的、贬义的。如果你去为某人的借口开脱,甚至赞扬某人的借口,那么文章的感情色彩就不正确,自然也就偏题了。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