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送爽,丹桂飘香,阴历9月初9日的重阳佳节,活动丰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每到这个节日我都会想唐代大诗人王维写的一首诗《9月9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我记得重阳节那天秋高气爽,大家一家人去了__乐园,由于我很喜欢爬山,父亲刚买好了门票,我就拉着母亲飞快跑到山前,山上很多人已经手拉手成群结队地直达山峰了,我也兴致勃勃地往山上爬,但还没爬到半山腰,我就已经累得满头大汗了,正好前面有座亭子,我和父母就进来休息,这个时候母亲给我讲了重阳节的起源。
相传在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须它一出现,家家就有人病倒,每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的苦头。村里有一个叫恒景的青年决心出去访仙学艺,为民除掉瘟魔。恒景四处访师寻道,找了很久终于打听到在东方有一座最古老的山,山上有一个法力无边的仙长,恒景不畏千辛万苦和路途的遥远,在仙鹤引导下,终于找到了那个有着神奇法力的仙长,仙长为他的精神所感动,不只教给他降妖剑术,还赠他一把降妖宝剑。从此将来恒景不怕风吹日晒终于练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艺。
这一天,仙长把恒景叫到跟前说:“明天是9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你本领已经学成,应该回去为民除害了”。仙长送给恒景一包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并且密授避邪使用方法,让恒景骑着仙鹤赶回家去。
恒景回到家乡,在9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个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筹备。中午时分,伴随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忽然闻到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脸色突变,这个时候恒景手持降妖宝剑几个回合就把瘟魔刺死于剑下,从此9月初九登高避瘟的风俗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
听了这个故事我很地感动,犹如是有一股能力注入我的体内。我大踏步地向山上爬去,不久终点便就在我的眼前。
在下山的路上,母亲告诉我重阳节也叫老人节,我便想起奶奶一直都有肩膀酸痛的问题,正好路边有卖棒槌的摊档,于是我花了五元给奶奶买了一个,计划送给奶奶。
那一年的重阳节是我过得最有意义的重阳节。
时光转瞬即逝,无声无息中又一年的重阳节到了,九九重阳,代表着天长地久,也代表着尊老、敬老、爱老。目前的大家,也愈加重视这个中国的老人节了,由于重阳不光是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这么容易,更要紧的是把关爱老人之风传向全国各地,让他们都来尊老、敬老、爱老。然而正值年少的大家,又能为身边的老人么做些什么呢?
我想到的,大部分人都会想到:无非给老大家捶捶背,推推腰,或者是帮着干点家务,除去这部分,爷爷奶奶姥爷姥姥也不会再让大家干些什么了。平时,老大家一直最疼大家。有美味的自己舍不能吃就留给大家;有好喝的自己舍不能喝就留给大家;我也从没见爷爷奶奶姥爷姥姥常常给自己添件新衣,却拿来儿女穿旧了的衣服穿;也从没见爷爷奶奶姥爷姥姥非常挥霍的买很多贵重的东西一直都是能省下就省下,却把剩下的钱给大家买零食;更没见过爷爷奶奶哪一天接我放学误了点,常常就是有病也要挺着,不让大家在校门口干着急。
说到这儿,我不免有想到了一些不好的情景。秋季天气转冷,奶奶一直问我:“穿那样少,冷不冷?”这个时候我便会不耐烦地转过头去,烦躁的说上一句:“不冷不冷。”心里还不住的埋怨奶奶!”总是我来不及听爷爷说完这句话,就插上一句:“知晓了,知晓了!”就感觉整天听着一句话,耳朵都快听出茧子来了。
不知我的这部分表现是否刺痛了你的心,若是如此的话,就请原谅我这个孙女的不孝和不懂事。
谈了那样多,其实归根结底就是要理解老人,尊敬老人。想想什么老人不想得到晚辈的看重与尊重呢?虽然大家不可能有太多的资金与精力去给全体老年人一个温馨、舒适的家园,但大家可以从身边的老人做起,用自己一点一滴的爱去感动他们。最后,祝全社会所有老年人,身体健康,长命百岁,儿孙满堂,安享晚年!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我的家乡在陕西。陕西人如今扔把春节叫做“过年”,并流传下来一个关于过年的传说——在远古时,有一种叫“年”的野兽每当寒冬将去新春将来的夜晚,便出来食人,使人们不得安宁。人们在与年的搏斗中,发现这种凶残的野兽最怕火光和响声,于是人们想个办法:一旦年出现时,便燃起大火投入竹节。年一见熊熊的大火,听见叭叭炸响的爆竹,就逃得无影无踪。后来便逐渐形成过年团聚、守岁、挂红灯、贴对联、放爆竹的风俗习惯。
年味最浓的就是放鞭炮。新年的钟声一响,整个夜晚都成烟花爆竹的世界。大家说,过年不放鞭炮,等于没有过年。我跟表哥堂哥一有空就放鞭炮——当然,我是经常有空的。我们白天放很粗的“大炮”,像划火柴一样的擦炮,摔在地上就爆炸的摔炮,还有点着像火箭一样飞上天空的冲天炮;晚上,我们就放烟花,放礼花弹。“满天星”、“冲天炮”……各个村庄的上空到处是五颜六色的烟花,耳朵里传来的是此起彼伏的鞭炮声,渲染着新年的氛围。
——这就是家乡的年味儿!
一辆辆摩托车、小汽车载着归家的人们,还有那大包小包的年货,也载着人们的期盼回家!通向细长隧道的巷道,一对对春联喜气十足,趣味横生,一个个“福”字刚劲有力,金光灿灿,一辆辆车上走出满面春风的儿女;一扇扇门前站着神采奕奕的父母。楼满,一间间屋里飘出欢声笑语;路窄,占道的是丝丝缕缕扯不断的亲情。
——这就是家乡的年味儿!
年味最浓是子夜。家家灯火通明,喜气洋洋,全家人欢聚一堂,各种小菜摆满饭桌,,一家人开怀畅饮,共叙亲情,说着吉祥祝福的话语,有说有笑,其乐融融。既有口福,填饱肚子,还温暖心坎。
——这就是家乡的年味儿!
心思涌动,欢歌飞扬,这就是家乡的年味儿!
又一次寒假,寒风深深刺入心中,待到身体麻木是,“过年”会让你洋溢出温暖。
年,是大孩子们回忆的时候。我的妈妈每年初一晚上都会一边看春晚一边讲述她们小时候的趣事,过年的时的欢乐,总是向我论述现在过年的年味不浓,没有她们小时候浓。说什么过年就像过一道坎,每次过完年自己都觉得好累。只是我不这么觉的。
听着妈妈讲述以前的年,就犹如听故事一样。可以幻想出过膝盖的大雪压山的情景,一夜之间河水冰冻“三千尺”的风景,还有孩子们在结冰的河道上开心的尖叫声,直入云霄的冲天炮会把夜晚染成五彩缤纷的世界,年夜饭时热气腾腾的气氛,手中紧撺这压岁钱的幸福感......
年,对我们小孩来说就是最欢天喜地的时候。但正如妈妈所说,现在的年味确实不浓。明明是举国欢庆的时节,却只有体现在春运中。
年味只不过是一种比喻,更高体现在团圆,开心。过年嘛!就是中国人抱在一起的时候。
逛超市是惬意的,赶集却是别有风趣。又到一年一度的重阳节,早就听说每年临溪的集市非常不错玩,于是,大家全家脚踩自行车,沐着秋天暖阳,迎着丹桂飘香,赶集去了。
还没有到临溪地界,就已经感觉到了浓浓的节日环境,马路两边停满的各种汽车,道路上人山人海,有附近十里八村的乡亲,前来购买价廉物美家居日用;有打扮入时却怀旧的“城里人”,淘宝平时大街上难以寻觅的徽州传统工艺品;也有背着旅游包,手持相机的旅游者兴奋地体验民俗文化,有好多警察在保持秩序,还有武警列着队在巡逻。
很不容易停好车子,终于进了集市,真是被人目不暇接啊!
各种产品琳琅满目,有民间工匠用原木竹自制的篮子、蔑盘、菜罩、刀板传统家居用品;有农民干活不可或缺的镰刀、锄头、扁担等徽州区域农家用具;有农民们用洋铁皮敲出的各式铁桶、铁箱;有农民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盆景和花草;有物便宜美的服饰、装饰品,还有现场制作的民间小吃。这部分原汁原味的产品,大家看着特别有趣。
嘿,瞧,不只东西多,而且卖东西的企业们也千奇百怪。有些,搭个“戏台”拿着话筒大声吆喝叫卖;有些,脱了上衣,身上写着“劲力”两字卖菜刀、砍柴刀;有些,放着劲霸音乐,跳着舞,烤着羊肉串;有些,把自己当成一个模特,里里外外穿着各种各样的衣服,热情地招揽客户;还有一个老人吹着“天籁之音”,在吸引眼球,营销推广满身的葫芦丝……
无声无息中,我停步在现场制作糖葫芦的.门店。哇,好娴熟的手法,串山楂,沾糖水,一气呵成,糖葫芦味香色全,让人垂涎三尺,嘿嘿,我也不例外。
逛着看着,夕阳日渐西下,远处农家的炊烟袅袅升起,小婴幼儿们趴在母亲背上挂着口水睡着了,手里还拿着半个棉花糖。我也日渐走累了,在母亲的催促下,只好恋恋不舍地离去。好期盼明年的重阳到来,再去回味那热闹的场景!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